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不完美,心灵才自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承认不完美,心灵才自由-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仅知道了他的痛苦,还找到了他痛苦的根源……对完美不切实际的幻想。

  人无完人,否认不完美实际就是否定自己。灵性来自疑虑、无助和失控,当人处于这样的境况之时,灵性的感觉便开始了绽放。

  千百年来,很多作家和思想家均有过这样的境,他们将此看做是一种失衡、失序、破裂和纠缠不清的感受。大约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就说了四个字……苦海无边。为了解释这个〃苦〃字,佛陀用了一个词:dukka,意思是脱臼或车轴脱轨,暗示人自身的断裂和被撕扯。通俗地说,这就是人生的逆境。有意思的是,人在逆境之中,人在断裂被撕扯之中,人在无边的苦海之中,人,恰恰就是在这个最痛苦的时刻,他们的灵性开始了觉醒。所以,佛陀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不仅是佛陀,埃及的沙漠教父对人性的这种矛盾也非常清楚。这些苦行僧走进沙漠,为的是寻得一方天地,去探索人类的本性,因为他们深信自己〃已蒙救赎〃。沙漠俨然成了他们研究人性的实验场。在今人的眼里,埃及的荒野和地中海的山丘遥不可及,然而,这些灵性大师们用内心的紧张和挣扎来解释人们的疏远感,他们的思想,至今仍在启迪着我们。

  当代一位作家用了一个现今的小故事,阐释了接受不完美的必要性。
有家大公司的CEO才华出众、能力超群,深受大家的尊敬。可他有个难言之隐:每次到董事长那里做例行的周报,都会尿湿裤子。

  善解人意的董?长建议他去看泌尿科,一切费用由公司承担。可第二周,他又在董事长面前尿湿了裤子!〃你没去看泌尿科医生?〃董事长问。

  〃没看,他不在家,不过,我看了心理医生,这会儿没事了,我不再觉得尴尬了。〃他答道。

要想灵性觉醒,最重要的是:真实、诚实和说真话。一句话,就是要正视自己,将自己看做是一个常人:一个迷迷糊糊的人,一个自相矛盾的人,一个满身缺点的人。相反,灵性觉醒最大的障碍则是否认这一切:否认人的不完美,否认内心的矛盾,否认自己的缺陷。否认就是逃避,它堵塞了灵性觉醒之路,让人滑向了自暴自弃和自欺欺?的深渊。

  承认不完美,固然不那么容易,就像直面问题会使人痛苦一样。但是,即便你选择逃避,问题也不会自动消失,所以我们只有承认,并勇敢地去面对。然而,奇妙的是,承认不完美后,我们的心灵感受到的不是绝望,而是喜悦,因为我们只有在不完美的现实中,才能找到渴慕已久的宁静和平和。犹太智者理震斯克说:

〃虽然我不完美,但我坚信,我也能升到天堂。站在天庭的审判席前,主会问我:'你认真学了没有?'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没有。'主又会问我,'你按时祷告了吗?'我的回答还是:'没有。'第三个问题是:'你多?善事了吗?'我第三次的回答还是:'没有。'接下来,判决将会偏向我这一边,因为我说了实话。〃

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在上面这个〃讲真话〃的故事中,犹太智者认为,尽管自己劣迹斑斑,却还是可以升入天堂,因为他敢于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不足,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诚实会带来痛苦,所以,一些人选择了说谎,希望能借此逃避说实话带来的痛苦。承认不完美,实则是要坦然面对一切问题。著名作家肯皮斯和弗兰克就是从〃讲真话〃的这个故事中,发现了祈祷的含义:紧随缺点之后的是寻求帮助的欲望。因为我们不完美,所以才要渴求〃?明〃,寻求帮助。心灵寻求帮助的第一声祈祷就是呼喊,这种寻求帮助的呼喊每天清晨都会从修道院中传来,它已经被传诵了一千五百多年:〃哦,主啊,救救我吧!哦,主啊,快来救救我吧。〃圣德兰修女说:

〃祈祷的原始本质就是寻求帮助,在孤寂无助中,人的这声呼喊能划破黑暗,就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他也会呼喊……我渴了!〃
一个人只有在最无助的时候,才会发出求救的呼喊,然而,正是这一求救的呼喊却具有深刻的意义。它表示:这个人已经承认了自己的无能和无助,已经承认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已经承认了自己需要帮助。因为人都是不完美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无法独自面对和完成的事,我们每个人都会去寻求帮助。我们渴求〃神明〃,渴求它减轻我们内心的苦痛,渴求它填补我们内心的黑洞。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接受并承认了自己的无能和软弱,于是灵性就会应运而生,心灵的重担才最终得以释放。

  问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塔格威尔在《无法完美》一书中分析的那样:

〃最大的恩典就是让我们开始明白出了什么问题,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无法回答所有的问题,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生,也无法掌控自己的死,我们几乎无法掌控自己的一切。于是,我们就会承认自己的软弱和无助,就会低下头来,让自己变得虚心。用戒酒协会的话说,就是当一个人万念俱灰、跌到谷底时,他就会变得虚心,就会明白只靠我们自己,注定会迷失方向。〃

我们是人,不是神,我们有很多缺陷,我们的能力不足,很多事我们都无法掌控,用戒酒者协会的话说,就是我们不要去扮演上帝,追求完美。灵性的觉醒与完美无关,它隐藏在不完美中,是一种求助的呼声。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碰到不可穿越的障碍、无法跨越的阻隔。面对这些困难,你认为是上天在嘲弄你呢,还是在帮助你?认为是嘲弄的人会不断经历沮丧、悲哀、内疚、恼怒、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的打击,从而使自己的灵性继续沉睡。而认为困难是在帮助我们的人,他们通过困难,认清了自己的局限,承认了自己的不完美,于是,他们的灵性便被唤醒。

  伟大的诗人艾略特在《东科克》这首诗中这样描述了灵性觉醒的历程:

要想了解你所不了解的,

  必先经过愚昧无知。

  要想拥有你不曾拥有的东西,

  必先经过一无所有。

  要想功成名就,

  必先经过默默无闻。

  你不了解一切,

  正是你唯一的了解。

  拥有的正是你不曾拥有,

  功成名就恰恰是你的默默无闻。
这首诗告诉人们,唯有承认自己愚昧无知,我们才能对事物有所了解;唯有承认自己无能无助,我们才能获得帮助;唯有承认苦难,我们才能超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痛苦和不幸,总是选择逃避,而逃避则会带来更大的心理问题。心理学大师荣格说:〃所谓神经官能症,其实就是人生痛苦常见的替代品,这种替代品带来的痛苦,比要逃避的痛苦更为强烈。〃因此,我们要提醒的是:只有尊重事实,接受那些无法掌控的不完美,才能淡化心灵的不适,让自己找到生活的方向。发现自我和承认自我是获得幸福的基础,当我们做到这一点后,灵性便开始觉醒,内心的智慧也会因此而生。

  《宗教之我见》一书曾对戒酒协会的早期成员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书中,詹姆斯把人分为两种:一是初生的人,一是重生的人。初生的人从不怀疑,他们懵懵懂懂,自信而内敛,常常身处宁静之中却浑然不知。他们认为事情总是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他们不会把偶尔的不幸放在心上,他们也不会以此为然。这些人活得非常单纯,从不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在漫画家的笔下,这些人脸上总挂着傻乎乎的笑,是《纽约客》漫画版上的常客。

  詹姆斯将自己划归为重生的人,对这一群人,他做了生动详尽的描述:他们深感危机重重,为道德沦丧的世界而痛苦;他们觉得自己可以一分为二,可以站在跷跷板的一头,于是他们的心灵被撕裂成了两半。用〃常人〃的眼光来看,他们是〃病态的人〃,欠缺生活的能力,常常被内心的不稳定和生活中的负面因素撕裂,困苦不堪。在漫画家的笔下,这些人神经兮兮、缺乏安全感,很像《史努比》里的查利?布朗,屡战屡败,但从未停止过努力。

  那么,这类重生的人,他们对苦难和阴暗面如此敏感,是否意味着缺乏灵性?他们感到绝望是否表明自己已一败涂地?不!掷地有声的答案回荡在数千年的智慧之中,人们坚信:在挣扎的痛苦里,我们更能看清自己;我们的失败孕育着成功;我们只有到过深渊,才能体会出高山的宏伟。人不是神,我们只有接受自己的支离破碎,才能期待心灵的痊愈?成就健康的心智。只有经历过黑暗的人,才能真正地欣赏光明;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失望能让我们恢复心智;心碎之后,我们的心智会更加完整。在经历悲痛、绝望和眼泪的过程中,我们的哀号不是表明逃避,而是表明最大限度地接受。接受是灵性觉醒的开始。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说:

〃庙宇的神圣,在于它是一处人人都能进去哭诉的地方。不错,我们必须学会哭诉!这才是最高的智慧。〃

哭诉使我们在无助中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哭诉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完整,哭诉之后,我们的心会感到宁静和平和。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都有问题,不过,有问题并不可怕,因为这就是我们的本质,我们是人,是人就有局限,就有缺点,就不完美。我不完美,你不完美,他不完美,不过这没关系,真的没关系。只要我们将悲剧和绝望看做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感受,那么,我们就能在支离破碎时,唤醒自己的灵性,感受到平和与宁静。

  戒酒者协会的经验表明,只有在这种不完美里,我们才能从缺憾中求得祥和与安宁。灵性的觉醒不是开始于孤高、教条、独断专行,而是开始于心襟开阔、可以质疑、能够自嘲。灵性觉醒就是寻找回了最真实的自我,而这一切都应从承认和接受自己的阴暗面和不完?开始。大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上帝创造了人,而人却想成为上帝,这是一切心理疾病的根。〃要让灵性觉醒,我们就应与人的这种狂妄追求做不懈的抗争,我们要大声疾呼:〃醒醒吧!人啊,请停止扮演上帝!〃
第五章 心灵一旦完整,灵性就会觉醒
  人去追求完美,就会陷入绝境;心灵一旦完整,灵性就会觉醒。

  ……阿尔贝?加缪

灵性是心灵的力量,它能让一个?从黑暗走向光明,从破碎走向完整,从痛苦走向平和,从焦虑走向宁静。那么,心灵的这种力量究竟来自哪里呢?答案是:它来自完整的心灵。如果心灵被分割,灵性便不会觉醒。分割我们心灵的有三种东西:一是观念的束缚;二是物欲的驱使;三是妄想的诱惑。

  观念总是产生谬误,只有完整的心灵才能带来灵性。然而,人们常常乐于将事物分出彼此,非黑即白,非善即恶,非答即问。灵性却反对这样的分法,认为要想寻求绝对的真理,追问灵性的单一,实则是否定和毁灭人性。矛盾和疑义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因而也蕴涵在灵性之中。我们有善有恶,是?贤也是罪人,奇怪又不怪。我们的失败其实是自己的成功,我们的苦难其实是自己的快乐,而我们渴望完美正因为我们不完美。现在,关于灵性的书籍数不胜数,许多人照本宣科,抓住教条不放,使得完整的心灵被分割,结果,他们的灵性始终还在沉睡。

某个周日,镇上最有名的牧师在教堂内带领大家做祈祷。在诵读《圣经》时,牧师诵道:〃我是你们真正的神。〃众人之中,一个信仰者听到这句话,。。。。。。不禁火冒三丈,他打破沉静,大声嚷道:〃神是个自以为是的杂种。〃

  牧师没有吭声,但祷告结束后,一帮人开始责备那个信仰者。〃你不仅打破了?拜的肃穆,还在上帝的使者面前说了这么不堪入耳的话,冒犯了上帝,难道你不觉得羞愧吗?〃

  那个可怜的信仰者吓得瑟瑟发抖,这时,替上帝把好消息告知世人的天使加百利,出现在了牧师面前,对他说:〃上帝让我向你问好,他希望你别让那帮人责备这个坦率的信仰者;说真的,他那句脱口而出的脏话,比那些人虔诚的祈祷更让我感动。〃

一些人的灵性之所以不能觉醒,就是因为他们的心灵被许多陈旧的观念分割包围。他们太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死守教条,人只有超越这些狭隘的限制,才能感悟到灵性。

  观念就像一条绳索把心和?分开,我们的心脑本来是一体的,但各种观念却把它们强行分割。人类自有思想时起,一直将自己的身心、情感一分为二。正因为有了如此分法,千百年来,许多哲学家、医生和律师,一直在为心脑的孰轻孰重争论不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