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的穿越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零开始的穿越女-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守着娘子过,还买了这许多书看,想来不日就要中状元的!
  知道真相的陶小姐只有苦笑。
  

第二十六章 新天地,新基地
更新时间2012…12…23 8:16:49  字数:1614

 过了两日,罗二带了陶小姐登船,沿了绿叶江一路往碧波河去,走了不止一路,沿路以带娘子烧香求子为名,看了许多异世界的稀奇古怪的景色,那陶小姐到这个地步,虽然照旧按大户人家女儿的教养,拿袖子遮了脸,却也看了许多天地风光,开了许多眼界。
  这日到一处客栈,要了一处上房,正安顿行李的时候,又听到有人吵嚷。
  原来有个客商死在路上,他儿子奔丧回来,却带回来一个婆子,说是老子路上买的,儿子买棺材买石灰装殓,那托的书信先到客商家里,那客商的老婆便不高兴,立马回信说半路上卖了便是,带这灾货回家你供起来么?儿子得了这信,正在这客栈门口找主顾呢。
  罗二出去一看,那个卖的不是别人,竟然便是当年被抢去的邻居大娘!
  走过去一问,竟然已经在河上倒了两三次手了,那受的折磨,也不必一一细说,罗二知道这邻居大娘是个好人,便拿了几两银子买了。
  正好她虽然游逛了些日子,一来想家,不知道家里现在如何了,二来日日银子只出不进,她往日天天精打细算着经营,也颇有些不自在,三来路途上究竟许多不方便,于是便想找个地方做个基地。
  连日打听后,在那山南省赤湖县县城里花五百五十两银子,买了一处三间五进的宅子。她买那城里房子不看中别的,看中那房子后面却有半亩地的荷塘,与护城河连通,那护城河又是直通那赤湖的,天旱不干,正好可以做她的珍珠养殖场。
  当下托了养金鱼为名,叫工人把两边通水的地方都安了格子铁门,又装了两道水闸,一架小小水车——以备万一到时候放水取珍珠蚌方便。
  买了三五十尾金鱼放在荷塘里,红的白的,看了也颇可爱。
  荷塘旁边,又有假山亭子,罗二就叫工人把亭子四面砌上墙,安了两间小花窗,叫木匠打了一个书架,一张书桌,都靠墙摆了,做了一间小小书房。
  等这些都安排妥当了,罗二便亲自去收拾了两间屋子——本来没有几口人,也没什么行李,纯粹为了养珍珠买的这屋子,所以收拾出两间来也就足够住了,找了一个好天,把陶小姐和大娘从客栈里接过来住。接来的时候,却又多了一对祖孙。
  这祖孙两个是爷爷和孙女,儿子媳妇生病死了,家里没有田地又没了劳动力,穷得活不下去,把家里剩下一点破衣服坏家具都卖了,到城里来投靠一个亲戚,没想到这亲戚前几年搬走了,急的这祖孙俩不知如何是好。
  就有人叫爷爷卖了孙女,得些路费使用,这爷爷哭道说我就剩下这一个孙女了,卖了她我能活几日呢。
  正凄惨的时候,大娘正好路过帮陶小姐打水,回去跟小姐说了,那陶小姐和大娘都是苦过的人,一听便发了善心,收留了这祖孙俩,等罗二回来,与她告罪。罗二想我一个也是收留两个也是收留,况且那么一栋大房子,正需要人看守,便同意了。
  于是这爷爷就做了看门的管家,孙女林小荷给陶小姐当个贴身丫鬟。
  每日罗二或是在家看书赏景,或是出门探听市场行情,买些日用,林爷爷在家看门打扫,单大娘烧火煮饭,小荷跟了陶立雪学些女红,罗二又教她认字写算,日子颇为和睦。
  一切安顿妥当了,罗二便托人去上清省白云县打听情况,过了一个月,那人回来说罗家一切都好,那钱家也甚是安静,只是陶家的官司打得越发狼狈,至于那张家,连房子都早卖了给人,连他亲姐妹都不知道他往哪里去了。
  罗二听了消息便放下心来,除了路费,又额外送了那人两匹布、一盒蜜饼,一支点金簪子。
  既然放下心来,罗二又有了一番盘算,一来觉得我在这里住久了,每天只吃不赚,要是珍珠养成了又是一笔巨款从天而降,邻居们知道了未免奇怪,要是多打听一番,就怕被他们打听出什么来,二来那林大爷单大娘看到罗二每天大手大脚花钱,又不做生意,也连日地劝她趁手里有钱,买些产业,免得有个万一的时候没钱用。
  于是便托了中人,不到半月,说是一个什么二世祖,也是因为好赌钱,急着等钱用,一处庄田要卖。
  罗二跟中人去看了看,居然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有一所大屋,又喜离县城不远,骑了牲口来往也就两顿饭的功夫,什么时候城里住得闷了尽可以把这里当做消夏别墅——屋后还有许多葡萄棚,牵起了她做葡萄酒的心思——于是花了六百二十两银子,买了下来,决心好好整治,做一个私家花园兼财源之地。
  

第二十七章 做蛋糕分蛋糕
更新时间2012…12…23 8:17:04  字数:2005

 罗二虽然下了好好整治这处庄田的心思,但是她过去忙于经商做手工,对这农业上的事情知道的不多,于是连日走访附近有经验的老农,询问农事。
  原来同样的一块土地,同样一个人,同样的农作物品种,有没有粪肥、耕牛那产量差距多的能差到一半,甚至连用的是铁犁和木犁都有区别,铁犁更容易吃住耕牛的力量,不容易坏而且耕得深——这些有经验的老农都知道,但是知道归知道,甚至连这才几斤铁的犁都不是每个农夫家都有的。
  为什么会没有铁犁呢?
  原来有犁的人家,铁犁也是借债的抵押,借的时候,以为打下谷子就能还了,打下谷子后,没想到不但谷子便宜了,那个二世祖花销又大,也不要谷子的租,要现金的租子,这么一来,卖了谷子上了租后,剩下来的谷子连吃饭都不够,甚至还有人家连谷种都没剩,要活命只有再借……借来借去,利上滚利,不但铁犁归了债主,就是老婆孩子,往往也归了债主。
  没了犁,来年收成就少,没了老婆,烧饭洗衣都得自己干,农田上的时间就少了,没了孩子,那也少了打柴捡粪的帮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知识是力量,资本也是。
  现在罗二既然只是指着这庄田做个招牌,所以肯下资本整理,不说别的,4两银子一头,买几头牛借给佃户使用,佃户们就省出很多力气,可以出去帮别人播种,5两银子起一架水车,灌溉的田地就从干地变成湿地,一季收成变成两季。到县城四乡的客栈骡马店,用稻草跟人换粪肥,到豆腐店客栈,跟人买猪粪,一背背的借给佃户,到收成的时候拿谷子还,也不要他多少利息,田租从原来的七成,减做三成,借谷借钱一律都可以到收成的时候用谷子偿还,利息只要2成,而且按平时的公道价钱折算。
  罗二自己又会写算,又知道打听行情,又肯天天骑了驴到田地上看庄稼,和一班农夫谈话,听他们的苦楚,也听他们的建议,比如某地低洼,该开一条沟排水,某地高旱贫瘠,种庄稼就收个种子,不如做个仓库……都随身带了纸笔,一一记录下来,如果是需要人工比如开沟挖塘的事情,就找那人口多欠了谷债租子的,农闲的时候叫他做了抵利息抵债,饱饱的猪油饭给他们吃,自己在旁边做监工。
  其中也有不老实要滥竽充数偷工减料的佃户,看到主人亲自监工,又拿纸笔画图记录,也不得不收敛一些——毕竟现在租子又轻,利息又轻,还可以用工抵偿,到哪里再去找这么好的地主?
  还有些是罗二前世的知识,比如放两箱蜜蜂,那油菜、果树都会大大增产,又可以拿到蜂蜜、蜂蜡。
  收下来的谷子,罗二既然不缺钱也就不急着卖,都屯起来,等附近穷人没谷子吃的时候借出去,实在是陈年谷子不能吃的,翻出来做酒,酒糟喂猪,猪粪肥田,一样东西派了几样用处。
  这样做了一番,头一年年底,亏空了好些,附近的地主富绅,都嘲笑说罗二官大手大脚,不拿钱当钱,要不了两年,几百两银子就要丢到水里了。
  到第二年的时候,账目做平了,附近的地主富绅还有闲话,说罗二官空有些钱,不知道享用,日日风里来水里去,是个牛命。
  到第三年的时候,那田土高低都整理好了,上了肥,佃户不受那重利盘剥的苦,各种农具也渐渐添置,新生的孩子也不溺死,添了帮手,春耕秋收的时候在附近就可以解决劳动力,不需要另外雇工,各样收成比附近那些土地多了一半,佃户们也都佩服。
  罗二虽然减了田租,那蛋糕大了,切下来的分量就大,佃户们又怕别人见了罗二官好自愿多出租子来顶了租去,也不等催,个个都是一收谷子就送,送的都是最好的谷子,还送鸡送兔子送栗子柿饼等土产,唯恐别人说他不好夺了他的佃户。罗二既得了额外的孝敬,又不必费心去催租催债,又不必花钱叫衙门帮催,节省了好多。平常要做活,这边吩咐一声,那边便有十来个精壮的劳动力赶着来献殷勤。罗二给他们弄了粪肥,佃户们也就有力量种些时鲜蔬菜果品,挑了到县城卖的时候也顺便送罗家一篮子,罗家人口又少,光是这些都吃不了,饮食上也省了好多钱。
  罗家的日常花费不多,陶小姐衣服首饰都是有的,一年替小荷做两套衣服林大爷还念佛不止,罗二又怕自己被人看出是个女人,什么绸缎都不敢用,再说常常跑乡下,那衣服都是很朴素的。日常饮食佃户们额外的孝敬就享用不尽了,房子是现成的,家具就桌椅板凳那几样,罗二也不去费心思整什么多宝阁之类的。
  要说起来,罗二原来也没有想过一心种田,有空还是想找点日常消遣的,无奈她去看了两出戏,一是依依呀呀地唱得她不耐烦,二是这戏文实在太离谱了——第一次看的是什么白袍小将去打什么西凉国,对方领头一员女将如何貌美,如何将小将强抢过去强逼做小,错了,是强逼小将收自己做小,小将万般委屈,一咬牙一跺脚为国家,坚决收了美貌女将做小妾!然后就是去打南蛮国,再收一员女将,最后一群公主女将,围着小将争着要做小妾不做大婆……第二次看的是什么白面书生去攻打南蛮国,然后对方一员美貌女将将书生抢去强逼书生收自己做小,书生百般挑剔女将的蛮夷家世之后,一咬牙一跺脚为国家,坚决收了美貌女将做小妾……
  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嘲笑某点的**文了——罗二观后感。
  然后,她骑着驴子出城去看挖排水沟了,和戏文比起来,还是挖水沟更值得一看。
  

第二十八章 救灾救出灾
更新时间2012…12…23 8:17:16  字数:1567

 罗二长到十七岁的时候,赤湖县遭了灾。
  夏粮要收的时候,一连几场暴雨,发了场洪水,把要收的粮食都冲去了。
  本来,只是少收了一季粮食,赶紧补种些绿豆、南瓜,到湖里挖些藕,还可以勉强糊口。
  怎奈朝廷正在与东虏作战,军饷钱粮要紧,不但一个“灾”字不当一回事,且又把每亩地的地租加派了三钱银子。
  俗话说上行下效,既然朝廷不把这灾当一回事,还叫县官多收,县官下面那些隶属贱民,子孙都不能科举还没有俸禄的衙役小吏,既然不得前程,自然就紧紧地钻进钱眼里,既然朝廷不给他们发俸禄,自然要靠在正税外百般地揩油才能过日子。
  而且又有一样,就是灾年也是那些乡绅发财的日子,平常三两银子还不肯卖的地,现在一石粮食用不了就换来了,这些地落入乡绅名下,那地租是不消提起的,乡绅们都是护官符,连县官典史也不敢轻易招惹的,衙役小吏们哪里敢上门去要租要税?交租税的田地平白少了一块,朝廷派下来的钱粮数目却有多无少,自然都摊到这些乡绅邻居的头上,渐渐地把这些人家都逼得要么典田卖房,要么带了田地,投到乡绅名下做个奴仆!
  本来自己有土地可以过日子的人家,现在少了一季收成又每亩多了三钱银子的官税,官税之外又多了邻居乡绅的摊派,又有衙门小吏的孝敬,要卖田地那等买得起的人家都纷纷压低了价钱,说白带着田地往我家投来做奴仆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买你的地做什么?就是卖了,交了官税加派又能过的几日?
  渐渐的三乡六村的饥民都往城里来了。
  罗二前世是21世纪物质丰足世界的女孩,也就在电视杂志上看过非洲灾民,穿越到这个世界虽然吃了好些苦头,那几年红山村的收成也还将就,什么暖阳镇、省城又都是银钱汇聚之地,因此她看不得饥民的惨样,把庄田里几年积攒的粮食拿出来,做了个粥场,一天两次与人施粥,也救了好些灾民。
  谁知道她这一救灾,反而生出灾来。
  原来附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