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面试官再追问:“还有其它原因吗?”就再也回答不出来了。
“他们认为,在教室里、坐下来上课才叫教育培训,不知道自己可以从做中学。其实企业愿意录取相关经验在两三年以下的新人,就是愿意给予他们犯错、学习的机会,在企业不断提高投资报酬率时,新人能够获得录取,就是拥有了值得珍惜的学习机会。关键是你能否懂得运用机会提升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回馈企业。”
现实中,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被父母、老师宠爱的环境里,自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要什么?这家公司对我有什么好处?包括现在可学习的内容以及未来有助跳槽的公司名气?面试时根本想不到向企业说明,自己可以学习与付出什么。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还有一部分独生子女表现不错,尤其是生长在农村的学生,他们学习很用功,做事也很认真,企业就是要这种务实肯干的人。”
案例一
李晓燕,24岁,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现在某出入境管理公司做业务科长
表现:工作不称心就放弃
抱着“毕业于重点大学,工作自然不能太寒碜”的原则,2001年从学校毕业,李晓燕在经历多次面试之后,很幸运地进入一家国内颇有名气的旅行社工作,因为学的是韩语,所以也就很自然地被分配做导游。按照惯例,新进员工必须参加3个月的岗前培训,之后考取导游资格证书才能带团。
不巧的是,刚刚结束了培训,就赶上旅行社内部人员调整,李晓燕因为是新人,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变成了办公室文员。本来想着可以有机会出国走走,现在只能坐在办公室里翻译资料。李晓燕心有不甘,6个月后提出了辞职。记得辞职时,办公室主任看着她递过来的辞职信,说出一句至今让她觉得好笑的话,“我们是事业单位,很保险,待遇也不错,你走了会后悔的。”李晓燕并没有因为主任的话改变决定,而是毅然放弃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重新踏上了择业之路。
心理专家分析:
在不停的选择中,寻找自己可以停泊的职场港湾,这几乎是现代年轻求职者的必经之路,并非独生子女专有。其实,解决独生子女这个群体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的努力,不能因为他们身上的一些缺点而对他们予以排斥、甚至放弃。由于自小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缺乏独立生存能力,又怎能强迫他们很快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融入社会呢?换个角度,独生子女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及时调整心态、适应环境。同时,父辈们应该给予他们多些宽容和指导,帮助他们理智地面对现实,培养独立承担责任、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要过高或过低地评估自己。
案例二
王刚,26岁,清华大学自动化工程专业,3年内跳槽5次
表现:不满意就跳、跳、跳……
越是优秀的学生,虚荣心有时候越强,总认为既然自己各方面都很出色,所找的工作也应该是同学中最好的,于是,在攀比的过程中丢掉了很多机会。王刚便是其中之一。
与大多数成绩优异的学生一样,王刚由于在实习单位表现突出,还没拿到毕业证书已先获得了一份令同学们羡慕的工作。报到时,公司的人事经理将他安排到销售部,希望他先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原以为月薪能超过3000元,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一番,哪知公司规定销售部门的新进员工培训期间底薪只有1200元。太少了,清华大学的学生月薪只有1200元,多丢人呀!就这样王刚辞职了,第一份工作的时间只有一个星期。
接下来,在经历数次面试之后,王刚被一家外企软件公司录用,做一名助理工程师。由于工作枯燥乏味,天性活泼好动的他不能忍受办公室里呆板的工作气氛,3个月后再次跳槽。再之后,王刚是换了一家又一家,直到去年终于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由于环境、待遇等条件不错,才决定暂时安定下来。
心理专家分析:
“频繁跳槽”不仅仅涉及到独生子女的责任感问题,还源于他们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够、对自我估计过高和对工作想象过于单纯等,总觉得工作不能符合自己的期望,这种态度也可以说是青年人自主意识回归的表现。对企业来说,当然希望找到有做事能力、踏实肯干的人,这就要求独生子女必须克服身上的一些缺点,发挥自信、好学、上进等优点,本着对自己、对企业负责的态度慎重对待择业与就业。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勇敢地面对,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障碍,都应该先尝试着去做,直到成功。当然换个角度分析,也不能完全指责他们,关键要看企业在人事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中,如何发掘独生子女们的潜能,使其优点得到充分发挥。
案例三
张力伟,25岁,同济大学毕业,现任公司区域经理
表现:从基层做起又何妨
3年前,张力伟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一家外企成为一名储备干部,当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坐在办公室接听电话、处理文件,根本不是想象中的准白领。虽然自己也是名校毕业,但是由于从小在山区长大,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职业原则:珍惜现在拥有的,为明天积累经验。
从上班第一天起,他就耐心地做着份内事,毫无怨言,面试他的主管觉得自己没有选错人,对他的评价很好。6个月后,张力伟被派往总部接受培训。如今,他已经是一位区域经理了,负责产品的销售、开发。“吃苦有什么不好?反而能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知识,有时候磨炼也是一种福,让我更珍惜这份工作。”他很庆幸自己有机会进入这家企业,可以从基层磨练起,加上自己的勤快和用心,得以学到很多东西,直到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
翰伟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徐向龙分析:
独生子女没有任何特权,企业也不可能因此给予特殊关照。他们应该尝试着学会适应新环境。其实,进入社会的前两三年,很多人的价值观会急速转变,很难定性,所以不论是择业还是就业,不要太执着,坚持自己一定要做什么、一定要进入哪家企业。不要想太多,只要找到喜欢的行业,价值观也与自己符合的公司就行了。从基层开始锻炼有什么不好呢?在刚进入企业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实在不适合做管理的岗位。
优憂書擝 uUtXT. 荃文字板粤渎
第六卷 与同事共事 勇于提出要求 字数:271
你有时是否会发现自己很难向周围的人提出要求?你往往比较容易向某些人开口要求,对某些人则很难。有时你会觉得,要求一位同事比要求下属或上司容易。
假如你无法有主见地提出请求,便可能失去机会,无法采取主动,难以妥善利用现有的资源。你可能会造成某人心生恨意,而不愿合作。
请记得,你有权让别人知道你想要什么。不要因为要求而道歉或是为自己找理由辩解。
态度要显得有主见,但不要花言巧语,语气稳定,正视对方,如果你的要求遭拒,也不要觉得是对方刻意拒绝。对方也有拒绝的权利。
憂滺书萌 uuTxt。coM 荃汶自板阅牍
第六卷 与同事共事 委婉地拒绝别人 字数:1557
身处职场,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位同事突然开口,让你帮他做一份难度很高的工作。答应下来吧,可能要连续加几个晚上的班才能完成,而且这也不符合公司的规定;拒绝吧,面子上实在抹不开,毕竟是多年的同事了。应该怎么找一个既不会得罪同事、又能把这项工作顺利推出去的理由呢?
有人会直接对同事说:“不要,就是不要!”这绝对不是最佳的选择,可能会让你和同事以后连朋友都没得做。
有人会推托说:“我能力不够,其实小A更适合。”那你有没有想过当同事把你的这番话说给小A听时,他会做何反应?
有人会不好意思地说:“我真的忙不过来。”理由不错,可是只能用一次,第二次再用时,你面对的一定是同事疑惑的眼光。
这些好像都不是最佳拒绝理由,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婉转地拒绝Office中的不合理请求呢?
秘诀一:先倾听,再说“不”
当你的同事向你提出要求时,他们心中通常也会有某些困扰或担忧,担心你会不会马上拒绝,担心你会不会给他脸色看。因此,在你决定拒绝之前,首先要注意倾听他的诉说,比较好的办法是,请对方把处境与需要,讲得更清楚一些,自己才知道如何帮他。接着向他表示你了解他的难处,若是你易地而处,也一定会如此。
“倾听”能让对方先有被尊重的感觉,在你婉转地表明自己拒绝的立场时,也比较能避免伤害他的感觉、或避免让人觉得你在应付。如果你的拒绝是因为工作负荷过重,倾听可以让你清楚地界定对方的要求是不是你份内的工作,而且是否包含在自己目前重点工作范围内。或许你仔细听了他的意见后,会发现协助他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与经验。这时候,在兼顾目前工作原则下,牺牲一点自己的休闲时间来协助对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绝对有帮助的。
“倾听”的另一个好处是,你虽然拒绝他,却可以针对他的情况,建议如何取得适当的支援。若是能提出有效的建议或替代方案,对方一样会感激你。甚至在你的指引下找到更适当的支援,反而事半功倍。
秘诀二:温和坚定地说“不”
当你仔细倾听了同事的要求、并认为自己应该拒绝的时候,说“不”的态度必须是温和而坚定的。好比同样是药丸,外面裹上糖衣的药,就比较让人容易入口。同样地,委婉表达拒绝,也比直接说“不”让人容易接受。
例如,当对方的要求是不合公司或部门规定时,你就要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工作权限让对方知道,并暗示他如果自己帮了这个忙,就超出了自己的工作范围,违反了公司的有关规定。在自己工作已经排满而爱莫能助的前提下,要让他清楚自己工作的先后顺序,并暗示他如果帮他这个忙,会耽误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会对公司与自己产生较大的冲击。
一般来说,同事听你这么说,一定会知难而退,再想其他办法。
秘诀三:多一些关怀与弹性
拒绝时除了可以提出替代建议,隔一段时间还要主动关心对方情况。
有时候拒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方会不定时提出同样的要求。若能化被动为主动地关怀对方,并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苦衷与立场,可以减少拒绝的尴尬与影响。当双方的情况都改善了,就有可能满足对方的要求。对于业务人员,例如:保险业者面对顾客要求,自己却无法配合时,这种主动的技巧更是重要。
拒绝的过程中,除了技巧,更需要发自内心的耐性与关怀。若只是敷衍了事,对方其实都看得到。这样的话,有时更让人觉得你不是个诚恳的人,对人际关系伤害更大。
总之,只要你是真心地说“不”,对方一定会体谅你的苦衷。
uu书萌 uUTXT。cOM 全汶自版阅读
第六卷 与同事共事 人际交往四不要 字数:1347
1。不要随便发怒
除非是原则问题,不要争得面红耳赤。一般来说,不要为一些小事勃然大怒,甚至翻脸,要表现出有气量,有涵养。动不动就生气的人,会失去朋友。
如果有人招惹了你,你很想发脾气,那么请尝试一下滞后5秒钟原则。即:原地踱踱步,数数衣扣或做深呼吸等,缓解5秒钟后再回应对方。你会发现自己对这件事的处理可能完全是另一种方式。
2。不要玩笑过度
同事之间适当开开玩笑,可以活跃气氛、融洽关系、增进友谊。但开玩笑一定要适度,要因人、因时、因环境、因内容而定。
首先要看对象。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和宽容大度的人开点玩笑,或许可调节气氛,和女同事开玩笑,则要适可而止。
其次要看时机。最好选择在对方心情舒畅时,或者当对方因小事生气时,通过开玩笑把对方的情绪扭转过来。
再次要看场合。在要求保持肃静的场合,不要开玩笑。
最后要注意内容。开玩笑时,一定要注意内容健康、风趣幽默、情调高雅。忌开庸俗的玩笑。千万不要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更不能以残疾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
3。不要口无遮拦
人际交往中,说话之前,要考虑一下要说的话是否合适,不要口无遮拦,想说什么说什么。
除非是亲密的朋友,否则最好不要对个人的卫生状况妄加评论。如某人的肩膀上有头屑,或口中很难闻,或拉链没系好等等。
许多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尤其对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