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之我是三国庞士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军师之我是三国庞士元-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嗬!每一天,这里进进入入,峨冠博带的文官们有的举着笏板,有的抱着竹简公文,往来穿梭于擎枪配刀的铁甲武士群中,走路带起的微风使得他们的宽袍大袖飘飘起舞,远看上去,就像一只只的大蝴蝶在来回乱飞,这给杀气腾腾、森严肃穆的殿堂增加了一分的文雅,亦见证武人们打下的乾坤,也是有文人一席之地的。
  而军师庞统、法正是要对这些事情进行总负责的人。但能用“谋士”来称呼的,可不只他们两个。
  汉末为适应诸侯割据的需要,幕府文化大盛。中原方面曹操为丞相后下设东、西曹掌管人事,东曹主管二千石官员的任免,西曹主观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其负责人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所以后来“掾属”一词成了所有这类办事人员,特别是大小文官的泛称,或者被称为“幕僚”,都可以。
  在那个时期,智囊集团化早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军师这一词从战国孙膑传下来,到此不光指具体某一个人,而是对一群智囊的总称。像曹操军中,到了官渡之战的时候,就已有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楼圭、许攸等等名士,组成群组,集体给曹操献计献策。
  皇叔虽然早有爱才的名气,但实际上在用才、管才的方法和制度建设上,却走在了诸侯的后面。
  要不怎么刘备他征战一生,直到四五十岁的时候才有块地盘呢?得了荆州的时候,刘备这才意识到了文官班子建设的重要性,他才开始着手组建班底。到了建安十九年,现在基本形成了以诸葛亮、庞统、马良、法正等人带队的团队,规模仍在壮大中。
  入蜀过程,刘备方面军在人才数量上欲达鼎盛,武将就不用多说了,文的已经有了有法正、彭羕、孙乾、简雍、胡济、费诗、蒋琬,马谡,李恢等在此共同参赞军机。各有各的职务,各自负责掌管一摊子事务。
  这些文人包括武将凑在一起可谓人才济济,在军事行动上能合力出谋划策,真是极好的。群策群力的效果也确实比某一个人的能量可强太多了,正如这次攻克雒城的行动,就有江辰也就是庞统,和法正合力谋划的功劳。
  军队进驻到了雒城县府后,利用起整顿的时间,不仅是让士兵和武将得到休养,文官队伍的壮大,也要合理的安排他们的职务,要做到人尽其用,用尽其才。
  刘备已经多次和江辰、法正、孙乾、胡济等等主要负责人商量过安排新人的事宜,由于新人多是西川当地慕刘备名来投靠的,论理法正对这些人的根底会更了解些,但法正这个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缘实在是不好,睚眦必报,他也打击新来的人,那么刘备又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总之是颇费了皇叔一番脑子的:法正、庞统这两位是大才,但性格太桀骜,在他俩眼里基本就没有能人。而老资格的智士孙乾又病了,病得可不轻。那选才纳士的活儿就只有交给胡济。胡济这人才学不差,是庞统的叔叔庞德公的弟子,但就是做事太循规蹈矩。过分的依赖这样那样的规矩往往会抹杀有创造性的人才。
  在马上打天下的日子还没有结束,而在马下治天下的生涯早已经开始。年过五旬的刘备尚且忙忙碌碌的为了他的天下霸业而奋斗着,那军师江辰就更不能闲着了。他曾经尝试过主动接近和示好法正,但这个人给他的回应却始终让江辰摸不着头脑:到底这人的性格难降服啊!
  就说法正他手里有的一些权力,他就会立刻用这些权力去做他想做、他愿意做的事,即使别人反对、特别是军师庞统不支持他这样做,人家仍然我行我素。
  除去别的没名气的普通小文官,“有名的人”里面,目前资历最浅、官职最小的或许是功曹李恢,他自告奋勇请命去劝降马超,大概他也是太想主动的表现一下,法正就让他去了!结果……死了!
  人多所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在显现,比如说内部派系之争的老问题。还有,在用人制度上的论资排辈。
  新人上来往往都急着表现,有的确实是有才华,比如像法正。但大多数或许只会纸上谈兵,还需历练。年轻人就是缺少实践,这不能否认。
  关于用人,江辰暗庆幸自己有双看透一切人能力的慧眼,谁现在有什么能耐,将来会有什么能耐,这可是他江辰随心一想就知道的,这个超赞的本事恐怕谁都不会有——这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也得算超能力吧?
  而“李恢事件”却让他开始摸不清历史的走向,对自己的“能力”也产生了怀疑!
  历史不是这样子的!这莫非又是因他提前把雒城攻克而引发的“蝴蝶效应?”
  跟着李恢去的几个小兵只回来了一个,说李恢没有被接见就被绑起来拉到了辕门外,绝对的是活不了了。
  可惜……别人不过只是普通的惋惜,恼怒马超做事太绝,但对于这一个小功曹的死,别人伤心的程度是有限的。但江辰,他的心却在滴血,这种痛别人不解,唯他知道这个李恢现在的年纪虽轻,但却是个大好的人才呢!
  可惜!那么聪明一个人呢!后世纵观李恢他一生,他会在各方面都多有建树,治理一方颇有政绩。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一个优秀的地方官员也更是难得呢!就这么样的意外被杀了?!江辰不能接受!
  皇叔这边,比起其他势力,最缺的还是人才。因此才最弱,最受魏、吴的欺负。若不是仰仗四川盆地天然的防御地形,早就被攻破了。既使这样,三国里第一个被灭的,也还是西蜀(现在还没有西蜀这个称呼,军师他又泄露天机了!)
  益州地方小,而且偏僻,人口基数也就小了,文化底蕴不够使其在下一代人才建设上缺乏后劲,等等原因。
  而其他两个势力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江东自古多才俊,东吴的能人少吗?曹操占据中原,那里是黄河文明的中心,那边的大才子,什么司马世家的、颍川世家的、长安贾诩、张既、并州梁习等等,随手一抓都一窝一窝的!
  所以刘备这边,在人力资源方面可拼的本钱太有限了!死一个可就少一个,李恢的死,本儿赔得大了。
  论起职责,江辰即庞统,他现在的官职是“军师中郎将”,简称军师,可是个名正言顺的军师,这官职不高,而且还是刘备发明的,但他有实权。职责按现代能理解的意思即军事总参谋长。
  而他在刘备幕府中,要替刘备制定作战总战略、具体作战方案、分析军事情报、献计献策、招徕和举荐并使用任命人才,指挥、调动、训练军队等等,总之能做的、要做的有好多事情。
  这些权力之中,他可以替代刘备直接指挥和调动军队,这是最重要的权力!刘备把权力放得太宽了!简直是当了撒手皇帝。在割据年月,管兵的人往往比管政的人更有话语权!当然也比较容易招来风险。
  好吧,李恢的事情暂时想不明白,但总也得应对接下来的事情,抬眼看,战场上的形势如何了?
  情报传来:刘璋那边儿,成都城内还有三万到五万的人马,粮草足够支撑一年。城里文官武将也都不缺,武有泠苞,邓贤,刘循等名将尚能带兵,文有黄权,赵累,杨洪,刘巴,不断的发动军民和清议,估计这一个月来舆论已经造足了,说什么要“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百姓请愿誓与成都共存亡”的话。
  看来刘璋那边,摆明了要准备迎接一场旷日持久的冷战、热战、糊涂战——总之是要跟刘备耗上了。
  守城来说,文官起到的作用会更大,鼓舞士气、减少守城的漏洞,更多的是要用脑子。
  而江辰更是关注在成都城里,到底还有哪个有名的人物?扒拉着手里的竹简情报,他一下子就找到了响当当、当当响的一个人物的名字——刘巴!
  刘巴,现年45岁,这个人可是个有名的大文豪、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他的治政能力比如在管钱上,比诸葛亮还强!名气很大的。后人刘禹锡有诗赞刘备一生的主要功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同是号称“中山靖王之后”,试想这位刘姓后人总结自己的先人的业绩的时候,当然得把最重要的、最得意的东西浓缩出来给人表现,而这其中“业复五铢钱”的活儿,就是刘巴的主谋!
  他从荆州跑到了益州,却仍受到法正的推崇,刘备的景慕。主公曾数度写信欲招徕,但都被其推辞。这人有一本事就格外的癫狂,据说这人的性格很难拿。那等破城之后,就需要重点关注这个人才,可别再让这个人才意外的跑掉或者一个想不开自杀了!
  再禁不起死人才!
  
  第十五章 围而不攻,但有忧虑
  
  还有情报,也是一个喜讯——援军来了!
  时下已经到了建安十九年春,援军张飞和江州郡的严颜部已经展开决战,赵云部亦节节取胜,取下了江阳、犍为各重要县城,诸葛亮率中军攻德阳县城,押运给养,不日将到。
  这几路从荆州调集来的军队,他们逆流直上西蜀,军队在刘璋的地盘上,进展的进度比想象的还要顺利。
  刘璋手下的正规军队,都挡不住刘备临时征调、缺乏训练的荆州部队。换个角度思考,这亦可见刘璋治理益州的失职,守土无能就是军人最大的耻辱。试想一个领土任人宰割的诸侯,和一个连自己家小妻儿都保护不了的男人,性质能差哪儿去,他也真的活得太招人恨了!
  援军在成都的东南面和南面,加上刘备的兵,刘备在西面,对成都形成了合围的态势。成都,在战略地图上彻底成了一座孤城。
  那么这样一来,形势明朗多了:刘备得胜的军队为什么不继续派兵,直达到成都的城下?魏延等武将为什么屡次要求进兵成都,刘备偏不表态?就是因为魏延他们想要打的这仗,本来就可以不用打!
  有两个原因:第一,刘备并不想靠攻打来取下成都,能不打仗不死人,能靠压力迫使刘璋投降比什么不好?第二,刘备军的后方出现了问题。据传西凉马超的骑兵,很有可能会攻打葭萌关。
  战略布局的重要性是优于战术布局,这是道理。军师嘛,当然懂得打仗其实很像下围棋那样,如果你只关注到某个边角的战斗结果,只纠结在某几个子的得失上,那你永远也不能成为一个大师。
  真正的围棋高手,常常一上来就把该落的点目占住了,这样一盘棋你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保持先手战略上的优势,这样整个棋局才能容纳你个别的小错误,永远都会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你一个失手,那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那你这不是在下棋,你是在玩命。
  什么?你总是犯计算性的基本错误?在争取边角、争夺先手、后手的时候,你从未成功过?那你应该先背棋谱去,把盲扫了再回来。
  其实对于雒城县府的谋士们看来,刘璋那边抵抗,算不上威胁,顶多攻城算是困难,而真正的威胁,却是来自于刘备亲率的这支队伍的大后方。一旦汉中方向,重要关隘被攻破,那马超军的骑兵,在战略上可以随时来袭击刘备的军队,来去自如,进可以杀人夺寨,退可以抢夺给养……那时候刘备军的麻烦就大了。
  倒不是怕马超的勇猛,只是怕他成为流寇作乱。虽然这对于马超这样堂堂的名门大士族之后不太光彩,马超是东汉伏波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援是古典军事史上上榜的军事家!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马援平定陇西,平定交趾,首次在战场上应用了沙盘战术!
  当流寇丢人,但这个乱世,有些事儿还真就难说——倘若马超认为有的事是利益大于损失,那名誉立马就一钱不值了呢!
  刘备得了益州不是还要治理吗?倘若马超真有恃无恐,成了祸害,那有益州一地,到手之后有个三年两年的也不一定站的在脚,将来曹操的人马再攻进来,就更麻烦了。
  接下来要会马超了?江辰凭直觉感到:他可能将要直接面对马超的骑兵!
  但马超现在哪儿了?还没有个影子呢!现在只是一个劝降的李恢被杀的事件,他到底能不能来,还是个疑问。
  沃野千里的川陕大地,哪个山沟和密林里藏不下千把骑兵的?
  整个三国,江辰发现这其中的又一个大秘密:但凡是骑兵厉害的主将,都能在当时称王称霸好一阵子!董卓靠什么打得十八路诸侯屁都不敢多放一个?他有西凉主要是陕西羌族的骑兵!吕布为何敢和曹操在中原拼好长一阵子?他有并州也就是山西陕西一带的骑兵!公孙瓒凭什么和比他威望大的袁绍打个势均力敌?他有幽州鲜卑族的骑兵!
  马超呢?他原来也是有凉州羌族等少数民族的骑兵的!
  骑兵的战斗力,并不只表现在两军对圆了的战场上实砍实杀,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