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入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惊雷入汉-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荀勖一脸错愕为之一顿才道:“山越小乱怎会如此麻烦!?”

“公曾先生果然不知?”陆喜说话间却是近了荀勖几步,自由一股寒气笼罩了荀勖周围。

比起蜀汉使者黄崇,荀勖在家世和学识渊博上在黄崇之上,然而身为一介文人却少了黄崇的武者之风。陆喜也不知修的是哪门子的学问,刻意压制荀勖时迸发的寒气让人荀勖打了个冷颤,心中笼罩悲观的气氛……

荀勖不悦道:“勖自到建业便被切断内外联系,山越之事我如何知晓?山越小乱而已,何以至于今日未平,君非欺我耶?”

荀勖不仅是不知情,而且还颇有不信,这样的态度和表现让吴国君臣反而对荀勖的立场也有些捉摸不定。依照吴人掌握的情报和人证物证,山越和山贼的迸发确实是魏人所为。然而根据对荀勖的观察,这荀勖也确实像是不知情的样子。

这可真是个难题了,要怎样处置荀勖,要如何对待和魏国的关系呢?这种背后捅刀子的手段若真是魏国所为,其挑拨吴蜀关系的居心便更加的险恶了。

可惜的是蜀汉掌握先进的斗具和锻炼石矿的方法这已经是事实,吴国就算不理魏国抛出的橄榄枝,又如何面对蜀国?难道还和蜀国继续联手等待魏国灭亡后被蜀国吞掉?或是出工不出力的拖延时日?

送走了荀勖,迎来的便是蜀国使者黄崇。魏国的事情暂时还有模糊之处,蜀国的态度却是要再三确定的。

“蜀主慷慨,朕深表感激,只是斗具稀少难有大用,可谓一大遗憾。”吴主孙亮见到黄崇寒暄一番后,渐渐把话题导入正轨。

黄崇拱手道:“这般保命之斗具尽毁于南阳一战,我主也是痛心疾首。不过能保全盟友之土地,也不能算上遗憾。”

吴主孙亮见黄崇暗有所指,心知和这黄崇说话痛快时是真痛快,费唇舌也是真费唇舌,这般能文能武,刚柔并济之辈在江东也是难觅之人才啊。

“入川的工匠多有死伤,朕拟再使人入川,却有所疑虑,先生可为朕分忧?”吴主孙亮话锋一转道。

黄崇心中转念道:“马大人不幸遇害,刘邵大人也是一同遇害,此时入川虽无往日收获,却也可使两国工匠取长补短。”

“不知马大人和刘大人遇害何处?那伙恶匪可有消息?”吴主孙亮借机探黄崇之口风。

“哎……实不相瞒,马大人和刘大人遇害之处甚是偏远僻静。那伙恶匪多半是马承这逆臣的手下,可惜也是杳无音讯。”黄崇微微垂头叹气道。

“不过诸葛思远志虑忠纯,谋略过人,相信必可为马大人报仇,为国家除逆!”黄崇提到诸葛瞻,眼中又有了几分神采。

“哦……”吴国君臣闻言皆是一阵黯然,其实心中窃喜。蜀国越是确认马钧遇害,马觅等人奉命入蜀搜寻马钧的成功率就越高,况且马钧有了什么不幸,还有刘邵继承马钧部分传承,足可为东吴卖命了。

只是当黄崇提到诸葛瞻时,吴主孙亮的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的感觉。这诸葛武侯之后在南中地区有两年的时光,把南中地区搞的井井有条,欣欣向荣,一片大好的景象。

这样的才智和手腕,就算注意力不在南中,恐怕也是马承父子的劲敌。如果不是进来的情报频频指出马承在南方大陆和诸葛瞻的蛮兵相持不下,吴国甚至都不会考虑马觅的提议。

北联曹魏,南有马承父子牵扯蜀国,再有马钧或是刘邵作为吴国发展先进斗具的资本,这样的江东自然没有必要和蜀国保持联盟了。哪怕是继续和蜀国保持联盟,只要找回来马钧师徒,吴国的未来也是一片光明!

“曹魏陈兵边境时间已久,不知陛下做何打算?”黄崇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把话题转到吴蜀保持联盟的前提下。

“有潘翥,陆抗等人在,估计魏人也难越雷池半步。”孙亮微微颔首道。

黄崇见状进言道:“魏国和吴蜀积怨甚久,难免包藏祸心,陛下不可不防。蜀吴唇齿相依,互为守望更是世代交好,崇虽为蜀臣却也替陛下担忧江东之未来啊。”

“荀公曾亦是满怀诚意而来,先生如此恶言相伤恐有不妥吧……”吴主孙亮皱眉道。

黄崇闻言笑道:“事关贵国之利益根本,又牵扯吴蜀之兴亡,黄某做一回小人又有何妨?”

“哦?那朕倒要听听高论了。”吴主孙亮闻言顿时大悦,只是颜面上仍旧是疑惑的面容——在魏国跳动山越败露之后,找黄崇来的目的当然不是聊家常,蜀汉对待东吴的看法和态度才是吴人急于了解的。

黄崇正容道:“天下三分之势未变,吴蜀虽蚕食北方之地,然皆元气大伤。北方国力雄厚之时尚非吴蜀之敌,必趁此时勉力兴兵。一可以吴蜀力有未逮之时重创二国,收复失地;二可向天下人证明魏国尚有余力;三可借此破坏吴蜀之关系,一箭而三雕,此乃司马昭之算盘。”

陆喜一袭白衣在旁道:“江东国小,然倾国之力尚有二十余万甲士,岂容魏人肆虐!”

黄崇见陆喜此时的气度和风范已是不如初见之时,当下洒然笑道:“蜀有南方之乱,雍凉之急,国内带甲之士十存五六;吴国军容强盛,然山越新附,江北孤悬于外,此时魏国挟中原能战之士不下几十万,非是两国联手抗敌不能退之。”

“先生未免小瞧吴人,莫非没有蜀国就不是魏国的对手?”有一旁的吴国大臣闻言不悦道。

黄崇道:“我料江东之军尚存十五六万,荆州之军在七八万之众。陆抗督荆州北方抗魏之锐众,恐难有胜算。而三吴之兵被江北王基牵制,难以分兵支援荆州。魏国强兵在外,国内山越死灰复燃,此等局势吴国纵然带甲三十万,又有多少把握稳定内外?”

“蜀国又能拿出多少兵力?”有吴国大臣嗤之以鼻道。你说吴国三十万都未是魏人对手,难道蜀国能拿出十万的兵力来和吴国兵力应付曹魏?

黄崇继续道:“魏国尚不知斗具尽毁之事,若姜伯约在长安整顿兵马,我主亲引御林军至魏兴,新城之地未荆北吴军之援,试问司马昭岂可妄动?只须拖延时日,待山越之痛渐平,吴蜀岂非再次携手北伐,平分天下?”

“斗具之事若瞒不住又当如何?”陆喜双眼一眯道。

黄崇道:“若事有泄露,吾主当尽起国内之军与魏人周旋!”

“不过……”黄崇略有犹豫道。

“不过什么?”陆喜追问。

黄崇笑道:“黄某既做一次小人,不妨把话说透。若能留公曾先生暂住江东到两国内患尽平,对吴对蜀皆是好事儿。否则就算蜀吴联手,面对司马昭盛怒而来,胜算也是不高。”

“先生打得好算盘,一番说辞还是希望朕与魏人决裂。”吴主孙亮忍不住道。

“吴与魏国早已势同水火,决裂二字不知从何说起,莫非陛下心中已然默许北方?那黄某人只好留在江东为质了。”黄崇快人快语道。

孙亮眼中神光一闪,没在说什么。这黄崇分析的头头是道,对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也是分毫不差,现在激将法再出可谓使尽了手段。这般巧舌如簧的鼓动江东,自然说明了蜀国对于吴国的重视,然而蜀国所谓斗具尽毁的说辞单凭宫中的演示还是无法让人信服,这其中若是有了什么差池,江东岂非论为天下人的笑柄?

陆喜道:“前次长驱直入多亏有贵国相赠之投石车,国中工匠愚笨学习经年仍无所成,贵国可有通晓此道之人?”

如果是方才讨论的是三个国家的走势,那么陆喜这句话已然把问题进行到吴国防御战的实质性讨论中。吴国带甲二十万却是夸大其词,可黄崇判断的山越复发只是潜在问题,明面上的问题乃是山越根本没被讨平,反而越来越棘手,好像一个大雪球般,越滚问题越严重。

吴国所面临的压力远比黄崇所预料的要大得多……




第一百一十章 战火再起(上)
回到馆驿之中时候已经是不早,黄崇虽有疲惫之态却是一脸兴奋之情。吴国皇帝孙亮决定让黄崇回到蜀汉去见蜀主刘禅,并且遣薛珝为使与黄崇同行。一是为了重申二国之好,二是希望得到蜀汉的投石车。

为了表示对于黄崇拜的重视,吴主孙亮不仅是为出使蜀汉准备厚礼,更是赠给黄崇一颗鸡蛋大小的珍珠!

这边数百人收拾行装准备明日启程,自然瞒不过馆驿另一处的魏国来使。荀勖回到馆驿之中便一直思索吴国朝堂上见到的信件和印绶,任凭敲破了脑袋也是想不出个头绪来。

听得属下有人通报,荀勖心里一凉,呆坐在哪里没了反应。看来江东选择的是蜀汉而非曹魏,那么自己生死姑且不提,至少是甭想离开江东了。擅留使臣是为人所不耻的事情,然而并非自古未有之事。

吴国在这个时候选择站到蜀国一边,和魏国可谓是撕破了脸皮,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呢?

“哎……也罢,待我去看看。”荀勖半晌方幽幽叹息道。

听说荀勖前来拜访,黄崇也是微感讶异,当与荀勖见面之时脸色却变得无比的平静。

“公曾先生来访,有失远迎,还望见谅。”黄崇拱手道。

荀勖目光扫过黄崇的房间,笑道:“哪里哪里,黄大人即将归国,勖特来贺喜。”

黄崇面色不变道:“重任在肩,幸不辱命罢了,实不敢言喜字。”

说到这里两人分宾主落座,自有下人上茶后离去,屋中便只剩下黄崇和荀勖二人。荀勖叹道:“黄大人走后,不知吴主如何处置于我……”

黄崇颔首道:“公曾先生中原名士,又是一国使臣,相信吴主不会亏待先生的。”

“嗯……多谢黄大人如实告知,勖恐怕长留江东矣。”荀勖眼中隐有感激之色道。

换做是自己,若是取得了吴国的认同,必然对黄崇落井下石一番才是。无论是软禁还是处死,皆在吴主孙亮一念之间。眼下的黄崇大可推作不知,因此荀勖对于黄崇所言的“不会亏待自己”就能判断出吴国针对自己的态度乃是软禁和羁留,而非处死又或囚禁。

黄崇微微思索道:“暂别而已,不久黄某和公曾先生即可再见。”

荀勖抚掌笑道:“到了现在勖方佩服黄大人,此时此刻仍是平静从容,勖实不如。”

黄崇摇头道:“费劲唇舌方复命回国,这般狼狈还有什么心思……”

“哈,心思,勖有一言黄大人可愿意听否?”荀勖微微欠身道。

“公曾先生但说无妨。”黄崇这屋子周围都是自己的亲随,自可放心大胆的和荀勖交谈。就算有什么不利于自己的言论,按照现在的状况荀勖去告状也是无济于事,只会适得其反罢了。

荀勖起身道:“蜀主知人善用,深谋远虑,看似处处危机,实则胸有成竹,因此自起兵以来屡有斩获,纵横东西亦得臂助,然锋芒太露终须招人所嫉,此点不得不防。”

黄崇闻言默默点头,荀勖既是中原名士,更是司马昭身旁的重要谋士之一,对于刘禅的看法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其个人见解,这评价隐然是中原有识之士的共识了。

荀勖也不理黄崇答不答腔,自顾自的说道:“承刘备之遗恩,诸葛之余萌,蜀汉虽然人才凋零,却是内外一心,此点皆是蜀主之功劳。外有姜伯约掌控军权,内有樊长元秉持机衡,辅以诸葛思远,以及黄大人这般尽心尽力,勖敢断言未来天下当是蜀魏之二分!”

“嗯!?”黄崇闻言脸色一变,抬头惊道:“公曾先生欲置我于死地耶!?”

荀勖一团和善面容道:“蜀主大才终须展翼,就算川中斗具未毁,一时半刻之间恐怕也不得使用——这既无斗具之力,凭蜀国难于北方争锋!反观吴人左右逢源,待价而沽,既绝魏之交,又不知蜀主之志,国终难保矣。”

黄崇苦笑道:“公曾先生今日所言若是说给吴主,黄某人头落地也是无奈了。”

荀勖冷笑道:“曾几何时,我也想至黄大人于死地,然现在大势已定,多言无异于自寻死路。”

黄崇摇头道:“公曾先生之言听得黄某毛骨悚然,我主对待吴国绝无二心,秉盟友之义,共同进退,先生今日所言黄某只字未闻,若是他日人前提及,莫怪黄某人心狠手辣了。”

这一番话又是申明蜀汉的志向非是荀勖所言那般,又是警告荀勖不要轻举妄动。别看荀勖现在垂头丧气好像缴械投降似地,可若黄崇露出什么马脚,难保荀勖不会行险一搏!

这中原名士,实在是不可小觑!

“天色不早,荀勖告辞了。”荀勖找不出什么破绽,心灰意冷之下知道自己这一趟又是输了,顿时不愿意继续留下来,转身而走。

荀勖走后,黄崇独坐屋中才觉到后背已然尽湿,出了一身冷汗……


……

雍凉的异族仍旧是没有动静,蜀汉在雍凉用兵的开支甚巨,消耗也是非常之大。刘禅心中有了腹案,却是不敢动弹。南中大陆的胜负没有明朗,江东孙氏的态度也是暧昧,这个时候和雍凉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