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是张辰家里的房子是李天平这个很有责任感和良心的商人建的,并没有偷工减料的事情,而张辰进行的一系列装修也都本着尽善尽美的原则,隔音效果不是一般的好。即便是在房间里大喊大叫,早走廊里也只是听到一些声音,并不会觉得很严重。
否则就他们两人那三不五时就是一晚上的折腾,而且常常玩的很出位,被张芷兰和陈雯琳知道了早就担心的要死了,年轻人在这方面毫无节制对身体可是很有坏处的。张芷兰和陈雯琳都是过来人,也到了一定的年龄,而且陈雯琳还是一个出自陈氏门下的医生,对这些都是在乎的。
现在的张辰根本就不可能像之前自己想象的那样,做一个完全的甩手掌柜,买卖越做越大,手上的事务也越来越多。有不少事情都得他亲自去cāo心。手下的哼哈二将也是极力地帮他减负,有些事务也不可能完全都减掉,一个资产数百亿集团的老板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只要是张辰待在京城的rì子。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务需要他处理,看着宋武和沈宪波两人明显写着劳累的脸,他还真不好意思把事情都推出去。想想这哼哈二将跟着自己的这几年,一直在东奔西走的忙碌着。张辰也觉得两人的确是有些辛苦,想着是不是该给他们多找些助手了。
跟两人商量了一下,宋、沈两位倒是很愿意找人帮着分担一下,他们掌控大局就好了。可现在蓝图公司里能用的人才已经都撒出去了,还是有些不够用。要说吸收新的人才进来,这倒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可哪有那么多有能力又信得过的人才呢。
毕竟张辰名下的买卖和其它的大企业有一定的差别,别人都是尽可能地把资产做大,哪怕是虚假的做大都可以,以便于成立集团公司。这样就可以从银行申请到更大量的贷款,用于业务和底盘的发展,而银行的贷款批下来跟着的监控也很厉害。不是随便就能动用的。
可张辰这边完全是尽量不要往大做。就保持单个公司的形式存在,以蓝图为总公司xìng质来进行管理,并且要细分到每一个行业的管理小组,以免在经营整体的某一环节造成认为掌控阻碍发展的现象。
说到贷款就更不用提了,所有的经营项目上一分钱贷款都没有,张辰手里那可有的是钱。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张辰到底有多少钱,但总的可以概括为“很多”。他的钱不仅投在了公司。就连那些国外的世界级大银行里,都在帮着他放贷款和投资。这也是宋武和沈宪波都了解的。
就是因为公司不缺钱,账面上哪的资金量又都比较大,这样一来就更要注意到所有的资金流向,避免有人见利起意,包公司账面上的钱私自挪用,或者是更严重的贪墨和据为己有。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也许最终能够找到人或者钱,但是因此形成的恶劣影响却是更为严重的,必须要在这一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去管理。
三个人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吸收人才和培养、储备人才的事情,将作为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争取在一到两年之后,不再有用人荒的现象。
又谈了一些公司管理上的事情后,沈宪波说到了唐韵的未来发展,提议将唐韵文稿中心现藏的部分大部头古籍进行一次相对规模的制作发行,一次来稳固和再一次提升唐韵在整个文化界的地位。
在沈宪波的建议中,除《永乐大典》这种绝世的唯一珍藏版书籍外,例如《太平御览》等大部头,以及现有已发行的古籍类书籍在内容上有差别的原始版本,都可以摘选出一部分有影响力的来统一发行。当然也包括一部分西方的经典著作,还有类似于莎士比亚没有引发过的手稿等,也可以发行一些。
这件事做下来之后,相信唐韵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都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并且更加的稳固。这种提高不仅仅是在文化层面,在社会普通层面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毕竟这是唐韵自己印刷出版和发行的,而版权也完全属于唐韵,影响力必然广大深远。
这种事尤其在国外,提升影响力的不仅仅是唐韵这一家,东方古老的华夏古国也会因此受益,要知道在西方,对文化和版权这类东西可是很看重的。一个东方国家的博物馆,可以拥有西方最古老的书籍和名人手稿,这要比在大都会博物馆见到一千年前的东方文物更加然人震撼。
这个想法倒是和张辰的想法不谋而合了,张辰早就有过这样的打算,只是那时候唐韵刚刚起步,还没有达到现在这么大的影响力,出版的事情肯定会受到阻碍和利益的盘剥,张辰可不想做一个散财童子。
现在机会已经成熟了,以唐韵现有的影响力,完全不惧任何的阻拦和盘剥,大不了老子去国外印,然后再“出口”到国内来。看看到时候这耳光是打在谁都脸上。
定下第二天在唐韵的会议室对这个事仔细研究,把蓝图和唐韵相关到这件事的人都召集起来,大家共同商讨。拿出一个最好的计划来。
张辰和宋、沈两人告别后,就驾车往潘家园去了。今天一大早,张沐就把宁琳琅拉去逛街,许是因为习惯了。逛着逛着就逛到了潘家园。打电话给张辰,让他事毕后去潘家园会合,然后一起去吃晚饭。
到了潘家园时间还早,张辰也没有急着联系她们,自己一个人先逛了起来。一路上也碰到了几个熟人,都是藏协的会员们来淘换东西的。
张辰也是年轻人,年轻人该有的玩心他也一样有,一时间起意想要玩一把。在一间小店里收了一件清中期的粉彩葫芦瓶,品相不算太好,但好歹是官窑货。一千块捡漏买下来,到了稍远点的另一间店里,十二万转手出去。算是赚点零花钱。
但也就是玩这么一下。真要是玩大了给市场里的人认出来,接着就又是一阵子闹腾,晚饭很可能就要推迟了。卖了瓶子后心情很不错,又去马三立店里坐了一会儿,马三立对张辰当然是万分的欢迎,闲聊了本个多小时才告辞离开。
市场快关门的时候。在停车场和张沐、宁琳琅见了面,两个人手里倒是拎了不少的东西。大概有七八件的样子,看来今天是大有收获了。
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俩人今天也纯粹是来玩的,收上来的东西只有一件明末的竹雕算得上正经货,其它的也都是一些平常物件。
清晚期带裂纹和豁口的大雅斋粉彩高足碗,清中期仿宣德官窑的青花笔筒,民国“洪宪年制”款的六棱茶壶,有裂纹的明中期生肖纹玉佩,都算不上什么jīng美。
张辰略带失望地道:“我说你们俩就淘换来这么些东西啊,这都是经济不富裕的一般藏友主攻的,你们不说弄两件好东西来,还把这些都搜刮走了,让别人怎么混啊。”
说这话的时候,这厮已经完全忘记了,就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前,他还用一只有几个豁口的瓶子换了十二万,现在倒是叨叨起别人来了。
张沐哪知道这家伙的事,还以为他是刚来呢,语气不爽道:“你以为我们愿意啊,今天不知道怎么了,好像所有人都商量好了似的,要把好东西都留在家里不拿出来,我们走了两个小时在遇上这么一件竹雕。
其它这些我们也不想收啊,可那几个摊主就好像和这些东西有仇一样,随便扔在不起眼的地方,都没人愿意去看。如果我们不收,还不知道后边是什么结果呢,最后被毁了、坏了也不一定。还不如我们先收起来,然后通过拍卖公司拍出去,我们能赚点零花钱不说,东西也能落到正经人手里,这不挺好的吗,有什么不合适。”
张辰顿时语拙,人家说的很对啊,有很多不是太出sè的东西,的确是因为没人认出来而导致破损和毁坏。这些东西的确是品相不好,可以都是正经有年代的玩意儿,就这么损坏了实在可惜。
张沐她们把这些东西收了,然后再卖出去,的确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张辰想到自己以前也这么干过,遇到好的就自己收藏,一般的和品相差的就卖掉,在赚到钱的同时还能拿把东西转出去并且让别人保护起来,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啊。
张辰的脑子顿时转了起来,自己这两年的眼界太高了,对于这些普通的玩意儿根本看不上,也没有再去管这个的心思,看来是犯了一个大错误啊。
如果能够把这一类的东西弄在一起,那也是很有样子的,或者交流出去,或者留下来改一个伤残文玩古物的专项展厅,提醒大家要珍稀和保护文物,这种用现实来引起行动的做法是绝对可行的啊。
而且这些东西也都有不少,没被人认出来的能占到一半以上。聚少成多,单单是交流拍卖这一项就是一笔很大的收入;用展览来进行保护的宣传,作用更是显著。这个事一定要放在明天的会上说一下,让人专门开设一个这样的工作小组,就在唐韵收有破损的东西。
大部头些列古籍的出版发行是一件大事,一件放到所有的层面上都不得不重视的大事,唐韵和蓝图的各位头领们都相当重视这件事。第二天都推开了所有的工作。去到唐韵的办公大楼开会,争取早rì把这个能够给唐韵带来耀眼光芒的工作定下来。
张辰把每天早上都需要做的事情重复过一边之后,开车载着宁琳琅和张沐一起出发往唐韵去。宁琳琅在商业上也是一个很有头脑和智慧的人。在这件事上一定能够提出有用的建议;而且张沐还兼管着唐韵的所有出版发行以及版权等工作,这个会议必须有她的参与。
张辰在京城的行动基本上都比较声势浩大,前前后后的车子加起来至少也得有五台,张辰自己对于这个觉得是没必要的。安镇忠等人有一段时间也觉得可以适当放松一些。但是在张沐被绑架事件发生后,这种出行的规矩就成了必须的了,张辰用老板的身份命令都被安镇忠拒绝了。
现在不只是张辰,张芷兰和陈雯琳等人都一样,每天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护卫队员和保镖跟随着。还有在暗处提供应急的预备成员。张沐也曾经因为这样的保护措施而苦恼。可一想到自己被王立章绑架的场面,最后还是接受了安镇忠的安排。
因为车上有张沐和宁琳琅,去的还是唐韵那种人流量特别大的地方,护卫队今天出动的车子要比平时多一些,安镇忠和韩奎亲自驾驶两台奔驰ML350,分别作为领头和押后,五台大众T5两前三后,把张辰的卡宴turbo结结实实地夹在中间。
一行八台车浩浩荡荡地从别墅区开出来。让门口的保安好一阵羡慕。看看人家这成sè,人比人真是要气死啊,别说坐在中间那台车上,就是坐在那些T5上面,也要比站在这岗亭里强百十倍。
从长城尊邸到唐韵和蓝图的这两段路上,张辰的车队走的是最多了。沿途的商家和常驻户都知道这场面,差不多所有的交jǐng也都知道。而且好知道这是什么人的车队。龙城张家的车队啊,那是超级庞然大物。而车上的这位更是牛的不得了。
上面早已经发话下话来了,只要,只要这车队不发生交通事故,谁都别去没事找事;发生了事故,也要把这车队往游离的方面领。不过交jǐng们都很轻松,这车队从来就不违反交通规则,不仅行为规矩礼貌,还会时不时慰问他们一下,如果所有的人都能这么守规矩,那交通得多顺畅啊。
车队一路行来,大多数人们都已经习惯了,少数不太了解的和外地到京城的人,都在路边停下脚步来看看。
有人感慨道:“这京城的人就是讲排场,光这车队就得近千万,这人得有多少钱啊。”
这是他们没见到张辰最牛的车队,一边摆摊烤红薯的大爷接嘴道:“老乡你是外地来京城的吧,对这个车队肯定是不了解,这还都是小意思呢。就这位,又一次出来带了十几台车的车队,就中间一台主车的价格就抵得上这个车队,前前后后的车加起来据说得有四千多万,那才叫排场呢。”
这位摆摊的大爷倒是也不客气,又给一边到京城办事的外地老乡讲解了一下这车队的来头,和京城一些衙门的所在地等等。虽然他说的也不完全准确,但还是给这几个外地进京办事的人带来了一些有用的消息,临走买了他好几个烤红薯。
路途并没有多长,加上一起等红灯,没用半个小时就到了唐韵内部进出的大门外。安全问题一般都不会有,怎么说也是这么大的阵仗,没哪个不开眼的专门来找死。
车队行驶最大的特点就是稳、整、快,到了唐韵内部有专用的通道,不允许外部的车辆进入,行驶起来更是放心的很,速度也不会怎么降下来。
可是在车队刚刚进如唐韵大门的时候,斜刺里冷不防杀出几条不知道是不是好汉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