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桃花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误入桃花源-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利的。一个人如果是理性的,他就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一方面满足合情合理的欲望,另一方面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把大部分精力关注在社会上。理性的的才有可能是道德高尚的人。理性的人才更有可能成功。

    一个没有理性的人,就像生活在迷雾中一样,看不清前进的方向,也看不到未来的光明,认识不清他所处的环境,他就像长眼的瞎子,有耳朵的聋子一样到处瞎撞,免不了头破血流。理性就像启明星,指引我们走向成功,走向幸福。

    没有理性的人生活在黑暗之中,要么沉沦,要么沉迷,什么也看不清楚。理性是智慧的源泉,也是人幸福的源泉,也是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不竭动力。

    当然我并不是一个唯理主义者,更不会倒退到唯心主义者,相反地我更接近唯物主义。理性主义相信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也相信精神是世界前进发展的动力。

    想想看吧!非理性导致了战争的发生,环境的污染,人与人的冲突。非理性是地狱的大门,一旦打开非理性之门,就进入了苦难这地;理性是天堂的阶梯,一旦登上上理性这梯,天堂之路就不远了!

    希特勒因为非理性而疯狂地侵略索然无辜国家,日本因为非理性而在中国犯下丧尽天良的侵略行径。非理性是自取灭亡之路。叔本华因为非理性而痛苦,徐志摩因为非理性而爱得伤心。理性之爱才是幸福这爱。理性之欲才是正当之欲。人活着到底有何意义?难道就是为了满足*,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私利吗?非理性的人就是动物性的人。动物是从来不知道为什么意义活着,它们只靠本能而活着。而我们是人,不是动物,我们也不愿降到动物的一类里,那我们就需要活得有意义。理性主义给我们指引了一条通天大道。

    尼采也困为非理性而疯了!

    理性主义是人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光明大道。

    我们不必嫉妒别人,我们不能伤害别人,我们不必自大自高,我们也不能自卑自弃我们也不能沉沦悲观,一切的一切,我们都需要理性。

    理性主义不是灭人欲,更不是灭人性。人之初,都有欲。但我们要理性地对待欲望,保持适度。理性主义也不是一味服从权威。

    这就是我的理性主义宣言。我们要回到希腊去,回到苏格拉底的时代去,学习他们的理性主义,光复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是世界和平民族繁荣社会和谐个人幸福的强大武器。

第十章  快乐的真正含义 第五十四节  内心自由

    诗人穆旦,1911年生于浙江,是九叶派的代表。他的诗在中国新诗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穆旦诗歌写作的出发点在于揭示中国社会的苦难。他认为其原因一在于政治专制,二在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后转而思考现实中个人的处境特征,尤其是制度对人的异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生命的痛苦、自我的分裂。穆旦认为,当人们认同公允的“价值”,进入没有偏见和异议的成熟状态时,便意味着生活的日渐虚伪,并随之失去自由也失去了意义。在诗人看来,这种矛盾是世界的本质性的,因此构成大量的悖论:对生的热爱与对生的诅咒(《我》),强调在绝望中赢得赢得希望(《时感之四》),在“不情愿的情愿,不肯定的肯定”中成长(《三十诞辰有感》),“良心”的事业只能在“一切的失败里成功”(《良心颂》)。对立的张力强有力地表达了世界本质上的背反性。基于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自省,穆旦发现了这些矛盾;但是他同时也要承受这自省的痛苦,被当时批评家称为“这是一种生命的肉搏”。

    应对这种充满悖论的世界,穆旦在诗里提出一个现实之外的世界,即“主”的世界。“主”在他的诗里代表了一种理想的自由。但现实堵塞了通往“自由”的道路,穆旦提出达到自由的途径就是在现实中人们使自己变得“残缺”(“无”)。在著名的《被围者》一诗中,他设想了一条含混的精神出路:、、、、、、、、

    一个圆,多少年的人工,

    我们的绝望将使他们完整。

    毁坏它,朋友!让我们自己

    就是它的残缺,比平庸要坏:

    闪电和雨,新的气温和漏雨

    才会来骚扰,也许更寒冷,

    因为我们已是被围的一群,

    我们消失,乃有一片“无人地带”。

    诗受启于艾略特《荒原》,但为人类保留了乐观的前景。“被围者”既意味着“我们”被现实全面异化,同时“我们”意识到了被现实异化的危险,“我们”是醒悟者。“我们消失”,就是在追求自由的意愿和行动中,消除异化“我们”的现实。这虽然只能是在精神的、思想的层面上的,但穆旦认为这是在一个异化社会里惟一可能的反抗。

    断定自由的意识会在现实关系完全消除的地主涌现,这一点与郭沫若《凤凰涅磐》的再生设想有点相似,凤凰是在*(也就是完全否定了现实之后)进入一个至善的世界的。但是穆旦的诗歌陈述得远为复杂。在他的设想中,直接摆脱现实的关系,现实关系对我们没有了支配作用时,它也就消亡了:“那多年的对立和万物的不安,都要从我温存的手指向外死去。”(《诗》)这就是现实关系的效力终止、人获得自由的时刻。穆旦希望的是摆脱现实的控制,从而使人摆脱异化为自己对立面的命运,由此创造一种自由的历史。

    快乐就是内心的自由。自由是无比快乐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自由,那他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为了自由,一个人可以牺牲一切。

第十章  快乐的真正含义 第五十五章 享受生活

    朱自清生于1898年,浙江人,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有游记、抒情小品和杂文诸类作品,起始以写景美文成名,继而以亲情小品称胜,最后以知性散文见长。朱自清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情景,然后抒发感情,这就是享受生活的态度。

    朱自清的游记善于写景状物,缘情造境。《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他的第一篇游记散文,却出手不凡,一举成名。他与好友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暂时舒放心怀,尽情领略刹那间的游乐雅兴。这就是享受生活。既开放五官感觉,接纳纷繁意象而浮想联翩,又凝目细辨,体察入微,聚焦于桨声灯影、水光月色而移步换形,顾盼生姿,把秦淮河灯月交辉、桨声悠扬、画舫凌波、歌笑盈耳的情景氛围,描绘得如油画一般细腻精美,逼真尽态。同时也把自我流连光景、率性游乐的内心波动,抒写得起伏迭宕,神情毕现。

    稍后的《荷塘月色》在缘情造境上更胜一筹,抵达物我同化、心与境谐的境地。作者为排解内心的“不宁静”而探访月光下僻静的荷塘,“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情随境迁,境由心造,那淡淡月光,丝丝微笑,田田绿叶,朵朵荷花,交融构成清幽美妙之境,与心中的沉思默想相谐调,同化为安宁自在、恬静平和的理想境界。他融情入景,以文作画,得心应手,逼真传神。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种凝碧的波痕。”以精确的观察和描绘,新奇的联想和比喻,把刹那间的动态,微妙的感觉,写得活灵活现,堪称美文的范例。

    快乐就是享受生活,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体会万事万物的乐趣。

第十章  快乐的真正含义 第五十六节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快乐就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梁漱溟可以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於北京,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其长子:梁培宽,次子:梁培恕。梁漱溟出身于“世代诗礼仁宦”家庭,早年颇受其父梁济(巨川)的影响。青年时代又一度崇信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辛亥**时期,参加同盟会京津支部,曾热衷于社会主义,著《社会主义粹言》小册子,宣传废除私有财产制。二十岁起潜心于佛学研究,几度自杀未成,经过几年的沉潜反思,重兴追求社会理想的热情,又逐步转向了儒学。梁漱溟说:“我愿终身为华夏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

    1917…1924年受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师,后升为教授,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阐发其“东方精神文明论”和新儒家思想,在学术界颇有影响。1924年,他辞去北大教职,到山东菏泽办高中,又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发表《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大意》、《乡村建设理论》等著作,推行乡村建设运动。1925年任山东省立六中(今菏泽一中)高中部主任。1928年至1929年,梁漱溟担任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雅中学)校长,他将广雅精神提炼为“务本求实”四个字,并成为延续至今的校训。1931年在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抗战活动,曾在重庆北碚办勉仁书院。1939年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0年,参加发起“中国*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次年赴香港办“民盟”刊物《光明报》并出任社长。1946年,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并代表“民盟”参与国共两党的和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四川北上,出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50年后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等职。1955年,由于批评当时的农民政策等,遭到政治批判。以后主要在家从事理论研究,发表了《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中国人》等著作。八十年代后期,以九十多岁高龄仍然著文、演讲,继续宣传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梁漱溟先生与山东邹平有着不解之缘,在遗嘱中表示把自己的骨灰安放于邹平,现梁漱溟纪念馆坐落于邹平一中图书实验楼。

    梁漱溟自称“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其学术思想自定位为:“中国儒家、西洋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画之根梁漱溟柢”(《朝话》),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在东西文化观上,把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印度和中国三种类型,称“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国其根本精神的”,与向前看和向后看的西方和印度文化有别。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它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比西洋文化要来得“高妙”,认定“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复兴”,认为只有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生活,才能使人们尝到“人生的真味”。断定中国是一个“职业分途”、“伦理本位”的社会,缺乏“阶级的分野”(《中国文化要义》),因此反对阶级斗争的理论,以为应该通过恢复“法制礼俗”来巩固社会秩序,并“以农业引导工业的民族复兴”(《乡村建设理论》)。其著作除以上所提到的之外,尚有:《印度哲学概论》、《唯识述义》等,今编有八卷本的《梁漱溟全集》。

    梁漱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6岁启蒙读书,但还不会穿裤子;上了四所小学,学的是ABCD;只有中学毕业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成长,然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是著名的新儒家学者,可是却念念不忘佛家生活……一生不断追求的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信佛的梁漱溟却也有自己的规矩,“他没有礼佛行动,从来没有去寺庙烧香拜佛,他是在自我修养上下功夫。”长子梁培宽说,后来在抗战时梁漱溟曾带着学生深入前线,他写信给梁培宽称“时人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此行盖践之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