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关于垂帘听政前后的一些事情还是比较正确的。
再后来,家里的一些老辈人都会在聚会的时候说起当年的事情。据说在给载淳举行了登基典礼后,两宫皇太后就立即以皇帝的名义发出上谕,令大臣汇编以往各代皇太后临朝预政事迹,赐名为《治平宝鉴》,作为“垂帘听政”的历史依据。随后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初一的那天,两宫太后携载淳在养心殿东暖阁正式“垂帘听政”,在皇帝宝座之后设立两太后的宝座,中间用八扇黄屏风隔开。为使这种举措更有合法性,恭亲王等人还制定了《垂帘章程》。到了同治十二年(1873年),载淳已成年,两宫皇太后也撤帘归政。
但是非常不幸,同治皇帝由于自己的不争气,最后在亲政不到两年的时候就病死了。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慈禧决定立同治年幼的叔伯兄弟载湉继位,使得两宫皇太后又一次“垂帘”。到了光绪七年(1881年)的时候,慈安太后暴死,就只剩下慈禧一人垂帘听政。
这段历史我爷爷就记得非常清楚了。
1898年,光绪皇帝实行“戊戌变法”。但是,由于袁世凯的告密,慈禧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准备废掉光绪,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他的维新措施全部被废除,同时捕杀维新派谭嗣同等6人。这个时候,慈禧宣布重新训政,但由于一些地方督抚和外国使臣的反对,才最后保留了光绪的皇帝称号。
对“垂帘听政”这个历史事件后人传说比较多,多是从反面去论述,但是从我们家族的观点来看,也许这是一件不得已而又必须为之的事情。
三、执掌江山(1)
慈禧曾经统治中国47年,关于这个人,历史将她划归为一个反面人物,一个卖国贼,这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但是作为叶赫那拉家族的后辈人,从家族的观点看,我认为,咸丰皇帝身为一个男人都没有让江山稳定下来,而一个女人靠着什么能够让江山稳定下来呢?况且当时八旗的子弟是这样一种情况:提笼架鸟,吸食鸦片,无所事事,到处招惹是非。。。。。。那满清的江山又怎么能够稳固?从大清皇族的所作所为来看,谁都清楚满清的气数已尽,历数皇室贵族,换了谁也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1860年,也就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二十年,英法联军从天津外面的大沽口登陆,然后打到通州,进入北京,把圆明园都给烧掉了。人们把这个责任都推到慈禧的头上,于是我就到处求证这一历史的真相,后来终于听到清史学家阎崇年先生的说法;慈禧是反对清朝跟英法侵略者和谈的。据说当时朝廷分成两派,一派主张跟英国和法国谈判讲和;而另外一派,主张要跟英法侵略者继续战斗下去。
我爷爷谈起这件事时也曾经说过,慈禧反对跟英国和法国谈判,她认为讲和是耻辱。另外,由于英法联军打到了通州,而懦弱无能的咸丰皇帝觉得在北京呆不下去了,就选择了逃跑。在咸丰要逃的时候,慈禧站出来,劝阻皇帝不要离开北京,如果皇帝留在北京,这个形势就可以镇得住。说如果皇帝您跑了,那么这个形势就乱了,北京就有可能受到洋人的践踏。这样,我也终于明白,人们对慈禧的诟病其实是片面的,很大的罪责,应该在咸丰的头上,说慈禧应该对这件事情全部负责,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当然,除了家族观点之外,在我听到的其他说法中,也的确发现慈禧在某些方面有着不可推卸责任的。我认为这是比较客观的。
后来,我在杨天石先生的讲座中,还发现了很多与以往不同的观点。第一个就是当年慈禧曾经支持了中国的洋务运动,特别是支持成立天文算学(算学就是数学)馆。她的这一做法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在这个情况下,她站出来用口头、用书面的形式,用皇帝的名义发了十道谕旨。谕旨上说:天文和算学是读书人、儒者所当知,不能够把它看成是一种技巧,而且这件事情不能再犹豫了,投考人员要认真考试,要送到馆里来学习。正是由于有了慈禧的支持,天文算学馆才算正式开馆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对洋务运动采取的是批判的态度,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对内是为了军事的现代化,是为了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则是投降帝国主义。今天看来,过去的这些看法不完全正确。洋务运动目的是发展军火工业,建立兵工厂,建立轮船制造厂,当然有军事现代化的目的。但是,军事的现代化,会推动中国的工业及其他领域的现代化。在军事工业发展的同时,民用工业发展起来了,新式学堂建立了,中国第一次向西方世界派出了自己的留学生,因此洋务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是有推进作用的。
很难设想,如果不是当时的社会需要和政治需要,没有慈禧的支持,洋务运动怎能在强大的守旧势力的阻挠下延续三十多年?很长一段时间里,慈禧被一些史家称为“顽固势力的总代表”,说她“一贯顽固守旧”,殊不知慈禧在这件事情上,并不缺乏改革进取之心。
爷爷说,当年洋务派每办一事,一定会招致顽固派和清朝流党的攻击,朝廷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对此,慈禧巧妙地施展其政治手腕。其实当年加设天文算学馆的议案一出,马上就有文渊阁大学士倭仁反对。他认为以中国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师事洋人”。慈禧见倭仁振振有辞,即令他保举数员精通自然科学的中国教师,另行设馆授徒,以与同文馆的洋教习相比试。倭仁看到慈禧在这件事情上头动了真的,于是赶快申辩,说所谓中国“不患无才”,不过是自己“以理度之”,这些都是想当然的事情,所以“应请不必另行设馆,由奴才督饬办理。况奴才并无精于天文、算学之人,不敢妄保。”倭仁觉得自己的想法被慈禧遏制,最后请求开缺休养。
但是正当慈禧想要大张旗鼓地推行改革时,义和团运动开始爆发。一帮顽固派极度谄媚,极力怂恿慈禧利用义和团“排外”,酿成“庚子国难”。这个时候,局面无法收拾了,她只好携光绪仓皇出逃,一路上困顿风尘,颜面丢尽。痛定思痛,慈禧一面惩治坏事的顽固派官僚,一面急切地表达自己在更大规模上进行改革的决心。
1901年1月29日,慈禧在西安发布“预约变法”上谕。根据爷爷的说法是她要求王公贵族、部臣疆吏“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各举所知,各抒己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上谕发布后,社会各界反应强烈,其中尤其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二人联衔上奏的三道奏折最为完备。慈禧看完以后,认为“事多可行,即当按照所陈,随时设法,择要举办。”同年四月,清政府设立督办政务处,命奕、李鸿章等六人为督理大臣。至此,清末“新政”正式上演。
可见,人们总是把“保守”、“守旧”加在慈禧的身上的说法也不尽全面。再拿“戊戌变法”的这件事来说吧,按我爷爷的说法,她并不是一开始就反对变法,光绪皇帝在变法开始的时候,曾经颁布一个诏书——“明定国是”诏。光绪皇帝想通过这个“明定国是”诏,把变法、改革确定为国家的根本政策。光绪皇帝颁布这份诏书的时候,是请示过慈禧的,而且慈禧不仅表示同意,表现还相当激进,说此核心应是“今宜专讲西学”,这对于改革来说很进步、很彻底,进步到光绪皇帝的老师,变法的一个主要的支持者,都觉得受不了。
三、执掌江山(2)
说起这件事情,还有这样一段历史。因为光绪皇帝自己是不会亲自去起草文件的,所以光绪皇帝把起草这个变法文件的任务,交给了他的老师翁同把慈禧的思想“今宜专讲西学”告诉了翁同,他说慈禧走得太远了,所以后来翁同就在诏书里就私自改了一下,叫“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基,同时又需要博采西学之切时务者,实力讲求”。这个意思就是,翁同在慈禧的意见上,做了一点儿折衷,做了一点调和。他说我们首先要把中国的古代圣人的学问作为国家的基础,同时把西方学问里边对我们有用的那部分东西学过来。例如当时维新派主 张要废八股文,顽固派就坚决表示八股文不能废,双方在皇帝面前争论得很厉害。后来请示慈禧,她的意见是:八股文应该废!所以“维新变法”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废黜八股文。
虽然光绪和慈禧一致同意“戊戌变法”,但是光绪在“戊戌变法”这件事情上的处理并不是很妥当。当年隆裕对我爷爷说过这样的话:康有为、梁启超他们几个见变法已经下诏,就认为可以完全改变现状。但是他们认为皇帝控制在太后的手下,虽然太后同意变法,但是不可能完全由着他们的意思来。所以他们在密谋让太后下台的过程中,被袁世凯知到了,袁世凯到太后那里告了光绪的状。她听了非常生气,开始不信任光绪皇帝,想把他废掉。但是由于受到各国驻华使节的反对,英国和日本出面保护了维新派的首领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因此太后也非常不满洋人。后来她联合义和团,下令向八个国家宣战,首先就是进攻北京东交民巷的使馆区。
从爷爷的讲述中我觉得,作为封建统治者,慈禧想为清王朝建立万年基业,建立永久的统治。为形势所迫,后来她进行了某些自我改革,但是她的改革不到位,她的目的仍然在于集权于满洲贵族,最终镇压了胁迫她的变法运动。
对于慈禧执政的一些背景,我爷爷曾经对我做过这样的分析。
第一点,咸丰皇帝撒手而去的时候,太平天国运动正如火如荼,中国的稍显富庶的东南地区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英法联军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而国内的民族矛盾激化,满汉之间、满回、满苗之间的关系存在相当大的变数。可以说,当时的大清犹如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举措稍有不当,国家随时可能会分裂,然后像印度一样全面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第二点,当时满族的八旗军队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蒙古的军队在与捻军的军事行动中也元气大伤。和军事力量比较,满族和蒙古的人才实力更是不能恭维。在财力上也严重不足。明朝崇祯到死时,皇家还有三千七百万锭白银和一百五十万锭黄金,而慈禧当时的军费都需要地方财政支出。曾国藩的大军围住南京时,因为没有饷银,就发生了几次哗变。如果慈禧完全依靠满族,一定会失败,但如果她过分照顾汉族利益而忽略满蒙的利益,政治风险会更大,这完全是一个两难选择,其中的回旋空间不大,加之她以女性执政,本来就有不少反对势力,稍不小心就可能身败名裂、身首异处。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慈禧执政之初,与汉族势力达成了一定程度的默契和妥协,某些领域从满族控制很严的状态下有很大的放松,比如军队和地方督抚,汉人不仅掌握了庞大的军队,任督抚的也越来越多,汉族势力得到较大发展,这有效地消除了满汉之间的离心力,缓和了中华民族内部各种危机,重新树立了中央政权的威信,维护了中国的大统一。她同时放手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兴办洋务实业,使衰退的国力重新得到恢复,并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与西方列强对抗的军事实力。
今天看来,爷爷当年的这些话有一定的道理。
说起慈禧的执政,也有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她和孝庄做比较。有人说她们都是权力欲望极强的女人,她们的权术水平都是第一流的。慈禧之所以专权五十年,而孝庄功成退于幕后,有人认为绝不是因为她们的道德不同,而是因为她们所处的客观背景不同。
在慈禧时代,她很快就彻底铲除了辅政大臣的势力。到她想专权的时候,谁又敢反对.谁又能反对呢?等到她的权力高度牢固的时候,皇帝又靠什么发展自己的权力呢?而在孝庄时代,孝庄根本就没有专权的机会,如果她想专权必然会受到辅政大臣的强烈反对。辅政大臣们有这个力量。等辅政大臣被铲除后,皇帝已亲政了。相反,为了避免皇族势力被辅政大臣们吞蚀掉,整个皇族就只有不断地巩固皇帝的权力。在这种背景下,皇帝的权力自然很快地成长了起来,等到辅政大臣的势力被铲除后,皇帝的权力早已巩固了。
换句话说,如果把孝庄放在慈禧的背景下,她也不会把权力交还给皇帝的。把慈禧放在孝庄的背景下,她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