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不爱名马非英雄
《拾遗记》中渲染八骏英姿:“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递而驾焉,按辔徐行,以匝天地之域。”
虽说渲染夸张,却形象具体,跃然纸上,让人精神为之振奋。
就毛色上,凤吟一直以为袁奉尧要送他的会是一匹红段子般的“决波騟”,或者焦茶华骝那一类,虽非乌骓那般刚猛威风,又不似白雪一般通体透着纯洁神圣,该当是枣红或者土黄一类透着一种或华贵的王者之气或敦敏的霸者之气。没想到却是一匹玉花青骢马,微微透着点灰白霜色,就像白霜铺铁石。
但只是一眼望去,凤吟就喜欢上了,过去他从没想到会与一匹如此花色的斑点骢马成为生死伙伴。
怎么看怎么不像是马,此马结构匀称,鬐甲高而丰实,脊背却很平,四肢肌腱发达,肌肉滚动间透着坚韧与弹性,背腰较短,却透着力道,尻是窄型的,又显得通体流畅结实,尾础较高,尾巴根轻扬。气质敏锐而温顺,颈长而优美,这就是说有着很长的喉勒,颈部弯曲喉勒上的气管就大,耐力自然就强。最关键是那马首,明显的是阿拉伯品种,却因配着那一身白底青麟斑,显得头角额崖。通常阿拉伯马的头小而优美,脑门突起,嘴腮修长,是楔子形,大眼睛大鼻孔。眼睛间有细小的前额凸,这可以调节血脉,能在干旱的沙漠之中生活这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匹虽非直梁,却也顺溜而下,弧度优美,额角很宽,眼下有凹谷,远看去就像自眼框而起有两道额角斜插而上,一伏一扬似有心思,为龙骏之相,又通人性。鬃毛长而微卷,有小波纹,稍尾带有微微焦茶色,陪一身青灰的鳞形雪花斑,显得平易近人却又高深莫测。
这马就是一匹裸马,没上鞍套。而且一看就很少被驾驭,身上没有一丝马鞍肚带上过的痕迹。凤吟看着喜欢,慢慢靠近,轻轻抚mo,那马略显戒备地轻扬一下下巴,却又不拒不愠。凤吟的手悄悄抚在它背上,自头角而下,直到尻尾,果然是阿拉伯马,是五节腰椎骨,十七条对肋,通常的马是六节腰椎骨,十八条对肋,而阿拉伯马却又特殊情况。如此后肢强壮,骨头紧密。
太好了,静若秀女,又含着疾蹄愤威之势,雷霆万钧一触即发之态,此非气勇血勇,乃为神勇。这气质跟凤吟道有些许的相像。
其实凤吟对这些并不太了解,上次去归化贩马也只是很小的数目,简单学了一点驱领经验。关于分辨阿拉伯马,还是买明伦告诉他的。买明伦曾叙说:“阿拉说:‘我称你为马,为阿拉伯马,我将喜乐挂在你的额毛上,你是其他动物的主人。你无论往哪里去,人都要跟从你。你可以没有双翼而飞行。丰富在他的背上,幸运从你的沉思而来’。”
此时看来,确实有这般感觉,凤吟穿着白色英雄氅倚马而立,正衬得他英姿飒爽,这是好马,凤吟就有点舍不得骑。
“怎么样?上去走一圈?”奉尧道:“我怕训顺溜了,故意留着几分野性没条理,没成想我拢不住它,它见了你却没了脾气,嘿!看来对上眼了,呵呵呵。”
凤吟道:“先喂着吧,不忙。”然后一看身边的伙计,那伙计就试探着接过来,牵着走了。
看这走像,平稳大气,气定神闲。
袁奉尧道:“凤吟,你看到没有,后面右边那蹄子上有一道白,白下边是一道黑,这就有讲究了。”
凤吟想着,是这些骏马都根据花色有些名字,什么踏雪踢雪流星赶月之类的。
“这叫马踏飞燕,但哥哥送给你又有了别的名字”,袁奉尧说着与凤吟就往屋里走,看着袁百禄这几位道:“这叫做‘黑白两道’。”
凤吟爱马,好男儿幼时都幻想舞刀弄棒,驰骋疆场。再是因为拳法来自战场。
因普有言,心意六合拳为武穆王岳飞所创,乃决战沙场所用杀敌护国的拳法。
且不说到底是真实还是附会,就那传下来的《九要论》却非统帅三军,明天地道理,今古大义,又通晓绝杀之术之圣贤不能写成。即便不是如此,那供奉岳武穆,信奉“精忠报国”四字却不假。而此路拳法,虽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大气磅礴,士气高涨,却无跳跃挑逗之法。虽无高来高去的腿法,却根基在腿,步法灵活,窜纵来往,周转起落。所谓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赢人,这个腿并非单纯指腿击法,而更多是说步法。身法讲束而为一,步法是鸡腿龙身,没有马步,就是为了上步快,身子压成一片,以一贯之,冲杀自如。这正是“步是战马”的道理,也是个秘密。那腿不是起腿踢人的腿,而是战马奔踏之腿。所以虽然马步合于骑马身姿,但夫子依“以枪化拳”之理,将这马也化入身上,取了驰骋方便的鸡腿槐虫步,舍弃了开裆马步,为得就是这一快。
说书的都道:“赤兔马快,刀沉力猛!”练的就是这个别扭劲儿,走鸡步龙身,就类似骑马,一旦配合上了,人马合一,那舞动兵刃才能得心应手。
所以,形意拳明显是个枪架子,却是带了“马”的枪架子。都道形意步,形意步,强调“行意”,这个行步,是有道道的。
凤吟喜欢马,要得就是这个“行意”,周身六合,即便根基差池一些,只要合到点上,却也能发挥出极大的优势,但若能得着好马,那更是如虎添翼。
凤吟被袁奉尧推着往屋里走,也确实外边有点冷了,一拨人就被撂在那里等,凤吟回头看到袁百禄满脸感情,道:“百禄哥,回头我找你。”
袁百禄“哎哎”几声,也随着老兄弟几个出去了,他还真有事情要跟凤吟讲。
回了屋子,向楠自然就退下了,不陪客。
凤吟跟奉尧刚坐下,外边又吵吵起来,听声音是袁奉举来了。
叫凤吟小四少爷,实际有好几套讲法。自己家道他是老五,是从北房的学堂来的,五爷的俩孙子袁奉勤,袁奉俭,袁广宽俩孙子袁奉科跟袁奉举,再有凤吟大姑姑家的孩子叫袁贵梧。
实际袁奉科袁奉举跟袁凤吟的关系已经远了,正在五服边上,他跟袁奉尧的关系到近一分。
叫袁凤吟小四少爷,是从袁奉琪,袁奉勤,袁奉俭这来的。老奶奶共五个儿子,广和,广慈,广济,广熙,广阔。但是头三个都不当儿子待了。广济真没浪费了名字,自小就出家去了五台山。那个时间有点乱,真应了狡兔三窟一说,广慈小时候就过继出去了。广和不是老太太亲生,虽说是个长子,但跟家里不和,颇有志气,算是奋发图强,以求闻达,不要家里一分钱,早早就去了京里谋仕途。
四爷袁广熙实际上个是最没出息的,但又是最得老奶奶喜欢的,可撑家业。老老实实窝在家里,到混了个大爷。
袁奉眠是广慈二爷的独苗孙子,也就小时候在家里住过一阵,大了就接走了,隔两辈了,早不亲了。成字趟上的闺女女婿都不跟这走动了。属凤吟最小,小时间也有这么算的,凤吟是老五,但外人都没叫他五爷的,现在大了,反而不好论了,就一含糊称了小四少爷,却也恰当。
果然是袁奉举来了,他是跟他爹爹一起来到,袁成启,后边还有袁奉勤,袁奉俭。
袁奉尧听到声先迎了出去,宛如主人一般:“大叔好,本来上午就要过去看大爷爷的,在这一耽搁就得下午去了。哎呦,成铭叔好,成铭叔也回来了。下午一并,下午一并。”
那边几个叔叔也都道:“奉尧啊,见过就好了,见过就好了。”
后边三个弟弟也跟着叫大哥好,本来奉尧家跟这边排不上,但一旦说到一起了,他却是个大哥。
袁奉尧就把奉举,奉勤奉俭兄弟三个给拦下了。过年嘛,高兴,那老哥两个也没栏。
如此看来,这一大家子也不少兄弟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第四十五章 不为朝廷为家园
第四十五章不为朝廷为家园
清穆宗同治五年;丙寅年,虎年,公元1866年。
大年初一,周家口瑞昌家北房这边几个小弟兄人都齐了,又添了几把椅子,菜也陆续上来了。
寒暄之后,进入正题,牵扯的却是国家大事,凤吟不爱听也得听着,也得学着点了。
奉俭岁数不大,知道的却最多。
这几年接连发生了好些撼动国威的大事,自英国鸦片战争之后,西洋列强的大炮轰开了大清闭关的大门,“见者有份,盟国平等”,弱国无外交,大清被迫与各国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设租界,开放港口,更有外国兵船可以到各港口巡查贸易。
内忧外患,大清开朝,“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确实是“士敦诗礼,民安耕凿,萑苻夜息,桁杨昼静,行旅歌于途,商贾嬉于市。即梯山航海,沐日浴月之乡,欣欣蒸蒸,无远弗及”。
自康熙一朝,平复疆土,划清国界,摆脱了明清之际的混乱与动荡,走向和平与安定,维持了长达130余年的康乾盛世。“天祚神圣,六合雍和”。
之后却自认为“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天朝大国,不稀蛮夷”,。
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拒绝外来思想与贸易,闭关锁国禁海拒外。古老的中国在世界的舞台逐渐落后。
当然也有认为开始就是个落后,讲满清入主中原,造成社会大倒退。唐甄在康熙四十年记载:“清兴五十余年矣。四海之内,日益贫困。谷贱而艰于食,布帛贱而艰于衣,舟转市集而货折赀,居官者去官而无以为家,是四空也。金钱,所以通有无也。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不见缗钱,无以通之。故农民冻馁,百货皆死,丰年如凶,良贾无筹。行于都市,列肆琨耀,冠服华腆,入其家室,朝则熄无烟,寒则蜷体不申。”
“摊丁入亩”的税制牢牢地将农民固定在贫瘠的土地上,扼杀了产业化的苗头。
英国特使马戛尼在乾隆后期的出使日记中指出:“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因立场不同,且不论是非曲直。实际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贸易自古就是有的,只不过因为“夏内夷外”,“唯我独尊,八方来朝”这些优越自大的思想而不视为贸易,唤作朝贡,设立理藩院,以对待藩属国一般对待贡品贸易,似乎单纯图那三跪九叩的体面。当然国家大事,不是儿戏,不在当朝,这里也就敢说这么几句。
袁家的爷们,特别练夫子拳的,都有心存天下,精忠报国之志,信奉国难自有忠魂出,不为朝廷为社稷。说起文武官员这些袁凤吟没感觉,但提起黎民百姓来,袁凤吟也来精神。
袁奉俭就一一数念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发生的大事,说到故事累计的问题,终于出现了后果,并如黄河决堤一般爆发,不可收拾。不说远的,就说现在这个娃娃皇帝,自辛酉政变,垂帘听政之后国内这些未平的乱事。
除去长江南北最大的发逆于捻子,还有好些周边苦民的暴动。
同治元年至今三年,东北小战不断。边外七镇的松花江阿勒楚喀荒山嘴子等地的数百农民随张玉举行反清起义。
是年夏,曾参咸丰年间李凤奎起义的热河金矿工人葛成隆与王天汉来到三姓城以贩卖鱼炭为掩护,与黑背金矿首领谢福立集合农民,矿工由最初四五百人发展到万余人起义。
二年八月十五日,李凤奎,才宝善起义部分队伍,在乌痣李李维藩,滚地雷王五率领下与怀德打败乡团会勇,擒获会总,全歼三百余名镇压清兵,南攻起义。
贵州各部也起义不断,自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四月,贵州东部苗民张秀眉被推举为“大元帅”与众起事,两年里声势浩大,陆续占领几十州县,建立了以台拱为中心的黔东南根据地,设立官职,没收官府地主田产。1858年发展到数十万人,北连“号军”,西联“教军”,与当地少数民族起义军军同仇敌忾,至今未能平复。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5月,雇农李文学,王泰阶,推李学东为“兵马大元帅”在云南崂山区弥渡天生营,领导彝族农民举“彝汉庶民,共襄义举”,“驱逐满贼,杀绝庄主”号起义,“应援天国”,发展迅速,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