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体-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上布满了山脉的褶皱,一片片云层好相是紧贴着大陆的残雪……这时才有人说出了一个事实:“那是把们的行星!”

     是的,大空中出现了另一个三体世界。

     紧接着,天色亮了起来,在太空中的第二三体行星旁边,扩大的南半球星空的边界又扫描出了一轮太阳。这显然是现在正照耀着南半玲的那个太阳,但似乎只有它的一半大小。

     现在,终于有人悟出了事情的真相:“那是一面镜子!”

     这面在三体世界上方出现的巨镜,就是那枚正在被展开成二维平面的质子,这是一个没有厚度的真正意义上的几何平面。

     当二维展开完成时,苍穹已完全被南半球的星空所覆盖,天顶正中就是三体行星和太阳的镜像。紧接着,周围地平线一圈的星空开始变形,群星的图像被拉长扭曲,像融化后流动一般。这种变形正由周边向上发展。

     “元首,质子平面正在我们压球的引力下弯曲。”科学执政官说,他接着指指星空中刚刚出现的许多光晕,就像有人用晃动的手电照着洞窟的顶。

     “那是从地面发出的电磁辐射,对平面的引力弯曲进行调节,以使得质子平面最后把我们的星球完成包裹起来,之后电磁辐射仍将持续发射,像许多根辐条一样维持住这个大球面的稳定,这样三体行星就成了一个固定二维质子的工作平合,在质子平面上集成电路的蚀刻就可以开始了。”

     质子的二维平面对三体行星的包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星空的变形逼近天顶的三体行星映像时,群星从上至下依次消失了,已弯曲到行星另一面的质子平面挡住了星空,这时仍有阳光照进已弯曲成曲面的平面质子内。可以看到三体世界的映像在太空中的宇宙哈哈镜里已变得面目全非。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后,一切都隐入天边的黑暗中。这是三体世界有史以来最黑的夜。在行星的引力和人工电磁辐射的平衡下,质子平面形成了一个半径为同步轨道的大球壳,将行星完全包在球心。

     严寒降临了。全反射的质子平面将所有阳光反射回太空,三体世界的气温急骤下降,最后降到了曾导致多轮文明毁灭的三颗飞星同现时的程度。三体世界绝大多数公民脱水贮存,黑暗笼罩的大地上一片死寂。天空中,只有维持质子巨膜的电磁辐射激发的微弱光晕在晃动,偶尔还可以看到同步轨道上的几点灯光,那是在巨膜上进行集成电潞蚀刻的飞船。

     微观组成电路的原理与普通集成电路完全不同,因为其基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它本身就是一个质子。电路的PN结是对质子平面局部的强互作用力进行扭结而形成,导线也在传导核力介子的。由于电路平面极大,所以电路的宏观尺寸也很大,线路都有发丝粗细,凑近后用肉眼清晰可辨。如果飞近质子平面,就能看到一个由精细复杂的集成电路构成的广阔平原,电路的总面积是其包裹于其中的三体行星陆地面积的几十格。

     质子电路蚀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上千艘飞船工作了一万五千个三体时才最后完成,软件的调试又用了五千个三体时,终于到了智子第一次试运行的时刻。

     在处于地下深处的智子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当冗长的系统自检程序结束后,接着显示系统的加载过程,伍后,空白的蓝屏上出现了一行大字:“微智慧2。10”载入完成,智子一号等待指令。

     科学执政官说:“现在,智子诞生了,我们赋予了一个质子智慧,这是我们能够制造的最小的人工智能体了。”

     “可在我们现在看来,它是最大的人工智能体了。”元首说。

     “元首,我们将增加这个质子的维度,它很快会变小的。”说完,科学执政官在控制终端上输入—句询问:智子一号,空间维度控制功能是否正常?

     正常,智子一号随时可以启动空间维度控制功能。

     将纬度收缩至三维。

     这个命令发出后,包裹三体世界的二维质子巨膜迅速收缩,仿怫宇宙中的一只巨手扯开了这个世界的蒙布,几乎在一瞬间,阳光普照大地。质子由二维收缩至三维,变成了同步轨道上的一个巨球,看上去有巨月大小,它正处于星球黑夜的一面,但镜面球面反射的阳光使黑夜变成白昼。现在,外部世界仍然处于极度严寒中,控制室中的人们只能从用幕上目睹这—切。
维度收缩成功,智子一号等待指令。

     将维度收缩至四维。

     太空中,巨球迅速收缩,最后来上去只有飞星大小,在星球的这一面黑夜重新降临。

     “元首,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球体,不是真正的智子,只是其在三维空间的投影。它是一个四维的巨人,我们的世界是一张三维的薄纸,它始在这张纸上,我们只能看到它的脚底与纸相接触的部分。”

     维度收缩成功,智子一号等待指令。

     将维度收缩至六维。

     太空中的小球消失了。

     “六维的质子有多大?”元首问。

     “半径约五十单位吧。”科学执政官回答。

     维度收缩成功。智子一号等待指令。

     智子一号,你能看到我们吗?

      能,我能看到控制室,看到其中的每个人,还能看到每个人的内脏,甚至还能看到你们内脏的内脏。

     “它在说什么?”元首惊奇地问。

     “智子从六维空间看三维空间,就像我们看二维平面上的一张画,当然能看到我们的内部。”

     智子一号,进人控制室。

     “它能穿透地层吗?”元首问。

     “元首,不是穿透,而是从高维进入,它可以进入我们世界中任何封闭的空间。这也是三维中的我们和二级平面的关系,我们能轻易从上方进人平面上的一个圆,而平面上的二维生物永远不可能,除非它打破那个圆。”

      科学执政官的话音刚落,一个镜面球体便出现在控制室的正中,悬浮在半空中。元首走过去,看着全反射球面上自己变形的映象。“这竟是一个质子?”他带回惊奇和感叹说。

     “元首,这只是质子的六维实体在三维空间的投影而已。”

      元首伸出手去,看看科学执政官并没有阻止,就接触了智子的表面。在他的手这轻轻一触之下,智子被推移了一段距离。

     “好像很光滑。它只有一个质子的质量,可我的手上竟有一点儿阻力感。”元首不解地说。

     “空气阻力作用于球体的原因。”

     “能让它缩回十一维,变成普通质子大小吗?”

     元首问。他的话音未落,科学执政官惊恐地对智子喊道:“注意,这不是指令!”

     智子一号明白。

     “元首,如果缩回十一维,我们就永远失去它了。当智子缩减到普通微观粒子的大小时,它内部的传感器和I/O接口将小于所有电磁波的波长,这就意味着它无法感知宏观世界,也无法接收我们的指令。”

     “可我们最终是要让它恢复为一个微观粒子的。”

     “是的,但那要等到智子二号、三号和四号建成。一个以上的智子,能够通过某些量子效应,构成一个感知宏观世界的系统。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原子核内部有两个质子,它们相互之间会遵循一定的运动规则,比如自旋,可能两个质子的自旋方向必须是相反的。当这两个质子被从原子核中拆开,不管它们相互之间分离到多大距离,这个规则依然有效;改变其中一个质子的自旋方向,另一个的自旋方向也必然立刻做出相应的改变。当这两个质子都被建造成智子的话,它们之间就会以这种效应为基础,构成一个相互感应的整体,多个智子则可以构成一个感应阵列,这个阵列的尺度可以达到任意大小,可以接收所有频段的电磁波,也就可以感知宏观世界了。当然,构成智子阵列的量子效应是极其复杂的,我这种说明只是个比喻而已。”

     其后三个质子的二维展开都是一次成功,每个智子的建造时间也只有—号的一半。智子二号、三号和四号建成后,四个智子构成的量子感应阵列也顺利建立。
元首和全体执政官再次来到了巨摆纪念碑下。在它们上方,悬浮着四个已经缩至六维的智子,在每个晶莹的镜面球体冲,都各自映出了一轮正在升起的太阳,不由让人想起那些曾出现在太空中的三维体眼睛。
智子阵列,连续维度收缩至十一维。

      指令发出后,四个镜面球体消失了。科学执政官说:“元首,智子一号和二号将飞向地球,凭借着存贮在微观电路中庞大的知识库、智子对空间的性质了如指掌,它们可以从真空中汲取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高能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航行。这看起来违反能量守恒定律,智子是从真空结构中‘借’用能量,但归还遥遥无期,要等到质于衰变之时,而那时离宇宙末日也不远了。

     “两个智子到达地球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定位人类用于物理学研究的高能加速器,然启潜伏于其中。在地球文明的科学水平上,对物质深层结构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就是用经过加速的高能粒子撞击选定的靶标粒子,当靶标粒子被撞碎后,对结果进行分析,以图找出反映物质深层结构的信息。在实际的实验中,是用含有靶标粒子的物质作为撞击目标,物质的内部几乎全是空的,如果一个原子有一座剧院那么大,原子核则只是悬浮在剧院中的一个核桃。所以,成功的撞击是十分罕见的,往往在大量的高能粒子长时间袭击靶标材料后才发生一次,这种试验就像是从夏天的一场暴雨中,找出颜色稍有不同的一个雨点。

     “这就给了智子一个机会,使它可以代替靶标粒子去接受撞击。由于它具有很高的智能,通过量子感应阵列,它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精确判断轰击粒子的轨迹,然后移动到适当的位置。所以,对智子撞击的成功率,是对普通靶标粒子的上亿倍。当智子被撞击后,它就会有意给出错误和混乱的结果,即使偶尔有对预定靶标粒子正确的撞击发生,地球物理学家们也不可能将正确的结果从一大堆错误结果中分辨出来。”

     “这样,智子不是也被消耗了吗?”军事执政官问。

     “不会的,质子已经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结构,与一般的宏观物质是有本质区别的,它能够被击碎,但不可能被消灭。事实上,当一个智子被击碎成几部分后,就产生了几个智子,而且它们之仍存在着牢固的量子联系。就像你切断—根磁铁,却得到了两根磁铁一样。虽然每个碎片智子的功能会大大低于原来的整体智子,但在修复软件的指挥下,各个碎片能迅速靠拢,重新组合成—个与撞击前一模一样的整体智子。这个过程是在撞击发生后,碎片智子在高能加速器气泡室或乳胶感光片上显示出错误结果后完成的,只需百分万之一秒。”

     又有人问:“是否存在这种可能:地球人用某种方法将智子识别出来,然后用一个强电磁场将其捕获,并禁锢起来?质子是带正电荷的。”

     “这更不可能了。要识别出智子,就需到人类在物质深层结构研究上的突破,但高能加速器都变成了一堆废铁,这种研究又如何进行呢?猎人的眼睛已经先被他要射的猎物抓瞎了。”

     “地球人还有一个笨办法,”工业执政官说,“他们可以建造大量的加速器,超过我们建造智子的速度,那么,地球上总有某台加速器中没有智子潜伏,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这是智子计划中最有趣的一点!”这个问题使科学执政官兴奋起来,“工业执政官先生,您不必担心建造大量的智子会使三体世界的经济崩溃。我们不必这么做,也许还会再建造几个智子,但不会更多,事实上,有这两个就足够了,因为每个智子在行为上是多线程的。”

     “多线程?”

     “这是古老的串行计算机的一个术语,那时计算机的中央处处器每一时刻只能运行单—的程序,但由于其速度很快,加上中断的调度,在我们处于低速层面的观察者看来,计算机是在同时运行多个程序。你知道,智子能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地球世界相对于光速而言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如果智子以这个速度在地球上不同的加速器间巡回,那么在地球人看来,它就像同时存在于每台加速器中,能够几乎同时在所有加速器中制造错误的撞击结果。

     “我们计算过,每个智子可以控制多达一万台次高能加速器,而地球人建造一台这样的加速器就需要四五年的时间,从经济和资源的角度看也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