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萨特一个自由精灵的历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年萨特一个自由精灵的历程-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辩证理性批判》有一个基本概念是“匮乏”;关于匮乏的思想是萨特人学理论的基石。在萨特看来,人类社会一直处于匮乏之中。“整个人类的发展,至少到目前为止,都是在同匮乏作艰苦的斗争。”“实际情况是,经过几千年历史,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口仍然是处于营养不良的状况。因此,尽管匮乏具有偶然性,它是一种十分基本的人类关系,对于自然和人来说都是这样。”(《辩证理性批判》英文本,第123、123…124页) 在当代,人类社会的特征仍然是匮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把匮乏理解为人类历史的根本关系。    
    初看起来,萨特所说的匮乏(scarcity)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匮乏就是人所拥有或能够生产的物质生活资料不能满足其需要。但这里须作两点界定。首先,就原初意义讲,这里所指的需要,是人能生存下去的那些最基本的需要,如为了不饿死,必须摄入食物和水分;为了不冻死,必须穿戴保暖衣物;为了不被其它动物侵害,必须居住保证安全的房屋,等等。总之,这里所说的需要,是人为了避免作为一个有机体和生命遭到灭亡而必须满足的那些需要,而不是泛指一切。那么,匮乏也就是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的那些物资的缺乏。其次,匮乏是对作为一个总体的人类社会而言,就是说,全社会拥有或可能生产的物资不能满足整个社会成员的需要,而不是指个别的或部分的现象。    
    萨特这一思想显然与通常的观点相悖。通行的看法是:人类在原始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存在着食物等生存必需品的匮乏;而人类跨出原始状态的第一步,就是以匮乏的消除为前提的:由于生产力提高,社会有了多余产品,于是有了私有财产,原始社会解体,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就是说,萨特所说的那种匮乏,在人类摆脱原始状态后就不存在了。    
    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出现社会分工,在此基础上造成阶级对抗和阶级斗争,这是一种通常的看法。但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为什么必定不可避免地变成对抗?劳动的社会分工是一种积极的差别,为什么应该转变成阶级斗争,即转变成消极的差别?通常看法认为是由于原始匮乏的消除,由于多余产品而导致私有财产的出现。萨特的看法正好相反:这一问题唯一可能的回答是,由于匮乏,社会必然选择它的死亡者和营养不良者。
第二部 介入(1939…1970)知命之年(1957…1965):辩证理性批判(2)
    萨特论证说,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劳动产品的数量高于(哪怕是略高于)社会的真正需要,这时由一个不从事劳动的群体来管理社会,在其成员较少的情况下,分享多余产品,并不必然导致群体(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而且这种状况也没有必要改变。只有假定是另一种情况,即社会产品的数量总是少于(哪怕是略少于)社会成员的需求,那个非生产性的管理群体才是肯定多余的,非必需的。因为它的存在本身就对他人的生存构成威胁;它只有在选择被清除的多余人口,也就是让劳动者营养不良或一部分人死亡的条件下才能存在;而它自身也永远处于被清除的危险之中,因为劳动者同它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关系。     
    因此,匮乏是我们理解阶级对立和斗争的必然性之基本框架。匮乏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原初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事实。萨特不同意说“匮乏是社会的”,认为应该反过来说,社会是在匮乏之后形成的;阶级和国家也一样。     
    为什么人类生活在一个匮乏的环境里?萨特认为这不是一个可以回答的问题。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偶然事件。“匮乏是一种我们同物质单一关系的偶然确定。” (《辩证理性批判》英文本,第125页)然而这一偶然事件一旦发生,便开始成为一种必然性。而且越到后来,偶然性的成分越少,必然性的成分越多。于是匮乏便成了人类的一种命运。或者更确切地说,匮乏成了非人性的人性。    
    在匮乏的情况下,一个人对所有的他人来说,是一个非人的人;而所有的他人对这个人来说,也都是非人的人。他们彼此之间不可能人性地对待;这意思是:根本就没有另外的人性这回事。如果把人与人之间共通的东西称之为人性的话,所谓的人性就是这种非人性的人性。实际上它是因匮乏而造成的一种物质否定性,一种惰性结构,已经被我们内在化,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至于消除匮乏的前景,萨特在一般意义上不否认人类有可能生活在一个没有匮乏的世界里,通过技术进步和社会变化可能达到这一点。但他并不认为这是必然的,而只是一种或然性。他对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进步,即持续不断的累积式的进步持怀疑态度。萨特看不到这样一种前景:人类在不远的将来,劳动产品丰富到足以彻底消除匮乏阴影的程度。他丝毫看不到这样的迹象。他认为目前还找不到一种消除匮乏的可能性。在萨特看来,一旦匮乏消除,我们作为人的特性也就消失了;这种特性既然是历史性的,那么历史的现实特性同样会消失。也就是说,到那时,人已经不复为人,人类历史已经终结或告一段落。至于新的人类(如果还可以称为人的话)和历史是什么,那已经不属于他思考的范围。    
    萨特强调匮乏,将它视为人类历史的根本关系。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匮乏只是使人类历史成为可能的基础,而不是实在性的基础。作为历史发展的实在性基础,是处于匮乏状态的个体的实践活动。我们说个体生活在匮乏的环境里,这种说法还是抽象的。在每一个社会中,被压迫、被剥削的人们作为一个阶级来说,必然被社会的统治者或社会制度惯例选择为牺牲者;根据匮乏的总体情况,需要清除的多余人口的规模也可以确定。但在这个阶级内部,对每一个个体而言,他们的命运仍然具有某种非规定性:他们既可能成为幸存者,也可能确定地成为被清除的多余成员。    
    出于生存的需要,任何一个个体都会力求成为幸存者,这也是他必须以劳动为人生第一要义的根本原因,劳动就是人对匮乏造成的威胁之超越。他所生产的物品在同人的关系中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们是匮乏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一种在场的实在的存在,他生产它们、拥有它们、消费它们,等等。在此过程中,他朝着自己的目标超越它们所代表的匮乏,他的实践是对匮乏的否定,是一种积极的获得。制造一件工具或一种消费对象,就是用否定之否定来消除匮乏。所以个体的劳动(同时是社会的劳动)放松了匮乏造成的紧张。    
    另一方面,他的这种超越活动同时也让匮乏得以实现或继续起作用,通过社会环境、通过他人转而反对自己。实际上,在匮乏的环境里,即使社会某个成员对其他人的情况毫不知情,甚至意识不到对方的存在,他和其他所有的人仍然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匮乏,任何一个人在任何地方消费某个产品都等于在此处剥夺了他获得和消费同类物品的机会。因此,每一个人都对他的生活构成威胁,每一个人都可能从物质上来消灭他的第一需要。他对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关系也是一样。    
    人的劳动是在匮乏的情况下,用一种对匮乏的特殊否定来满足人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匮乏仍然是一个根本关系,正因为个体和群体处于匮乏之中,它们才有资格同匮乏作斗争,为的是摧毁匮乏。从这个意义上说,匮乏既是一种消极的否定的统一,又是人类关系中的某种契机,它经常被超越,部分被摧毁,但总能获得再生。有了匮乏,才有对匮乏的超越;有了对匮乏的超越,匮乏才由可能的紧张变为现实。这两个相对而相依的方面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    
    萨特采用辩证法对人类社会进行研究,他的辩证法的根本特征或基本概念是总体化。他说:“如果某个作为一种真理的东西应该可能在人学中存在的话,那么,它必须是变化的,它必须成为总体化的。不言而喻,这个双重的要求规定了自黑格尔以来被叫做‘辩证法’的这个存在和认识(或理解)的运动。”(《辩证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版,第2页)    
    辩证法要求真理的变化性,这应该是好理解的,意义自明,无须多言。而辩证法要求真理成为总体化的,则不那么好理解。对此,一种通常的观点是,将总体化理解为一种确定的整体性;真理成了整体性的真理,即关于整个世界的真理,或整个世界普遍存在的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不是指在一种总体化的过程或努力中不断形成的真理。如果是这样的话,对于真理“变化”的要求也就落空了。    
    当萨特说,辩证法是总体化的,他的意思并非像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是指辩证法外在地观察、研究一个统一体或某种总体性。萨特在批判美国社会学方法论时指出:“对于辩证的总体化的运动,人们用一些事实上的总体来取而代之,这自然导致对辩证法和历史的拒斥,其原因在于辩证法首先只是一个形成过程中的统一体的真正运动,而不是对一个已经形成的统一体的研究,即使这种研究是‘功能性的’和‘动态的’。” (《辩证理性批判》,安徽文艺出版社版,第60页,译文有更动)
第二部 介入(1939…1970)知命之年(1957…1965):辩证理性批判(3)
    在萨特看来;辩证法的起源是被自己的物质性所支配的人的实践;辩证法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实践和异化中获得的体验(实际上每个人都在这样做),又是一种重新构成的人类历史和构成方法,它可以让人们把握正在进行中的总体化过程。 总而言之,辩证法应该是身处总体化过程中的人的思想,而且这思想自身也是总体化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萨特所说的总体化只是就个人而言,因此是成问题的。实际上,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从来没有将个体的人孤立地抽取出来加以研究;当他说到个体时,总是将个人与他人、群体、阶级、社会联系在一起。他明确指出:“我们的批判研究的着眼点完全在于个体生命和人类历史之间的根本一致性(或者从方法论的角度说,是‘它们的相互透视’。”“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类历史中同时地既是个体又是总体。”(《辩证理性批判》,安徽文艺出版社版,第204、192页,译文有更动)     
    他认为,那种抽象的人(man)是不存在的,只有通过其所属社会和驱动他们的历史运动来自我确定的人们(people)。辩证法应该来源于这些具体的人,而不是什么超个体的总体。     
    个人实践的总体化与阶级实践的总体化是否是互不相干、两回事情?萨特并不这样看。首先;个人和阶级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他说:辩证法的对象“就是在社会领域中的个别的人,是处于集体对象的和别的许多个别的人的环境里面的阶级之中的个别的人,就是由于劳动分工和剥削而被异化、物化、神秘化而又用了歪曲的工具手段同异化进行斗争——尽管也慢慢地获得一些进步——的个人。” (《辩证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版,第98页)离开了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哪里有什么阶级?反过来也一样,不具有某种阶级属性的个人也是不存在的。萨特同时承认这两个方面,而不是顾此失彼。    
    其次,跟上述对萨特总体化思想的指责相反,萨特不但承认在个体总体化和社会总体化之间有着某种矛盾冲突,还承认社会总体化的结果对于个体的支配作用和规律。他说:“我完全同意,有一种社会事实的特定实在。这个实在正好意味着:关涉到这个实在的每一个个体总体化都会归于失败,被它所偏离,或者成为一种否定的总体化。重要的是,这些社会事实毕竟是集体的社会活动的产物。”“社会事实有它自身的结构和支配个体的规律,但在这里我仅仅看到,已活动过的物质对改变它的力量的回答。”(《思想纪游》)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个人不会完全受制于社会事实及其规律。他明确说:“我们反对把异化的人同一个东西混为一谈,也反对把异化同支配着外部环境条件的物质规律混为一谈。我们肯定人的行为特殊性,因为人的行为虽然通过社会环境却同时保留着它自己的种种规定性,而且它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上改造着世界。” (《辩证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版,第69页)     
    他还说:“这样说是完全正确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