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入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惊雷入汉-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亮倒也不计较,问道:“你家将军可在?”

开门的小厮平日里在府中也算是机灵的,如今却是磕磕巴巴的道:“我家主人有命,若是陛下至此,还请陛下入内。”

孙亮微微一笑,迈步便进入了府中,身后的侍从也都跟随进入。门口等了许久的全尚等人见状也要入府,却被小厮拦住了去路。

“我家主人说只许陛下入内!”言罢,府门再次关闭,剩下全尚气的一脸铁青,不知是走是留。

陆氏是江南四姓大族之一,其子弟遍布各处,历代传承。不过这位于京师的府邸却是不大,沿途自有陆府的家丁引路,穿过三四处宅院便到了书房。

“请陛下入内。”家丁恭恭敬敬的说道。

孙亮倒是没什么意见,身后的侍从早就火了,张口喝道:“大胆!天子到此,如何不来迎驾?”

那家丁在地上磕着头,不卑不亢的道:“我家主人说了,请陛下入内一叙,余者不可相随。”

“你这奴才!”那侍从听了更是火大,抬手上前便要教训下这不知趣的家丁。

正要动手时,却见吴主孙亮略有不悦的看着自己,那侍从猛然跪在地上道:“奴才失礼,请陛下恕罪啊!”

孙亮没有言语,抬脚大步走入书房之内。剩下的人见陛下没有发话,也不敢更随,唯有在这书房外等候。跪在地上的那侍从见陛下没有说话,也不敢起身,保持姿态不变的跪着不动。

“臣冒昧返京,抗旨不尊,请陛下降罪!”陆凯在书房之内正在读书,见推门而入的乃是吴主孙亮,于是先行跪地请罪。

孙亮眼角四周打量着这书房的布置,房间并不大,可却是立满了书架,装的竟是书籍,没有多余的装饰,书香袭人让人感到非常舒服。

“敬风何罪之有,朕为人君不识臣意才是罪过。”孙亮打了一句哈哈,伸手去搀扶陆凯。

陆凯闻言不敢起身,以头扣地道:“臣实为无奈之举,望陛下容臣细说之后定臣之罪。”

孙亮笑了笑扶起了陆凯,自顾自的走到了书案之前,做在座椅上道:“敬风独自回京,却又不露面,可是有难言之隐?”

“陛下聪慧过人,臣却有难以启齿之事。”陆凯在孙亮的示意下坐在一旁道。

“难以启齿?或是难避人耳?”孙亮闻言道。

“陛下真乃我主也!此事牵连甚广,为国臣不得不说,为私又不好说,因此才想到这么个办法请陛下来,还望陛下恕罪。”陆凯见孙亮的意思似乎猜到了几分,顿时高兴道。

孙亮也是来了兴趣,能让这江东重臣如此大费周折,小心翼翼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呢?

就台面上来讲,确实是吴蜀两国并力北伐曹魏,然而本质上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不断的夺取土地就是自己的利益,两个国家一起去抢曹魏的地盘便叫联合。无论兴复汉室的口号,或是讨伐逆贼的旗帜都是表面文章,所谓出师有名便是这个了。

陆凯作为江东势力的重要臣子,看的比皇室与世家都要透彻。江东目前的实力无论是攻打魏国还是蜀汉都已是相当吃力。

蜀人夺取了雍凉三辅等地,一时半刻怕是没有能力继续东进。江东何必在这个时候与曹魏硬碰?名义上的攻守同盟,到了这个时候只能依靠自身了。江东与曹魏大战一场,蜀汉缓过劲儿来捡便宜,这才是不幸。

联蜀或是联魏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利益。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过是浮云,着眼点在于长远的打算。

可皇族也好,世家也好,都急于在北伐中证明东吴的能力,想找回些颜面,于是便有了二次出兵的事。这就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只是皇族和世家都执迷于此,想要解围只能由陆凯挺身而出,接过这一棒,然后缓缓进兵拖延时间。

时机过去了,也就不再执着了。

只是如此行事却是直接得罪了皇族和世家这两大派系,作为世族阀门之一的陆家出于公心维护国家的利益,保全国家的实力,这是功劳。身为臣子欺君在先,抗旨在后这是死罪;处于世族之中反而损害世族的利益,这是祸端。

功劳不是保命符,自古以来有几人祸到临头时,是依靠功劳保全性命的?

……

魏,蜀,吴三国之间不约而同的终止了军事行动,整顿内政的同时不停的加强军备,等待下一轮战事的到来。

江东的朝堂上却是并不平静,陆凯将军队控制在手中后竟然有意的拖沓时间,这让世族和许多朝臣都感到不满。

有人建议对陆凯进行撤职,有人觉得陆凯此举无异是把家族的利益抛诸脑后不顾,更有也认为陆凯这一先例绝不能开,否则后人效仿国家威严何在?

弹劾陆凯的奏折如雪花般送往宫中,然而却如同牛入泥潭般没了讯息。自从与陆凯一谈之后,孙亮便回到了宫中,一如往常的处理政务,只是对于陆凯有关的奏闻视而不见,不予理睬。

陆凯那边仍旧是不见客,每日都在府中不知做些什么。

整个江南随处可见的浮躁,人心浮躁,人言浮躁,人行浮躁,这一切都是源自于蜀汉的崛起,江东的无力。

幕后的推手自然是高居庙堂的各大士族,可吴主孙亮不受影响,兵权又在深居不出的陆凯手中,世家士族们只能制造舆论而已。久而久之,见陛下如此镇定,朝堂上许多臣子也各自冷静了下来。

便在此时,江东迎来了两名重要的人物。曹魏遣派的使者荀勖,以及曾经出使过江东的蜀汉大臣黄崇。

荀氏乃是中原的世家大族,祖上乃是荀卿也就是后人所称的荀子。在独尊儒家文化的这个时代,荀氏是备受崇敬的一族人。东汉末年荀氏八个兄弟被称之为“荀氏八龙”,其中论才学则以排行第六的荀爽为首,可谓是一代大儒。

等到了荀彧,荀攸叔侄也是名扬海外,尤其是荀彧忠心为汉,反对曹操称王结果被逼死一事,更加提升了荀氏的地位与声望。

要知道若是曹操成为魏王,乃至最后代汉而立,那么荀彧就是萧何般的地位与功绩。但荀彧不计较这美好的前程,反而竭力的反对曹操称王,一心想保全汉室,这等气节如何让人不钦佩?

自荀勖踏足江东,每到一地必是吸引附近的世族,文人前往一睹荀氏后人的风采。当地的世族更是频频相约,酒会,座谈不断,搞得荀勖无可推辞只得放慢脚步逐渐向建业而去。

荀勖人还没有离开这一处,附近各地的贴子便递了过来,都是江南有名望的高门。一些名望较低的世家自知请不动这荀氏后人,于是只能跟随着四处游荡。荀勖所带的随从不过三十余人,跟随的江南士人却足有数百。

有的明知请不动荀勖,干脆准备好酒席守在路上,拦住马车相约一叙。荀勖为国事而来,自然是有所不悦,但家族的地位摆在那里,又不能拂人美意。前面卖给张三的面子,李四不比张三差,如何推卸?

况且江东的世族能量很大,与这些人打成一片也可以了解东吴的近况,更有机会和江东的豪族暗中沟通,至少这也符合拖延时间的策略。

想开了,荀勖更是来者不拒,于是一日数宴,十天时间才走了不到二百里路。此时蜀汉使者黄崇却是乘着东吴荆州水军的船只直接抵达了建业城。

吴主孙亮闻讯,于是派遣宿卫快马去荀勖处,直接将其请到建业来商议大事。荀勖倒是没什么抗拒的,准备许多时日的世族们多有怨言,这黄崇来这么快作甚?

于是大批的士族也跟随着来到了吴国京师建业城,准备一睹荀氏后人的风采。

(本书QQ群:212313047,欢迎大家阅读收藏本书,并多提宝贵建议)



第六十八章 川中之变(上)
魏国荀勖,蜀汉黄崇住的是同一个馆驿。荀勖这边三四十个人相随,黄崇那边不过是十几人跟随。这馆驿落座于城中的繁华地带,笔直的大道通往宫中,附近都是权臣显贵的府邸。

邦交有邦交的礼仪,吴国与蜀汉是盟友,与曹魏则是敌人,面子功夫做足了之后,便是私人活动时间了。

黄崇这边是冷冷清清,只有江东的几大世家依照必要的礼数进行探访。荀勖的住所则是高朋满座,来的晚的没甚么名气的都聚集在了院子里,而江南名流都是在大堂之上赴宴。

黄崇在屋中闭目养神,对面魏国使臣住处不时传来喧哗之声,此时已是深夜,人群反而是逐渐增多,并没有退散的迹象。

“大人,已经问清楚了。”几名随从回到屋中,对黄崇禀报着。

“备车!”黄崇闻言双目一睁,便吩咐众人准备出门。

于是蜀汉使者就这么悄然的离开了馆驿,而对面数以百计的人群都没有留意到这边的动静。荀勖与江南世族打得火热,开怀畅饮,兴致来了更是品乐弄萧,风花雪月,好不热闹。

这个时代的任何城市都实行宵禁制度,过了时间便不许人上街。黄崇自长安而来,车驾自然是东吴提供,外交使臣的身份和地位足以无视宵禁这一规定。

马车备好之后,黄崇留下三四人在馆驿休息,自己带着剩余的六七人赶赴陆府,准备会一会陆氏的族长陆凯。

吴主孙亮会在第二天早朝接见蜀汉以及曹魏的使者,看江东世家的态度,就可料到明日的早朝必是一番恶战。江东世族只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选择合作伙伴,绝不是自己三言两语就能说服得了的。

就算自己巧舌如簧,说得天花乱坠,也给不了这些世家豪族什么好处。所以黄崇也没有在意江东士人对于曹魏的倾向,决定先接触手握兵权的陆凯,看看这实权派的人物是什么想法。

马车在夜里飞驰,街上空空荡荡,偶尔可以看到巡逻的士卒。黄崇无形之中用成都与这东吴都城建业做着比较。

一个是川中古城,一个是江南水乡,各有各的风韵和特色。然而无论从繁华成都还是京畿守卫来看,蜀汉的成都皆是超过了这当世最为繁华的城市。

江南的商业是比较发达的,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方便货物的运输和流动。加上蜀汉以及曹魏都都借助东吴作为缓冲,各取所需,建业的繁华便不在话下了。

不过赚钱的始终是世家豪族,商贾富户们,寻常百姓也就是捞点血汗钱罢了。蜀汉在这一方面要比东吴的情形好上许多。不少百姓早已有了自己的营生,大头给富贵人家有权有势的赚,小头便落到百姓囊中,皆大欢喜。

刘禅的治国之道看起来没有什么大用,可施行后的效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越是没有人留意的所在,便有着越是出其不意的结果。其中的因由一时半刻还没有弄清楚,可大概的脉络是摸得到的。

世家,豪族,商贾,富户,农耕各个体制分明,无论任何阶级都要对国家的财富负责,但各有的各的门路。上层的不在单纯依靠人力和耕地来剥削下级的财富,而是有了通商等其他的生财之道。耕地的百姓少了国家和上层的剥削,自己温饱的同时,还能有些富余,国家自然逐渐强盛起来。

这边想着,车已经到了陆府门前,这深夜时分冒昧造访甚是唐突。然而没等侍从们去叩门,府门却已是打开。陆凯身着儒服迈步走了出来,笑道:“来者可是舌战江东群英之黄太初?”

黄崇心中一动,这陆凯竟是早有预料,看来此行有眉目了。当下黄崇也不敢怠慢,下车走上前去施礼道:“深夜叨扰,有劳陆将军久候了。”

二人话中蕴藏机锋,陆凯笑容一展:“如此更应珍惜时间才是,请了。”言罢便带着黄崇等人进入了陆府之中。等陆府的大门关闭,附近的宅院中数人探头探脑,见四下无人各自散去。

“贵国在西线连战连捷,不知下一步有何打算?”府中落座之后,陆凯开门见山的问道。

“连续作战军力疲惫,我主决意在长安修养,再做东进。”黄崇同样是快人快语。

此时已经是深夜,离上朝也没有多少时间供二人客套。陆凯闻言点了点头道:“太初此来是劝东吴兴兵?”

黄崇看了眼陆凯,也没有什么好遮掩的,于是道:“蜀吴本是联盟,我受陛下所托,前来与吴主商议评分魏地。至于出兵之事,不可儿戏,需量时而行。”

“江东处境尴尬,人心浮躁,明日早朝陆某恐怕帮不上什么忙。”陆凯略微思索后说道。

黄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吴主乃聪慧之主,魏人虎狼之心不可不防。吴蜀两家既然联盟,大可并力取之,只要地界划分清楚,大事可定矣!”

“黄太初快士也,果不欺我。可曾见过曹魏使者?”陆凯见这黄崇坦陈直率,心中甚是敬佩。

“远远一瞥,无缘相识。”黄崇两手一摊道。陆凯与黄崇双目对视,均是会意,各自捧腹大笑。

……

天色渐亮,江东文武群臣二百余人盛装入宫,蜀汉使者黄崇,曹魏使者荀勖则于宫外候宣。

“魏蜀皆遣使前来交涉,众卿可有眉目?”孙亮高坐龙椅,对东吴群臣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