《重生之大业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业风云-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百姓不堪其苦,又遭天灾,其情愈加可悯……而地方官员,不能体恤百姓,却有无耻之徒,横征暴敛……今百姓为贼,过不在百姓,而在官府,官府之过,过在朝堂,朝堂之过,过在朕躬……”以及减免税赋、赈济灾民的诏书和御史台派出的“肃贪”官员。  应该说,诏书一下,的确换来了不少老百姓的人心,可是却也有了新的问题………一帮贪官污吏坐不住了。  于是,旬月之间,却又有六个县投了刘武周,两个县投了郭子和。尤为可气的,是雁门太守也去做了刘武周的内应………朝廷当日给雁门百姓的奖励,他也从中捞取不少,饶是雁门有着数千精兵,也难以应付内外夹击,兵马折损,将近半数,余部由总兵将军领了,逃归太原。接着,刘武周又挟势攻下离石郡(今山西离石),离石郡太守杨子崇领了近千人马逃到太原,定襄、娄烦虽然没有落入敌手,却被截断了与太原的联系,成为两座孤城。一时间,河东大惊,太原也闭城戒严。王威虽然凑集了万余人马,却也只能放在太原郡和几个县城自保。杨义臣到了太原,目睹此景,也不敢轻进,他手中连贾务本、麦孟才、来整等部,只有两万人,而刘武周已经有了十多万,占据四郡(其中三个郡城,尤其是雁门,更是河东重镇),又有数千突厥人的援兵,贸然出击,无异以卵击石,只能再向朝廷急报,请求援兵。  鱼俱罗、吐万绪领兵五千前往榆林平叛,可是走到榆林南面的雕阴郡(今陕西绥德)就过不去了,因为雕阴有了两股变民。和榆林一样,雕阴也遇了旱灾,于是就在郭子和起事后不久,一个叫做刘迦论的外来户………其实他是雕阴更南的延安郡人………趁机举事,杀了当地的太守,占据雕阴郡治上县,声势浩大时,有五六万众,自称“皇王”,年号大世。另外一个,却是当地稽胡部落(当时的一个少数民族,有匈奴血统)的首领刘鹞子,整个延安、雕阴、朔方、榆林一带的稽胡部落近十万人,几乎都听他的号令。  不过刘迦论的强盛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免税和赈灾的诏令一下,那些造反无非为了混口饭吃的百姓于是纷纷还家,刘迦论只剩下不到一万人,在雕阴郡城大掠一番,退入山中。关内道镇守使、万安郡公李圆通以为时机已到,从附近郡县集起五千人马讨伐刘迦论,不料却吃了败仗………刘迦论所剩虽然不多,却是“死党”,打起来还是比较玩命的,损失了上千人马,撤到延安郡治肤施。  不过这时,鱼俱罗、吐万绪也到了延安,两下会师,再去打刘迦论,刘迦论可就无论如何抵挡不住了,只好带着自己剩下的三千多人马,往北投奔郭子和。  然而中国有句老话:一山不容二虎!这郭子和自己当时也不过一万来人马,而今突然来了个有三千多人的队伍,那是又担心又眼热。  于是,就在刘迦论到来的第三天,郭子和请刘迦论吃饭,双方酒足饭饱的时候,郭子和突然提出要刘迦论“付饭钱”,可怜刘迦论还没有明白过来是什么事,脑袋就让人砍了下来,郭子和很快接收了刘迦论的人马。  而这个时候,鱼俱罗他们还顾不上去打郭子和,因为还有个自称“稽胡可汗”的刘鹞子呢。  对付上万凶悍的少数民族………数万人是算上老婆孩子,老头老太,真正能够打仗的,四个里面不到一个,鱼俱罗、吐万绪和李圆通他们一合计,觉得自己手上这七千来人………打刘迦论又损失了两千………还不大够,于是一方面继续在关内道调兵,一方面又请夏州镇(在朔方郡)派兵帮忙,如此拖了半个月,也有了一万多人,才去打刘鹞子。刘鹞子手下虽然勇猛,到底不通兵法,中了官军“诱敌之计”,损失了将近两千人,逃回山中,眼看不敌,他也听说了郭子和杀死刘迦论,吞并刘迦论的部属的事情,思前想后,决定向官军“投诚”。

第七十三章 真相大白
  我特意在宫中僻静处,挑了一间大些的房子。  高顺妃的父亲、高士廉以及其他四五个高姓大臣,还有萧氏后族、元妃戚族、贵妃戚族、淑妃戚族、德妃戚族和萧妃戚族代表,以及朝廷里最德高望重的大臣苏威,我最亲信的吏部尚书张须陀等十几个大臣,呆在两侧的厢房里,虽然看不见,却可以听见房里的对话。  今天的主审官是我,陪审的,是左都御史裴蕴和从西都赶来的刑部尚书卫文升。  现在,我可以让大家看看“犯罪嫌疑人”了。  大堂上,萧皇后、贵妃、淑妃、德妃、荣妃和福妃依次坐着。而沈莺和顺妃,则在我身后的屏风后面。  “带人犯。”我说道。  于是许安高声喊道:“带人犯。”  充作“衙差”的几个千牛卫发出“威武”的声音。翠荷、许大和萧县令浑身颤抖着被押了上来。  “你做这事,或者是处心积虑,但能够做成,却也是机缘巧合。事已至此,你还不认罪吗?”我看向坐着的后妃。  一个人面色苍白,发着抖站了起来:“不错,是臣妾做的。”  站起来的,是福妃萧氏。  “你犯下如此滔天大罪,就不必再称什么臣妾了,朕当不起。”我很愤怒,却也很冷静,“莺妃、顺妃与你有何仇隙,你竟然要干出此等丧心病狂之举。”  萧妃突然歇斯底里地大笑起来,然后,她的脸上露出一种疯狂:“你,你,你,”她依次指了皇后、贵妃和荣妃,倒是跳过了淑妃和德妃,“你们都是我的仇人!还有高氏!当然,还有那个沈莺……”  “大胆,莺妃娘娘的名讳,也是你叫的吗?既为罪妇,皇上面前,竟敢称我,成何体统!”卫文升大声呵斥,我摆摆手,示意让萧妃说下去。  “就是那沈莺,凭什么后宫宠爱,集于一身?心里仇视她的,怕是非我一人。”她望向后妃们,淑妃和德妃不由自主低下头,就是皇后和贵妃,脸上也微微变色。  “朕倒是想不到,你在宫中竟然有许多仇人?”  “皇宫之中,面上亲如姐妹,底下有几个不是互视为仇?”萧妃的反咭,倒使我语塞。  “皇后娘娘,”她望着皇后,面露怨恨,“当年你贵为晋王妃,我却不过是你的一个侍婢。你姓萧,我也姓萧,凭什么,你是主,我是仆?我家祖上,也是齐国(作者注:指萧道成建立的南齐)皇族,若不是你家祖上作乱(作者注:指梁武帝萧衍以梁代齐),本该是我是主子,你是奴仆!”  我冷冷说道:“南齐萧氏,互相视为仇敌,兄弟子侄,彼此杀戮,你想要做主子,只怕未必!”  萧妃行个礼,她此刻倒冷静了不少:“皇上所言,倒是不错。皇上昔日在潜邸之时,虽然少近女色,可是我的姿容,想来还是入不得皇上眼中的。”  “大胆,你怎敢议论皇上。”裴蕴也是一声呵斥。  “裴大人,我已经是必死之人了,可否容我把话说完?”  裴蕴未答,我已经开了口:“你且说罢。”  “当日我能够侍寝,若非晋王妃刻意安排,怎有可能?等皇上位登大宝,身边更是美女如云,我姿色平庸,还能够侍寝,以致怀上龙子,若非皇后刻意安排,又怎有可能?”  “既是如此,你当对皇后娘娘感恩戴德!”我说到,  “感恩戴德!”她又是一阵歇斯底里的笑声,“自始至终,她做的,哪点不是为了自己?可是她错了,即便如她自己的美色智慧,或是陈宣华的美艳绝伦,也拴不住咱们这位天子的心,何况我一个相貌平庸的婢女!”  我看了一眼皇后,她的脸上,果然流露出愧疚之色,看来萧妃倒是所言不虚。  “我若没有侍奉过皇上,在宫里呆上几年,出了宫,未必寻不到个好人家,相夫教子,虽然比不得宫里尊贵,可却是实实在在的日子。生下杲儿,皇上已经冷落了我许久,数年里,不曾进的我的寝宫半步。可是,看着那么多容貌远胜于我的宫人,一夕垂幸,就再无见得圣颜的时候,我这心里,倒也可以聊以自慰。不想皇上辽东归来,却全然变了心性……”  “朕这几年,每月总还去过你那里一两回,更进你为妃,也算对得起你了。”我冷冷说道。  萧妃的声音却是更冷:“皇上人倒是难得的能到上我这里几回,心更是一次都未到过罢。”  她说的不错,我一时无言以对。  “我心里知道,那是我长得,比不得皇后,比不得沈莺,也比不得贵妃、荣妃、顺妃,就是淑妃德妃,也远在我之上。皇上虽然不同以往,却依然未变好色之心……”  “大胆!”裴蕴怒喝道,然后向我行礼,“皇上,萧氏无礼至极,诽谤圣驾,既已罪证确凿,又是供认不讳,臣请即刻宣判就是。”  “既是将死之人,且容她说完吧。”  “从前,皇上坐拥三千粉黛,三千粉黛却无一人可得皇上之心,我心中虽然有怨,倒不曾有恨,可是现在……”她指向皇后,“她的两个儿子,一个贵为太子,可惜没有当皇帝的命,早早死了,另外一个,却不争气,”皇后神色惨然,萧妃却全然不顾,“我的杲儿,虽非嫡出,却也是皇上的骨血,为何就不能当太子,将来却要向自己的侄子屈膝称臣?”她又指向贵妃和荣妃,“她们两个,还有顺妃,生的不过是女儿,母以子贵,我的是儿子,可是地位却要在她们之下,她们多多少少都可以得到皇上的心,我却是一点也难以得到过!”  然后她望向了我:“还有那个沈莺,出身卑贱,比起我,还要低微得多,我的身上,无论如何,还有着皇家血脉,可是她呢?她算什么?却可以集后宫宠幸于一身?我心中最恨得便是她,她凭什么比我强,凭什么?我侍奉皇上年余,便有了杲儿,她呢?她有什么?”  她此刻已经变得疯狂:“她们,还有三个皇孙,还有公主,我都想让你们死!只可惜,我找不到什么机会!直到有一天,我听说顺妃送给沈莺的宫女翠荷,家乡就在巴陵,于是让我兄长留意,也是机缘巧合,没有多少日子,翠荷的哥哥犯下杀人的事情……余下的事情,想必皇上已经知道了。我起先因为觉着翠荷还有用处,等到后面,已经没有机会找到翠荷灭口。”  “只可惜,你虽然有害人的心思,却无害人的心计,如此这般,到头来害的还是你自己。”我说道,然后摆摆手,“且将他们都先押下吧,朕回头再做处置。”

第七十四章 萧氏受惩
  我把在两侧的厢房里的十几个大臣,连同卫文升、裴蕴和张须陀几个,都叫到了正房。  “萧氏所言,你们都听到了?”我说道。  大臣们低头称是,一个老者跪倒在地:“罪臣家门不幸,愿听凭皇上处置。”他是萧妃的父亲。  “萧氏之罪,便是满门抄斩也不为过。”我看了一下浑身颤抖的老萧,“不过朕已经查明,此事始末,只与萧氏、萧氏二哥萧德扬、翠荷和萧氏近侍宦官黄松有关,今黄松已被萧氏灭口,萧氏其他人等,并无参与。朕今日下旨,废掉萧氏福妃的封号,暂且打入冷宫,容后处置,你是因为萧氏入宫,封的侯爵,今日一并夺回,朕不想多杀人,今赐你留家乡百亩田地,其他田产,尽由官府收回,你与家人回乡,永世不得返京。萧氏子弟,在朝为官者,还有何人?”老头在给我磕头谢恩,我也不理会他,径自去问张须陀。  “回皇上,萧氏三子,长子萧德宏今为犍为郡(今四川宜宾)郡丞,次子萧德扬原在巴陵郡任县令,现已收押,三子尚无官职。”  “传旨,革去萧德宏功名,永世不得录用。”  张须陀却突然跪倒在地:“臣请皇上,收回成命!臣在吏部以来,地方官历年考绩,萧德宏名列西川道第一,颇有清廉干练之誉,实为难得的好官。”  “张尚书,”裴蕴道,“萧氏的罪,就是灭九族,也够了,皇上只是革职,已经是格外宽厚。”  “为百姓留住好官,是臣吏部职责所在,臣不敢不言。”  “张大人,西川道的考绩,只怕做不得数。”裴蕴又道。  “吏部派员考核,与西川道并无二致。”  “你吏部派员,只怕……未必……”裴蕴越是不说话,越是话里有话。  张须陀也是官场上处了多年的人物,如何听不出弦外之意?他也不看裴蕴,跪在地上朗声道:“若是皇上觉得吏部考绩不确,尽可派御史查巡,吏部派员,也可彻查,臣愿担连带之责。”  一直不吭声的苏威终于也站出来:“皇上,如果萧德宏确有政声,倒是留任为宜。”  “既是如此,朕就命魏征派人去西川犍为看看。”御史台名义首脑是裴蕴,不过实际上先是韦云起,后是魏征主管,我绕开裴蕴,直接说让魏征派人,张须陀心里会好过得多。  果然,张须陀叩首道:“皇上圣明。”  我又望向高家人;“高爱卿,此事已经查明,真凶已经认罪,沈氏那里,可以带过了吧?”  高顺妃的父亲带头,几个高氏宗亲跪下:“皇上圣明,是臣等一时糊涂,误会莺妃娘娘。”  “此事就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