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长 徐深吉 政治委员 吴富善 副旅长 杜义德 参谋长 李茂思 陈明义(后)
政治部主任 袁鸿化副主任 陈元龙 彭学桂 武装科长 彭学桂(兼)副科长 韩克华
组织科长 刘 盛 宣传科长 郑虎畅 锄奸科长 寇庆延 敌工科长 廖截符
民运科长 罗应田统战科长 金冒克
第771团
团长 徐绍华 政治委员 张百春 副团长 贾建国 参谋长 周力夫 政治处主任 吕 琳
第10团(原青2团)
团长 陈子斌 政治委员 吴宗先 副团长 周其春 参谋长 邓岳政 治处主任 沈钦尧
第11团(原青3团)
团长 李继孔 政治委员 桂承志 副团长 程其准 参谋长 陈明春 政治处主任 赖达元
1941年秋季前后
新4旅(属冀南军区)
旅长 徐深吉 政治委员 文建武 副旅长 杜义德 参谋长 陈明义 政治部主任 袁鸿化 副主任 陈元龙
第771团
团长 徐绍华 政治委员 张百春 副团长 贾建国 参谋长 周力夫 政治处主任 吕 琳
第10团(原青2团)
团长 陈子斌 政治委员 吴宗先 副团长 周其春 参谋长 邓 岳(刘 岳?) 政治处主任 沈钦尧
第11团(原青3团)
团长 李继孔 政治委员 桂承志 副团长 黄学义 参谋长 陈明春 政治处主任 赖达元
1942年4月后
新4旅(1942年4月与第4军分区遭敌合击;6月重建新4旅,辖第771团、第20团和骑兵团;11月旅机关与第4军分区机关合并,第771团归第4军分区,第20团归第1军分区,骑兵团直属冀南军区)
旅长 徐深吉 政治委员 文建武 副旅长 杜义德 参谋长 陈明义 政治部主任 袁鸿化 副主任 陈元龙
第771团
团长 吴宗先 政治委员 张百春 王进前(后) 副团长 贾建国 参谋长 周力夫
第10团
团长 向守志 政治委员 曹光岩 副团长 邓 岳 参谋长 陈明春 政治处主任 X怀全
第11团
团长 李继孔 政治委员 桂承志 副 团长 黄学义
1944年2月
1945年8月
1946年3月
1947年7月,团长吴宗先、政委张世功、参谋长力夫、政治处主任。
冀南牺牲的县团以上干部烈士名单……摘自陈再道回忆录
易良品:原新七旅旅长、六分区司令员。
肖永智:原新八旅政治委员、七分区政治委员。
桂干生:原新九旅旅长、一分区司令员。
赵义京:五分区司令员。
李荣: 四分区司令员。
李忠: 二地委书记兼二分区政治委员。
杨宏明:原新九旅副旅长、四分区司令员。
李林: 原一分区司令员、25团团长。
王育民:津浦支队政治委员。
陈耀元:五分区副司令员。
夏祖盛:六分区副司令员。
王泊生:六地委副书记兼六分区副政治委员。
邓永耀: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孙毅民:四分区政治部主任。
袁鸿化:四分区政治部主任。
刘诗松:新七旅政治部主任。
郑前学:一分区参谋长。
郭好礼:一分区参谋长。
耿钦德:一分区政治部主任。
陈元龙:新四旅政治部副主任。
张俊峰:五分区政治部副主任。
赖勤: 冀南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
斐香斋:一分区路南支队司令员。
曾玉良:原冀南军区骑兵团团长。
肖显友:东进纵队作战科长。
荆维德:先遣队第二团团长。
许清: 东进纵队第三团副团长。
王陵: 冀南军区特务团政治处主任。
欧平: 冀南军区政治部教育科长。
马参: 冀南军区政治部保卫科长。
石嘉植:冀南军区政治部敌工科长。
夏一民:冀南军区供给部会计科长。
周力夫:新四旅771团参谋长。
毛少臣:新四旅771团供给处长。
陈子斌:新四旅10团团长。
桂承志:新四旅10团政治委员。
李继孔:新四旅11团团长。
程其昌:新四旅11团副团长。
夏全亮:新四旅11团副团长。
吕韵:新四旅11团参谋长。
李唐: 新四旅宣教科副科长。
郭政: 新七旅19团团长。
余保林:新七旅19团副团长。
李清德:新七旅19团副团长。
南寿芝:新七旅19团政治处副主任。
徐绍恩:新七旅20团团长。
李汉英:新七旅20团政治委员。
王 干:新七旅20团政治处主任。
孟夏农:新七旅敌工科长。
史钦琛:新八旅22团政治委员。
吴新之:新八旅22团政治处主任。
徐宝山:新八旅24团团长。
屈乾坤:新八旅24团副团长。
郝光: 新八旅24团政治处主任。
梅华樊:新九旅25团团长。
张云生:新九旅25团参谋长。
张智法:新九旅26团团长。
王明春:新九旅26团参谋长。
荣子文:新九旅27团副团长。
王顺平:新九旅27团政治处主任。
阎兆亨:新九旅筑先纵队独立团政治处副主任。
王世杰:一分区基干团总支书记。
刘英: 一分区司令部作战股长。
李刺: 一分区政治部宣教科长。
张江声:二分区司令部股长。
李明德:二分区卫生处处长。
刘芹生:三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刘天才:三分区供给处政治委员。
邬泽远:三分区处长。
方思文:三分区今滏西支队副科长。
张金铭:三分区今滏西支队供给处长。
刘伯修:三分区今滏西支队敌工科长。
韩风: 三分区武工队政委。
周科榜: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
赵玉发:四分区机要股副股长。
李佐军:五分区司令部股长。
赖东卫:五分区卫生处政治委员。
温益祥:五分区供给处科长。
郭烈卿:六分区政治部敌工科副科长。
邵德普:六分区司令部股长。
张鼎铭:六分区司令部股长。
靳升云:六分区司令部股长。
张龙: 六分区卫生处政治委员。
荣连超:七分区政治部敌工科科长。
程安然:七分区司令部副股长。
孙立民:冠县县大队大队长。
潘玉林:堂邑县县大队政治委员。
李辉路:莘县县大队副队长。
任明: 南峰县县大队副政治委员。
曹士襄:武邑县县大队副大队长。
范振汉:武邑县县大队副政治委员。
戚峰: 武城县县大队副政治委员。
杜平: 丘县县大队副政治委员。
乔继居:故城县县大队副政治委员。
高岚: 广平县县大队队长。
邱金池:永年县县大队政委。
张利民:清河县县大队队长。
此外,还有几个营长,都是老红军战士。
如:陈芳祯、曾林山、杨永涛、吴炳先、杨生芝等。
冀南党政群各界牺牲的领导同志也很多:
冯化宣:直南特委委员。
李礼: 冀南区党委委员。
刘铁之:原冀南行署秘书长。
高捷成:冀南银行行长。
贾庭修:冀南区党委妇委书记。
段孟青:冀南区党委巡视员。
董宁: 冀南二地委书记。
王青: 冀南五地委书记。
解蕴山:冀南一专署专员。
张化南:原冀南二专署专员。
李松霄:冀南五专署专员。
李著前:邯郸县委书记。
李九江:冀县县委书记。
刘漫谈:冀县县委书记。
张平: 武邑县县委书记。
信孟卜:武邑县县委书记。
何如之:宁南县县委书记。
苏本固:尧县县委书记。
刘正山:原任县县委书记。
郭志通:肥乡县县委书记。
门九敬:肥乡县县委书记。
张子敏:清江县县委书记。
任光亚:威县县委书记。
赵玉森:成安县县委书记。
郭企之:曲周县县长。
赵炳图:武城县县长。
李向农:原柏乡县县长。
马功岑:永肥县县长。
夏庆贤:巨鹿县县长。
赵选: 永年县县长。
刘忻(化名:杨化南):漳河县县长。
李平东:南宫县代理县长。
吉新起:南宫县代理县长。
王一夫:冀南区党委干部科科长。
马克昌:冀南区党委武装部科长。
张罕涛:北方局青委干部。
孙仰周:冀南《抗战》社社长
吴明: 冀南四地委宣传部长。
王启光:冀南五地委宣传部长。
樊振庭:冀南五地委宣传部长。
韩强: 武城工委书记。
赵亚人:三专署公安局长。
刘平: 四专署公安局长。
宁心力:四专署秘书主任。
王玉修:一专署秘书主任。
王肃武:冀南行署公安总局秘书。
梁振芝:武城县公安局长。
任瑞峰:清河县公安局长。
白公素:鸡泽县武装科科长。
齐谷生:边区参议会冀南办事处主任。
石太和:边区参议会参议员。
朱力伦:一专署武委会主任。
曾一: 而专署青救会主任。
潘宗正:巨鹿县救国会主任。
李竞进:新河县救国会主任。
王婉贞:魏县妇救会主任。
6军17师
17师的前身是43年组建的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新编第4旅,后改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4旅,47年2月10日编入陕甘宁野战军仍为新编第4旅,3月16日改称西北野战兵团新编第4旅,7月31日改称西北野战军新编第4旅,47年10月11日编入新组建的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仍为新编第4旅,49年2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17师。该师是有红军基础的老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了榆横、西华池、延安保卫战、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陇东、三边、榆林、沙家店、延清、宜川、黄龙山麓、西府陇东、澄郃、荔北、西北冬季、春季攻势、陕中、扶眉、兰州、进军新疆等战役战斗。部队战斗作风硬朗,骁勇善战,战斗经验丰富,执行命令坚决,敢打硬仗恶仗,攻守皆佳,战斗力超强,是一野头等主力师。
49团的前身是红31军91师,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1团,后编入129师独立旅仍为771团,38年8月21日编入八路军青年纵队还为771团,40年4月改称129师新编第4旅771团,42年11月改称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771团,43年调入新组建的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新编第4旅仍为第771团,后改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4旅771团,47年2月10日编入陕甘宁野战军仍为新编第4旅771团,3月16日改称西北野战兵团新编第4旅771团,7月31日改称西北野战军新编第4旅771团,47年10月11日编入新组建的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仍为新编第4旅771团,49年2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17师49团。该团是红四方面军的老红军团队,战斗作风过硬,久经战阵,战斗力很强,是军、师主力团,也是一野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团队之一。
50团的前身是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新编第1团,后改称第129师386旅16团,42年夏改称八路军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第16团,43年调入新组建的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新编第4旅仍为第16团,后改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4旅16团,47年2月10日编入陕甘宁野战军仍为新编第4旅16团,3月16日改称西北野战兵团新编第4旅16团,7月31日改称西北野战军新编第4旅16团,47年10月11日编入新组建的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仍为新编第4旅16团,49年2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17师50团。该团是有红军基础的冀南老团队,部队战斗作风硬朗,善打大仗恶仗,攻防兼备,战斗力很强,是军、师主力团,也是一野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团队之一。有“朱德青年团”的美誉。
51团的前身是47年10月在山西省组建编成的晋绥军区补训团;48年2月;编入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新4旅为第3团,49年2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17师51团。
六军十七师各团今何在?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的战斗序列中,17师被誉为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钢铁之师,这是一支由徐向前、李先念、刘伯承、邓小平、彭德怀、贺龙、王震直接指挥过的部队。其战斗历程可以追溯到1927年11月党领导的黄麻起义,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战期间,被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新4旅,参加过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1兵团6军17师。1949年进军新疆。1953年集体转业,组建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6师。这个师,出了52位将军,现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6师五家渠市中心有一条将军街,竖了52位将军画像的灯座。
6军17师进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