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1978-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每个月可是给你发了五千块钱的薪水,这在国内一般的公司是出不起这个价钱的吧?你怎么就净帮外人来对付我呢?”电话那头的中年男子对这次李士成的表示非常不满,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他硬是要搞得这么复杂,现在不但没把价格谈下来,而且还让授权期少了一年。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已经联系好了贷款,并且大可VD确实在全国卖得火势,他肯定早就转身离去。
    “这也不能怨我啊,谁让你们那边总想着多占便宜,如果能提前一天决定,这事都不会像现在这样。”李士成也是一肚子不高兴,本来十万美元差不多已经到手了,可是现在,到手的鸭子飞了。
    “这样吧,这事就这么算了。现在广东那边已经准备就绪,你过了年还是回来吧,大可公司给你什么样的薪水我也给你一样的薪水。”
    “行,可是我在这里一个月可是拿一万三哦。”李士万笑道,大可电子公司给他的月薪是八千,加上他给的就是一万三,在大可电子公司绝对是最高的。虽然还不知道年底会有个多大的红包,但是按今年的形势,绝对不会低于五万元。
    “你还要跟我讨价还价了,大可电子不是只给你八千一个月吗?我给你十万的年薪加年年底分红如何?”
    “那我能分多少,按五千万美金利润来计算的话。”李士成马上问道,他与对方的合作也是缘于一个钱字。
    “如果我一年能赚到五千万美元,你的红包不低于五万美元如何?”
    “好,那过了年我就辞职。”李士成道,五万美元可是近四十万人民币,足够自己买房买车,过个富足的生活了。
    “这才对嘛,如果能带几个技术员回来就更好,我们在大可VD的基础上再研发第二代产品,到时反客为主,让大可电子公司也尝尝漫天要价的滋味。”中年男子笑道,李士成本来就是留学博士,再加上他在大可电子公司干了这么长时间,实践加理论,他一回来帮自己,就绝对是一把好手。
    在大可公司下班之前,与万燕公司的授权合同终于最后签订,三天之内五千万美元一分不少的到了大可电子公司的账户。当然,国内是不允许外汇流通的,到王小明的账户上这钱就成了人民币。
    很快就要过年,王小明决定把公司的几个主要管理人员招来一起开个会,本来他没打算让北京和莫斯科那边派人过来,可是没想到,不但余梁、杨鑫磊到了王家村,就连远在莫的何东也赶了回来。他们今年回来倒不是像李士万、方泽亮那样只盯着王小明发多大的红包,而是想听听王小明关于明年的计划。当然,每个人都还有那么一点私心,那就是现在他们手头上少则有百万,多则上千万的现金,他们想向王小明求教,投资在哪里最合适。

  (。。)

    正文 第二百二十九章 红包
     更新时间:2009…8…19 0:00:00 本章字数:3408

    宋巧凤、李士成、方泽亮还是第一次参加王小明的高层会议,会议一开始,王小明就亲自递给每个人一个红色的信封,并且口中说道:“今年辛苦了,小小意思。”
    李士成接过信封,感觉里面很薄,但是有点硬度,应该是崭新的钞票。但就算全部是一百元的,凭着手感,李士成也觉这绝对没有自己一个月的薪水多。他心想,这王老板对外人狠,没想到对自己人更狠。自己刚刚才给他联系了一笔五千万美元,没有资金不说,现在到了年底了,还给自己发一个薄薄的信封,这算什么事嘛。
    但是他看到其他人拿过信封之后却没有像自己那样,随手就装进了自己贴身的口袋,好像真的有很多钱似的。李士成本来就有些看不起北京、莫斯科方面的人,以盈利来说,虽然大可电子公司只是今年初创,但是利润却是所有之中最高的。所以李士成认为大可电子公司才是最大的有功之臣,但是现在看到,好像大家的信封都差不多似的。
    “王董,去年没有听信你的建议导致我可是损失了上千万,今年你无论如何得再给我们出个主意,钱存在银行也不是个办法啊。”这里面恐怕只有杨鑫磊最为尴尬,去年王小明发红包的时候没有发现金,每人只给了一万张股票认购证,当时自己急功近利,当一张认购证涨到三百元的时候就全部出手,没想到最好损失最大的也是自己,与自己同一起跑线地余梁现在已经成了名副其实地千万富翁。至于H省的王求和邹援朝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股票认购证一张也没有卖掉,现在恐怕有好几千万的身家。
    “像去年那样的机会恐怕很难再出现了。”王小明说道,保赚不赔的生意哪有这么容易遇到地,如果不是王小明对股票认购证的事太过记忆犹新,恐怕也差一点让这样的好机会从自己手里溜走。
    “啊。”杨鑫磊掩不住一脸的失望,虽然现在自己也算得上薄有家产。在外人的眼里他绝对称得上功成名就,可是他却有所不满,因为比较,自己与大可公司其他人一比,这差距就出来了。
    “但是机会总是会有的。”王小明又缓缓说道。
    杨鑫磊地眼睛一亮……
    “先开会,这事会后再讨论。”王小明卖了一个关子道。
    李士成在旁边却听得云里雾里。这个杨鑫磊他听说过但是没有见过面,去年他损失了上千万?是公司还是个人?如果是公司为什么他还能住在这里?如果是个人,他能随便就损失上千万,还用得着给王小明打工吗?
    “杨主任,你去年损失了上千万,这是怎么回事?”李士成特意坐到杨鑫磊的旁边。低声问道。
    “说起来我就后悔。后悔没有听信王董地劝告啊。”杨鑫磊叹道。
    “王董一句话就值千万?”李士成有点不敢相信。可是他却忘了。前几天王小明一句话就让万燕公司少了一年地授权。这可绝对不是上千万地事。
    “你是不知道兄弟。去年王总给我们发年终奖地时候没有给现金。而是每人给了一万张上海地股票认购证。”
    “一万张认购证!我地天啦。如果操作得当。这绝对不止一千万啊。”李士万羡慕得差点连口水都流出来了。上海地股票认购证可以说是史上最能赚钱地事。不要说一万张。就是一百张也值几十万地啊。那一万张……。想着想着。李士成不由得舔了舔自己地嘴角。那里已经出现流水……
    “谁说不是呢。一万张认购证被我三百万就卖了。整个公司地高层就我获利最小。”杨鑫磊沮丧地道。
    “三百万!”李士成嘴角地流水再也止不住。他心想。如果自己要是去年就跟王小明那该多好啊。他突然摸了摸刚才没好意思打开地信封。去年王董就能给公司地高层发三十万地年终奖。今年不管怎么样只会高不会低吧?
    李士成悄悄的把信封拿出来,在桌底下把信封打开,里面并不是像他所想的那样是一叠崭新的钞票,而是一张存折。他抽出来翻开一看,前面是个一,后面有好几个零,他眼睛都看花了,用手指一个一个的数过去,最后才确定,后面有六个零,也就是说今年所有人的年终奖都是一百万!
    自己成百万富翁了?这是李士成的第一感觉,想当年自己从海外留学归来,想的不就是要创一番事业,得一场富贵吗?虽然现在每个月拿着一万多的薪水,但是李士成对此并不是太满足。而现在突然出现的一百万,绝对能让他大大的满足,要知道自己进入大可电子公司才半年多时间,而这中间还被派到香港中文大学学习了三个月,现在每个星期还要进行函授学习,而这些本来应该是由自己出钱去做的。可是王小明不但由公司出钱帮他们培训,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工资也是一分不少。使得他八千的月薪在香港也不会过得寒碜。
    跟着这样的老板做一辈子也愿意啊?
    李士成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可是他随即又想到,自己可是答应了“他”,一过完年就辞职,跳槽到广东的万燕公司担任中方经理。其实那也不能完全算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要知道大可电子公司已经决定不再对国内的企业授权,所以李士成才想出这样的一个主意,让“他”成立一家中外合资或是外商独资企业来与大可电子洽谈,否则就算是开再高的价格,也不可能拿到大可电子的授权。
    “李总,你怎么突然比我还要沮丧?是不是对王董的红包不满意?”杨鑫磊看到李士成看着桌底下的那张存折发呆,不由轻轻的推了推他。
    “没有,没有,满意,满意。”李士成一下子才惊醒了过来,忙不迭的说道,现在可不是后世的通货膨胀时代,人民币的购买力还是非常强盛,一百万就算是拿到北京也能买好几套房子。
    “今天既是年终总结大会也是庆祝会,今年我们的大可公司,包括大可电子、大可食品、大可北京办事处、莫斯科办事处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我既为你们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也很感谢大家一年来对我的支持。所以各自汇报完之后,晚上举行一个酒会,没有外人,就我们公司的人一起庆祝一下。”王小明说道,又是一年过去了,今年自己做的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办起了大可电子公司,这本来是送给燕舞公司的一份大礼,没想到最后还是便宜了自己,这叫什么,财运来了,挡都挡不住啊。
    现在王小明手下实力最为雄厚的当然是大可电子公司,所以由宋巧风先做总结,今年大可电子公司正式投产虽然只有四个多月,但是却创造了利润一个多亿,这是其他任何一家企业都难以比拟的。
    接下来是邹援朝,大可食品今年的利润也是以千万计,而杨鑫磊和余梁那边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为年底将近,北京薯片厂那边的生产任务很重,邹跃进并没有回来,但是他现在也成了王小明的高层之一。只有邹文化,因为缺少历练,但现在他也是杨鑫磊和余梁的好帮手。
    最后才是由大可公司驻莫斯科办事处的何东发言,他在王小明的大可公司算得上是一员老将,食品厂和办事处还没有建成的时候他就已经在省城的小小电器商行给王求打下手,一步一脚印,现在莫斯科办事处创造的利润已经不比食品厂这边差。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虽然生意的利润还是相当不错,但是俄罗斯人已经越来越对外国人表示不满,时不时的在街上就能享受外宾待遇。”何东介绍道。
    “外宾待遇是好事啊,你没看到外国人在我们中国,坐火车有专门的外国人软卧,我们买不到的车票,只要是外国人,往售票口一站,绝对能买到软卧车票,还有其他方面的待遇,在中国,他们简直是人上人。”李士成道,一开始作为海归也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但是慢慢的,这些待遇就只有外国人能享受,作为国人反而像成了二等公民。
    “你以为俄罗斯像我们中国一样也是礼仪之邦?我们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招待好外人,但是他们可不一定,他们认为外国人在那里赚走了俄罗斯的钱,现在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必须随身携带证件,否则随时有可能被罚款或是拘留。这绝对不是开玩笑,如果不是我们办事处与莫斯科的高层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关系,我都差点被他们拘留!”何东气道,在莫斯科,外国人的货物被查抄、没收的事可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中国人因此都有了打算回家的念头。而今年何东之所以亲自回来一趟,也是想着要向王小明汇报这件事,再这么下去,莫斯科办事处的生意将会越来越难做。

  (。。)

    正文 第二百三十章 本土
     更新时间:2009…8…19 9:21:08 本章字数:3457

    现在俄罗斯政府部门对外国人的货物查得越来越严,稍有差池就会引来灭顶之灾。像大可办事处还好些,凭着大可公司雄厚的实力,与当地一些政要取得了良好的关系。在俄罗斯,只要有钱,你就能买到你所想要的
    但是形势发展越来越对大可公司不利,每次货物进入俄罗斯,繁琐的报关手续,对进口货物严格的检查,这都极大的延迟了货物进入市场的时间。而且现在俄罗斯还在制定一些相关的法规,对进口的货物设置了重重的障碍。
    “王董,今年我们莫斯科办事处取得的利润是除了电子公司以外最好的,但是明年还能不能保证就很难说。”何东说道,他已经从很多方面听到过传闻,从明年开始,俄罗斯将对进口货物提高关税、不定期的抽查、限制进口商品的种类,总而言之,他们就差把不欢迎外国人这几个字写入法律了。
    “你所说的我都知道,但是我们不能消极应对,而应该主动出击。一流人才会改变环境,二流人才适应环境,三流……当然是不适应环境。”王小明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