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权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权力- 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素娥虽然乖乖听话;什么都不说;但自己心里;未免不落忍。
    “陆书记;我知道;我们之间有一些误会;我是来跟您负荆请罪的。”姚启立陪着笑;脸上甚是谦恭;但隐隐;又有种在和陆铮平等对话的意味。
    就在今天上午;姚启立刚刚接到来自中南海的请柬;他将会作为改革开放涌现出来的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之一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陆铮前世没听说过这么号人物;说起来;是乌山特区成就了他;间接的说;是自己成就了他。
    想想;陆铮也不禁有些挠头;改变了这么号人物的命运;也实在令人无奈;
    “陆书记;您大人大量;就不要跟我这种小人物计较了。”姚启立笑呵呵的;拱拱手;”我诚心诚意的给您道个歉;以前不知道是您冲撞了您;陆书记;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陆铮笑了笑;说:“你是说金利典当行;停业通知书你收到了;为什么要你停业也说的很清楚;姚律师;停业并不是谁刻意针对你;希望你能正确理解。”自也不会跟他解释今天才知道典当行是他的买卖。
    姚启立笑着说:“理解理解;一定理解;我们会尽快整改;陆书记;您看一个月够不够?杨书记本来答应来剪彩的;看来;只能一个月之后了。”
    陆铮就笑了笑;听话头;姚启立现在和杨家打得火热;杨书记;便是杨朝阳的父亲;杨朝晖的叔叔;前不久调任冀东省委副书记;好像要接任齐书记常务副省长的职务;这也是前几天齐书记来乌山时;心事重重的原因。
    陆铮摆摆手;说:“这样;具体时间你等通知;姚律师;我见你是想送你两句话;善待民意;莫绑架民意;希望你有时间;好好琢磨琢磨我说的话。”
    眼见陆铮便低头去看桌上文件;姚启立无奈;悻悻的离去。
    陆铮看着他背影;摇了摇头;现在乌山这种宽松的政治氛围还是很不错的;姚启立这种人能生存就是明证;只是把姚启立能不能还在乌山发出声音作为一种风向标;未免令人无奈。
    桌上电话突然响了起来;陆铮接起;话筒里传来异常清脆动听的女音;“董事长;是你吗?”
    陆铮怔了下;是卡洛琳;怎么会突然给自己打电话;嗯了一声;问:“有事?”
    “是有点事;下周周末晚上想请您吃饭;您有空么?”
    卡洛琳请自己吃饭;那多半就是鸿门宴;太反常了。可是陆铮想了想;下周末晚上还真没约出去;要说找借口躲她;好像也没必要。“嗯;应该有时间;到时候再约。”
    卡洛琳说了声好;又说:“周曰还加班;又没有加班费;董事长;你们**的党员干部都是高风亮节。”
    虽然卡洛琳本意可能真是想恭维自己几句;可听着怎么都觉得别扭;陆铮笑了笑;说:“好了;没事我挂了;忙着呢。”
    手上;拿过一份文件;这是自己准备在全区推动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汇报会;这也是未来几个月区委工作重点内容之一;准备在建党六十七周年期间;在全区党员、于部和群众中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力争这次“社教”活动中全区党员、于部和市民的受教面达到百分之百。



第九十二章 油盐酱醋
    窗外;春风暖意袭人;正是下班时间;巷子口阵阵自行车铃声交织成欢快的乐曲。
    小吃部靠窗座;陆铮和常务副区长陈克以及几名区委办的于部围坐着吃火锅。
    看着不动声色的陆铮;陈克心里有些打鼓;刚刚;他们陪同陆铮对区内行政机关对外办事的窗口单位进行了走访;事先没打招呼;扮作普通办事群众进行了全程体验。
    结果;好像有些不太好。
    毫无疑问;陆书记对党风建设抓的很严;看来;又有人撞在了枪口上。
    陈克同样知道;今天区内投资亿美元的乌山“北斗星”彩管工程A正式投产;年产彩管可达到UU万只l英寸);这是现今国内最大的现代化彩管工业项目;引入了全套德国生产线;并且计划在5到10年内实现自主研发;实现彩管生产国产化和现代化。
    市委领导多去剪彩;本来;陆书记也接到了邀请函;但是;最后代表区委区政斧参加剪彩仪式的是区长杨朝晖。
    而陆书记;却选了今天“微服私访”;结果;也不怎么理想。
    看到桌上气氛有些沉重;大家都不敢下筷;陈克便说:“陆书记;我代表区政斧班子向您做检讨;您三令五申下;我们的行政办事窗口还是存在着太多的问题;是我们失职。”
    前天区委班子碰头会后;便有市委组织部的一位副部长同陈克谈话;原来;市委拟提名陈克进入新区区委常委班子;同时被提名的;尚有区委统战部部长龚爱国。
    后来陈克打听才知道;他和龚爱国进常委;是陆铮的建议;这却实在没想到;毕竟;他以前和陆铮接触不多;仅仅是工作上的关系。
    已是不惑之年;在宦海沉沉浮浮的;当年提拔自己的老领导都退了;市里班子更是一换再换;陈克本以为自己也就没什么希望了;在新区解决了正处级待遇;以后争取能在市里某个行局谋个一把手;估计自己的仕途也就到了尽头;却没想到;会借上这位旭曰东升般年轻市领导的力。
    那还有什么好说呢;只能在工作上配合好陆书记;为陆书记站好这班岗。
    陆书记在大会小会数次点过杨朝晖行政单位办事窗口服务态度的问题;眼见没什么改观;陈克这个检讨倒有一多半是为杨朝晖做的;实际就是变向承认杨朝晖的错误。
    陆铮摆了摆手;说:“问题不在这里;不管是古代的微服私访;还是咱们现在的暗访;都说明咱们解决问题的正常渠道不够畅通;沟通机制有些失灵;所以咱们不得不采取这种非正常方式了解情况。”说着陆铮摇摇头;“其实好的制度并不需要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它应该是常态的。如果要靠我们暗访才能解决问题;说明;这个制度出了问题。”
    陈克默默的点头;本来还以为;陆书记是针对杨朝晖的;但看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陆书记年纪轻轻走上市领导的岗位;看来并不是偶然的;越是相处;你越能体会他身上那种大领导才具有的胸襟气魄。
    陆铮琢磨着又说:“咱们自己暗访;实际上是一种家法;并不是一种长效的监督机制;归根结底;要实现机关作风的转变;要靠社会监督;要靠人民群众监督。”
    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说:“这话人人都会说;我是准备;在咱们区内搞个试点;请人大或者政协帮助完善咱们的监督机制;还有媒体;我们要给媒体话语权;咱们区内有个新滦报;我看就不错;有这种苗头;我们要加以保护。”
    陈克早拿出了笔记本记录;这时又说:“要不要我和报社方面约谈?”
    陆铮笑着摆摆手:“这些还是要媒体自己的发展;慢慢自己就有了觉悟;咱们去约谈;也是一种于涉;而且;你跟人说什么?要他们放心大胆曝光我们党员于部的问题?只怕人家会当反话听;这也不像话;是不是?”
    说话的功夫;周大清腰间nn机响了起来;他看了看号;便出去回了个电话;回来的时候陆铮正同陈克谈论市长市政斧如何管理一座城市;见到周大清回来;就笑着说:“大清;回头把我桌上那份上年度《理论研究》合本拿给陈克区长;里面一些文章写的不错;可以借鉴参考。”
    周大清说了声好;见陆书记谈姓正浓;就坐在一旁;没打断陆铮说话。
    陆铮又说:“过去说‘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自来水不清;;实际上是说公用事业差;但现在我们城市发展;能源、交通、电讯和卫生;仍然是最基本的。”
    琢磨着道:“比如说我们新兴起的出租车行业;就面临如何管理的问题;有人说准备向南方特区学习;拍卖出租车牌。嗯;上个月南方特区拍卖140个小汽车营运牌照。成交额将近三千万;这是我们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改革的首次尝试;看起来很好啊;进行了出租车行业的规范管理;财政上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皆大欢喜。”
    陆铮说到这儿顿了顿;陈克却是更加凝神;因为他知道;杨朝晖就提议区里进行出租车牌拍卖的尝试。
    陆铮点了颗烟;说:“政斧控制出租车牌的数量的出租车牌制;实际上起源于纽约大萧条时期;当时失业工人大量涌入出租车行业并导致过度竞争;出租车司机收入减少;服务质量下降。所以纽约市政斧为了控制出租车数量;开始实施出租车“牌照制”。记得是三十年代发出一万多张张牌照;至今这一数量也没有什么改变。”
    “纽约的出租车牌制;是在特定历史原因下形成的;发展到现在;已经被利益集团捆绑;出租车牌成了一种固定资产;当年10美元的出租车牌;现在30多万美元;很多出租车司机购买不起;只能租用牌照;受制于出租车公司;每月给公司缴纳数额不小的份子钱;几乎占其营运收入的一半以上;自己还要负担汽油费。”
    “纽约有关研究机构曾建议实行一套全新的出租车管理制度;以降低出租车的运营成本和资费标准;但一直因为出租车公司和车牌持有者的反对而阻力重重。”
    “而我们现在;何必要走纽约的老路?等以后出租车市场出现种种弊端再进行改革?”陆铮说着话摇了摇头;“说白了;出租车车牌制度;不过是给先富起来的人提供一种免费饭票;令其子子孙孙受益;将来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我们政斧监督管理不到位;更容易衍生**。”
    “我觉得伦敦对出租车管理的模式不错;回头找些资料大家看看;结合我们的国情;找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路。”
    陈克唰唰的在笔记本上记录着;陆书记的想法好像总是与众不同;但不得不承认;陆书记不但站得高看得远;而且对很多问题往往一针见血;能抓住其实质;令人深思。



第九十三章 游艇会(上)
    周六傍晚时分;陆铮在昌明大酒店设宴款待澳大利亚联邦总督尼尼安·斯蒂芬爵士和夫人一行;席间陆铮呼机响了几次;后来叫周大清去回了个电话;回来周大清在陆铮耳边低声说是卡洛琳;陆铮才猛地省起;本来答应了这个周末晚上和她一起吃饭的。
    宾主尽欢;酒宴结束;陆铮又安排工作人员送总督夫妇回房间休息;自己则坐电梯到了酒店10楼;1009房间;是卡洛琳的宿舍。
    不过陆铮按了半天门铃;房间内也没有动静;直到服务员来说;才知道卡洛琳早就搬走了。
    陆铮这才省起;现今昌明集团外籍雇员大多迁去了“洋人街”的聚居区;那片聚居区中;有一座昌明集团建设经营的酒店式公寓;看来卡洛琳也搬去了那座公寓。
    陆铮最后;下到大堂呼了卡洛琳;听卡洛琳兴致不高;陆铮琢磨了下;便说道:“这样;忘了和你的约定实在对不住;但我是工作对不对?不是故意爽约。这样;我借了施罗德的游艇;明天和北斗星市场部的汪慧中出海玩;两家人;就我没有伴;你一起来。”
    “明天都约出去了啊?”卡洛琳话里有些讥刺;或许她眼中陆铮的形象就是在昌明集团形成的;一个无所事事的官僚;自然不会想到陆铮的工作实则特别忙。
    汪慧中卡洛琳也应该听说过;北斗星集团副总裁兼市场部总经理;是北斗星开拓市场的旗标人物。北斗星这家起于南方特区的大型财团发展甚为迅猛;两年前;开始进入乌山;投资了多个项目;其中包括投资金额上亿元的彩管工程。
    陆铮笑道:“你来不来?我跟你说啊;你以后大概不能这么清闲了;我跟施罗德说了;准备在集团管理层给你找份兼职;这样呢;对我了解整个集团的运作也有好处。现在;多带你认识些人;咱们集团和北斗星将来业务来往少不了;你也应该同他们的人接触接触。”卡洛琳现在也开始在给《特区金融》写稿子;虽然按照她自己的话说是家里破产了;要多赚些钱;但终究是在帮自己的忙;而且经常叫她给自己这个**员跑腿办事;甚至最近进行社教的材料也传真给她叫她以外籍群众的眼光看这些材料的说服力;说起来自己这个秘书也算万金油了;使着越来越顺手;平时总要笼络住才好。
    卡洛琳好似有些意外;犹豫了一下;说:“好;我去。”
    第二天一早;陆铮便驱车来到洋人街的昌明集团公寓接了她;旋即;便直奔月坨岛浴场;现今国内没有专门的游艇码头;施罗德的游艇便租了月坨岛浴场的停靠码头;同浴场供游客乘坐的游艇放在一起。
    施罗德的游艇不大;但十几米长的意大利产双层豪华游艇;在码头停靠的几艘小型游艇和水上摩托中显得特别显眼。
    陆铮和卡洛琳赶到时;刘保军夫妇已经在游艇旁等着了;汪慧中夫妇却是还没来;看来;很有些谱;要压着时间最后到。
    也难怪;北斗星集团实力雄浑就不必说了;各地现在都在想尽办法拉投资;资方境遇前所未有的好;而汪慧中本人;则还有京城名门望族的背景。
    汪慧中这人四十多岁;出身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