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婚宴上三杰相识
第三天,祢衡的气色比前二天好很多,这是营养丰富的菜肴滋补的结果啊。这次,他巧合的和渤海郡太守孔融以及曹军守城军队主薄杨修同坐一席。当筵席即将结束时,祢衡在绢纸写下自己的名字,他身旁的孔融正好看到。
孔融看到如此飘逸俊美的字体,当时就惊呼起来:“德祖,你快来看这位先生的字体……。”
孔融口中的“德祖”就是杨修。杨修,字德祖,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以学识渊博思维敏捷闻名于世。
孔融,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以“孔融让梨”流传于世。孔融乃是三国时期一代名儒,继蔡邕之后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孔融的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
文如其人,孔融的性格也是刚正不阿,不屈权贵,常有惊人之语。
杨修是和父亲杨彪跟随献帝一同来到许昌的,而孔融是跟随刘备军队从渤海郡赶来许昌朝见献帝的,等刘备率军开拔到前线,孔融便被留在许昌了。杨修和祢衡年纪差不多,都是二十出头,而孔融已经年过四旬了。
物以类聚,人以族分,性情和爱好相近之人,年纪不是障碍,于是杨修和孔融可是一见如故啊。自从相识后,他们一有空闲,便聚在一起海阔天空的聊侃。二人都是学识渊博,一聊就是大半夜啊,相当的投机。在投机中,二人的友情日渐加深。
杨修听到孔融的惊呼和赞美,便探过身体观看绢纸上的字体。字体果然近乎完美,极具收藏价值。
“祢衡?可是写 《鹦鹉赋》 的祢正平?”杨修目光炯炯的盯着年轻人问道。那神情就如色狼看到一个妩媚的妖艳女子一般。
“哦,你们是谁?”年轻人斜睨着二人,慵懒的回应道。
“呵呵,先生真是祢正平啊!弥先生,小生杨修,这位仁兄乃是青州渤海郡孔融孔文举,他可是文圣人孔子在世的二十世孙啊!”杨修不在乎祢衡的怠慢,他神采飞扬的回应道。此时,他只顾表达自己的兴奋和愉悦之情,根本不在乎同席的替他客人,好像他们是空气一般。
“孔文举?”祢衡眼中精光一闪,正眼望着孔融。此时,杨修还没有什么名气,孔融和祢衡可是以文采名动天下了。
“呵呵,弥先生,正是在下!”孔融随和的笑道。
“幸会!”祢衡淡淡的说道。
祢衡的冷漠并没有冲淡杨修孔融结交的热情,他们象狗皮膏药一般,贴着祢衡,一来二去,三人便投机的交谈起来,根本不顾婚宴的结束。
直到子时三更,三人才相互搀扶离去,有去孔融的家继续饮酒了。在二人的相劝下,祢衡也喝了不少酒。在醉熏的状态中,他们三人书生意气,嘴上烟云。谈古论今,针砭时弊。三人好不畅快惬意啊。
礼官自然把三人在婚宴上的表现如实记录,报告给曹操。春风得意的曹操对此不以为然:不过是三个文士出格的行为,三个文士能干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们顶多图个嘴唇的快感而已。
按照郭嘉的逻辑:物以类聚,人以族分,人与人之间都是以“圈”划分的。象孔融和杨修就不是他“圈内”的人,但是目前,他们也不是他的敌人。所以,曹操一边重用他们,也一边时刻防备着他们。
据曹操所知:孔融是忠心拥护汉室王朝的,当初在渤海郡,面对黄巾军排山倒海一般的进攻,危在旦夕之中,孔融属下一名谋士曾经劝孔融要不跟随翼州袁绍,要不投诚衮州曹操,结果被愤怒的孔融杀死了,他孔融只对皇帝效忠,他怎么能随便追随地方霸主呢?即便是死在叛军的刀下,他孔融也不会向地方霸主低下高贵的头颅的……
孔融这个人,门里出身,文采自是非凡,但是整个人说好听点是理想主义者,实际上他就是行为艺术者。当初袁绍派兵攻打渤海郡,孔融来不及向周边的英豪求救,也不抵抗袁绍的侵犯,只是和家人静坐府邸。他天真的以为袁绍一方会碍于他的家世和名声,碍于他勤政爱民的表现,会自动退兵。结果,袁绍一方利索的攻破城池,将他和家人一起驱逐出渤海郡。至此,袁绍霸占渤海郡多年。
由于孔融对百姓仁爱,没过多久,渤海郡百姓联合起来又将袁绍的驻军消灭,又将孔融迎接回渤海郡。
而杨修,更不是属于曹操的“圈内人士”因为其母亲就是袁氏兄弟的姐姐。而袁术已经在淮南登基称帝,翼州的袁绍和曹操也是面和心不和。杨彪父子之所以呆在许昌,不过是跟随献帝而已。
虽然孔杨二人不是曹操的“圈内人士”但是曹操又不得不重用他们,因为他在朝廷的根基不稳,他需要大量的人才管理城池啊。
曹操知道:他得不到孔融和杨修这样人才的忠心,但是他可以利用他们的才智。只要有一天自己不需要他们,他们的下场就是……
曹操不得不承认,如孔融和杨修之流,都是极佳的谈友,与之谈古论今不会感到枯燥,与之针砭时弊绝对获益匪浅。
孔融杨修之流有个文士共同的毛病:就是恃才傲物,喜欢钻牛角尖,他们比起袁氏兄弟,真才实学多了,而且还不讲究排场,沽名钓誉。他们的个性有点自恋,内心深处只是想完美自己,只在心田一角留下“天下”的位置。他们不如曹操郭嘉之流担当“天下”心怀忧虑天下苍生之念。
既便如此,他们也比袁氏兄弟之辈可爱许多。
对于祢衡,曹操经过一番了解,便感到此人就是自己年轻时的模样:不畏强权,嫉恶如仇,喜欢打抱不平。但是祢衡也与曹操有所不同,祢衡出身贫寒,此时还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平民出身,草根的底层生活,却胸怀和天空一样宽阔的志向,并且通过努力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知名文士,由此,曹操一眼便能看透祢衡的心理:讨厌官场,但是又希望获得官员的俸禄。没有稳定的生活,想进一步提升学问,太奢侈了!
曹操理解祢衡的心理状态:此人心理一定积累大量的郁闷和愤怒,并且还没有找到合理的发泄渠道。心理不平衡,思想肯定偏激……暗地里,曹操有点想看到祢衡到底能偏激到什么程度?他想帮助祢衡达到某个领域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曾经是他本人极其向往的境界!
如果真能达到那个境界,也比碌碌无为一生强上百倍啊!年轻时的曹操无比渴望那样啊,因为年轻时的他活的也郁闷!所以,当年在家乡城池外筑室独处,就喜欢秉烛夜读,是光着身体哦……他喜欢赤裸抵制身体狩猎啊!那在密林里疯跑,令人无比舒畅啊……
如果当时不是发生黄巾军造反,曹操家人的安危受到威胁,他才组织乡民自保对抗黄巾军,最后靠枪杆子,一步步走向权力的顶峰!
否则,他估计后半辈子就这样过了!笑傲山林,快意人生!
正是由于曹操这个不可告人的心态,所以祢衡后来的凄惨遭遇,并不是因为他攻击了曹操,令曹操恼怒,故意折磨他;而是曹操忍气吞声故意成全了他,使他成为华夏历史上的奇葩人物!
第三百一十九章 祢正平桀骜人物
祢衡字正平,青州平原郡人。年幼时为躲避青州兵祸,随家人迁徙到荆州。同时,祢衡被当代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收为弟子。司马徽精通三教九流,是当代实至名归的杂家。
本来荆州掌管者刘表想把荆州学堂交给司马徽管理,但是司马徽极其讨厌现实中的裙带关系,便自出费用在是长沙郡白鹭山建立书院,自主招生。于是天资聪颖的祢衡就成为白鹭书院的第一批学员。
司马徽招收弟子,根本不向金钱和权贵低头,只看学生的天资和品性。当然,如果出身高贵,其他条件又能被司马徽看上眼,那么你需要缴纳天文数字的学费。没有钱财,白鹭书院如何生存和运转呢?
在白鹭书院潜修十年,祢衡可是深得司马徽的真传。司马徽不止一次对门下弟子说道:“人世间,不论是读书还是习武,都是修心的过程,都是完美人格的渠道……你们要做真实的自己,这是你们一生的目标。‘学我者生,象我者死’!……。”
由于司马徽脱俗标新立异的教学理念,所以祢衡成长的十年过的很自由。期间,司马徽又收庞统,诸葛亮等俊才为弟子。司马徽听说曹操把献帝接到许昌,之后又颁布招贤令,便令祢衡来许昌寻求忠君报国的门路。
司马徽此举也是让祢衡前来曹操一方探探路子,以狂傲不驯的祢衡试探曹操的底线,如果曹操能容忍狂傲不驯放抵制荡不羁的祢衡,那就说明曹操真的是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如此以来,他的许多门生便有了去路,有了投奔的明主了……
忠君报国、完美自我、追求生命的最高境界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矢志追求和坚守的内涵品质,光宗耀祖、高官厚禄不过是一个人成功的附带品,而不是一个人最终的根本追求和归宿。不能把手段和目的混淆,这就是司马徽的弟子必须具备的素质。
身为人师,又与祢衡朝夕相处十载,司马徽自然知晓祢衡的缺点和优点:祢衡的优点就是记忆力非常好,过目不忘,善写文章,长于辩论。缺点就是他的坏脾气似乎也是天生的,急躁、傲慢、怪诞,动不动就开口骂人。当然这是祢衡面对社会黑暗面的时候的态度,由于乱世黑暗面太多了,所以他的脾气和才气呈正比发展进步的。
在司马徽认为:如果曹操能包容急躁、傲慢、怪诞的祢衡,就说明曹操真的有容人之雅量,真的是看中人的才能,而不是出身背景和拥有的势力靠山。同时他派祢衡到许昌,也想让祢衡多经历一些事情,见识一些场面,从而增长祢衡自身的才干……基于各方面考虑,司马徽便把他的得意门生派到许昌,一探曹操的虚实了。
长期生活在山林里,祢衡的体格健壮,脚力很好,只是一个月的时间,他便只身孑然一人,徒步从长沙走到许昌。此时,曹操正率领大军围攻徐州城,荀彧程昱等人主持许昌的政务和日常管理。
自从曹操以献帝的名义向天下颁布招贤令,天下英才和庸才便从四面八方云集许昌。
这些人到达许昌后,便居住在官府建造的“招贤馆。”招贤馆的饮食住宿是暂时免费的,只要一个人入住,从第一天到此人离开产生的费用都记在这个人的头上。如果此人最后被官府录用,这些费用就需要从他的俸禄中扣除。如果此人是来浑水摸鱼滥竽充数,那么,对不起,此人必须去服徭役,无条件无报酬的去义务劳动。直到所做的劳役能抵消这些欠账。
这就是陈群规定的。许昌,不养活闲人,“闲人莫来贤人来,贿者莫来慧者来!来者不惧!”
不过,陈群此时不在许昌,而是跟随曹操大军正在围困徐州。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祢衡走进许昌城,便拖着长长的影子来到招贤馆。此时,这时他走进第三所招贤馆了,前面二所已经人满为患。在招贤馆官吏热情的招待中,祢衡得知这所馆所也是人满为患了。
此时,祢衡已经不想再去第四个馆所了。因为他此时很饿,身体很疲劳。
“官爷,小生可否在马厩凑合一夜?”祢衡恳求的向官吏问道。
“这……”官吏闻言,微蹙眉宇。据他所知,由于此时,许昌大部分官员都在忙碌收集战略物资,将之送到战场,由于考评才子的官员减少,所以考核前来应试的才子的速度便放慢了,而同时越来越多的才子蜂拥而至,由此致使许昌城里的招贤馆人满为患啊。
之前,他遇到的青年俊才听说招贤馆没有空余的房间,这些人便一个个的转身离开,去城里正常经营的客栈寻找住宿了。而这个年轻人不一般啊!居然能放下尊严,向自己央求睡在马厩?!由此看来,这个青年才俊没有一般年轻人的虚荣心啊。
官吏看着面前年轻人,客气地说道:“如果公子不嫌弃马厩的腥燥之气,公子当然可以屈尊休息一晚!”
“哦,如此甚好!谢谢官爷的网开一面!”祢衡躬身表示谢意。
“呵呵,公子,你是本官见到的第一个不讲究住宿的年轻人啊!这是个优秀的品质啊!公子请随本官来……”官吏看到祢衡如此有礼貌,便展颜欢笑夸奖说道,随后他亲自将祢衡带到马厩。
由于招贤馆人满为患,整个马厩也是站满了马匹,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