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速太快,我控制不了自己,你怎么样?”韩红伟回答道。
“我双手无力,能漂着就不错了。”
龙小鹰边说边试着努力,想尽一切办法要向岸边游去,但湍急的水流紧紧拽住他不让他逃跑,用尽浑身解数也摆脱不了急流的束缚,不一会就全身无力,他发现,能挣扎着不被恶浪卷入河底已经是谢天谢地了!看到成团翻滚的杂物不断从身边漂过,如果被这些漂移物体卷进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就对韩红伟说,“当心漂浮物,这里太危险,我游不回去了,你快游回去,你能游到岸边去吗?”
“找机会吧,我现在摆脱不了洪水,咯……我们必需设法脱离洪水的摆布,咳咳……”说不上两句话,韩红伟就被浊浪连灌了几口水。
“晚了!快看前面,我们走投无路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龙小鹰惊恐地看见正前方河道上筑起了一道浪墙,阻碍急流的是横跨河流的独木桥,那是他和夏莲第一次约会的地方,这座曾经给人带来过无限美好的独木桥,现在却变成了潜伏在急流中的杀手!
这座便桥由几棵大树拼接而成,离水面至少也有三米高,平常需要爬楼梯才能上去,现在湍急的水流正从桥身翻滚而过,怎样才能越过这道障碍?还来不及想撞上去会发生什么事,就被洪水冲到厚厚的波浪面前,龙小鹰不由自主伸手去挡,没料到一下子就抱住了“浮桥”,泡在水里的双脚立刻被水流冲得紧贴桥下。他感到桥身在洪水中剧烈地颤抖,上下颠簸沉浮,只好用双手拼命拉住钉在桥面的防滑木条,将胸口顶在桥身上,免得被它甩脱。
韩红伟同时也抱住了“浮桥”,他俩赶紧用力往上撑,想跃上木桥,拼命挣扎几下,但起身都过不了腹部,水压力太大,拖住了下半身,没有一个人能爬上去,蹭了几下到把胸膛都磨红磨破了。
几经挣扎,龙小鹰已经到了疲劳极限,刚才被洪流裹着跑没想到什么,现在冷静下来才发现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再往下,河道就变窄、变陡,会不会一松手就到缅甸干革命去了?这也难说。
麻木地抱着木桥,感到呼吸困难,浑身发冷,身上的体温在下降,拉住桥面木条的手也开始发酸,就要拉不住了,他对韩红伟说,“我不行了,没有力气,身上发冷。”
“别泄气!来,我来举你上去,先上去一个再想办法。”韩红伟说着腾出一只手去托住龙小鹰。
“我手软了,爬不上去,要不你想法骑到我的脖子上,踩着我的肩膀上去?”
“好!试试,上去后我再拉你上来。”
韩红伟没法骑到龙小鹰脖子上,他用双腿夹住龙小鹰的腰想往上爬,但又怕一用劲把龙小鹰搞到水底下去,试了几下都没成功,还差点让洪水给冲跑了,紧张过度带来大量的体力消耗,不一会他也筋疲力尽了。
“上不去,我手也软了。”
“冷静!冷静!再折腾我们就没力气了。”
现在,他们只能大口地喘着粗气,拼命顶住身后的急流,努力维持现状,谁也不敢再浪费力气,谁也不知道这样下去还能坚持多久?
身子直往下沉,浑浊的浪涛不断拍打着脑袋,龙小鹰心想,我们才十六岁,难道就要葬身异乡?下乡短短几个月里险象环生,不明白魔鬼怎么就这么爱他?非要拉他下地狱不可。不行!一定要抗争下去。他想沿着桥身往岸边挪动,手才松开一点就被淹到水里,冒出头来就看见岸边已站满了人。
他们站在齐膝深的水里,紧张得又跳又叫,乱作一团,边跳边朝这边拼命挥手示意。耳边洪水在大声咆哮,虽然听不清他们叫喊些什么?但从比划中可知身后有危险正在逼近。龙小鹰再次努力,双手压住桥面奋力起身跃起一点,扭头看见波涛中一棵电线杆一起一伏,正对准他们冲了过来,赶紧推着韩红伟向一旁避让,“注意身后!冲下来一根电线杆。”
就在这危难时刻,他们要抢救的电线杆却变成了凶恶的杀手,从上游漂下来的一棵电线杆,正如脱缰野马般对着他们的后背直冲过来。
精疲力竭的人在急流*的速度极慢,刚移动了一小点,电杆的头部就擦着耳朵撞上桥梁,好险!差一点就撞在脑袋上,但尾部是躲不过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尾部横扫过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电杆头部突然打着旋涡没入水中,后半段也跟着沉了下去,尾端擦身而过。
很快就见这棵电杆从下游冒了出来。
这下提醒了龙小鹰,他对韩红伟说,“这里是呆不下去了,我们爬不上去,可以潜水穿过木桥,左岸有块菜地,那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一定要在那儿上岸。我先来,革命成功了你再跟着来。”
说完横下心,吸了口气,猛地一下推开手中的桥梁,顿时眼前一片黑暗,都不知道在水下又会被什么东西给缠住?很快,求生的欲望使他又看见了光明。
看见龙小鹰在桥的另一方冒出水面,韩红伟也跟着沉入水中钻过木桥。
由于木桥的阻挡,桥后的水流趋缓,他俩趁机游到靠近岸边的那股流水中去。正在努力靠岸时,新的情况又出现了,龙小鹰突然看见正前方隆起一个大波浪,有许多杂物堆积在上面,他大叫起来,“当心!碰上暗礁了。”
他们都清楚,只有随着这股急流去撞礁石才有生存的机会,稍有犹豫一避让,就会又被卷回到河心,不远处就有一个大跌坎,那时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说时迟那时快,龙小鹰一头就撞上杂物,在浪花推动下一个筋斗就翻上去稳稳坐在上面,紧接着,韩红伟也一个筋斗翻了上来,虽然下半身还泡在汹涌的浪花里,但他们知道,已经闯过了鬼门关。
见脱离危险了!他俩高兴地抱在一起。
“啊!再下去就完蛋了。”看到龙小鹰和韩红伟稳坐在礁石上,罗震江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他将绳子抛向他们,“接住绳子。”
几经周折,韩红伟终于抓到了绳子,此地不敢久留,他们将一头系在身上,拉着绳子又扑入水中,这次终于被大伙拉到岸边。
双脚碰到了坚硬的土地才肯定自己活了下来,但此时已是脚瘫手软,根本站不起来,只能由同志们架着走。
看到韩红伟青脸紫嘴,韩红铃赶快上前扶住哥哥,她站在河边已急得不知流了多少泪。夏莲发现龙小鹰的小腿被撞破了一块皮,正流着血,马上掏出小手帕来要帮他包扎。
“没事,不要紧。”龙小鹰边走边对她说。
见他们获救了,小兰赶快来帮他们按摩麻木的手脚,有人将舍不得吃的红糖拿出来为他们煮了姜汤,直到他们精神缓过来,大家才舒了一口气。
不久,传来北方插队知青金训华同志的英雄事迹:八月,山洪暴发,双河两岸一片汪洋,黑龙江插队落户知青金训华为了抢救两根电柱被急流卷走,不幸光荣牺牲。在与洪水搏斗的过程中,狂暴的巨浪三次把他卷进险恶的旋涡里,他三次顽强地把头抬出水面,斩风劈浪,继续向前猛冲,一次比一次更高地攀上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产阶级思想高峰。
政治学习时,罗震江宣读了《人民日报》刊登的这篇文章,读完后他对大家说,“知识青年同志们!我们共同生活了几个月,我知道,大家生活在这个荒僻的山沟里很不习惯,有时会闹这样那样的情绪,但思想是纯洁的,同样具有大无畏的崇高革命品质,在我们身边遇到的许多看来是很平凡的小事,其实都包含了斗私批修的一闪念的结果,洪水来时大家都看到了,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默默无闻的英雄人物,今后我们要向他们学习。”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38 兵团战士(1)
在紧张与忙碌中,下乡知青迎来了伟大的七十年代。
新的年代,新的征程,到了年底,龙小鹰、韩红伟和夏莲等人因劳动表现出色,被大家推选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将要到分场出席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早起洗了把脸,积极分子们背上背包,摸黑就往场部赶去。
月明星稀,道路上空无一人,龙小鹰带着一行人迎着冬日微寒的湿气,仰首挺胸大步向前。虽然头发上、身上粘满了冰凉的雾露,但他们心里却是火热的,能作为积极分子参加“学代会”大家感到无尚荣光,同时也为能献身于祖国伟大的橡胶事业而感到骄傲。
走到半路,场部的高音喇叭开始播音了,从胶林深处传出一阵轻快的歌声,“我擦好了三八枪,我子弹上了膛;我背上了子弹带呀,勇敢上前方……”
听到歌声,龙小鹰兴奋地叫起来,“同志们,加油呀!场部已为‘学代会’的胜利召开做好了充分准备,我们要赶快走。”
“对!对!赶快走,我在工厂上班时,每天早上都是先放喇叭后吃早饭。出发前罗队长说了,‘学代会’上不划饭卡,免费让你吃饱,说不定还有丰盛的早饭在等着我们呢。”韩红伟告诉大家。
“你想得真周到,但愿果真如此。罗队长要我们七点以前赶到分场,看来就是为了赶早饭,我要放开吃一顿,看看这个胃到底能装下多少斤?”龙小鹰高兴地说。
“你们别尽想着吃,出来学习代表着一个连队的形象,要想想我们该怎样向人家学习才对,不要只顾着抢饭吃。”夏莲提醒他们。
“是的!是的!吃饭时大家要谦让一点,不能让人认为我们知青队出来的人都是一副饿相,让老连队的优秀分子们瞧不起。”
“帝国主义风雨飘摇,社会主义蒸蒸日上……”喇叭里开始播放元旦社论《迎接伟大的七十年代》。当听到亚非拉反帝运动风起云涌,帝国主义已经坐在了火山口上,“一座座火山爆发,一顶顶皇冠落地”时,真让这群年青人振奋不已,都庆幸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决心要在我们这一代,将腐朽没落的帝国主义亲手埋葬,让社会主义旗帜插遍五大洲四大洋,最终实现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目标!
元旦社论催人奋进,大伙不由得抓紧肩上的背包,加快脚步连走带跑急奔场部,那感觉,就像一只只在胶林上空自由翱翔的雄鹰。这个时候每个人浑身上下都充满了使不完的劲,不发泄一下就不行,只能高歌猛进。夏莲在队伍前蹦蹦跳跳,放开歌喉唱了起来,“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毛主席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
“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气势不可阻挡……”她一开头,大家马上跟着唱了起来。
歌声中,龙小鹰思潮滚滚,心中充满了自豪。能取得今天的殊荣真不容易,除了靠自己克苦努力外,这里面还倾注了队长和班长的心血,同时也全靠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他想起罗队长告诉过他,人生就像走在一条黑暗的陌生道路上,前面有许多的艰难险阻需要去克服,要想从黑暗中顺利走出来,仅凭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有人举着火把为旅途点燃光明。尽管这些无私奉献的同路人最后都将默默离去,但在他的心目中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
进入会场,看着主席台上的领导和身边坐着的各位代表,龙小鹰突然觉得心里充满了神圣感,这是一个热情洋溢的革命家庭,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齐来了。听说会后还要颁发奖状,想到奖状寄回家去父母可挂在墙上,让他们这个“臭老九”家庭蓬荜生辉,真让他高兴死了!
“学代会”上,认真学习了《元旦社论》,细心聆听了代表们交流的先进经验和事迹,龙小鹰思想上有了新的飞跃,对突破帝国主义封锁,为革命种橡胶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认识。他下定决心,从今往后,要把任何艰难困苦都统统抛到脑后,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誓把西南边陲建设成祖国最大的橡胶基地。
二队的老李队长是个湖南老工人,他和龙小鹰分在一个学习小组,交流发言中听到小伙子的这番豪言壮语,很是欣赏这个年青人。老李队长和知青队的罗队长是好朋友,平常对龙小鹰已有耳闻,心想如果把这个浑身是劲的年青人挖过来,这对带动队里后进的老同志一定很有帮助。正好场部住不下这么多人,需要将代表们安排到离场部较近的连队去居住,老李队长马上就把他们都接到自己的队上住宿。
第二天,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老李队长邀请龙小鹰他们参观二队。
老连队就是不一样,路旁长满了一排排挂着硕果的香蕉、木瓜树,老工人家里都养着鸡、猪、猫、狗。走进屋里一看,睡觉的大床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