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狂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球场狂徒- 第6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打的前提,要求两侧队员压上坚决,突破能力非常强,而且那种各条线上的短传,全部以快速向前为唯一目的,尽管南美选手普遍脚法不错,但让他们一刻不停往前推,当然非常累。

但贝尔萨宁愿通过换人,让这种强攻态势延续,也不愿意搞均衡稳定,那么贝尔萨的智利队要不要防守呢?

从这三场的表现来看,他主张的最基础防守就是固定两个不上的中卫,中场一人退回协防即可,其他人以进攻为最大目的,当然回防的时候尽量跑回来,特别是中场队员,但跑不回来呢,也不是贝尔萨要斤斤计较的事。

在这样近乎“变态”的要求下,球迷所看到的智利队,哪怕这场面对西班牙,在早早被罚下艺人的情况下10打11,阵容完全失衡的前提下,还通过换上中场队员来敲打西班牙防线,上了一个米拉,都以为米拉上来填补被罚下的埃斯特拉达的后腰位置,结果米拉一上来就打到前场,吊射得分。当智利队根本不计较防守得失的话,努力找对方空档打进攻,就成了他们唯一的比赛动力。

回想98世界杯,智利当时有萨拉斯和萨莫拉诺双雄,但在自己的半场却放出五后卫阵容,小组赛里创造了逼平意大利队的不错战绩,但面对完全可以对攻的奥地利,还是这种招数,那个平局质量就要低了很多,而进入到16强后,五后卫在巴西面前形同玩具,结果被打了一个没二话的4:1。

而现在的智利队,算是明白了一件事,要让自己打得爽快,博得全世界爱戴,没有巨星的话,就用打法来取悦,当然这种勇气,也不是完全的匹夫之勇,尽管智利就那么点防守队员,但想一场弄进他三个?还是先提防自己的球门不被智利人打稀烂再说。

接下去的比赛,智利将对上巴西,后者是最容易破智利进攻大阵的球队,预选赛两场都是大胜智利,但贝尔萨是否会突然改个巴拉圭式的龟派奇阵?

显然不大可能,就算明知道自己必然完蛋,贝尔萨也肯定要把智利人的强攻体系,毫不犹豫亮在巴西队的面前,如果比赛最终结局要输五个球,他的智利队,一定要输个1:6或者2:7才对。

再说了,这个时候必须得不信邪,不能一碰到巴西就这么输吧,或许16进8的这场比赛,就是贝尔萨足球哲学的一次翻天覆地的胜利,有了智利这样让人心血沸腾的队伍,他的任何场比赛,都注定会有让球迷们想象不到的劲爆内容。

不得不承认,贝尔萨就是一个异类,是个在足球变得越来越功利的情况下,硕果仅存的异类,他的比赛不要求胜负,要求的就是场面上的不落后。

可以看看这场和西班牙的比赛,虽然西班牙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整场比赛,在大部分都10打11的情况下,智利队在场面上一点儿都不落后,甚至有些时间点,还能将人数上占优,比分领先的西班牙队打得好无脾气。

拥有贝尔萨的智利队,可以说是南非世界杯的幸运。

就连看过这场比赛的迪甘都表示:“本届世界杯,我最希望碰到的球队就是智利,到时候,场面上一定非常激烈!”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激情四射的智利想要碰到比利时,首先要面度的就是越来越功利的巴西。

第一百二十四章淘汰赛开始

在小组赛结束的第二天,南非世界杯的第一轮淘汰赛随即打响,首场比赛由a组的第一乌拉圭面对b组的第二阿根廷,一场南美前世界杯冠军之间的直接对话。

虽然本届世界杯,乌拉圭涌现出了不少值得期待的年轻人,但是这场比赛却没有人们想象当中那么激烈,阿根廷队在上半场就确定了两球领先的优势,特维斯和伊瓜因分别建功,送出助攻的都是梅西,下半场乌拉圭在比赛的最后时刻由苏亚雷斯打进了安慰性的一个球。

梅西的第一个世界杯进球依然没有出现,虽然梅西本场比赛表现的非常出色,并且在赛后被国际足联评选为最佳球员,但是他距离第一个世界杯进球依然还有那非常细微的距离。

马拉多纳的球队在战胜了南美近邻之后,得以继续前进,人们甚至开始期待,马拉多纳将成为贝肯鲍尔之后,以球员和主教练身份夺取世界杯的第二人。

当然,摆在阿根廷人面前的晋级道路依然并不平坦,想要最终捧起大力神杯,阿根廷队需要表现出来的东西还要更多一些才行。

随后进行的第二场淘汰赛,由美国对阵加纳,赛前人们一致看好在小组赛当中表现出色的美国人能笑到最后,但是当全场比赛结束的哨响响起,本来还想在世界杯上走得更远的美国人却最终倒下了,1:2他们输给了非洲黑星加纳,无缘八强。

多诺万看起来非常暴躁,也很生气,回到替补席上,跟谁也没说话,没能晋级8强,他懊悔地要死,干脆仰天长啸,他想继续帮助美国队前行,结果球队却戛然而止。

当记者有点儿不识趣的把话筒递到多诺万面前的时候,多诺万只说了一句话:“足球是一项残酷的运动。”

然后低头直奔球员通道,他不想在这里多待一秒钟了。

美国队的球员表情各异,都难受是肯定的,老成持重的德默里特走到场边,向现场所有的美国球迷鼓掌致意,后来加入他的还有伯恩斯坦,队长博卡内格拉还不能原谅自己在加时赛中的失误,一个人静静坐在替补席上体味着悲剧人生,最伤心的是上半时就被替换上场的埃杜,他倒在球场上,哭成了泪人。

对美国队来说,世界杯就这样结束了,队员们感到心有不甘,但这就是生活,谁也没有办法,不过,所有的美国人甚至包括世界上其他一些地区的球迷都有理由要感谢他们,因为布拉德利球队的精神诠释了运动的魅力,也因为他们的努力,使得世界杯变得悬念迭生。

因为世界杯,足球第一次在美国超过了其他运动,成为了主流,前总统克林顿来了,nba巨星科比来了,摇滚巨星jagger也来了,因为足球,美国没有动用军队就成了焦点。

因为世界杯,南非来了更多的明星,巨星,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这场比赛的前一天,南非人“围攻”美国人的大巴,他们不是因为美国这个国家本身而攻击球员,而是喜欢这些小伙子而非要跟他们近距离接触,美国的运动员恐怕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待遇。

因为足球,人们喜欢上了美国队,起码不像以往那样讨厌,因为世界杯,美国队也使美国人爱上了足球,这就是他们本届赛事所带来的最大贡献,即使没有进入8强又如何?

美国队到目前为止奉献的一切已经足够了。

而战胜了美国队的加纳队,在本场比赛结束之后,已经成为南非世界杯的一个传奇。

依靠博阿滕和吉安。阿萨莫阿的进球,加纳队在加时赛战胜美国,挺进南非世界杯八强,18年前,喀麦隆队在意大利世界杯赛中也曾杀入八强,8年前,塞内加尔队在韩日世界杯上也曾经闯入了8强,这一次轮到了加纳。

作为非洲唯一一支小组出线的球队,只要能再进一步,在下一场比赛当中战胜阿根廷,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历史即将产生,非洲球队首次在世界杯四强之中,拥有一席之地,这是以前喀麦隆、尼日利亚等非洲强队所没能做到的。

技术上的优势是加纳队取胜的基础,他们的两个进球,让擅于绝地反击的美国人无能为力,轻松的过人,优雅的摆脱,展示了足球运动的美感和韵味。

特别是前锋吉安。阿萨莫阿,他在本场对美国队的比赛中再进一球,世界杯进球已有四个,只要再进一个,就能追平喀麦隆传奇米拉,成为世界杯上进球最多的非洲球员。

但是,为什么杀入八强的是加纳队,而不是名气更大的喀麦隆队或者东道主南非队呢?

个人技巧和身体素质出众,但天性散漫、缺乏战术纪律和意志薄弱一直是外界对非洲足球的印象。

然而,加纳队的表现已经有别于传统的非洲足球,其战术组织已经到了很高水平,加纳队是世界杯32强球队中平均年龄最小的球队,却是以去年世青赛亚军阵容为班底,在面对大牌球队时不怯场,而且体力方面还有优势,更重要的是全队各个位置上的实力都很平均,这也是他们最终能超出喀麦隆、南非等队杀入8强的原因。

赛后前锋阿尤接受采访时说:“我们非常失望,因为没有其他非洲队杀入16强,所以,我们必须战斗,不仅仅是为了加纳,我们要为整个非洲而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取胜这场比赛的原因。”

下一场,加纳队将与阿根廷争夺四强的一个席位,不管怎样,这场非洲队南美队四分之一决赛都是值得期待的,因为一个新的历史可能将在这里产生。

转天,另外一场淘汰赛打响,对阵双方是德国和英格兰,原本人们期待当中的火星撞地球没有出现,人们只看到了德国人对英格兰单方面的屠杀,以及一个注定会成为本届世界杯抹不去回忆的一个门线悬案。

本场比赛,德国的年轻小将穆勒毫无疑问是最耀眼的明星,他的两个进球,彻底摧毁了英格兰抵抗的意志,但是克洛泽进球之后的空翻,显然要比穆勒的进球更加值得回味。

在与英格兰队比赛中打进首球后,克洛泽已经在世界杯决赛圈赛事上打进12球,若将克洛泽红牌罚下的与塞尔维亚的比赛不计,克洛泽在本届世界杯出战的两场比赛中,已打进了两个进球。

虽然超越迪甘的进球纪录几乎不可能,因为迪甘还在继续进球,但是克洛泽非常又希望追赶总射手榜上的第二位罗纳尔多。

而且,在打进了一个球之后,克洛泽现在已经比肩两位名宿的成就,本场比赛之前,“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原本与克洛泽同以11球,并列世界杯总射手榜的第六位,而巴西球王贝利则以12球略胜一筹,但此战过后,克洛泽已经将德国老乡甩在了身后,而贝利一个人“独享”12球的局面,也因此而失色。

克洛泽的这粒进球固然有不少运气成分,但也显示了他灵敏的向前意识和出色的身体素质。

当时德国门将诺伊尔大脚开球门球至前场,皮球经过弹地后打至禁区前沿一带,这时克洛泽迅速插上,中卫厄普森见势不妙上前阻止,但克洛泽身体优势十分明显,强行将其撞开,面对詹姆斯冷静铲射球门右下角得手,这粒进球也是克洛泽第99次代表德国国家队出场的第50粒入球。

克洛泽超越前辈的进球,确实值得大书特书,但是本场比赛注定要诞生争议的却是那个门线悬案,英格兰止步世界杯1/8决赛,1:4败给德国,整场比赛的最大分水岭无疑是上半时第39分钟的那个误判球,它改变了场上的“势”。

兰帕德的吊射击中横梁弹下,砸进大门近半米之多,但主裁判和边裁却做出了错误的判罚,这让兰帕德和卡佩罗的欢庆瞬间凝固在空气中。

这个球立刻令人回想起了1966年世界杯英德决赛的那个经典悬疑,赫斯特在加时赛中的进球也是弹横梁砸下,当时边裁认定进球有效,但球是否越过了门线,至今也无准确的定论,这也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的最大悬疑之一。

和1966年那个球相比,本场英德之战的误判球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争议球”,后者则是再明显不过的“误判球”,英格兰人的冤情显然要比德国人更沉重,如果说44年前的那个球让德国人一直耿耿于怀,那么今后很长时间里,该轮到英格兰人议论横梁和球门线了。

可以预计的是,这个门线球会成为本届世界杯的焦点话题之一,被长久的议论,甚至会作为世界杯历史上的最大误判之一载入史册。

球越过门线这么多竟没算进,以失误的严重程度看,在英格兰参加世界杯的历史上能与之“媲美”的误判中,人们立刻会想起1986年世界杯上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都是世界杯淘汰赛,都是改变了比赛走势的误判球,时隔24年,英格兰人再次成为了受害者。

如果此球算进,比分将扳为2:2,英格兰三分钟内连扳两球,在气势和打法上都会对下半时产生巨大影响,可以说,这个误判改变了比赛的走势,对最终的结果产生了影响。

除了裁判以外,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足球越线,卡佩罗在场边挥手欢庆了半天,然后惊讶的发现这球“没进”,兰帕德举臂欢庆,但无奈的看到裁判毫无表示。

替补席上的贝克汉姆自然也看的清楚,他对裁判的判罚难以置信,半场休息时,他站在场边鼓励着走向休息室的队友,当裁判走过来时,贝克汉姆自然也不会闲着。

贝克汉姆的两手摆在一起,做出一个“半米”的手势,他的意思很明显,这个球越过了门线近半米,你个丫挺的难道眼瞎了吗?!

面对贝克汉姆的抗议,主裁判和边裁面无表情,不知道他们看了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