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儿上去吧,我来的时候跟他们说了,说你开车一块儿回来。”小薇说。
“不了,太晚了,估计我老爹老娘也在家等着呢,我开回去还得1个多小时呢。要不我过两天再来看望咱爸咱妈。”老杨笑着说。
“去,去,说两句就没正经的。那行,你赶紧回去吧,路上慢点开啊。”小薇说。
俩人下车,老杨打开后备箱,拿出小薇给父母买的T市土特产。小薇注视着老杨上车,开车走了。
………【第七十四章 游子归家(下)】………
一路直奔家里,小薇住在TY的市里,而老杨的家在郊区。
看着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亲切的环境,老杨心理涌起了一种游子归家的情绪。
车行一路,穿过县城,直奔村里。现在村里条件也不是很差了,以前的土路,也便成了柏油路。
老杨的车挺炸眼,不时的有村民,停下脚步看着老杨开车过去,老杨看着熟悉的乡里乡亲,感觉很亲切,很舒心。
看到自己家的小二楼了,终于到家了,把车停在家门口儿,抬头看了看自家门口的对联儿,上写“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人逢盛世,岁值华年”。
老杨刚要抬手窍门儿,门内响起了狗的狂吠声儿,给老杨吓了一跳。
“去,去,一边儿去,长根儿是你回来了吧。”门内响起了老杨日思夜想的母亲的声音。
“妈是我啊。长根儿回来了。”老杨在门口儿喊到。在农村,都叫小名,老杨的小名就叫长根儿,他在村里是长字辈儿的。
门开了,先窜出5条狗来,两支大的,后面儿还跟着三小的,围着老杨不停的转悠,嗅来嗅去的。老杨一看都是金毛,老杨放心了,金毛跟人最亲,轻易的不咬人,老杨开心的摸摸两支大的,又抱起一支小的,狗狗们挺亲热的跟老杨那腻味。
“根儿啊,你可回来了,你爸正在厨房炒菜呢,我看看,都瘦了,跟你说自己要照顾好自己,这么大人了还是不会照顾自己啊。”杨妈一边说着老杨,一边拽着老杨往家走。
“妈。”老杨把小狗狗放在地上,一把抱住了自己的老娘,感觉自己眼圈有点红。
“都多大人儿了啊,赶紧进屋。”杨娘疼惜的拍着自己儿子的肩膀,感觉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啊。
“妈,我给你们带了点T市的土特产回来,你等等啊,我给你拿去。”老杨松开杨娘的怀抱,扭身去开车后备箱。杨妈跟着出来了。
“呦,这是你的车啊,这得多少钱啊,没事又买什么土特产啊,每年你回来都带,以后甭买了。自己赚点钱不容易,省着点花。”杨妈嘴上说着,可看到自己儿子本事的开回一辆车,还是很开心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儿子取得成就的欢心。
“呦,杨娘,这是长根儿回来了啊,你瞅瞅这车,这是奥迪吧。”一个中年妇女说。
“哈,二审儿啊,吃了嘛?”杨娘说。
一会儿门口儿的乡里乡亲就来了不少,围着老杨母子说话,一通寒暄,好半天老杨母子才算是进了院儿。临走周围的乡里乡亲的还说呢,你看人家长根儿,才出去几年啊,就混出个样儿来了,都开着奥迪回来了,我那会儿就说,这小子小时候就看出来了有灵气儿,我说吧。
在院子里,“根儿啊,车放外面没事吧,挺贵的东西。”杨妈说。
“妈您放心吧,都是乡里乡亲的没事儿。”老杨一边搂着自己老娘的肩膀一边儿说。
“对了妈,这就是你们养的狗吧,这么快都生三了,还真好玩儿。”老杨说。
“可不,当初你爸听了你的话,还真去买了,花了好几千,给我心疼的啊,生小狗的时候我盯了一晚上呢,听说现在一支小崽子在城里就能卖个三五千的,你爸正考虑着回头弄城里卖呢。养这玩意看来是比养猪好赚钱啊。”杨妈说。
“哈,没事不着急,养着玩贝,喜欢就留下,不喜欢就卖了。”老杨笑着说。
老杨跟妈,提着一堆东西进了家门儿。
“哈,你小子回来了,打小就有口福,我刚做好你小子就回来了。”老杨爸端着刚做好的红烧排骨从厨房出来了。
“爸。嘻嘻,今儿够丰盛啊,这么多好吃的。”老杨放下一堆东西,直奔方桌,抓起一块儿排骨就往嘴里放。
“你小子,洗手了嘛,赶紧洗手去。”老杨爸笑着说,看到自己儿子终于回来了,老杨爸心理特别高兴。
一顿饭吃的一家子开心的不得了,老杨还陪着老爹喝了两盅,爷俩抽着老杨带回来的中华,美滋滋的。
一边吃老杨一边跟父母说了说近况,忽悠的老爹老妈一愣一愣的。本来老杨不想说的,可老爹老妈在电视上都看到自己了,瞒着也没用,再说从小到大老杨跟父母感情很好,有什么事都是敞开了说。
老杨还给老爹老妈拿出20万的折子,说是孝敬爸妈的,你们愿意拿着这笔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老杨爸,看着手里的20万的折子,感慨万千。“根儿啊,你长大了,你做的事我们现在也不是很懂,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一定要注重节俭,这是我们杨家人的传统。这笔钱我们不能要,你自己在外面不容易,你爹我还行,挣的钱足够养活我们老两口儿了,你自己好就比什么都好。”老杨爸说。
接过是推来让去,最后老杨说让老娘帮自己存的老婆本儿,这老两口才把钱收下。
“根儿啊,你在外面这么多年,啥时候带个姑娘回来跟我们看看啊。”老杨娘问。
“我……我……我……那个。”老杨在那直磕巴。
“咋了,是不是有姑娘了,你小子,怎么不带回来看看,哪儿的姑娘啊,票不漂亮,干什么的啊。”老杨爸问。
“那个,那个,就……就……算是吧。其实你们应该在电视上见过了。”老杨红着脸说。
“电视上?哪个啊。”老杨父母听迷糊了。
“就上次,你们在电视上看到我,坐我旁边一块儿出席记者招待会那个。”老杨说。
“呦,我们没注意啊,他娘,你注意了嘛?我没印象啊。”老杨爹说。
“我。也没啊,光顾着看根儿了,你也真是的,也不带回家看看。”老杨娘埋怨道。
“妈,八字儿还没一撇呢,回头再说吧……”老杨说。
“你小子,不挺有脑子的嘛,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抓紧抓紧啊,别晃来晃去的把正经事儿耽误了。”老杨爸说。
于是一晚上,围绕着老杨的审讯不断的继续
………【第七十五章 太监】………
转天一早,老杨睡了个舒服的懒觉,家里的床还是硬板床,老杨就爱睡这个,感觉特别惬意。
老杨洗漱完毕,老杨妈给他弄了早点,美孜孜的吃着。
“根儿啊,今天我想带着你去村长那儿看看,平日里虽然咱家没少给他上供,不过他也确实给了咱不少实惠,这次你回来了确实应该过去看看,你说呢?”老杨爸说。
“行啊。没问题,要说他也没少帮咱,给了不少政策,看看倒是应该的,我车上还有好几条中华呢,一会儿给村长拿去吧。”老杨一边吃一边说。
老杨吃完饭,歇了会儿,拿出两条中华包好了,跟着爹去村长家。
村长家院门开着,隔着院门看到村长正在院子里给家里骡子洗澡儿呢。
“他叔,忙着呢,我带长根儿来看你来了。”老杨爸说。
“呦,老杨来了,呵,长根儿回来了,有日子没见,大小伙子了,来来快进来,快进来。”村长停下手里面的活儿,让老杨父子进院子聊。
三人儿,坐在院里石头墩子上,喝着小茶,聊着天
“叔儿,有日子没见,您还这么精神啊,您看您这气色,多好啊。”老杨说。
“你小子,听说你在城里混的不错啊,都看着什么奥迪汽车回来了,有出息啊。”村长说。
“嗨,瞎混贝。叔儿,我给您带了点烟,您尝尝。”老杨一边说一边把两条中华拿出来递到了村长面前。
“嗨,你看你这孩子,来看我就看吧,还这么破费。”村长一边说一边接过了两条中华,开心的笑了。
于是三人在那儿聊起了大天儿,都是东家长李家短的事儿,说着说着老杨感到尿感强烈,起身去茅房。
从茅房出来的时候,路过骡子身边,老杨趔趄了一下,看看脚下是个脏的不行的破瓶子,瓶子形状有点怪,倒是引起了老杨的注意。
瓶子有个20多厘米高,分两节,上小,下大,两边有俩耳朵,老杨好奇的拎起来,里面装着水,看来是刚才村长在拿这玩意冲骡子来着。老杨拿着瓶子就着旁边的龙头把他冲干净,仔细的看了半天。
“根儿你那干吗呢,过来坐啊。”村长说。
老杨拎着瓶子回来了,做到村长跟前,还在那儿看那瓶子呢。
“哈,这娃,你看它干啥呢,脏不啦及的。”村长说。
“叔儿啊,我看这挺好看的啊,花花绿绿的,装上花当花瓶挺好的啊。”老杨说。
“唉,你们年轻人就爱讲这个调儿调儿,不嫌脏,喜欢,就拿去。”村长说。
“哈,那叔儿,我歇歇您了,回头拿城里放我办公桌那,放花挺好看的。”老杨说。
“嗨,你这个孩子,怎么能随便要东西呢。”老杨爹责怪道。
“这有个啥,孩子喜欢就拿玩去吧,这么多年的东西了,对了我记得你们家还有那次弄出来那一批的一个碗儿呢吧。”村长说。
“还说呢,那个碗早让这兔崽子给摔两半儿了,那是哪年来着,反正他还小呢。”杨爸说。
老杨在那儿直琢磨,我有嘛?我给摔了,操,真TMD败家子儿。
三人又聊了会儿,眼看快中午了,村长留他们吃饭,俩人直推辞,说家里做好了,跟村长告了别,俩人扭头回家。
“根儿,你拿这个破瓶子有屁用啊,脏不啦及的。”老杨爸问。
“走,回家再说。”老杨说。
等到了家,杨妈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了,老杨先没吃饭,好好的把那个瓶子冲了几遍,还不放心又用酒精消了半天的毒。
“根儿啊,你没事摆弄什么的,赶紧过来吃饭。”杨妈说。
“嗨,这孩子把村长家的给驴用的瓶子拿来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还记得咱家以前那个碗嘛,就是那一批的东西。”老杨爸说。
“爸,你是不知道啊,这可是好东西啊,嘻嘻,能值几十个两万哦。”老杨一边细细的看着瓶子一边说。
“你说什么胡话呢,就这破东西,咱村里每家都有几件呢。”老杨妈说。
“妈,我说的是真的,这东西可是宝啊,你们看看这地款儿写着什么。”老杨一边说,一边把东西拿给父母看。
老杨父母看了一眼,根本没看明白,示意老杨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这是三行六字篆书官款大清雍正年制。”老杨说。
“这东西全名应该叫雍正斗彩折枝花卉纹如意耳蒜头瓶。”老杨开心的说,一边说还一边轻抚着瓶子。
“啥,啥,斗彩,还如意的了?”杨妈问。
“斗彩啊,这玩意是明朝一个叫宣德的皇上发明的,你们看到那个青色文饰了嘛,那是青花,还有绿的、红的、黄的,简单说吧就是不同的颜色在一块儿,有如争奇斗艳一样,所以叫斗彩了。如意耳呢是一种称谓,管这种象条龙一样的耳朵叫如意耳。”老杨说。
“你们看看这文饰,多棒啊,折枝花、缨络纹、缠枝莲、蕉叶纹,太棒了,太棒了啊。”老杨一边说一边赞叹,同时拿出放大镜和手电又看了半天。
“真的假的啊,反正我们不懂,这玩意能值钱?”老杨妈问。老杨点点头,没工夫理自己老娘的问题。
“你要说这是清的倒真有可能,那年是8几年吧,村东头修路,歪出一个墓,里面一堆这东西,那阵穷啊,也不懂,村长一开会合计着把东西按户数分了,所以每家都有个一两件。咱家以前也有一碗,结果让你小时候给摔了,我记得好像是有你说的这个什么款儿,不过不是这么多颜色的,就是黄色的,碗里有条龙,当时你给摔了,我还打了你一顿呢。”老杨爸说。
“可不是嘛,当时挖出来的时候还一骷髅架子呢,吓死个人,要不是当时家里穷不富裕,谁要这玩意儿啊。听村里老人说,那个墓好像是个什么清代,什么什么印太监的墓。”杨妈说。
“什么印?清代掌印太监墓?”老杨想了想说。
“对对,好像就是什么掌印太监的墓。”杨妈说。
“没可能啊,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都是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