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
作者:Robin谢
第1章 镇长的电话
这是一栋二层楼的砖瓦房,虽然年代比较久,但收拾得窗明几净。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枚警徽,大门二边各悬挂了一块匾牌。左边写的是“楠竹坳煤矿警务室”,右边写的是“梅山镇楠竹坳防火指挥小组”。
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门外左边的自行车棚里一个老头在修理自行车,就说道:“丁师傅,单车坏了?”
蹲在地上的老头从车轮后抬起头,说道:“黎主任说这轮胎漏气,我看看。”说着,他又说道,“郭助理,今天是星期五,今天下午进城回家不?”
小青年眼睛看着远方,说道:“路太烂了。不想搭那车,难受。”他收回目光,对老头说道,“丁师傅,说了不要喊我什么助理。就喊小郭、郭亮都行。”
老丁一边撬轮胎,一边说道:“你本来就是郭助理,这可是上级传达了的。你从镇党政办下来锻炼,那就是国家干部。虽然朱柏良、洪杰他们有本事,都是从部队退役的,但没有户口、没有编制,那就得听从你的。”
郭亮笑了一下,没有再说。这个警务室包括眼前的郭亮和老丁,一共才五个人。
黎主任黎可阳是这里的警长或警务室主任,朱柏良、洪杰是梅山镇镇政府招收,由镇政府负担工资、福利,但归警务室管理的联防队员,属长期临时工。勤杂工老丁是黎可阳招进来随时可以打发走的短期临时工。
郭亮是梅山镇党委书记韩军亲自安排下来到这里锻炼的。军人出身的韩军派他下来的目的是希望磨掉他的一些书卷气、增加一点杀气。他今年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全省统一进行的公务员考试,被分配到双清县梅山镇,在镇党政办公室上了一周的班。下来的时候上级给了他安了一个警务室主任助理的头衔,也就是说他成了警务室名义上的二把手,可以说当官了。只不过这个头衔是口头上任命的,没有任何文字性记载,更没有什么红头文件。
郭亮看着外面空空如也的街道,说道:“这里太冷清了。人影都没见一个。”
老丁站直身体,将一字起从轮胎缝里抽出来,叹了一口气道:“还不是煤矿垮了。如果不是地震把进山的路给震坏,这里可热闹了。车来车往的,街道上人挤人,现在矿工都散了,有门路的都走了。以前这里叫派出所的时候,有三四十号人呢,是全县三大派出所之一,所长都是县局副局长兼的,威风得很。河口镇派出所一个小破烂单位,哪里有管辖这里的份?那时候梅山镇也不叫梅山镇,叫梅山乡,那里的治安室也归这里管。现在却变了,梅山镇治安室和这里的警务室都归河口镇派出所管。哎,什么时候把路修通就好了。”
郭亮笑道:“路修好了也不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煤炭价格太低。才六十元一吨,跟开采成本差不多,运出去卖一吨煤就亏十几元,所以兴旺不起来。如果煤炭价格上涨到一百元二百元一吨,不用想,这里又是车水马龙了。”
“那是,还是你大学生说的有理。呵呵,可煤炭要涨到一百元二百元可就难啰,那不真的成了黑色金子。我一个月才二百元工资。”
“那可不一定。明天星期六,专门抽一个时间去看看煤矿。丁师傅,明天请你带我去,行不行?”
“行。不过,看起来就心疼。很多坑道被地震震坏了,很多设备在生锈……”突然,他停止了说话,凝神定气地。
郭亮一愣,很快就听到电话铃声。
当老丁说电话响的时候,郭亮已经转身进屋。他一边快步往里走一边说道:“这个晴天通雨天不通的电话真是烦躁,说话都要吼才行……”
老丁笑了笑,继续埋头修他的自行车。
电话机实际上是一台传真机,拿起话筒是电话机,按下上面的“发送”“接收”键就是传真机。如果按下“复印”键就有复印功能。设备是进口的好设备,但因为距离本地电信局远、线路不行,所以通话质量不高,连电话铃声都是有气无力的。
郭亮拿起话筒,努力用平静的语气大声说道:“喂,你好,这里是楠竹坳煤矿警务室。”
对方说道:“我姓罗,梅山镇的。黎可阳在吗?”语气很冲,明显是上位者的口气。
郭亮稍微一沉思,很快明白了对方是谁,连忙说道:“罗镇长吧?你好。黎主任不在这里,他带人上山巡逻山林去了。”
对方没有说自己是不是罗镇长,而是问道:“什么时候回来?”
“下午六点左右。”
“这么晚?”对方放低了一下声音,然后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郭亮。”
“郭亮?……,你是警务室的吗?”
郭亮一阵汗颜:我多少在镇里上了一周的班啊,你罗向阳镇长也太不关心手下了吧。但他还是大声回答道:“我是今年分到镇上的,在党政办上了一周的班,现在在这里见习。”
“哦,哦,知道了。”对方随即大声吩咐道,“等下县科委的一位同志要到你们山尾村办事,你陪他一下,他在你们那里吃中饭。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郭亮的话未说完,对方就挂了电话。
郭亮放下爱电话自言自语道:“不就一个科委的人吗?吃我们的饭还这么牛气。堂堂的镇长还做他的通讯员,哼。”他走出值班室,来到大门外对正在忙活的老丁道:“丁师傅,中午有客来。一个人,县科委的。”
老丁嗯了一声,抬头用手背揩了一下额头的汗,又埋头忙活。
暂时不想回值班室的郭亮在烈日下打了一组军体拳,这是这几天跟联防队员朱柏良学的。打完后跑进厨房洗了脸,抹干汗,又回到值班室拿起资料看起来。
通电话不到二小时,一个二十多岁戴眼镜的男子骑着摩托车过来了。他一进来就对郭亮说道:“我叫皮林,是县科委的。罗镇长给你们打了电话没有?”
郭亮看了他一眼,站起来说道:“打了,欢迎你。我叫郭亮,我们领导到山上巡逻去了,我下午陪你去。你请坐。”
“领导不在?”皮林嘀咕了一声,问道,“你们饭熟了没有?我想早点过去。”
郭亮一边给他倒水一边说道:“现在才十一点,哪有这么早吃中饭的。”
“不行,得快点吃。我在山尾村还要办事,太晚了山路难怕出危险。”皮林了手上的手表一下,有点急切地问道,“厨房里有剩菜剩菜没有?热一点,吃了就走。”
看他急急忙忙的样子,听他主动式吃剩饭剩菜,郭亮对他反而有点一点好感,建议道:“那我们干脆到街上去吃,那里速度快得多。”
“好,好,只要省时间就行。”皮林说着转身准备走。
郭亮连忙跑到后院跟在菜地里忙活的老丁说了一声,让他代替他值班,然后带着皮林出了警务室。老丁已经修好了自行车,戴着草帽在一大片菜地里除草。警务室不但继承了以前派出所的一栋楼房还继承了大块菜地和一口鱼塘,他们基本不用到外面买菜。
所谓的街道就是以前矿工们的聚居地,以前煤炭产销两旺的时候比城里正常的街道还繁华,但现在已经衰败得不行,很多房子都空着,甚至台阶和屋顶都长了杂草或苔藓。路上只有几个老太太、老头子,几个追逐嬉玩的光屁股小孩。
郭亮带着皮林到了一个挂着“林家餐馆”的小店前。店主人——一个能干的大嫂——立即笑容满面地迎了出来,问道:“郭大学,有什么事吗?”现在吃早餐太晚吃中餐又太早。
听到女人称呼郭亮为郭大学,皮林有点惊讶地看了郭亮一眼。
“吃饭!”郭亮简单地说道,“要快,有包子、豆腐脑没有?”
“有,有。请进来。”女人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随口问道,“你早上不是在这里吃了吗?”
“有任务。”
坐在桌边等包子、豆腐脑、凉菜端上来,郭亮好奇地问道:“皮工,你到山尾村做什么?搞试验还是搞调查?”
皮林脸上竟然呈现一丝惭愧,过了一会才说道:“我想承包村外那个湖心洲。”
郭亮不知道他为什么羞愧,问道:“你是专职承包还是……”
皮林更是不好意思,说道:“当然是专职承包,只要包下来,我就从原单位辞职出来。”说到这里,他喝了一口茶,愤愤不平地骂道,“妈的,那个王八蛋死活不肯转让出来。村里的干部也阳奉阴违,当面说好背地里不同意,好像我送钱给他们,是害了他们似的。我的承包费是现在承包人承包费的三倍,他们还唧唧歪歪。操!”
郭亮如看怪物似地看着皮林,问道:“为了承包那破地方你竟然辞职?”。。。
第2章 湖心洲
皮林抬头看着郭亮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你们这些人……,嗨,亏你还是大学生,你以为在单位不死不活地呆着有意思?你是不是觉得机关单位工作就尊贵一些,当土地承包人就低人一等?”
郭亮摇头道:“那倒不是。我看你的神色反而认为你有这么一种想法,要不你说起这事怎么不好意思?”
皮林想不到郭亮会这么说,一时有点失神。
郭亮问道:“你把承包费提高三倍,他们为什么不放手?……,难道那洲子里面真有黄金宝贝,让你和他们都这么执着?不就是一些芦苇、杂草吗?现在还被洪水淹没了呢。”
皮林啐了一下,说道:“什么黄金宝贝?有黄金宝贝还会留到现在?就是有黄金,国家也不会容许私人和村里的人开采吧。”
郭亮笑道:“就是啊。那片洲子我前天正好看过,虽然我人没有上去,但我知道那里只长芦苇和杂草。你有必要承包吗?现在是夏天,洪水已经淹没了大部分,只留下一点芦苇尖尖在水面上。……,说老实话,我不看好那里。那里以前是农民放牛打草的地方,没有承包不承包的说法,现在芦苇能卖点点钱,所以才有人出钱承包。”
说完这些话,郭亮才发现自己是不是有点多嘴了:镇长打电话来说这事,应该算是一种暗示一种支持吧,我怎么给他泼凉水?
皮林冷笑道:“你看了那里的芦苇没?”
郭亮说道:“看了,质量……。”说到这里,郭亮恍然大悟似地点了点头,道,“哦,我明白了。你是县科委的,你准备将那里的芦苇改造成优质芦苇,对不对?”
皮林叹了一口气说道:“将劣质品种改良,这可是双赢。我赚了钱,村里的收入也提高了。”
这时老板娘端来了包子、豆腐脑等食物。东西一放在桌上,皮林就有点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包子往嘴里塞。
郭亮说道:“我对芦苇的行情一概不知。你肯定芦苇会涨价?再说这里的面积也太小了一点,即使你改造成功,也赚不了多少钱。”郭亮虽然不再泼凉水,但还是实话实说。
皮林鼓着眼睛将咬下的包子吞进肚里,讥讽地说道:“包子也要一口口地吃,承包更大面积的滩涂地我当然愿意。可我们双清县哪里有这种地方?就是有,我也没有这么资金。你以为芦苇改造不花钱?我现在只能一步步来,先把这块洲子包下来,改造成功赚了钱之后再承包其他地方的,这样滚动发展,慢慢赚钱。你是不是觉得我承包赚不了钱?”
郭亮笑道:“没有,没有。你这么执着,我相信你会发财。”
皮林的脸色这次好了一些,说道:“别人承包了那块地只是鸡肋,我承包了就能发财。他们村里也能增加收入。哎,在这里办事怎么就那么难呢?”
吃完饭,郭亮换上联防队员的衣服坐在皮林的摩托车出发了。
坐在后面看着眼前成山遍野的楠竹,郭亮心情不错。等出了楠竹坳村,摩托车拐了进了一道山路,过了一座山,楠竹一下消失了,变成了满眼的树木杂草。郭亮一直奇怪为什么楠竹只生长在楠竹坳村,周围其他的村子很少长楠竹。
郭亮问道:“皮工,那片洲子冬天露出水面的面积多大?每年能产多少芦苇,能产多少杂草?”
皮林一边开车一边回答道:“冬天最大的面积有三百六十多亩。其中平地面积是三百多亩,水面面积是五十亩左右。这里的芦苇品种不行,都是野生的劣质品种,产量很低,每亩才三百公斤左右,每年总产约一百来吨。按现在二百元一吨的价格,总价值也就二万多元吧,除去收割、捆绑、装卸、运输等费用,一年到头也就能赚四五千元的样子。杂草都是不值钱的,没有谁要,也没有人去地里收割归堆,更没有人计算过它的产量。”对于洲子,他如数家珍。
郭亮奇怪地问道:“里面还有水塘?”
“有一个大塘,每年可以收获一些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