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欢喜记- 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倒是你姐姐受了 冤,李老太太的脾气,阖帝都是出了名的,谁管得了她?你姐姐是侯府夫人,因李老太太是侯爷生母,当真是说不得碰不得的,别提多为难。偏生李老太太有个不 是,别人先得寻思到她头上。何况,苏夫人是元配,她是继室,本就尴尬,又事关苏夫人的嫁妆,偏生在这节骨眼儿上出了差子,你姐姐是百口莫辩哪。”夏少卿叹 道,“原本好端端的一桩事,闹到现在实伤情分。又叫你媳妇受了委屈。”
夏文温声道,“这哪里说得上委屈不委屈的,咱们不是外处。我回家听说此事,担心伯娘生媳妇的气,特意过来跟伯娘请罪。”
夏 少卿道,“别这样说,你这媳妇娶得好,真得难得,旺夫旺家。你们与苏家的情分,那是患难之情,非同一般,何况苏探花我也瞧着极好的。就是苏先生,那是你媳 妇的先生,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之情,如同父子,好比母女。别说苏家没错,就算苏家有错,若你媳妇听任你伯娘说苏家的不是只知唯唯诺诺,反是有限 了。”看来夏家与苏家关系匪浅啊。什么师生父子,若还信这一套,夏少卿混不到今天。只是,他不是个没眼力的人,赵长卿都能为苏家同夏恭人翻脸,那么起码说 明在赵长卿眼里心里,苏家于她更为亲近。夏文都亲自来了,夏少卿也不会愿意将两家关系搞僵。他已经老了,夏文还年轻,莫欺少年穷的道理,夏少卿是明白的。
这伯侄二人,一人老狐狸,一人亦圆滑,和和气气的将事说开,便罢了。
自然,送走夏文后,夏少卿难道去说老妻两句,“咱们自己在家念叨念叨便罢了,何必把事拿到外头去说?”
夏恭人气的,回家喝了两剂宁神散都不管用,捶着胸口道,“本就是苏家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还不许人说了?亏得我们平日里那样提携阿文他们夫妻,这瞅着苏家要攀上高枝,立刻就给我脸子看。亏得他们还没飞黄腾达呢,不然,他们眼里还有谁?”
夏少卿道,“文哥儿他媳妇与苏家本就不是一般的交情,你这样上门子,岂不是自讨没趣?何必把脸撕破?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人。”
苏 恭人气得眼中泪光闪烁,“我那大嫂,说是泼辣些,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那姓苏的,亏得他还是大夫,怎么一点仁心都没有,把我大嫂脸都抽紫了,肿得老高,牙 都掉了两颗。我去看她时,话都说不清楚。还有那苏探花,咱们闺女招他惹他了?当着那些人的面说咱闺女的不是,以后叫闺女如何出去走动见人哪?若不是苏探花 那没天良的臭嘴,闺女也不能叫侯爷给误会了!咱家与苏家不共戴天,阿文既是咱们夏家人,就该跟咱们同仇敌忾!哪知竟是这样没良心的小崽子!两只富贵眼,一 颗势利心,咱家还兴旺着呢,不过是侯府有些小波折,那小夫妻嘴脸立刻就上来了。平日里我总说你是傻实在,对这个关照,对那个提携,究竟谁知你的情呢?以后 还是远着些好。”
夏少卿道,“都是亲戚,面儿上过得去就好。”
赵长卿不买账,夏恭人生气也只能往自家生了。倒是没过几日,夏姑娘过来说话,夏恭人忖度着,夏姑妈定是来说情赔礼的,原本打算给夏姑妈个闭门羹不见的,但转念一想,夏姑妈素来赵长卿不合。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话夏恭人不会说,道理可是明白的。
夏 恭人转念便命人请了夏姑妈进门,夏恭人所料无差,因前几天的事闹得大家脸上不好看,赵长卿素来干脆,等闲人甭想叫她低头的。夏老太太夏姑妈母女两个商量 着,还是到夏恭人这里圆活圆活,这事儿,夏老太太不合适,她老人家辈份高,叫她过来同夏恭人说好话,夏老太太不大乐意。何况,夏老太太心里也是愿意孙子同 苏白亲近的。至于夏太太,在夏老太太心里根本上名号,素来不中用的人,夏老太太信不过她。于是,事情便交给了夏姑妈来办,夏老太太还交待了夏姑妈几句话, 道,“你就说,文哥儿媳妇年轻,脾气直,都是亲戚,说话难免有不提防的时候。”
夏姑妈与夏恭人说起话来,夏恭人笑,“以往你说文哥儿媳妇不识道理,我还不信。如今是见了真真儿的了。”
夏姑妈一万个庆幸的模样,“嫂子你那天真是运道好,你不知文哥儿媳妇的厉害,她捏这椅子扶手就像捏河沙一般,顷刻间便成齑粉。没亲眼见过,不知她的厉害。您以后可别惹她了,真惹急了她,伤着您就不好了。”
夏姑妈完全一片好心哪,她自觉与夏恭人交情好,方善心善意的给夏恭人提个醒。夏恭人一听这话则更是来气,讥诮道,“要依你说,我还得感激她没伤着我了?”
夏姑妈实诚道,“感激不必,倒是嫂子你运道好是真的。”
夏恭人气煞:这混账女人真的是来赔不是的吗!!!


☆、第239章 
赵长卿在中秋前便将给赵长宁的贺礼打发人大车小辆的送往边城,当然,这里头还有小弟弟的礼物;凌氏于五月产下一子,取名赵长安。
凌氏老卦连生珠;夏太太却颇觉郁闷,从凌氏这里看,赵长卿也不像不能生的,儿子这里连苏神医都请过;除了去庙里烧香;夏太太也没什么好法子。
重阳节后,朱庆定了一位翰林家的千金;赵长卿过去吃了定亲酒。袁氏人逢喜事精神爽,眼角眉梢的都带着喜气。
她待赵长卿向来亲热;请赵长卿早些过去帮她招待女客,袁氏连夏老太太、夏太太她们一并请了,笑道;“咱们边城来的,我都请了。我原说请阿白和苏先生一起来的;不巧苏先生似是没空。”
赵长卿笑;“郑姐姐得了一卷白鹤图,听说是唐时真品,找了先生赏鉴,两人守着画好几天了,吃饭都是阿白差人送屋里去的。”
袁氏也只是随口一提,闻此言笑道,“这真是两个痴人。阿白来吃酒了,先生一人在家,再怎么痴迷书画,也不能忘了吃饭,一会儿我着人送一席过去。”
赵长卿笑,“那可好,正好沾一沾伯娘家的喜气。”
一时客人渐至,两人忙着张罗,也顾不上说些私房话了。
直忙了一整日,晚上睡觉时袁氏骨头都是酸的,叫小丫环捶了半日方好些,袁氏与丈夫道,“我见到长卿就替她着急。”
朱明堂不明所以,“她有什么急的?我看到了帝都,她也是顺风顺水的。前些天出了些事,如今也过去了。”倒是赵长卿时常叫人担心是真的,连朱大老爷在帝都混了一辈子的人也不比赵长卿有名,赵长卿如今是帝都名人,寻常人都不敢招惹她的。
袁氏道,“七月十五的时候,咱们又不在老家,我去庙里想着给太爷老太太上柱香,听说她也给太爷老太太上了香,请和尚念了往生经。我是着急她这身子,成亲四五年了,还不见有身孕。我总想问,又怕她脸儿上过不去。”
朱明堂道,“儿女的事实在不好说。不行先叫夏翰林纳一房小,哪怕先养下个庶子,心里也有底。”
也就男人会说这种天打雷霹的话!
袁氏心下翻个白眼,道,“能生当然是自己生好。庶子生在嫡子前头,也不合规矩。”
“这不是她无子么。别说儿子,丫头也没生一个。”朱明堂身为男人,对于子嗣传承之事是极为看重的。他也不认为纳妾有什么大不了。
袁氏觉着自己简直对牛弹琴,她懒得再跟牛说话,扭身睡了。就听朱明堂嘀咕,“这说实在的,寻常没点胆量的女人也不敢去夏家做小的。”
袁氏扭回身,嗔道,“这叫什么话?”
“实话。”朱明堂道,“你说,小时候也没瞧出她这样厉害来。我听说她都能把一个五品郎中家的太太羞辱的哭着跑回家。”对于一个男人,起码朱明堂是无法想像世上竟有赵长卿这样厉害女人存在的。
袁 氏听着不顺耳,哼道,“你这也是堂伯说的话?是陈家先寻她的不是,不然,长卿还在宫里给五公主做先生呢。五公主可是皇后娘娘嫡出的公主,这是多大的体面, 陈家那臭不要脸的,居然敢上秘折参长卿。要是我,就不只是口头上羞辱两句,过去就该把陈家那婆娘打成烂羊头,陈家才晓得厉害!”
朱明堂仿佛这辈子头一遭认识妻子,他望着袁氏,都傻了。袁氏没好气道,“看什么看!没见过老娘还是怎地!如今阿庆亲事也定了,以后你也休养再叫我做以前那贤良样!反正我不用指着你吃饭,有儿子侍奉我!”
朱明堂:……
朱明堂: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赵长卿去苏先生家,得了拳头大的一块玉,苏先生道,“你也喜欢雕琢,拿去练练手。”
赵长卿抚摸着玉石的光润微凉,道了谢,问,“先生,白鹤图郑姐姐拿回去了?”
苏先生正在瞧桌间铺的一幅画作,笑,“原也不是阿颖的,是清心庵师太的珍藏,她借出来给我瞧瞧,如今已还回去了。”
赵长卿过去跟着瞧画,见这画只是普通的园林,却笔触精妙,大有韵味,不禁问,“这又是谁的大作,花木秀美,庭院气派,上上品的画了。”
“不算画,这是园子图。”苏先生笑,“费了些周折才拿到的,西山上有块地皮,就是皇后娘娘卖的那处地,这是原来别院的图样子,我打算重建那处别院,将来避暑的好去处。”
赵长卿细赏这一卷长画,道,“听说大苏探花才学精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先生,等这别院建好了,我可得去住几日。”
苏先生笑,“随你去住,不过,要修好怎么着也得明年了。”
赵 长卿道,“要不我也在西山去瞧瞧,就怕没有合适的地方了,不然我也买处别院,与先生做邻居。”西山不仅是地贵的问题,帝都里有权有势的太多,好地方都给人 挑了去。余下些地段,鸡肋的很,纵使买来也无大意趣。如郑嘉颖买的小别院,只是个三进的宅子,就有些小了,且位置也不是上佳。苏先生手里这块地皮,不要说 是皇后娘娘是为苏神医义诊出手,就是真正沽价,价钱也低不了。
赵长卿一直呆到下晌方回家,傍晚苏白回来,知道赵长卿来过了,苏白道,“有件事呢。娘,你不知道,有人给凌兄说亲,都说好几个了,凌兄都婉拒了,我看他似没成亲的意思呢。”
苏先生道,“那兴许是有什么地方不合适吧?”
“不是这样。”苏白坐到他娘身边,小声说,“娘,你说是不是凌兄还没忘了卿姐姐啊?”
苏先生皱眉,“凌腾不似这样痴情的人,大约是另有缘故。”
“凌兄现在越发沉静,像个道学先生。娘,你说,他比卿姐姐都长两岁,眼瞅着奔而立之年去了。如今连亲都不想成,他也没将家中侍女收房,难不成是要出家做和尚?”
“各人有各人的考量。”苏先生道,“你别自己要成亲,就觉着天下人都要成亲。”
苏白是热心肠,笑,“我是想,我们考举人进士都是一起的,平日里也好,眼瞅着都定亲的定亲,成亲的成亲,我这也是替凌兄着急。”
凌兄并不急,他有空还常去山上赏风景,或是去皇后娘娘的书院偶尔客串一下教书先生,日子过得悠哉悠哉。只除了每次家书上父母都要问及亲事,凌腾的生活相当不错。当官一年,他还在郊外置了个五顷的小庄子,地不多,且不必交粮纳税,自己吃用方便。
进了十月,苏白将要大婚,赵长卿早早过去帮着张罗,苏先生还做了两身喜庆的衣裙,招呼赵长卿,“过来帮我写封帖子。”
“什么帖子?”苏先生自己字体风流,远胜赵长卿,这回竟叫赵长卿写,赵长卿颇是意外,“喜帖不都散出去了么?”
苏先生抽出一张空白的帖了放在赵长卿面前,道,“不是喜帖,是给永安侯府的帖子。若不将事挑明,永安侯定要厚着脸皮过来的。你就写:余深明侯爷之意,苏白大婚之日,苏澎代为会客,为免不愉,请贤夫妇移驾戚侍郎府以贺。”
赵 长卿提笔醮墨,按苏先生的意思写了,落款时忽然犯了难,问,“先生,你娘家就姓苏么?”她小时候曾听苏先生自称过苏末,那会儿她以为苏白是随母姓,后来苏 神医来了帝都,明摆着苏白是苏氏族人,那么苏先生是不是改了夫姓,还是怎地?女子姓名不好外露,但寻常会写上夫家与自己的姓氏。
苏先生道,“落款就写未亡人苏氏。”
赵长卿写完,苏先生待得晾干就打发人送到永安侯府去了。
赵长卿素来机敏,她轻声问,“先生,你以前是不是跟永安侯认识?”要不然也不能专门让她代为写帖子。
“问这个做什么?”苏先生笑。
赵长卿心里已是肯定,想来还不是一般的认识,莫不是永安侯认得先生的笔迹?
苏先生道,“别与阿白说。”
赵长卿觉着脑子有些迷糊,苏先生道,“谁也不要提起,不然,我会有性命之危。”
赵长卿吓一跳,“要不我搬来给先生一起住吧。”
“现在还无妨,若真到那一步,我会跟你说的。”苏先生笑,“别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