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枪王张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地枪王张绣-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堪,而他们见到王国所部四散逃跑,又见得没有首领指挥,原本还准备坚持作战的心态一下子崩溃掉了,他们也随着王国所部一般,四散逃跑。
其实在李傕让三万飞熊军喊出王国、马腾、韩遂三人已死的时候,刚逃跑了不远路的三人听得便知道自己的大军溃败只在旦夕之间,毕竟是三员首领全部逃跑,大旗又倒,士卒们既然知道了想不溃败实在是不可能,不过士卒们的溃败却是令到场面更加混乱,三人逃跑却是更加从容了。
西凉叛军集体溃败,董卓看得大喜道:“大事成矣,诸将且率军追击。”
“诺……”
接到命令的张绣、孙坚、华雄、樊稠、牛辅、郭汜、段煨同时率军追击,只余下徐荣统领着董卓中军在后面徐徐推进。
李儒见得董卓下令全军追击,立即凑到董卓耳边说道:“主公,河东之事就要成矣,为主公霸业着想,尚需放他们三人离开。”
董卓听得李儒的话,立即就反应过来,如果此役将三人擒住,西凉之地一时半刻就再无叛乱的人出现,如此确实是误了自己之前和李儒的算计,董卓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然后压低声音说道:“吾命令大军停止追击不难,但若日后诸将问起或是朝廷知晓之后问起,如之奈何?”
李儒听完笑着凑到董卓耳边小声说道:“主公当以昔日北地一战之事说之。”
董卓听完,赞道:“妙。”
然后招来身后传来官,说道:“传令下去,诸将只可追击十里,如若超过十里,就算有大功亦要重罚。”
“诺。”
……
董卓的命令传下之后,诸将基本上都能很好执行,毕竟他们都是认了董卓为主,董卓让他们怎么样就怎么样,忠心耿耿。而张绣接到命令之后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遵照董卓所言,只追十里,他却不想马腾几人被擒住,对于西凉之地,张绣有着自己的算计。
最不满董卓此令的自然就是孙坚,本来孙坚准备无视董卓命令,自行追击而去的,只不过张绣仿佛一早知道孙坚所想一般,一早就拦在孙坚大军前面,将孙坚拦下。
————————————————————————————————
多谢书友白龙门王的打赏…书评区的评论小弟都一一回复了并且加精了…多谢大家支持…万分感谢!!

第六十八章 再战西凉叛军(完)

孙坚见得拦着自己的是张绣,暂时压下心中怒火,喝问道:“伯渊何意,为何拦我大军。”
张绣亦听得出孙坚语气中的不满,便说道:“文台兄没有听过穷寇莫追吗?”
孙坚怒道:“今日大破敌军,自当追击,以竟全功。”
张绣说道:“文台兄切勿忘了当日在北地郡,我们九死一生,就是因为大军盲目追击所致。”
此言一出,犹豫当头一盆冷水泼到孙坚头上,他身后的程普、黄盖和韩当三人都不是不通文墨的莽汉,自然知道张绣所言有理,便上前劝道:“主公,张大人所言有理。”
孙坚听完却是辩驳道:“今日情况不似昔日,西凉大军已溃,只要追之就有大功。”
张绣听得孙坚语气有些松动,便知道他不再坚持追击,就劝道:“文台兄,昔日美阳大破敌军,敌军岂不是溃败。但北宫伯玉能很快逃回西凉重整大军而来,致使我军陷入重围,此事不可不引以为鉴。北宫伯玉无谋,当日之策实乃韩遂所出,今日韩遂三人已逃,难保不会重演当日一幕,文台兄还是莫追为好。”
张绣说完,孙坚旁边的程普、黄盖和韩当三人亦力劝,孙坚才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好吧,且回营。”
……
张绣和孙坚合兵一处回到营中,两人却是最后才回来,董卓见得,问道:“文台和伯渊可是追过十里?”只不过董卓的目光只望着孙坚,便知道董卓想要责罚的只有孙坚一人。
孙坚见得没有回答,一旁的张绣却是说道:“主公,绣和文台兄追到十里,见到叛军留下良马无数,便将它们收拢之后才回军,却是误了些许时辰,请主公勿怪。”
董卓听得,问道:“收得良马几何?”
张绣回道:“当有万匹以上。”
董卓听完呵呵一笑,说道:“伯渊和文台又立大功了。文台,伯渊所言属实?”
孙坚先是望了望张绣,见到他微点了头,便说道:“确实如此。”
张绣见得,立即打圆场道:“主公莫不是信不过绣,万匹良马就要驱到,请主公让人清点。”
董卓听完哈哈一笑,摆手道:“不用了,既然良马乃是伯渊和文台所收拢,你们两人就自处吧。”
两人听得,同时说道:“谢主公(董大人)。”
董卓挥了挥手,说道:“你们且回营,清点好战果且报上来,晚上吾大帐中设宴,切勿误了时辰。”
两人听完,回道:“绣(坚)晓得。”
董卓说完就哈哈一笑离开了。
其实这万多匹良马却是张绣让胡轸和胡车儿沿路收拢,想不到还能成为借口,而董卓又大方地没有收了过去,也算是一件喜事。
回到自己营中之后,张济清点完的战果已经送了上来,张绣直接让胡车儿去送给董卓,自己则是在帐中歇息,毕竟大战一日,张绣也疲累不堪。
一直睡到接近傍晚,张绣才醒来,见到天色已经不早,便领着胡车儿急急赶往董卓帐中。一入帐中就见到诸将已经落座,自己却是最迟的一人。主位上的董卓板着脸,问道:“伯渊又何故来迟?”
张绣苦笑了一下,说道:“绣却是早上大战劳累,睡过头了。”
董卓听完,却是笑道:“稚然连续奔波两日都不劳累,伯渊却是睡过头了,却是当罚。”
张绣见董卓笑言,便知道他刚才板着脸是故意的,便回道:“末将认罚。”
董卓饶有兴趣地问道:“伯渊且言,当如何罚?”
张绣想了想,说道:“末将当自罚三盏酒。”
董卓听完,说道:“传闻张伯渊你酒中称雄,在酒桌上无人可敌,罚三盏怎行,先罚三大坛,且看你张伯渊今晚醉是不醉。”
董卓话音刚落,一旁的华雄“腾”一下站了起来,取过一坛酒抛给张绣,笑着道:“今日定要你张伯渊醉倒在此。”
孙坚亦是张绣的酒下败将,自然不再迟疑,亦学华雄一般将一酒坛抛给张绣。
张绣也不含糊,拍开封泥,当众将两坛酒全灌入肚子里。主位上的董卓见张绣喝完,击掌道:“好,果然是我关西豪爽汉子。”说完拿起放在他一旁的一坛酒,抛给张绣说道:“还有一坛。”
张绣接过之后,笑嘻嘻地说道:“谢主公赐酒。”说完拍开封泥,又是一饮而尽。
喝完三大坛酒之后,张绣才落座。董卓在主位上一一赏赐了有功之人,首功自然是李傕,他率领飞熊军从后袭击使大战取得胜利。次功却是张绣和孙坚两人,两人首作先锋挫了敌军锐气,后面又随大军作战,敌军溃败之后又收来良马万匹,其余诸将却是比不上,再往后的是华雄、徐荣、牛辅、郭汜等人,各有赏赐,就不一一详述了。
李傕、张绣和孙坚三人的赏赐待董卓上报朝廷之后才决定,不过随后董卓却是让诸将回到长安之后自行招募士卒补充大战所损失的部队。
赏赐和后面的琐事商量好之后,董卓又下令明日午时拔营回长安,之后就开席。当晚诸将各是尽兴,张绣再次发挥他的本事,虽然开始时被董卓灌了他三坛,但无损张绣的实力,将帐中大部分人放倒之后才借尿遁走了,首先倒下的自然是刚才递酒与他的华雄和孙坚。和张绣关系甚好的徐荣亦难逃一劫,而主位上的董卓见得张绣勇猛,怕有损自己主公得威名,便指使众将围攻张绣,自己则是带着李儒悄悄离开。张绣则是又连续放翻三人之后才借尿遁离开,只不过张绣走后倒霉的就是大战得首功的李傕了,被诸将齐上放倒于帐中。
……
一夜无话,第二日汉军拔营回长安。而董卓大破西凉叛军入寇三辅的消息很快就传到洛阳,灵帝大喜,嘉奖了董卓和李傕、张绣、孙坚三人,朝廷嘉奖下来之后,张绣被升为裨将军,终于算是将校尉去掉成为一名真正的将军了,以张绣如此年纪就成为将军,确实难得。(董卓未乱政之前,成为将军还是挺难的。)与张绣一般,李傕亦去了校尉号,封了一个偏将军,虽然和张绣一般都是属于杂号将军,但亦属不易。至于孙坚,则得张温举荐,封为长沙太守。
————————————————————————————————
今晚那一章会夜点…勿怪…

第六十九章 孙坚离开

长安城城外孙坚的大营中,张绣领着胡轸和胡车儿两人为孙坚一行饯行。
几人在孙坚大帐之中分宾坐下,张绣却是首先举起酒盏说道:“祝贺文台兄高升,前程锦绣。”说完当先一饮而尽。
孙坚遥敬张绣,亦一饮而尽。然后叹了口气说道:“伯渊,你我今日一别,却不知何日方能再见。”
张绣却是大笑道:“文台兄岂不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我相交贵在交心,且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与文台兄三年袍泽之情,绣铭记于心。”
孙坚听完,哈哈一笑道:“伯渊果然阔达,诸位且满饮此杯。”
帐中众人听得,纷纷举盏满饮。
顿了一下,张绣又说道:“文台兄到长沙为政一方,却要造福百姓,但可不要荒废武艺,绣可不想再见之时文台兄股上已生髀肉,不能再乘马再战。”
孙坚听得笑道:“坚闻长沙附近有蛮人,秋收时节经常到村镇抢掠,吾与这些蛮人战,自然不会荒废武艺了。”
张绣听完,笑了笑,然后露出奇怪的神色说道:“文台兄既然任长沙太守,自然将孙夫人接到长沙了,文台兄可要多努力,小弟的儿子还等着娶文台兄之女呢。”
孙坚听完,眼睛一瞪,说道:“好你个张伯渊,众将听令。”
程普、黄盖等四人立即说道:“末将在。”
孙坚说道:“且命汝四人轮番上阵,今日定要将张伯渊灌醉于帐中。”
四人相视苦笑一下,然后才说道:“诺……”
张绣见得,却是说道:“好你个孙文台,竟仗着人多轮番上阵。文才、胡车儿。”
两人相视一眼,应道:“末将在。”
张绣吩咐道:“文才去迎战韩当,胡车儿对阵祖茂,可胜、可平,却不可败。”
胡车儿有些兴奋地应道:“诺。”反观胡轸却是苦着脸色,望了望韩当,而韩当却是向他偷偷打了个眼色,胡轸会意,立即领命道:“诺。”
于是,孙坚大帐就成为几人的战场,几个时辰之后,就见到一个个空酒坛胡乱摆在地上,程普、黄盖、韩当、胡轸一个个横七竖八地趴在桌案上或是躺在地上,只余下祖茂和胡车儿还在对拼,孙坚和张绣则是对坐着在小杯独酌。
只听见孙坚笑道:“张伯渊酒场之上无敌手,果然不是虚言。”
张绣笑了笑,说道:“绣却是想不到你孙文台耍赖的本事如此厉害。”回应他的却是孙坚的瞪眼。
两人小酌一番之后,孙坚脸容严肃地说道:“伯渊,你怎么看董卓此人?”
张绣想了想,说道:“有野心、有势力。”
孙坚点了点头,说道:“伯渊说得对,坚有预感,祸乱大汉的并非黄巾,实乃董卓。”
张绣听完,心中暗惊,但脸上却不露声色,沉声问道:“文台兄何出此言?”
孙坚双目有些出神,叹了口气说道:“董卓势力遍及河东、三辅之地,大汉皇都以西几乎都属于董卓一人一般,若京师有变,董卓大军临京。以董卓大军数量之多,士卒之精锐,宿卫京师的部队根本不是董卓的对手。洛阳朝中百官,能力出众者可谓不多,且内斗不休,董卓极易有可乘之机。到时以董卓压这些朝中百官,董卓掌权可谓容易至极。”
张绣却是没有想到孙坚想法会与历史如此接近,张绣却是奇道:“文台兄为何有此论断?”
孙坚轻笑一下,只不过这轻笑在张绣看来却是带有轻蔑和无奈两重意思在里面,只听见孙坚说道:“大汉朝已经病入膏肓,整个大汉有识之士都看得出来。但身居高位之人,尚且在争权夺利,殊不知当大汉朝崩溃之时,他们所争夺得权和利都只化为云烟罢了。”
张绣点了点头,说道:“朝廷之积弊,实乃光武中兴之时种下,至今已积二百余年,欲要根除,实在难矣。”
孙坚点了点头,说道:“虽然如此,但我身为汉臣,当为朝廷尽忠。伯渊,董卓豺狼也,为兄却是不想日后与伯渊为敌。”
张绣无奈一笑,道:“世事岂能尽如人意。绣乃是关西之人,只有投靠同属关西的董大人才有出路,文台兄出身江东,当知关东那些名门望族视我等如何。”
孙坚点了点头,冷笑道:“袁家、杨家、王家一干所谓名门望族,所谓大汉肱股之臣。董卓或许是祸乱之源,他们才是祸乱之根。”说到这里孙坚冷笑连连。
张绣一拍孙坚肩膀,说道:“文台兄当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理。莫要理他天下如何大乱,只让治下之民丰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