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农业霸主-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据说利先生现在对于区陈氏很有兴趣,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否可靠?!”梁三平笑着吃下了这块鸡肉,对着姜立问道。
姜立闻言先是一愣,随后并没有直接回答梁三平而是问道:“你从哪儿知道这个消息的?!区陈氏现在可不小,利佳成先生要吃下它虽然不是不可能。但成本会很高。”
梁三平闻言不由得笑了,姜立很会这类说话的艺术。他没有明面上的说这个消息的真假,而是旁敲侧击的试图在误导梁三平:这件事情不太可能。
当然,梁三平可不会吃他这一套。一方面梁三平早就历练出来了,对于这种语言陷阱根本就无动于衷。另一方面,梁三平知道最终利佳成是收购了区陈氏的。
对于区陈氏,梁三平没有什么想法。但是对于区陈氏在1972年收购的百家超级市场集团。梁三平却很有想法啊!
百家集团已经被并入了利佳成即将收购的区陈氏里面,而三年后这家超市将会在大陆开始营业。第一个营业点,就被定在了江口。
随后缓缓的扩张到全国,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百家并没有成为内地超市零售业的龙头老大,而是成为香江和蚝镜的超级市场和零售业龙头。
“其实,我关心的不是区陈氏。我在考虑的是。我们是否能够和百家超级市场合作。”却见梁三平笑着放下了筷子,对着姜立道。
“目前来说,百家是香江最大的超级市场之一。而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直接对这间超级市场供货的话。那么对于我们也好,对于他们也好都是双赢的。”
却见梁三平笑着道:“当然,现在这间超级市场归属于区陈氏,而区陈氏可能产生变故。自然会让我比较关注一些。”
姜立闻言,不由得笑了笑。转着桌子上的菜,将上好的大对虾夹到了梁三平的碟子里。
“这件事情。我回去以后帮你问问吧!你也知道,关于收购这种事情是很重大的。尤其是收购区陈氏这样的企业,所以我未必能够拿到什么消息。”
梁三平笑了,这姜立不愧是船皇拿出来的人物。这话里话外真是滴水不漏。梁三平已经把自己的目的告知他了,他寻思着估摸这件事情可行。
于是他应承下来可以去问问,但却又给自己留了一个坎儿。那个坎儿就是“收购这种事情很重大,尤其是收购区陈氏……”这一句话。
有了这一句,哪怕他事后用尽力了来告知梁三平。梁三平也没有办法怪罪姜立什么。反而要感谢他为自己去打听此事。
“来来来……尝尝这瓶龙船,这瓶酒可是来之不易啊!是我千辛万苦从法国带回来的。放在家里好几年都没舍得喝!今儿便宜你了!”
却见姜立笑着打开了一瓶红酒,为梁三平细细的斟满。看着这瓶酒的商标,梁三平知道这是法国波尔多的龙船。的确是世界顶级酒庄的红酒。
可惜的是,知道是好酒但梁三平却不喜欢。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他还是喜欢白酒。什么二锅头、烧刀子,五粮液、汾酒。
这葡萄酒。他总觉得味道不喜。哪怕是后来很多人习惯于喝点儿葡萄酒,来给自己提升逼格。梁三平照样还是不好这口,勉强陪人喝点儿可以。自己喝还是算了。
俩人吃的的目的很简单,梁三平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姜立。而姜立则是需要把这些想法带回去,这样的场合交流隐秘而坦诚。
正事说完了。两人自然是说起了一些闲事。无非是现在琼岛的变化,梁三平这次这些项目的规划和进展。而姜立则是大体的跟梁三平描述了一下现在文昌鸡和东山羊在香江的销售情况。同时也大致提了一下,关于销售到东南亚地区自己等人的想法和规划。
一顿饭吃到了晚上九点多,姜立随即邀请梁三平去游了一下香江的夜景。本来还要带着梁三平去夜总会见识一下的,但梁三平拒绝了。
却提议去走走香江的夜市,尝尝本地的小吃。对此姜立倒没有什么异议,笑着开车引领梁三平到了油麻地把车子停好玩了一圈。
至10点半左右,才在梁三平的要求下把他送回了酒店。这种逛街熬夜,梁三平并不喜欢。见识一下现在香江的风土人情,吃吃特色小吃就好。
自己来香江,不是专门来玩的。做成事情,这才是首要任务。所以梁三平给姜立预留了时间,让他可以在今晚回去跟船皇他们做汇报。
的确,在把梁三平送回了酒店之后姜立随即驾驶着车子便向着船皇的家中驶去。
“笃笃笃……”香江的跑马地某处巨大的别墅书房内,一位老者正在戴着老花镜看着一份报告。这时候敲门声响起,老人头也没有抬的直接应道。
“进来~”却见大门随即被打开,一位年约五六十岁的老人走进来。对着翻阅着文件的老者躬身道:“老爷,姜生来了。正在大厅求见。”
看文件的老者闻言,放下了文件笑着道:“哦?!立仔来了?!让他过来吧,我在书房等他。”却见那管家模样的老人点了点头,道:“好的!”
随即,转身离开。还不忘了轻轻的带上书房的门。而老者在管家出去后,继续低头看着文件。没一会儿敲门声再次响起,老人应了声进来。
则见到打开的门后面,姜立在管家的引领之下踏入了这处书房。管家在招呼姜立坐下后,便和看文件的老者告了声罪,下去拿茶点和茶过来。
这位其貌不扬的老者,便是现在在香江商业呼风唤雨的船皇!而来着,自然是赶到这里来向他做汇报的姜立。
“立仔,怎么样?!今天和那位梁三平见面,有没有什么收获啊?!”这老者见姜立坐下后,放下了文件笑着道。
“你拿回来的报告我已经看了,明天就提交给董事会商量。如果可行的话,那么我们在琼岛的业务量会再次扩大。”
姜立闻言点了点头,随即道:“阿叔,这次我和梁三平见面的收获很多。但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现在对利佳成先生收购区陈氏有一定的了解……”
船皇闻言,不由得皱着眉头直起了身子:“他知道这件事情?!那他的说法是什么,有没有透露他消息的来源?!”
“他没有说消息的来源,但倒是说了他自己的想法。”却见姜立也直起了身子,对着船皇道:“他对于利佳成先生收购区陈氏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但对于区陈氏旗下的百家超市倒是有些想法……”
“哦?!怎么说?!难道他想要把百家拿下,作为他自己的销售渠道么?!”却见船皇一笑,对着姜立直接问道。
姜立微微一笑,却没有说话。不得不承认,船皇的商业嗅觉极为灵敏。梁三平仅仅是对百家表示了兴趣,他就知道梁三平想要做什么。
“不过他没有那么贪心,想要把百家整个吃下来。我估计他是想要让我们帮他联系上利佳成先生,然后让百家铺开来。”
顿了顿,姜立继续笑着道:“阿叔,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这件事情上掺上一手。随着收入的增加,零售业肯定会繁荣起来。现在内地并没有大型的零售企业,我们在这个空白期进去则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我们自己去建立一家超级市场,首先投入就会很大。而且运转起来,还需要时间。”却见姜立对着船皇道:“如果我们能够取得利佳成先生同意,借由已经成型的百家进入零售市场行业。”
“而同时进军内地的话,我觉得我们能够开创出更高的业绩。甚至,很可能创造一个商业奇迹。”却见姜立笑着道:“完全空白的一片市场啊!很多生意,等着我们去开发。”
船皇闻言若有所思的沉默了,好一会儿了才对着姜立笑着道:“明天我先和董事会商量一下,让人评估一下内地的超级市场。如果可行的话,你来安排一次我和这位小朋友的会面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三章 想跟你合作
“根据我们找到的现有资料和调查显示,这位梁三平先生的话并非空穴来风。”香江,船皇公司的会议室内。一群戴着金丝边眼镜,穿着笔挺的西装的男子正在向船皇做报告。
而同时在办公室内听取报告的,还有姜立。姜立知道,这些发言的人都不是普通人物。他们都是船皇精心筛选、考验回来的,专门负责研究世界各国政局的研究人员。
船皇的生意主业是船运,而船运就不得不牵扯到了全国各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为了自身生意不受到损失,那么需要专门的人群来对这些国家的国策、政体进行研究则是必须的事情。
“现有资料显示,1978年大陆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8元人民币。而到了今年最新的统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91元。这是极为显著的提高,而且是在大陆进行改革试探的情况之下。”
却见众人沙沙沙的翻阅着报告,站起来汇报的这位仁兄则是继续就着资料讲道:“而城镇居民,则是从1979年的387元。增长到现在的477元。”
“由此可见,改革带来的的确是民众收入的大幅增长。随着收入的增长,那么生活质量也即将会被考虑在内。现在进入大陆的零售市场,则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顿了顿,却见这位仁兄推了推自己的眼镜继续道:“而据我们收集到的情报显示,世界大型的零售卖场已经开始在观察大陆市场。这些企业包括了:carrefou、wal…mart等大型零售商……”
船皇靠在椅子上,用手指拖着下巴不断的在翻阅着这位讲解的仁兄所上交上来的资料。而姜立则是沉默的在旁学习。
姜立知道自己的短板,那就是对国策和政体的分析。而如果想要有大成就、大事业,那么对政体和国策的分析研究,则是必不可少的。
要做大笔的生意。想要在混乱中找到成就的机会。那么就必须要了解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换而言之,便是你需要去学习政治经济学。
“当然,更具体的分析。我们要等待年尾的新闻联播,看看大陆的官方机构对此是如何评价的。才能够做出最终的论断。”
说完这句话,这位仁兄放下了稿子坐在了椅子上。而船皇则是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实话,后世很多人对此节目批评甚多。甚至怪话也不少。说什么前十分钟国家领导人很忙;中间十分钟;内地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后十分钟;国外比较乱。
要么就是觉得这是个维护稳定的节目,为的是稳定人心促进和谐什么的。但这些人却都不知道一个事实:许多大型企业,都会有这自己的政策分析研究室。专门来研究现行政体和国策,而这些研究室的研究对象中最为重点的,便是新闻联播。
内地是个政策的商业结构。于是要想把握经济命脉,必须关注内地政局的一小点的变动,新闻联播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着实为内地商业的最佳晴雨表。
你可以不看财经报道。也可以不看焦点访谈,如果你不是做石油和外汇的,甚至你都可以不去管类似9。11事件和中东局势。但你想要在内地经商,那么你首先要知道就是国家的政策如何、规定如何、关注什么、禁止什么你才可以规避风险,并发现商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1986年11月14日,最高首长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这其实就是告诉所有人。这股票啊~咱觉得要搞!而且得好好搞,给大伙儿一个发财的机会!不要错过哟!亲!
可惜的是。当时的这番举动没几个人看得懂。要么就是看懂的人,闷声发大财根本就不对外说去。而只有那些眼光独到,且关注着新闻联播的人会留意到此事。
并凭借着此事,挣到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可惜的是除了一部分人之外,其余的人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傻乎乎的看着这份飞来的横财就这么擦身而过,在股票疯狂的升值的时候才捶胸顿足自己当年的犯傻。
但可惜那个时候股票已经不是那么好搞到的了。于是他们只能等着下一波的发财机会。就算费尽心思搞到一批股票也没有第一批能够领会新闻联播内容的人们赚的多。
又例如,二号首长当年直达桂省海边的时候说了:北海不同于沪市,房地产开发要量力而为。可惜大多数人不知道是听不懂还是不想听,又或是心存侥幸。
总之,随后而来的宏观调控、银根收紧一下子杀的那些房地产开发商们哀鸿遍野。国企、私企、外企、合资等等皆是头破血流。惨然败退。
很简单,人家新闻联播都说了:要量力而为哟!亲!结果你还是顶硬上,那么哥们!你被菜了别怪人家,人家可是早就和你说了的哟!
再比如:后世的时候当股市一片涨声,所有人欢呼雀跃!纷纷拿出钞票砸进去认为自己能够从中捞上一笔的时候,人家新闻联播就说了:咳咳……亲们,现在有点过热哟!要警惕呢!要谨慎呢!表头脑发热哟!
可惜的是大伙儿没有人去看,所有一堆的人都不知道哪儿来的什么“内幕消息”还在继续的买。然后……嗯……国家就出了大杀招——印花税。
其时又是一片哀鸿遍野,头破血流。然后一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