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院中繁松如盖,其下数个文人墨客,或坐于石凳,或倚于松间。每人手中各执折扇,手把清茗,相谈甚欢。中间孔颖达手中拿了几张诗稿,周遭数人,或吟或叹,摇首拈须。扇间清风与微岚同起,杯上香雾共松云一气,实在是颇有“又得浮生半日闲”之趣也。
屋内只余卢鸿一人,咬牙切齿,汗流浃背,正在如山地书稿中“愤”笔疾书。尤其是听得窗外之人相谈声音颇高,口口声声都在称赞卢鸿为人踏实,勤奋坚毅,更难得才华出众,诗文佳作令人回味无穷时,更是欲哭无泪。听得窗外人均说咏月之诗,已成绝响,再无后来者,不由触动诗怀,遂黯然停笔,口占一绝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飘流在外头!”
窗外诸人听了,尽皆绝倒。
还好孔颖达对卢鸿也只是半开玩笑,小惩一番,意思意思罢了。中午休息一晌,下午又神彩奕奕,也就不再难为卢鸿了。
但卢鸿既然说要服其劳,这堆文稿总还得先审过,只是时间上没有这么紧罢了。正在慢慢翻看,忽然闻得有人进来,笑着说道:“见过孔大人。呵呵,孔大人,卢鸿,这回我可是找到些新鲜东西,大家来看看!”
卢鸿闻着声音是褚遂良,忙抬头,见这位褚大人已经快步走了进来。其后一人也笑嘻嘻地跟了进来,正是谷那律。
这些天以来,褚遂良可是没少往这里跑。按说他身兼起居郎,总要随侍在太宗皇帝身侧,时常关注帝皇一言一行才是。如这般天天开小差,那李家官人还不问他个荒于公务、懈怠政事么?
有一次卢鸿偶然间问起过此事,褚遂良倒是大大咧咧地说:“这起居起居,说起来自然是要事无巨细,桩桩件件载之于册的。但天子圣明,所行所言,都暗合圣贤古意,择其大略,有所记载也就够了。莫不成天天皇帝吃什么饭、喝什么酒、玩什么双陆、唱什么六玄我也都一一记着不成?圣上知道我和你学书法,不光不生气,还言道我是不耻下问呢。我说这可不是下问,那小卢年纪不大,字写得就是比我强,圣上还不大信的意思。倒是衡阳公主在旁边也替你夸了几句,圣上这才信了。”
褚遂良没事就学字,如此一来,卢鸿便要叫苦不迭了。这褚遂良着实是个泥腿人,但凡有空,绝不让卢鸿喘气的。先是听卢鸿讲笔法,然后又闻卢鸿偶然提起墨法、字法、章法等等。真所谓“唐人尚法”,这一下子褚大人便天天缠着卢鸿,讲了这法讲那法,真草隶篆从头说了一个遍。据说褚大人自己,天天在家中临池不缀,光纸也用了有几车了。还好现在京城之中,新檀皮纸、毛边纸也是颇为常见,要真是全用腊笺,就算是褚大人身家不薄,怕也得花一大笔钱了。
这一段褚大人迷上了篆书,日日搜寻古篆文字。举凡秦诏铜权、碑版摩崖,三五天便能找点新东西来给卢鸿过目。他交游广阔,信息又灵,着实拿过了不少好东西。卢鸿虽然觉得讲述书法甚烦,但看在褚遂良成天往这搬珍品的份上,也就认了。
今天褚逐良不知又找了什么宝贝来,按说这些天好东西见得多了,已经都有些见怪不怪,还有什么值得他说新鲜的。
孔颖达这些日子受二人熏陶,已经俨然一个入门的玩家了。这也不奇怪,若天天有人抱一堆旧时铜鼎玉符、瓦当封泥、碑石诏版、法书拓片堆在你房里,讲个没完,任谁这眼界也差不了。何况孔夫子本来就学富五车,见多识广呢。
除了孔颖达,另一个好此不疲的就是谷那律。他与褚遂良本就相善,又颇喜好书法,自然与几人投契,天天共赏佳书了。
因此一闻褚大人说有好东西,孔颖达与卢鸿都站起来,迎了褚遂良进来,看有什么好宝贝。只见褚遂良手中拿着了一卷拓片,显然是新拓不久,尚未装裱。从厚度来看,这卷东西数量可也不算少。
褚遂良便在案上,小心翼翼地将纸卷铺开。才开一个头,卢鸿不由已经是倒抽了一口凉气。眼前所见乃是一套古篆文,古朴苍拙,其首四个大字正是“吾车既工”。卢鸿不由惊呼出声道:“石鼓文!”
褚遂良一听,耸然动容,先时脸上那故作神秘地表情一下子就凝住了,眼睛瞪着卢鸿,期期艾艾,一时说不出话来。待得呆了半天,这才一把抓住卢鸿说道:“你怎么知道这是石鼓上地文字?据我所知,绝没有哪本书上,记载着这东西地。难道你知道这东西不成?”
孔颖达也是满脸疑惑。眼前这文字显是古篆,按其字形,年代更在秦小篆之前。自己原本以为,或是褚遂良新得了青铜巨器上的铭文,或是新发现的摩崖拓片。但听卢鸿喊是“石鼓文”,又闻褚遂良道是石鼓上的文字,不由苦苦思索。但虽然他读书极广,见闻极博,但也从未曾闻有石鼓之说。再看谷那律,虽然被人称为“九经”,但也是一脸茫然,见孔颖达看过来,只是摇了摇头。
第五卷 名动长安 第二十九章 雕虫传奇
更新时间:2008…10…26 11:39:19 本章字数:3599
鸿所说石鼓文,乃是先秦刻石文字,刻于十件花岗岩故称石鼓文。每鼓上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之为“猎碣”。其书法应属于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所谓文。后世一般认为其年代应在周宣王时期或秦时献公、襄公年间。
由于石鼓文文字较多,其书法体势整肃,端庄凝重,其笔力稳健古朴,别具奇彩,风神独备,故极得后人推崇。如一代大师吴昌硕,一生专写石鼓文,以此得名。后人称石鼓为“华夏第一古物,书家第一法则”,其文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可称海内无二。
看着三人疑惑的眼神,卢鸿只得苦笑着说:“此物据传乃周宣时秦国旧物,其上所,乃是秦国君出猎歌行。虽然旧籍未载,但学生曾在一首古歌行中,闻有此物,是以知之。”说罢,轻轻诵道:
周纲陵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
谷那律听了也不由叹道:“不想竟是先代古物。怪道看这书法,尚应在小篆之前。据言周宣王太史,曾整理钟鼎文字,著有大篆十五篇,史称‘文’。以此观之,当与之差近了。”
孔颖达也点头说:“谷大人所见不差。据老夫观来,此文字古意烂然。质朴雄强,确有文之风。只是文字非隶非篆,难以辩识,实为憾事。”
褚遂良却不以为然说:“石鼓文便怎么地,难道就没人认得了么?我敢说,卢鸿他便一定认得。”说罢转过头对卢鸿说:“我可替你把牛吹了,你认得便认,不认得编也要编出来糊弄糊弄。”
几人听了都不由失笑。卢鸿说:“在下于古篆倒下过些功夫。这石鼓文。虽然不敢说尽识,但大致也差不到哪去。”
三人一听卢鸿说果然是认识的,不由大喜。褚遂良急忙将拓片展了,又要下人备过上好文房笔墨之物,要卢鸿将释文题下来。褚遂良更是嘱咐,要卢鸿用心着写,自己这一卷拓片可是要精心装裱成轴。永为珍藏地。
卢鸿也不推辞,提起笔来,随着拓片徐徐展开,一行行将其释文写下。石鼓文本是四言古诗,词义古奥;此拓片因是初拓,因此品相极精,越发显得文字光彩照人。卢鸿得见此宝物,心中也是喜悦。手下便以真书寸字写释文。书中兼有后世颜体的茁壮笔意。又掺杂几分魏碑的古拙与篆法的中正用笔,才写得几字,身后三人便同声喝彩。
此时寸字真书。多承二王风范,以秀美端庄为范。今日三人于书道都有见识,尤其是褚、谷二家,更是侵淫极深,见了卢鸿这通真书,自然知道他以将篆意化入真书之中。褚遂良这一段时间本就杂演诸家,贯穿隶篆,此时见了卢鸿用心写的这卷真书,更能体会其中化用前人,独成风貌的精彩之处。一时浑忘了身外种种,心神只浸在一股醇然古韵中,如痴如醉。
直待卢鸿写完最后一个字,三人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谷那律便说:“方才见这石鼓文,便觉得古朴苍茂,只觉上古之人,毕竟雄浑大气,今人无从比肩。又见了卢鸿你这真书,才知道原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万古才气,终是相通不绝。从此以后,只怕天下真书,风气要为之一变了。”
褚遂良也点头道:“谷兄所言不错。卢鸿此书,自成一家,但有识者,必言二王之后,卢鸿一人而已。此书笔法融合隶篆,大气磅礴,可为万世真书楷则。以在下之言,莫不如便不以卢体相称,直称为‘楷体’便是。”
孔颖达听了,也连连点头。卢鸿只是目瞪口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释文之后,卢鸿又加上几行小字行书,另加款跋。之后取过自己的两方姓名章来,一一印。然后又取过一方引首并两方闲章,分别择地盖上。几方朱红印章一加,更显得整件书卷精神勃勃,别有神彩。
褚遂良见了,又是啧啧称赞。卢鸿每件书法之后,都要加款识并押上印章,此法已经渐渐流行开来。只是今日卢鸿为着配合此件作品的风格,特地挑选了几方古朴残破地印章,使得全篇风格更为协调。
褚遂良端详良久,又问卢鸿说:“卢鸿,你这印押却是奇怪,怎么便如同千百年地古玺一般,残破不堪,与这石鼓文拓倒是相得益彰。究竟是怎么得来地,快拿来我看看。”
卢鸿一笑,将几方章拿过来请褚遂良等人过目。褚遂良拿过手来,翻来覆去看了几遍
惊道:“这石质却是奇怪,似乎不是玉章?我看这印法清晰,绝非寻常工匠之作。莫非是卢鸿你自己刻的不成?”
卢鸿点点头说:“正是小子游戏之作。此石乃是产自青田,剔透如冻,故人称之为‘冻石’。石性凉润,呵之水出者为上品。又因石性软而就刀,因此小子便取来用为印材。”
褚遂良听了,连忙拿过放在掌心,体会了一下,又凑在口边呵了一口气,见确是雾气丛生,不由啧啧称奇。
谷那律见了不由说道:“褚大人这姿式,倒让在下想起家中一个邻居来了。此人本是个富商,却爱附庸风雅,只是不辩优劣,很是闹过些笑话。前时卢鸿《砚谱》大行,此人也购得了数方佳砚,日日显摆。一日亲家过门,便向亲家吹嘘道:‘前日购得佳砚一方,花费万金,可称至宝。那亲家便问:‘甚么宝砚,要值这些钱?’他便取出珍藏的砚道:‘请看这方宝砚,以口呵气,便有水生其上,妙不可言。’”
卢鸿听了也不由点头说:“此人虽然说是附庸风雅,但那砚必然为水生佳石,不然决无如此润泽者。”孔颖达与褚遂良也一并点头,听谷那律继续讲下去。
谷那律说:“那富商本来得意洋洋,心想亲家必然大为艳羡。谁想亲家听了,不屑一顾地笑道:‘你便是呵一天,流出一担水来,也值不了五文钱。干甚么花万金买这捞什子!’”
众人一听,先是诧异,既而大笑。
卢鸿便说:“这位说得却是至理。这金宝珠玉,古玩字画,饥不能食,冷不能衣,只堪闲时把弄,本也是无用之物。这冻石呵来呵去,也不过是个玩艺儿罢了。”
褚遂良连连摇头道:“对牛弹琴,你还说他有道理。再不说这些个门道玩艺,还不都是你带起来的。嗯,不管那村牛了,卢鸿制印此法确是佳妙。自做用印,辅之书作,印风配合书风,别有佳趣。今日只说石鼓文便够了,明天再来寻你学刻印。”孔颖达、谷那律听了,既惊于卢鸿才华之广,又感于褚遂良见了什么学什么,都笑了起来。
褚遂良却伸了个懒腰说:“不知不觉,这天都晚了。嗯,现在正值月圆之时,不如今夜孔大人便请个酒如何?咱们四人,饮酒赏月,品书论诗,何等快事?”
褚遂良自己说完,却见其他三人表情颇为古怪。孔颖达眉头紧锁,愁容满面;卢鸿一本正经,似乎全没听到自己说什么;谷那律却强忍笑意,犹自大声说:“褚大人这个提议,这个提议,真是太好了啊!真是天才,天才啊!饮酒赏月,品书论诗,何等风雅!只是不知——明天的书稿由谁来审呢?”
孔颖达、卢鸿二人听了,也不由同时笑了出来,只有褚遂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当天晚间,孔颖达便在院中小亭下设下酒席,四人饮酒赏月。只是令褚大人郁闷的是,孔颖达与卢鸿的表现相当令人疑惑。他请孔颖达饮酒,孔颖达推三阻四,就是不饮;他让卢鸿作诗,卢鸿说东道西,就是不作。郁闷之下,只好拉了谷那律,在灯下展开卢鸿所书释文,对照石鼓文原拓,对月赏书,自饮自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