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苏一边想着一边走,只听外头的人突然说道:“沈家媳妇,是我。”
那声音是个女人的声音,陈苏听着声音不像是那几个婶子嫂子的,好像是隔壁二诚哥的媳妇。
打开门,果然是距离家里最近的二诚大哥的媳妇,她身后还跟着一个三岁大的孩子。
“诚嫂子,怎么了?”
二诚嫂显得有些拘谨,看着陈苏,才将手上的东西递了过来,“我来看看你们,听说你昨日磕了头,这是我家二诚昨天捕的两只野鸡,给你和阿衍弟留了两只,趁热吃了吧!”
二诚嫂子一家都是和善的,因为当年二诚哥的爹沈大壮在进山捕猎的时候摔了头,当时一家都没钱医病,是沈父借了他们钱,才让二诚哥的爹捡回了一条命。
以前两家生活都差不多,二诚家想帮忙谢恩之内都让沈父拒绝了,现在沈家两老突然离世,二诚嫂子见两人被叔伯亲戚轮番的抢东西,知道二人没什么可吃的,就送了两只野鸡腿来,希望让两人能吃顿好的。
“诚嫂子,我不能要,我和阿衍都还好,吃的都有,这两只野鸡腿还是留给宇哥和二诚哥吧,听说他前阵子脚摔伤了,才要补呢。”
陈苏不大知道以前老一辈的事情,但她知道二诚家的也不容,家里也就两三亩地,二诚哥偶尔去镇上帮工,家里又有一个三岁的娃,肚子还揣了一个,他们也是捉襟见肘,吃了今冬没下春的,她怎么能要他们的东西呢?
可二诚嫂子哪里肯啊,连忙将碗塞陈苏手里,憨态的笑着说道:“没事,他那腿不过是崴了一下,早好了,早上去山上打猎,可怖,猎了两只兔子和两只野鸡,家里有吃的,你放心好了。”
陈苏脱不开手,毕竟二诚嫂子年纪比陈苏大多了,是个成年人,陈苏哪里拗的过她,只能干干的接着那碗里的两只鸡腿。
见陈苏接稳了,二诚嫂子连忙拉着身旁的孩子快步离开,一边走一边说着:“你赶紧趁热吃了,别等冷了。”
陈苏的手尴尬在那里,也只能将碗拿了进来,再把门栓好。
现在她真的要每天防着村子另一头的亲戚叔伯们。
陈苏看了一眼天井的衣服,还是先把野鸡腿拿进去。
------题外话------
求收藏,啦啦啦啦啦啦
☆、005。做贼心虚
看到那油腻腻的鸡腿,沈衍坐在屋子里头,问道:“那是什么?”
“哦,是二诚嫂子给的,她说二诚哥猎了两只野鸡,给我们两鸡腿。”
“哦。”沈衍并没有多说什么。
其实他们心里都知道,也许事实不是二诚嫂子说的那么好,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上有患病的父亲,生活也是艰难的。
可既然给了,两人便不能浪费,好歹也是肉,几天不吃肉,也是馋着呢。
陈苏将鸡腿饭好,用来晚饭当菜吃。
洗了一下午的衣服,把被亲戚弄的乱七八糟的屋子打扫干净,看着日头开始西斜了,陈苏又去田里看了那几亩田的作物。
田里的作物因为没有好好管理,被不少老鼠偷吃了,田里还长满了杂草,看着这样的作物,陈苏越发的头疼了,这些作物完全和自己以前见的田间作物不同啊,这也太少了吧,上缴了税收,还不知道剩多少?
想到这样,陈苏更加惆怅了。
田埂上不远处,有白色的大鸟飞过,朝着更远处飞去。
红彤彤的太阳开始隐没在山头,看着天色,陈苏又往回走。
快到家门,远远瞧见有个人藏在屋子后面的草堆处,不停的张望着。
陈苏眯眼一看,这鬼鬼祟祟的人不就是沈衍大伯家的二女儿二丫吗?二丫看的方向正是她家的屋子。
“二丫姐,你在干什么?”陈苏快步的跑过去质问道,沈二丫是大伯家的二女儿,叫沈夏。
“鬼呀!”说着,二丫撒丫子的跑回家去,完全忘记来的时候是为了什么?
沈父虽然姐弟上排行老三,但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以沈父家一直被称呼为了二家。
昨天,家里被沈大家和沈三家的洗劫的事情,村子里的人都是知道的,虽然不敢明面上的说
沈夏也是知道昨天发生的事情,并且当时刚割猪草回来的她,听了大哥说的话,还有些郁闷,想着娘怎么不把她带去,反而带了三婶去。
三婶正是沈衍叔叔的妻子孙氏孙小芳。
不过到了傍晚的时候,当看到母亲慌慌张张的回来的时候,她还有些不解,连忙的问着是怎么回事?
从母亲的话里沈夏知道,这二叔家的童养媳突然发疯了,和母亲三婶争执的时候自己磕了墙,怕是磕死了。
当时的顾氏和孙氏哪里有那个胆去看陈苏啊,只见她一动不动的躺地上,跟死了一样,叫了几声都叫不醒。
两人虽然都泼辣,可那都是女人之间的矛盾,哪里杀过人啊,见状,也不管陈苏有气没气,两人赶紧跑了,想着跑的快不会被人发现,即使陈苏死了她们也可以否认没看过陈苏,不知道她怎么死的。
也正是因为想着陈苏死了,顾氏是越想越害怕,虽然老三家的已经没了话事的人,可村长不可能不理会的,沈家族里的人也不可能不管的,一旦他们管起来,就知道陈苏这样子是谁害得。
顾氏越想越怕,一宿没睡,就担心第二天听到陈苏死了的消息,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官府来抓人。
反复的想了又想,顾氏自己是不敢去看陈苏有没有事情了,只能让二女儿去看看,不管陈苏死不死,都要清楚知道才行。
沈二丫沈夏和她娘顾氏一样,都是好吃懒做,只会嚎大嗓门的人,小小年纪就泼辣的要死,她今年也十六岁了,早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可是性子太泼辣,受不得管教,到现在还没人上门提亲,一是怕了顾氏这丈母娘太凶狠到时候没完没了,二是怕这沈夏是个娇主,想着农村人家娶回家肯定要干活下地的,像沈夏这样的娇娇女,他们还要供着,想了想,谁家愿意娶啊?
沈夏在家里床上躺的舒舒服服的,结果让自家老娘叫去大老远的村尾看昨天陈苏磕死了没,她心里头有气,不想去,却又怕老娘骂。
拖拖拉拉这东逛一下西逛一下的,总算是到了二叔家外头,想着二叔夫妇刚死不久,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七天了,都说七日还魂夜,沈夏哪里敢进去啊,就在外头逗留着,心里头将里面的人全部想了一遍,猜测着陈苏这小丫头早已经死了吧,怎么静悄悄的?
所以,当陈苏叫唤那一声,沈夏的魂儿都吓没了,直接撒丫子就能跑。
身后的陈苏,疑惑的看着沈夏那一脸惊慌失措的样子,摇摇头,赶紧往回家赶。
这边沈夏嚎着嗓子,连忙往家里奔去,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她看见鬼了。
这也不怪沈夏,此时天色都暗了下来,到处黑漆漆的,陈苏突然从草堆另一边出来,拍了拍沈夏的肩膀,透着远处的火,沈夏就看到陈苏牙齿白晃晃的在自己面前,又亏心事做多了,看着陈苏这模样不是鬼又是什么?
沈大家除了一个顾氏在家,剩下的三个男丁都还在田里没回来呢,所以这沈夏突然嚎嗓子的事情,就顾氏一个人听到。
这声音太恐怖了,远远的就能听见,吓的屋子里的顾氏摘菜的手一顿,脸上瞬间慌了起来,从椅子上站起,顾氏慌了。
难道这陈苏真让她和老三家的媳妇一起害死了?
坏了坏了,这可怎么办才好?陈苏虽然只是老二家的一个童养媳,可毕竟是个人,这村长里正要是知道的话,一定会重重审判她的,到时候可要坐牢的啊!
越想越担心,顾氏将篮子的菜连忙放回厨房,然后就朝着老三家而去。
老大家和老三家隔着不远,等沈夏快到家,已经看着自己的母亲朝着三叔家去了,她也连忙跟了过去。
老三媳妇孙小芳也正在煮饭烧火等着儿子丈夫回来吃完,见大嫂慌慌张张的跑过来,心里一突。
“大嫂,什么事吗?”孙氏问道,脸色也不大好。
☆、006。我不是废物
老三家向来和老大家的不和,这不是眼馋着老二家的东西,就打算和老大媳妇一起去看看,看能摸点什么回来,可这大嫂却是个急性子的,跟一个小姑娘抢什么抢,直接让人磕墙上,把人磕的不动弹了。
两人当时就慌乱走了,过后她还心里头一个劲的责怪这大嫂做事就是不妥当,差点把人给弄死了,想着以后做什么事情也不能和她一起去的了,幸好这老二家的童养媳没死,不然还不知道怎么收拾呢?
顾氏见老三媳妇还有心思摘菜,连忙把她手里的菜篮子抢了。
这一抢,孙氏嚯的站起来,恼问道:“诶,大嫂,你做什么呢?这大正和武子秀儿都要回来了,你干啥不让我摘菜呢?”
顾氏慌忙说道:“你还有心思摘菜呢,你知道你都做了什么事情吗?”
孙氏一听,她做什么事情了?不就昨天和眼前这刁妇去老二家捞油水结果毛都没捞到,反倒是这大嫂,还捞了两只鸡,自己什么都没。
这么想着,孙氏也气极了,问道:“我都做啥了?你急匆匆跑我加你来问我做了傻?”
两人都是大嗓门,喊起来,隔壁邻舍都能听到的节奏。
顾氏张了张嘴,还不知道这事情要从何说起。
正这是,沈夏从屋外走了进来,喊了声,“娘。”
“来,二丫,你告诉你婶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沈夏这突然被拉着要回答问题,完全找不到北。
“娘,你让我说什么呢?”
顾氏一愣,然后说道:“我不是让你去你二叔家看看陈苏的吗?你嚎着回来,是不是陈苏死了?”
沈夏被这么一提醒,才响起刚才嚎叫回来的事情,刚才她也没看清,就是感觉到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好像陈苏的声音响起,然后她就被吓的跑回家了。
“我……”
这回孙氏算是知道怎么回事了,笑着说道:“哟,原来是为了这茬事啊!”
顾氏见她还笑,忍不住严肃说道:“你还笑呢,陈苏都死了你还笑,要知道,昨日是你和我一起去的,她是了你脱不了干系,坐牢大家一起坐。”
孙小芳知道了情况,自然被自家大嫂这样子逗乐了,好一会才笑停了下来说道:“大嫂,你让二丫去打听了老二家的童养媳了是吗?”
顾氏不说话,那脸色已经告诉了孙氏所有的事情。
紧接着,孙氏又是掩嘴笑,“你这二丫啊,不靠谱啊,这陈苏没死,你们居然不知道,你们以为她死了吗?啊?哈哈……要是她死了你能那么安生等到现在来找我,早让村长里正派官府的人抓走了。”
这老二家虽然只剩下两个小萝卜头,可要是真有人死了,这村长能不知道?又能不来找她们的麻烦,有时间给她们在叽叽喳喳?
顾氏一听,好像还真是这样。
她看着嚎了一路回来的二丫,问道:“你没进去看她死了没吗?”
沈夏一愣,然后摇头,“我藏屋后,看着里头没人,又进不去,就看着呗,然后有人叫了一声,我以为陈苏变成厉鬼回来了,所以我就……”
真相大白,沈夏面前的三婶呵呵大笑起来,笑的顾氏脸色更加难看,没想到女儿搞了大乌龙,她还想过来先下手质问弟媳,让她一起同她想办法怎么搞定这官司才行呢。
“大嫂,二丫也真是够笨的,你等在屋外头能看什么啊?敲个门就能进去问了,这被人喊一声就以为鬼来了?哈哈哈哈……”
顾氏被弟媳笑的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最后气哼哼的走了,身后跟着小心翼翼的沈夏。
不过幸好的是,这陈苏没死,没死就不用吃牢房,也不用怕了。
……
陈苏将又采摘的一些野菜拿回家去挑选,将能腌菜的腌掉,能晒干的晒干,虽然家里就两口人,可这冬很长,要熬到明年春暖了,才能见到菜的,想到此,陈苏想着这几天赶着粮食还不能收割,的多去摘取些。
这农村不比现代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钱了,不要野菜,只自己种菜或者买菜就行了。
只是,晒野菜还好晒,就是这腌菜的话,不够盐啊!
这个世代的盐就跟金子似得,少的出奇,不少盐贩子都是一年来一次镇上的商铺,然后商铺购进一些再卖出去,但是都是有限的,这价格又高,不是谁都能多买的,像农村这样的地方,盐都是紧巴巴着吃的,所以腌什么的都是不放盐去腌泡的。
想到这样,陈苏知道自己明日一定要带着大箩筐上山采些盐肤木才行。
早上的时候,她去山里见到一些,不多,不过往深了走应该有不少的。
这么想着,陈苏吃饱饭菜,早早就去歇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陈苏给沈衍做了吃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