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多少百倍皆是未知之数。除了设计阵法的诸葛亮本人以及其传人姜维之外,这世上恐怕没有人任何人能破解这诸葛八卦阵。
既然如此裴秀为何要提出在第二天破阵呢?原因便在于裴秀找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既然人进入阵中会产生幻觉,从而导致毫无战力不是被杀就是累死,那么可以采取军械入阵的办法。所谓军械入阵,便是直把战车,冲车,弩车,井阑等物统统推上前线。无论你这诸葛八卦阵如何变化,其中负责运转大阵的始终是兵卒,是血肉之躯。战车和冲车可以在阵中横行无忌,弩车和井阑更可以给予阵中的蜀军大规模的杀伤。
若是调集数千军械在正面同时推进,从蜀军进入射程开始就不断的射击,那么蜀汉的阵势同时遭到如此猛烈的进攻,如何不崩溃呢?也就是说,你的人死的差不多了,阵势也就破了。况且谁说破阵就一定更要入阵?若是停在外围的不断射杀,这八卦阵内中如何奥妙难道还能刀枪不入,长生不死不成?
裴秀把自己的考量娓娓道来,司马昭满意的看着众将脸色,只见众人都是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就算张华这般智谋之士也是不由得频频点头,姜维也不过是凡人不能呼风唤雨,这诸葛八卦阵自然也难以产生风云雷电等自然现象,所依靠的乃是阵法之玄奥罢了。若是依照裴秀的方法,倒是不失为一个以拙击巧的好法子。
诸葛八卦阵乃是天下至巧之阵,裴秀的军械攻阵之法乃是天下间最笨的方法,二者碰撞之下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蜀汉大营之中众将也对姜维的收兵感到疑惑,姜维却是笑道:“魏人必是有了破阵法子才如此提出要求,而柳隐在并州占据绝对优势,拖延时日对我方再有利不过,如此要求怎能拒绝?”
众人闻言依旧是不明,姜维心中暗叹蜀汉国力日盛,可善于谋划之辈却是屈指可数,说到底还是因为新政施行较晚,此时此刻仍是没有到收获的时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改变国家人才匮乏的现状必然要从根部抓起,可从根部抓起乃是长远之计,非是数年间便有效果的。纵然基层官吏上的人员选拔有所改变,但要到达可以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地位,仍是漫长的仕途。
其实蜀汉还是有一批不错的将领和官吏,无奈蜀汉也是连年征战,兵将官吏死伤甚重,此时的蜀汉国土越来越大,虽然有足够的郡守州牧去镇守一方,可两军阵前献策之人便越来越少了。说到底,仍然是人才匮乏,可同时也有国土不断增多,部门不断扩充的因素在内。
这一夜双方相安无事,魏国对于破阵胸有成竹,而蜀汉白日里就可以击败魏军,更是不屑于夜晚劫营。旭日东升,战鼓擂动,平原两边蜀汉和曹魏的大军再次对阵,准备一分高下!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原之战(下)
宛城地处南阳要冲之地,有镇西将军州泰亲自负责镇守,而宛城之西乃是洛阳八关之武关,隔绝长安方向直抵南阳的道路,曹魏骠骑大将军司马望亲引一军前往守御。宛城若失,武关必然遭受蜀军的前后夹击,届时不攻之破;武关若失,宛城必然遭到蜀汉长安方面人马切断后路,孤立无援之下也是难以久持。想破宛城最好的方式就是先破武关,想夺武关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先破宛城。二者互为唇齿相依,连为一体共抗蜀汉大军的进犯。
蜀将庞宏引兵三万直逼宛城而去,南方地区昔日遭到魏蜀吴三方混战早已凋敝,然经过魏国多年经营逐渐恢复了声色,俨然成为曹魏手中为数不多的繁华地区。此番蜀军在异族撤退后便立即发兵,让曹魏这个大国毫无喘息之机,其用心可谓良苦。庞宏在魏兴等郡经营数年之久,以往出兵皆是作为疑兵后援,如今终得一方主力,心情自然是大感振奋。
凤雏后人,终可大展拳脚!
三万蜀军皆是步卒,庞宏使大将庞正,王振为先锋引兵一万直扑宛城。据探马来报宛城守军不足两万人,其中大概有五千铁骑,这五千铁骑乃是曹魏在南阳唯一的骑兵。与异族作战大量的骑兵都被抽调北方,即便是这南阳大郡也只留下这么点的兵力。
庞宏之意在战,而魏军之意呢?
州泰听得蜀汉直奔宛城杀来,思索片刻道:“传令众军严守城池,无我命令,不得出战!”
大将邓喜不解道:“将军何以如此保守?蜀人先锋不过万人,与我五千铁骑,必可折其锋锐!”
州泰看了一眼邓喜,眼中似有无限深意。这邓喜乃是邓艾族人,一身武勇可却是有勇无谋,自己遍访名将后裔希望可以得到些璞玉之才,无奈邓喜已然算是翘楚了。平素里人才济济之曹魏,也因为各级将领伤亡速度太快,而变得有些无人可用。想一想当年自己和邓艾被人提拔,得入司马氏法眼,真是不胜唏嘘啊。
“宛城之势甚为险要,宛城不动蜀人不敢越宛城而奔武关,宛城不失蜀人以不敢强攻宛城。这一战,蜀人虽然声威浩大,却是一场谋略筹划之战,而非攻坚之战啊。”州泰娓娓道来,听得在场众将恍然大悟。
州泰在宛城按兵不动便是看蜀军动静,由于宛城屯有重兵,因此蜀人若是越过宛城去攻打武关必然遭到武关和宛城两个方向的夹攻。而蜀人若是准备强攻宛城,州泰倒也不怕。宛城东南乃是新野,新野方面也有重兵屯守负责防备一江之隔的襄阳,虽然新野方面难以全力来援,可派出偏师协助宛城内外夹击蜀军还是不成问题。换句话说,蜀军进退皆是遭到两面的夹击,只要宛城魏军看准形势按兵不动,难题便算是抛给蜀人了。
魏军按并不动之消息传到蜀军营中,庞宏闻言笑道:“州泰不愧是中原名将,此等应对却是抓住了我等命门。双方兵力差距不足以强攻,又要顾及周边的形势,这是算定了我方无法突破宛城,武关,新野这三方联手之势啊!”
庞正抱拳道:“叔父早有打算,只须吩咐下来我等自当竭尽所能!”
王振也是道:“此番陛下使庞将军为主力,意在打破魏军人防线之封锁,想必大人早有了谋算,事到如今也是公之于众的时候了。”
庞宏看了看二人,沉吟片刻道:“庞某受陛下重托,虽有谋划却是凶险万分……这……”
“我等愿听从将军调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庞正和王振等蜀将闻言皆是齐声高喝,斗志昂扬之态一览无遗。要知道蜀汉从三分天下最弱的国家到了今天横跨长江黄河与魏国分庭抗礼的二分天下,对于蜀人是极大的鼓舞和刺激。兴复汉室,汉室可兴,此时已经是完全可以努力实现的目标,而非是蛊惑人心的口号了。
庞宏一脸毅然的道:“既然如此,倒是庞某扭捏了,众将听令!”
第二天一早,蜀汉大将庞正引兵万人不理宛城的魏军,竟是绕过宛城走宛城北方的山间小路奔着武关而去。而另一名蜀汉大将王振则是带着五千蜀军从大路堂而皇之的奔赴武关。消息传到了宛城之内,州泰不慌不忙细细品味蜀人的意图。
若是蜀军奔武关而去,宛城魏军理所应当的派出人马衔后而行,配合武关魏军前后夹击让蜀军吃点苦头。不过蜀军分兵两路而行,而且走小路的蜀军竟是比大路要多,这就需要揣摩蜀军之用心了。
大道易行且近,适合大队人马的推进;小路崎岖且远,适合小股部队快速通过。如今蜀人反其道而行之,大道人马稀松,反倒是小路派出了臃肿大军,其用意真的是武关么?
“蜀汉主力可有动静?”州泰忍不住问道。
一名年轻将领虎背熊腰拱手道:“庞宏和约一万五千名蜀军屯驻在城南二十里处并无动静。”
州泰想了想道:“蜀人动作必然难以瞒住骠骑大将军,我料大路蜀军不足以强攻武关,小路蜀军却是要较晚才能抵达武关,可速集合城中兵力先行随我击破城外蜀军,再行救援武关!”
那年轻将领道:“许定愿为先锋!”
州泰哑然笑道:“正是要用到你的勇武。”当下宛城城门大开,许定引五千骑兵出城后并没有向着蜀军方向而去,却是绕城而行。州泰则带着一万魏军向蜀汉屯营之处挺进。
庞宏闻得魏军出城大喜,于是带着蜀军出营迎敌。蜀军士气高昂各持刀枪,阵容整齐肃穆杀奔宛城。不想走出不过二三里地,探马前来禀报,那魏军看到了蜀军出营,竟是转头返回宛城之中,唯有五千铁骑顺着大路赶赴武关。
庞宏闻言错愕道:“好一个州泰,竟是被他瞧出了破绽!不好,王振危险!”
心知王振的五千步兵绝对抵挡不住五千魏骑的冲击,就算这个时候追上去也是于事无补,庞宏略一思索道:“带上投石车,硬攻宛城!”蜀军得令,从营中搬出了投石车等攻城器械,就在宛城大张旗鼓的开始攻城。
城中的州泰见状皱眉道:“庞巨师亦非常人,好一个围魏救赵之策!”
原来庞宏兵分两路去袭击武关,有意颠倒虚实不合古法,两路蜀军施施然而去,魏军不知追赶哪一方,却又碍于城下蜀军的虎视眈眈,以州泰之作风必然会先击败庞宏这支人马,再求将蜀军各个击破。事实也的确是往这个方向发展,可庞宏带着蜀军主动迎战这一举动,倒是提醒了州泰。
蜀人分兵去攻打武关,那么留下的蜀军目的必然是缠住宛城的魏军,使宛城魏军难以去增援武关。以这种心态而论,兵力不占据优势的庞宏完全没有必要出城迎战,除非这城外的野战正合了蜀人的心意!想到这里,一切便逐渐明朗。蜀人分兵不过是为了引诱宛城的魏军出城,一旦魏军和庞宏的人马厮杀起来,奔赴武关的两路蜀军必然返身来夺宛城,届时三方夹击之下倒是很有把握攻取宛城。
既然如此州泰便引军回守宛城,同时叫许定的骑兵去截击大路蜀军,先断其一臂!若是庞宏分兵去救,魏军不妨再次出击,自然可以将兵力一再削弱的蜀军击败了。
可庞宏非但不分兵,反而催动人马大肆攻城,这就是围魏救赵之计。那投石车不断砸在城墙上,声音轰隆隆的不停,离着数里之外都是听得清楚,魏国骑兵听见了还有心思去截击蜀军?
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自为战(上)
曹魏水师尽在王基手中,留守江夏的战船不过数十艘而已,不是因为魏国战船匮乏,而是水军有限。虽然是常年训练,可毕竟北人之中通晓水性者不多,因此魏军有大量的战船储备,却是没有更多的水军来驾驶战船。
蜀汉方面也是同样,水军是已经灭亡的东吴之特有兵种,原本魏国和蜀国的水军不过是敷衍了事罢了。可如今二国的水师均已超过了闻名天下的江东水军,那么吴国的灭亡在某种角度上讲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失去了独立于这个世界的资本。
蜀将罗宪侥幸避免了主力人马的暴露,全军乘坐战船也不和魏国江夏水军缠战,这边在江面上杀得兴起,而那边无数运输船把五万多蜀军送到了长江北岸。长江两岸可供船只停泊的地点不多,就算有也早就被建立成渡口要塞,有重兵屯聚。可这次蜀军登陆的方式十分奇怪,船队之中有许多专门为登陆准备的巨舰。这种巨舰份量十足,而且专门为连接江岸和战船设计,战船虽然不能直接停泊岸边,却是可以通过这特殊的巨舰作为桥梁,达到登陆的目的。只是即便如此,对岸边的水文和地理环境之要求也是甚高。
魏国江夏太守王濬并不是个普通的将领,相反是水战陆战行行皆精,甚是难缠的一个人。江夏沿岸的设防是天衣无缝的,只是当蜀军化不可能为可能避重就轻的登陆之后,形势就发生了变化。江面上两国水师的激战胜负未分,可蜀汉的主力已经登岸。渡口和设立在岸边的要塞烽火台等完全没有了御敌的作用,反成为了易于被蜀军攻杀的目标。这个时候若是主动出击,江夏魏军兵力有限恐怕寡不敌众;坚守不出,便要放弃水军和岸边的一切防御工事。进退之间让人很是踌躇,难以做下决定。
江夏城中魏将都是束手无策,衡量两种选择的利弊,任何一种都是让人难以抉择。不是魏将的判断力不行,而是比起天衣无缝作战计划来说,蜀人的突然登岸已经超出了魏人的一切部署,反而带来了巨大的难题。
王濬仔细观察地图后心下终是有了决定道:“沿岸防线我等已然经营数年,蜀人虽然出其不意的登岸,不过其兵力正在分散之时,想聚拢成为大军还须一段时间,此时我当引军出城各个击破,汝等好生固守城池,各个防区兵力不可撤回。”
王濬在江夏镇守数年,威望卓著,众将不敢不从,于是便依照王濬之令而行。趁着江面上水战难分难解之际,连夜赶工将原本单向防御江面的工事改建为可以阻拦蜀汉步骑的工事。城门一开,王濬引领两万魏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