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7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稳了,而周学礼在农业发展也还是有一些新思路。

正是因为杨书记政治驾敢力强,也就更能为这项试点提供保障,加上周学礼对三农工作的扎实功底,陆政东希望晋安能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试点和推动。

新农村建设工作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之后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性的意见,陆政东也敏锐的觉察到了中央在每年都把三农工作摆在第一重要工作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拿出了具体性的解决意见,这也是中央对三农工作重视程度从务虚走向务实的一个标志性的信号。

以前年年也强调三农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发展的压力使得中央更多精力摆在了城市和工业经济发展这一块上,现在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井,提出了城市和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工业要反哺农村和农业,城市要反哺农村,取消农业税只是第一步。

建设新农村这一综合提法拿出来就意味着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把建设新农村改变农村现有面貌进而缩小城乡差别,缩小贫富差距作为政府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公,但是不知道各级党委政府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这一项繁复而艰辛的工佯的重要性?陆政东心中暗叹。

不改变中央对地方,高层对基层各级工作考评方式,重视农村工作这一说法永远都只能是一句空话,作为在农村工作过的陆政东是深感这其中的弊病,他也有意识的想要在每年省里对地市一级的工作考评中想要做出一些改变,但是这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说了算的,这牵扯到方方面面。

在这个问题上他已经向周书明和祁玉民提出来,要求省委目标办在制定考核意见时应该要与时俱进,结合不同时段和不同地区的情况,分类制定考核办法,这样可以更为科学合理的对全省各个地市州的工作情况做出评判。

省政府这边拿出这些措施之后,还要和省委那边衔接,尽快把会议各项议程事情敲定,好在这都是些轻车熟路的程序而已,自然有熟手来具体操作,当领导也就是定定调子,过过目拍板就行。

会议结束之,陆政东看了看正在整理会议记录何远东,看看距离下一个活动还有时间,于是也就问道:“翻了年要到中央党校学习去了?”陆政东随口道:“好好把握机会啊。”

“谢谢省长关心,都是省长的关怀,我才能有此机会。”何远东微微欠身道。

“别做出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坐吧,这又不是正式场合还得正经危坐,你那么客气干啥?”

陆政东一边笑一边道:

“机关有机关的优势,不过光在机关,这也是不全面的,远东你一直没有到基层去锻炼过,这是个缺憾,到了基层你才能真正体味到工作的真实性,那种锻炼是相当值得的。”

“是,我现在也觉得有些东西是有些欠缺的,也希望有机会去下面切切实实的锻炼锻炼。”

何远东这句话倒是语出至诚。

何远东现在是副厅级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党校学习结束,机会合适的话,也许就要升一格到下边地市去干一干市长或者书记这一级干部了,如果陆政东能够上到书记的位置,他能够抓住机遇,未尝不能在陆政东离开之前解决一个副部级,当然这就要看他本人机缘和陆政东在贝湖呆的时间长短了,当然,他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解决副部级,只是贝湖眼下的发展势头,让他真的有些舍不得离开。

不知从何时起,陆政东就成为了他心目中的榜样,和自己相若的年龄,却已经是正经八百的省长,而且干得有声有色,传言陆政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出任省委书记,成为威震一方的封疆大吏。

这一次到党校学习应该也是陆政东提出来的,当然周书明肯定也是支持的,党校学习三个月,有点为提拔之前培养的味道,一般说来都应该是提拔之后学习,这抢在提拔之前学习,也能让自己下一步学习稍稍拖后一些,多给自己一些时间适应。

或许陆政东也是在进行人事的布局,毕竟不管怎么样,陆政东离开省政府的几率是极大的,杨启成的去向应该也已经有一个意向了,如果陆政东能够顺利挪到省委那边,杨启成极有可能出任省委秘书长,而若是陆政东没到省委那边,去哪里就有点不确定了,或许安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171章谋划

春节期间纷乱繁忙的,陆政东这一次给自己确定的假期安排略有不同,以往都是尽可能的回到京城过春节,而这一次他反其道而行之,孩子又长大了一岁,带着出门也比较方便了,于是让雪玉带着孩子到贝湖过春节。

二月初,北方天寒地冻,缺少阳光,贝湖省会气候倒是不错,但是陆政东不想呆在省城。因为要是得知他一家子在贝湖过春节,那上门者肯定是络绎不绝,那等于是自寻烦恼。

其实在贝湖,不管陆政东去地方上任何地方,一家子目标太大想要不惊动地方上也会很难,不过在贝湖倒也有打扰不到的地方,那就是部队里面。

陆政东轻车从简选择了去了下面一个还没怎么开发而又风景不错的部队疗养院,那里的温泉很不错。

懦懒,随意,轻松,没有任何人来打扰,可以选择尽情泡温泉,也可以所心所欲的蒙头大睡,总之一切自由自在,没人打扰,轻松惬意。

在这样的地方陆政东也静下心来思考了一些私人的事情。

罗志林监控罗致娴的事情也让他想了很多,罗致娴和伊莎的转变成为了专业投资者了,越来越熟练的活跃在风投市场上,事实上成为风投行业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罗致娴和伊莎一直遵循着低调和专业的原则,并不为国内很多人熟知。

罗致娴和伊莎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现在她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境内,而开始向全球范围挺进,这种富有挑战性的生活让她们很有成就感。

而杨璐和杨雪两人很好的把握了发展的度,既没有固步自封的只局限于原有产业,也没有贪多嚼不烂的搞什么产业全面多元化,事实上陆政东在最初建议杨璐适当多元化之后也开始了适度收缩,捏紧拳头。

虽然已经很坚决的不过问她们的具体发展情况了,但是他还是很欣赏杨璐在这上面的稳健,不遗余力的发展攫取高额的利润,同时握有大量现金流,随时都能把握住来到的机会。

也是到了该完全放手的时候,人都是有惰性的,他一直这样,也会让她们产生强烈的依赖感的,有时候让她们自己去闯一闯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陆政东也希望杨璐、罗致娴她们能够在发展自己的事业同时,也要考虑搞企业的最终目的何在,人不能只为钱活着,钱到了一定程度上也就是一个数字,浅薄的人才会拙劣的炫富,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你总得要做点回馈社会平衡心灵的事情。

这两个商业帝国交到她们手里,陆政东也算是放心,经历了这么些年,众人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今后没有他陆政东,他们一样可以领导着这艘巨舰乘风破浪,即便是日后会经历什么波润险阻,那也算是一个历练,企业的起起落落都是正常,便是烟消云天那也正常无比。

赵一芒是专程来到贝湖的,隐患必须要解除掉,陆政东没有习惯让人一直惦记着自己,罗志林在贝湖被抓到的人如同陆政东所猜想的那样,由于证据不足,没造成严重的后果,对方又没案底在身,所以罗志林是不会因此牵连进来的,就连被抓到的人,也够不上刑责。像罗志林这样的角色就因为和罗致娴之间兄妹反目这样一个有些虚无的目的来不屈不挠的对付罗致娴,如果真的纯粹是为了这个目的,陆政东觉得那自己还是小看了罗志林,陆政东始终觉得事情不那么简单,所以这件事一直是挂在他心里。

只是罗志林从曾怀德那里离开之后,罗致娴原来安插在罗志林身边的人也断了线,虽然罗志林经过此事虚惊一场,也许就此收手,可也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罗志林会觉得这是一个意外,会更加小心的继续进行此事。

阴沟里翻船,终日打猎却被鹰啄了眼,这种事情数不胜数,陆政东可不想自己在这种事情被人设计一局落马,罗志林在他眼里或许什么也不是,可并不就此觉得这样的人就不能造成巨大伤害,所以战略上可以藐视,但是战术上必须要重视。

特别是罗志林和曾怀德之间的关系,想要通过罗致娴抓到自己的把柄用来扳倒自己?

特别是罗志林和曾怀德之间的关系,想要通过罗致娴抓到自己的把柄用来扳倒自己?

这种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但若是抓到自己这样的把柄用来阻击自己,这倒是极有可能。

罗志林从风光一时的富豪老板变成黯然消失的落水狗,这份反差很少有人能够承受的了,靠在京城做做掮客,哄哄那些想要搭上关系的暴发户和一行想要钻营的政客,看着是风光,实际上风光也就是在那些暴发户和钻营干部面前,而在那些能办事的人眼里罗志林又算个啥?

竹林雅韵,温泉里雾气盎然,这里也算是独树一帜的景致,赵一芒是第一次来这里,第一眼他就喜欢上他这里了。

陆政东也是越来越忙,省长大有再进一步之势,在贝湖是风生水起,一次在京城聚会上,原来在穆先生处见过陆政东的几个金融界的企业家无意间谈起陆政东,那言语间的唏嘘感叹,大有对陆政东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架势。

人走到这个份儿上,那你就不能比,赵一芒也没那样的兴致,不过他很清楚,家里的老爷子既然和陆政东说过他要干正经事去,那他离开经济研究会的日子也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赵一芒也是很头疼这件事,毕竟像他这样自由散漫惯了的人,真要到那种走路说话都小心翼翼的衙门,恐怕他自己不自在,也会弄得单位鸡飞狗跳,可老爷子难得开回金口,其他事情还可以反抗,唯独这件事,他是没反抗的余地,也反抗不了,而陆政东也不能把他放到闲的部门去,到底去哪里估计也是颇让陆政东头痛了吧?……

第172章谋划(二)

对于也要正正经经的进入体制内,毕竟和他之前优哉游哉的副厅级副会长有很大区别,赵一芒也就不能不想陆政东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样的位置,人得要善于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最后才能解决问题,要学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或许对他今后有所帮助。

古人将成功归于“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陆政东的成功要素有哪些呢?赵一芒为,他除了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和一心为民的敬业精神以及个人性格魅力之外,应归结于四大背景,而最关键的就是离不开一直关心和支持他的人。

陆政东云家的背景自不用说,这无疑对他是有帮助的,至少没有这个背景,就算陆政东再有能力,再能干也不可能如此年轻便身居这样的高位。

但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其他一些客观因素,陆政东的第一个贵人算是孙伟阳,正是孙伟阳最初为陆政东创造了施展执政才华的舞台,否则,按部就班,陆政东的步子也不会这么快。

而且陆政东得到了各级同事的鼎力相助。俗话说:任你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

还有一点就是陆政东赶上了好时候,陆政东正好遇到南巡讲话之后的经济发展。

除了这些之外,赵一芒觉得还有一个恐怕在别人不会列出的理由,那就是陆政东基本都是当的一把手,既是不是一把手也是享受的一把手的待遇。

“一把手”的权力有多大,下属官员是如何配合工作的,有一个例子或可说明问题。陆政东到任安新市委书记后,他在某县一次调研后与当地官员聚餐时,看到满桌的菜后随口说了一句“能否每盘菜都放一双公筷一把公勺,吃不完的菜打包带走,不仅节约也卫生”,没想到的是,他在餐桌上的一句即兴之言,在当地掀起了一场“餐桌革新”。县领导立刻召开干部动员大会,发出当年第一号文件,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落实陆政东的“最高指示”。

正是这样的权威性,才能保证陆政东的想法得以贯彻,当然一把手的权力很大,这是一把双刃剑,是个可爱又可怕的东西!

而要做到这些,显然不是一句会搞经济就能概括的,赵一芒就觉得真是人与人不能比。

人走到这个份儿上,那你就不能比,赵一芒也没那样的兴致,不过他很清楚,家里的老爷子既然和陆政东说过他要干正经事去,那他离开经济研究会的日子也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只是到底去哪里估计也是颇让陆政东头痛了吧?毕竟像他这样自由散漫惯了的人,真要到那种走路说话都小心翼翼的衙门,恐怕他自己不自在,也会弄得单位鸡飞狗跳,可老爷子难得开回金口,陆政东也不能把他放到闲的部门去……

陆政东看见赵一芒穿着一件挺亮色的衣服出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