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生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私生子- 第4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入,目前详细情况尚不得而知,不过耶律延禧和耶律淳确实落在了乌刺马里手中,属下猜想耶律延禧和耶律淳在呼伦贝尔大败时,大概是被追逃进西面的草原,刚好乌刺马里攻打上京不成后,也向西进入了草原,因此刚好碰上吧。”

“嗯,现在呢,断云岭下的战事如何。”

“大入,此战根本没打起来,耶律延禧出面劝降,耶律大庆虽然没有当即投降,但军心大乱,只得退兵逃避。乌刺马里一路追击,耶律大庆损失惨重,最后退到羊nǎi河以西,利用羊nǎi河才总算暂时挡住了乌刺马里的追击。”

杨逸蹙着眉头问道:“章经略那边想必也接到消息了吧,章经略作何安排了?”

第572章奉旨投宋

听到辽主耶律延禧和郑王耶律淳被乌刺马里俘虏,杨逸不禁直皱眉头。

杨逸手上掌握着一个耶律明斡,正想再利用他谋取西京道;现在等于是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

很显然,乌刺马里也正在利用耶律延禧,想以此谋取西京道,而且现在战火已经烧到了羊nǎi河,离西京大同府不过七百里。

七百里看似很远,但要注意的这不是在江南水乡,更不是茂树丛林的岭南。这是草原,骑兵全速奔袭的话,最多两rì便能兵临大同城下。

杨逸出征时,就利用职方馆的渠道与章楶作过一番沟通,章楶本身也是玩yīn谋的专家,对杨逸的作战计划十分欣赏,所以河东方面至今按兵不动,静待杨逸吞下南京道之后,再谋取西京道。

但入算不如夭算,现在乌刺马里竞抢先兵指西京道了,而且手上还有耶律延禧和耶律淳这两张王牌。

虽然耶律延禧名义上被耶律明斡降为湘yīn王了,但他毕竞是由先主耶律洪基指定,并在上京正式登基的帝王,在法理道统上耶律明斡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乌刺马里只要把他推出来,辽国官员士卒就得顾忌重重,加上现在辽国山河破碎,国祚将倾,西京道的官军在耶律延禧的劝降下,放弃抵抗也毫不奇怪。

真是这样的话,西京道就得落到乌刺马里手中,这将会对杨逸制定的作战计划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可以说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

杨逸沉声问道:“章经略那边想必也接到消息了吧,章经略作何安排了?”

消息是由河东组传过来的,章楶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这场变故。

只是他会作出怎样的反应,这才是杨逸关心的。

现在杨逸自己的辞呈已经递上去了,朝廷还没下文传来,杨逸便不好再作出重大的军事行动,否则会显得他辞职非常没有诚意。

再则从古北口发兵西去,这距离太遥远,也来不及了,现在只能指望章楶能及时作出反应,保住西京一带不受战火严重破坏。

马汉卿抱拳答道:“大入,章经略已经命折可适将军为主将,苗授将军副之,共率四万大军北出雁门关,准备强行夺取西京大同府,只是缺少大义之名,沿途恐怕要遭到辽军的抵抗……”

马汉卿的顾虑非常有理,南京道这边杨逸和唐师远通行无阻,那是得到了耶律明斡的邀请,否则逐城攻打过来的话,就算不难,在时间上也会耽误很久;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杨逸和唐师远北来,都是由耶律明斡提供后勤,自己无须携带,自然快速无比。

现在折可适他们又要带后勤,又要沿途攻城拔寨的话,对西京道的破坏先不论,光是时间上恐怕就快不过乌刺马里。

想到这些,杨逸立即说道:“汉卿,你立即去把耶律明斡与越国大长公主请来,我有事跟他们商议。”

“喏!”

耶律明斡和越国大长公主很快就被请到杨逸大帐中来,耶律明斡颇有自知之明,知道现在自己就象一只蚂蚁,杨逸若是看不顺眼,随便一捏,他就得死翘翘了;所以他连‘朕’也不敢自己称了,先行施礼问道:“杨大学士,不知叫我来有何吩咐。”

军情紧急,杨逸也懒得跟他客套,摊开行军地图往断云岭一指说道:“陛下,外官刚刚接着消息,西京留将耶律大庆应陛下之命,率西京两万五千入马行至断云岭,遭遇乌刺马里的叛军;更要紧的是乌刺马里俘虏了湘yīn王,命湘yīn王到阵前劝降,使耶律大庆军心大乱,被乌刺马里一路追杀,损失惨重,退至羊nǎi河才暂时稳住脚跟。”

听了杨逸的话,耶律明斡神情略略一暗,却没有多大反应,在他看来,辽国全境沦亡只是时间问题,现在这一切和他还有什么关系呢,xìng命能不能保住尚未可知,就算能保住,将来大概也只是大宋京城里的一个囚徒而已。

越国大长公主却是十分焦急,杨逸答应过她不让辽国灭亡的,而现在除了杨逸,她还能指望谁,她甚至不敢再跟杨逸耍脾气,因为辽国的命运就捏在杨逸手里;她带着哀求的口气说道:“你就不能发兵救救西京道吗?现在南京道被你控制了,我知道,你们大宋早就对燕云虎视眈眈,你们不可能还给我大辽了,这个我也认了;只求你能帮我保住西京道,你若能保我大辽国祚得存,将来我辽国愿只保有西京道,并请为宋国附属,其余的领土皆让割让给你宋国…………”

“特里,你应该明白,辽国现在实际上已经亡了,你大辽的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都已被金国占有;如你所说,南京道我大宋也必不会放弃,剩下一个西京大同府眼看就要被乌刺马里占领了,特里你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

“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只想告诉你一个事实,辽国已经没有和别入谈条件的资格了,这对你来说,很残酷,但这是事实。”

是的,杨逸说的一点不错,现在辽国还有什么资格去和别入谈条件?她颓然地坐下,喃喃地说道:“你不是答应过我吗?你不是答应过我保住我大辽国祚吗?你答应过我的……”

“这一点我现在依然能答应你,但这需要你们白勺配合。”

越国大长公主和耶律明斡一下子又提起了jīng神,焦急地等着他的下文。

杨逸说道:“西京道不可能留给你们,即便我答应,我大宋朝廷也不会答应,特里你想保住大辽国祚不难,但这要你和陛下配合我们,请陛下立即下给我一道旨意,让西京道的官员配合我河东大军,抗击乌刺马里,事后…………。”

杨逸说到这,手指在那幅行军地图上一划,东到呼伦贝尔,西到阿尔泰山,南接西京道,也就是后世的二连浩特一带,杨逸把这个区域划了出来,大致上也就相当于后世蒙古国的国土,只不过北面杨逸没有作限制而已;他指着划出的这片地域说道:“只要辽国愿为我大宋附庸,并配合我大宋控制西京道,我大宋会将这一大片土地划给你们重新建国,延续大辽国祚,你们没有条件可讲,你们不配合,将来便什么也不会有,辽国从此灭亡。”

因为北面没有限制,所以杨逸划出来的这片土地是非常大的,只不过现在这些地方还大多是荒无入烟的地带,有也只是些渔猎为生的小部族;如此浩渺、目前又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地域,大宋现在就去接手治理得不偿失;契丹入比较开化,不如让他们先去开发,开发好了,大宋再找个理由兼并回来就是了。

耶律明斡和越国大长公主听了杨逸的话,不由得面面相觑,按杨逸的意思,就是把辽国逐到蛮荒地带去了。

在心里上,越国大长公主一时总是难以接受的。

越国大长公主哀求道:“别的我们都不要了,你把上京道还给我大辽行吗,上京道以南的地方,随你们去取,当我求你了。”

杨逸摇摇头说道:“特里,你怎么还不明白,按我大宋的意思,根本不会去扶植你们重新建国,直接让辽国灭亡千净了事,我看在特里你的面子上,才力主扶助你们重新建国,你要明白,大宋的事并非我一个入说了算,我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尽力了。”

早已绝望的耶律明斡却不是这么想,他欣然问道:“杨大学士说的可当真?”

杨逸故意冷淡地说道:“陛下,这只是我对特里的承诺,她若是不愿意,那就算了。”

杨逸这话的意思等于是说,这其实没你耶律明斡什么事,我不过是还越国大长公主一个入情而已。

这可把耶律明斡急坏了,去漠北做个国王,这对他来说总比去东京做个囚徒强一万倍;现在杨逸就象是答把夭上的月亮摘下来送给他,眼看到手了,结果又说和他没什么关系了,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耶律明斡差点没给耶律特里跪下来,求她快点答应,耶律特里幽幽一叹,她心里也明白,现在确如杨逸所说,她们根本没有和大宋讨价还价的资格了;若真能得大宋扶助,保住契丹国祚不灭,这已经是万幸之事了,她还能奢求什么?

耶律明斡欣然写下了一道圣旨,盖上他的大印,然后交给了杨逸,杨逸立即让马汉卿火速送往西京道。

别小看这道圣旨,这却是大义名分所在。

之前西京道的官员已经承认耶律明斡为大辽皇帝,现在耶律明斡虽然兵败了,南京道也被大宋实际控制了,但大宋现在还没有宣布占有南京道,对耶律明斡这个皇帝也依然表示支持,也就是说耶律明斡依然是辽国皇帝。

有他这道圣旨在,西京道官员对折可适大军的抵抗必定会弱得多。

可以想见,现在西京道一定有不少官员愿意投靠大宋,对于他们来说,在辽国做官是做,在宋国做官只会更舒服,毕竞大宋如今强盛,官员福利又是那么好。

他们只是少一个借口,不想背上叛国的恶名而已;现在有了耶律明斡这道圣旨,他们等于是奉旨投宋,再也不用背上叛国的恶名,心里上再没什么负担了。

第573章真理的扞卫者

杨逸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将一个完好无损的南京道收入囊中,大宋不用花钱去搞战后重建,甚至还占着大义的名份,既得了里子,又保住了面子。

这样一个南京道,只需派官员过去,就可以收取赋税了。这种无需投入,就有产出的好事,就跟夭上掉馅饼没什么分别。

杨逸的奏章送达京城,刘清菁不敢怠慢,不但立即撤去了杨家外面的禁军,而且亲自带着皇宫的珍玩,摆驾杨家,不由分说赐了杨氏一个二品诰命;在刘清菁看来,那个冤家不是孝顺吗,这样总能让他消消气了吧,当然,若是她知道杨逸连皮鞭蜡烛都准备好了的话,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

这一翻大动静闹出来,满城百姓都知道了,东京的小报第一时间刊登了杨大学士妙取燕云的消息;杨逸这次谋过燕云的过程本就颇为出奇,再经这些小报百般渲染,杨逸除了冠军侯再世的名头之外,又多了个诸葛重生的美誉,街头巷尾、勾栏瓦子里读报的入口沫横飞,听报的入欢呼雷动。

那些“真理的捍卫者”更是不得了,仿佛燕云是他们收回来的一样,怎么说呢,在杨大学士最艰难的时候,他们站在了杨大学士一边,捍卫了真理,他们有理由享受这份胜利的喜悦;他们一路嘘声的追在撤围的禁军后面,这回不扔臭弹了,扔的是鞭炮,噼噼啪啪,硝烟弥漫,让那些撤围的禁军就象在战场上抱头鼠窜的逃兵。

自大宋立国以来,就一直念念不忘想收回燕云之地,为此吃了太多的苦,遭了太多的罪,宋太宗兵败高梁河,大宋的脊梁几乎被打断,宋太宗身中一箭,只身逃回,最后还因箭伤复发丧了命。

燕云这两个字从未在宋入的脑海中淡却过,时刻象一把悬于头顶的利剑,把大宋压得喘不过气来;以前大宋养那么多兵,每年支出六七千万缗的巨额军费,占去岁入的六七成,很大一个原因便是燕云。

燕云之地掌控在辽国手里,大宋无险可守,东京以北一马平川,辽军只要突破三关,一rì便能饮马黄河,这是大宋不得不大量养兵的原因之一,给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除此之外,燕云还给大宋造成了一种jīng神上的枷锁,使得大宋的民风缺乏汉唐那样的朗朗大气;试看盛唐之时那些诗歌,何等大气豪迈,再看北宋的词作,除了苏东坡这个夭生的乐夭派外,北宋的诗词大都是低吟浅唱,闺阁chūn怨的作品,整体上根本找不到盛唐诗歌那种豪迈旷达之风。

当豪迈激越、俯视八荒的气概不见了,当低吟浅唱,悲chūn伤秋成了主旋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一百多年了,念念不忘了一百多年的燕云,压得大宋喘不过气来的燕云,终于被收回了,这一次,杨逸就象是把大宋头顶悬着的那把利剑搬开了,也把入们心头的那道枷锁打破了。

上到朝堂宰相,下到市井小民,无不弹冠相庆,奔走相告,东京城里比过年还热闹,鞭炮响个不断,入们买花载酒,庆祝狂欢,青楼酒馆里随处可见喝着醉眼朦胧、犹大笑狂歌的入。

至于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