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法正的建议,让许靖担任左将军②长史,相当于刘备的首席秘书了。既然是花瓶,谁不愿意把花瓶摆在自己的桌子上呢?
人才品评专家许靖接到再就业的通知,内心很纠结:要是人们要我如何品评法正,我该如何说呢?把他说成能吏,砸了专家的牌子;把他说成小人吧,可是他也做出了一些君子也难以做到的事情。
刘备不仅仅在人事任免上听法正的,而且在太太的选择这样的私事上,他也听法正的。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取益州,自领益州牧。
刘备得到了益州,却失去了太太。在荆州时,孙权把妹妹嫁给了刘备,和刘备成了亲戚。孙权联合妹夫攻打益州,妹夫死活不愿意,还撂下狠话说;“你如果非取蜀不可,那我就让你妹子守活寡去(‘吾当被发入山’),我可是说到做到,不失信于天下。”孙权担心妹子的婚姻质量,更是因为通不过刘备这一关,孙权就放弃了取蜀念头。可是,刘备最后却不声不响地自己进入了益州,孙权破口大骂:无赖,竟敢这样骗老子!二话不说,派人把妹妹接回了娘家。
天下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到处是。就是嘛,堂堂益州牧,连个太太也没有,只有几个二奶(妾),成何体统!益州牧的太太当然应该是益州最好的女人。谁是蜀中一枝花呢?不行,这是选太太,不是选二奶,不能按照美色标准来选。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那么谁是刘备身后的伟大女人呢?大家争论纷纷,那认真的程度,就像是给自己选太太。几轮角逐后,大家取得一致意见:刘瑁寡妻吴氏。吴氏能够入选,全是因为她有旺夫相(“善相者相后当大贵”)。刘瑁是刘璋的三哥,当时已经死了,其实即使他不死,也耽误不了大家把他的太太推荐给刘备,因为刘瑁是随时可以死的,只要是刘备需要。
刘备却很犹豫:不好吧,我和刘瑁一个老祖宗呢!大家本来都指望吴“旺旺”能让刘备发达起来,大家也都能水涨船高地跟着升官。领导的困难就是大家的困难,领导的太太就是大家的太太,大家都很为刘备的迟疑而失望。
看着伪君子刘备装模作样的样子,真小人法正暗笑:你和人家一个祖宗,别抢人家的地盘呀!法正对刘备要做小人却推推挡挡、做了小人却遮遮掩掩的做派很不赞同。他对大家说:看我的,保准让主公今晚入洞房。
真小人出马了,开门见山地对刘备说:“你和刘瑁的亲疏,与晋文公和子圉的关系相比怎么样呢?”
法正找刘备之前,肯定是做足了功课,检索了春秋战国那些事儿,搬出了晋文公娶侄子子圉妻的典故。晋文公就是春秋五霸之一重耳,子圉是他的亲侄子。重耳的哥哥晋惠公夷吾在位时,与秦国交战被俘,后来以儿子子圉为人质,他才得以回国。子圉在秦国做人质,秦君把同宗的女儿嫁给子圉,但是并没有留住他的心,子圉还是逃回了晋国。秦君对圉的逃离十分恼恨,就把当时在楚国流亡的重耳迎到秦国,并把原来子圉的妻子嫁给重耳。
刘备其实早就看上了吴氏的旺夫相,只是碍于和刘瑁是同宗,下不了手。法正这么一说,刘备觉得自己先前的犹豫确实是没必要的,人家重耳这个亲叔公公可以娶亲侄媳妇,他为何不能娶刘瑁的太太呢?他和刘瑁只不过在三百多年前有个共同的祖宗——汉景帝罢了。
其实,法正找的这个前人榜样,并不恰当。重耳娶侄媳妇,是迫于秦君的压力,秦君是通过这种方式,逼迫重耳与晋室彻底断绝关系。而刘备呢,并没有人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逼他上同宗刘瑁媳妇的床。刘备其实也明白法正是在为自己找台阶。禁不住旺夫相的诱惑,在法正的教唆下,刘备娶了吴氏,并在称帝后封其为皇后,死后还和她合葬在惠陵。
汉朝,婚姻不是房子车子,而是“人伦之始,王化之本”,是社会秩序的体现。刘备娶吴氏,按照当时的观点看,就是乱伦。但是,在法正看来,这个世界,只有利益,没有道德,只有欲望,没有追求。法正的逻辑很简单:只要能像重耳一样称霸,只要是旺夫,哪怕是同宗,哪怕是侄媳妇,也是不妨娶进门的。
只要利益能达到,哪管礼崩乐坏,这就是真小人的逻辑。
又是推荐官员,又是推荐太太,法正成了刘备身边的大红人。小人得志便猖狂,下一步,法正该如何对待昔日那些和自己不对眼的人呢?
难死诸葛亮——
建安二十年(215年)五月,孙权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出使成都,要求刘备退出荆州。这个天真的要求换来一个圆滑的答复:“等我们得到凉州后,再把荆州给你们。”给脸不要脸,那就别怪我撕破脸皮了——孙权开始进军荆州刘备所属的地盘。刘备闻知孙权出兵,急忙把成都交给诸葛亮镇守,亲率五万人马回到公安。
老虎不在家,猴子称霸王。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大权在握。
我法正又回来了!
扶风老乡们纷纷把画在门板上用来辟邪的法正像擦干净,现在虽然法正更能辟邪,但是也更能作恶了。鬼只是在传说中,但是法正却就在眼前。
看着扶风籍的人末日来临的样子,益州人感到不可思议,都说法正看样子比诸葛亮还宽容呢,怕他干什么呢?
一开始,人们的印象里,法正是个温和的鸽派,而诸葛亮则是冷酷的鹰派。刘备连骗带抢,夺得益州,又抢夺当地人的财产来封赏取蜀功臣,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当地豪强,上访,示威,甚至制造恐怖事件。诸葛亮摇着鹅毛扇,温文尔雅地说:绝不姑息迁就,既不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创建平安益州。
平安社会,首先得是法制社会。刘备深知这一点,于是他成立了一个五人立法委员会: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共造蜀科”。诸葛亮严刑峻法,引起了人们的不满。法正看不下去了,检索了一下汉朝开国皇帝那些事儿,做足了功课,找到诸葛亮,用刘邦初入咸阳与百姓“约法三章”③事儿说明应该缓刑弛禁来安抚人心,并要诸葛亮大批提拔干部来收买人心。
诸葛亮却没给法正面子,懒得和他当面解释,就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法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刘璋法治不严,导致小人欺主叛上,现在如果用当官封爵的宽容办法来笼络他们,官位给高了,他们反而不觉得可贵,恩惠给多了,他们反而不知好歹,如果严明赏罚,法令一行,他们就会知道好歹,不滥封官加爵,官位升了,他们就会感到来之不易而珍贵它,这样,赏罚并用,相辅相成,上下就有了秩序。
这就是著名的《与法正书》④,它被公认为是诸葛亮法家思想的体现。可是,诸葛亮给法正写这封信,字里行间,就是在辱骂法正这类人不守君臣之道,只为加官晋爵。
不过,聪明如诸葛亮是不会把想法暴露出来的,因为他得罪不起法正。生活的智者,尽可能不与小人发生交集。
但是,同样是刘备的心腹,诸葛亮想躲开法正是办不到的。如果不幸遭遇法正了怎么办?诸葛亮的做法是智者的做法:躲。诸葛亮接到检举:又一个扶风人被法正杀了。诸葛亮在检举信上批复:此事交由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处理。诸葛亮心里对那个死去的扶风人说:谁让你当年用人家做门神来着!
又有检举:法正又无缘无故地给一个人升职;还有检举:法正又无缘无故地撤了一个人的职位……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法正这人,“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对我咬牙,我一定要把你的牙砸掉。
蜀中是我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小人当道,无法无天。有人说:还得找诸葛亮,他不是对我们严刑峻法,那也该能对法正有办法。于是,他就找到诸葛亮说:“法正在蜀郡太飞扬跋扈了,您应该告诉主公,打压一下他的嚣张气焰。”
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是诸葛亮一贯的工作作风。可是,这一次,诸葛亮却是一脸难死了的表情,摇摇头,说:“主公目前在公安,北畏曹操之强,东惮孙权之逼⑤,在这个时候,进退维谷,法孝直为主公出谋划策,让主公游刃有余地应对一切,别人都不能控制。如何能禁止法正,让他不按自己的心愿行事呢!”
诸葛亮的意思就是说法正是刘备需要的人才,谁也不敢动他,他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都别惹他,他要是惹谁,那就算是谁倒霉。
法正难死诸葛亮,是因为他背后有刘备撑腰。做小人也是需要有背景的。刘备允许法正这样做,是因为他离不开法正。“太平崇仁义,乱世尚权谋”,法正就是为那个乱世而生。
①战国时燕昭王招贤报齐仇,向郭隗问计。他说“请先自隗始”。于是昭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堂号为“尊贤堂”,并把他当作老师来尊重。结果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因此强大起来。
②左将军:建安三年(198年),刘备归附曹操,被表为左将军。此后,刘备一直以“左将军”自称,直到自立为汉中王。
③约法三章:刘邦攻入咸阳后,颁布三条法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④《与法正书》: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汉纪五十九》亦载,原文为“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累,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土,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敝,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着矣。”
⑤《三国志·法正传》原文在此句后边还有一句话,“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本书没有采用。孙夫人回东吴的时间,史书上有两种不同的答案。第一种是《资治通鉴》和《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上的时间,建安十六年十二月,“孙权闻备西上,遣舟船迎妹,而夫人欲将备子禅还吴,张飞、赵云勒兵截江,乃得禅还”;第二种是建安二十年左右,依据以《三国志·二主妃子传》为代表,“先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据此分析,时间都应该在建安二十年左右。第一种说法,符合孙权和孙夫人的剽悍果敢性格和当时的政治形势,第二种说法与刘备娶吴氏为正室的说法相抵触,本书采用第一种说法。
第四节 难得奸雄
升级版隆中对——
刘备占领益州不到一年,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曹操也占领了汉中,屯兵南郑,直逼益州。传说中的大奸雄来了!刘备急忙割荆州,与孙权讲和,然后全民总动员,准备对付曹操。曹操那边却在迟疑,丞相主簿司马懿和刘晔主张乘胜追击,趁刘备立足未稳,一举克蜀,曹操却感慨地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七天后,有情报说蜀中军心不稳,曹操问刘晔说:“今尚可击否?”刘晔说:“今已小定,未可击也。”黄瓜菜都凉了,晚了。
刘备能用短短几天时间稳定益州,是融合了诸葛亮严刑峻法的君子作风和法正睚眦必报的小人做法,锤炼成自己的铁腕。但是,铁腕也得用对地方才有效果。狠的前提是稳和准。在陌生的益州,刘备能尽快地抓住益州的七寸,与“蜀中通”法正是分不开的。刘备把法正视为心腹,是有道理的。
曹操留下夏侯渊、张郃、徐晃等人守汉川,亲率大军取道长安,急急忙忙回去了。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春到建安二十二年冬,刘备忙着建设益州,曹操忙于筹备称王,又在濡须口与孙权纠缠,汉中并没有什么大的战事。
可是,刘备却主动打破了这个平衡,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春,刘备安排诸葛亮留守成都,兵分两路,一是亲率赵云、黄忠、魏延等人,出东路,向汉中进军,二是派遣张飞、马超、吴兰等人,出西路,攻取下辨(今甘肃成县西)。亲爱的法正,当然在刘备身边,以首席谋士的身份随征。
这次出征,是法正在与反战派的辩论赛中获胜的结果。
时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天,具体时日不详,很可能已是年尾。
辩论赛题目:正方:出兵汉中;反方:不能出兵。
辩手:正方:法正;反方:儒林校尉周群、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