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蛇传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白蛇传开始-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衙内笑道:“那这花船你不适合上了。”



“上。为什么不上。别人的花船可以不上。这仙芝的可不能错过。那些姑娘只有在仙芝来了,才会拿出好东西来。否则就要可劲的使银子。”



这边的争执,船娘是听得一清二楚。上不上。还是得她做主。



船娘紧咬贝齿:“都上来吧!反正看你们也不重。”



看着不重,可真撑起来,绝对不轻松。



竹篙扎进污泥中,拔出来,极废力气,走了一小段,船娘便额上冒汗。



“还是我来吧!”宁采臣伸出援手。



“你会撑船?”船娘不信。



“学过一点。”那时宁采臣还是个少年,勤工俭学,周末便去公园湖中帮游人撑船,采莲取叶。



这是他的秘密,没人知道。四个shì卫更是觉得这宁相公打的和他们一样的主意,大有“男人sè,都一样”之感。



宁采臣接过竹篙,还没撑。王复便道:“仙芝,这船你真撑得?”



就连文衙内都担心他那书生一般薄弱的身体是否真的吃得消。“是啊!这事还是让船娘来吧!你可是天下名士,岂能做这等粗事?”



“天下名士?怎么回事?与我说说。”王复显然还不知道这事。



文衙内与王复叙说宁采臣成了天下名士之事。船娘对宁采臣说:“宁相公,这是还是我来吧!”



宁采臣没有说话,只是伸手擦去了她额上的细汗,转身便撑了起来。



仅仅是擦汗,宁采臣不知他这一下带给了船娘多大的震动。



他mō了我?他真的mō了我!



船娘不知所措,整个人都没了力气。身体软了,额头发烫,似乎是病了。痴痴地望着宁采臣的背景。



她望着不动,也引来了其他人的目光。都想看看船娘在看什么?



这一看,他们全惊住了。只见宁采臣不紧不慢地撑着船,他这动作熟练得绝不像是初学乍练,而像是撑了好多年似的。



不大功夫,小舸便靠上了楼船,有船板搭着,一个个全上了船。



黄锦见是宁采臣撑船前来,有些不高兴。“你们怎么能让陛下封的天下名士为你等撑船?”



宁采臣笑道:“不碍的,好久未撑船了,正好熟悉一下,锻炼筋骨。”



宁采臣撑过船?



宁采臣都这样说了,黄锦也就不好深究。



楼船船管事却不得不训斥船娘。“你怎么能让客人撑船?”



“人家撑不动了吗?”船娘嘟着小嘴。



“你!”管事大怒。



宁采臣只得来劝:“不怪她,是我自己手痒。我从小便爱撑船。”



既然是客人的要求,管事也就不好在说什么。每年总会有这爱自己撑船船游客,管事自然不能拦着不让。



宁采臣护住了船娘,船娘大是感动。“姑娘说你是好人,你果然就是好人。谢谢你!对了,姑娘说你这样的人不好找娘子,你若是找不到,我不介意帮你暖被子。”



“去去,小丫片子,懂得什么。宁相公,诸位公子,你们里边请。”管事斥退船娘,请宁采臣他们进去。



船娘也许是真的不懂,但懂的男人全都是心中痒痒的狠。萝莉有三好,身jiāo体柔,易推倒。



这么美貌的女子暖被子,想想骨头都sū了。



偏偏有这不识像的,拦住了后续发展,以致于管事得到的全是愤怒的目光。



上了甲板,很快,他们便进入了楼船的屋厅中,这里很宽敞,摆上三十张桌子,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这一次,显然是专为他们准备的。因为除了他们,是一个人都没有。



厅堂不是招待他们的。管事引着上了二楼,二楼也不小,能放一二十张大圆桌。此时只放了一个,管事引着他们坐下,立即便烧水煮茶。



点心是没有的,只是一壶茶,边上十几个比拇指略大的杯子。



火光一起,浅蓝sè,十分悦目。初水不饮,浇在杯上,又从杯中浇到茶壶盖上。



手法娴熟,行云流水一般,愈加的赏心悦目了。



黄锦忍不住道:“这是你们杭州的功夫茶吗?”



钱县令说:“不,这茶我也是头次见过。黄员外见多识广,竟知这是功夫茶。”



“谈不上见多识广,只是宫……呃,听人念过苏学士的诗,说这功夫茶‘活水仍须活火烹’。”



钱县令捧嘴道:“黄员外还说不是见多识广,这功夫茶,我等就是听也没有听过。”



黄锦得意了,忍不住说出一番茶经。“‘活水仍须活火烹’。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潮汕人煮茶用的叫做“绞积炭”,“绞积”是一种很坚硕的树木,烧成炭后,绝无烟臭,敲之有声,碎之莹黑,是最上乘的燃料。品功夫茶是闽南地区、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为了这功夫茶,本员外还特地去了趟闽地,向他们讨教学习了一段时日。”



这时代,闽地是放逐之地,朝庭的人是极少去的,除非你得罪了政敌,比如苏轼那样。



听说黄锦专程跑到闽地,学这功夫茶。管事大是佩服:“这位员外既然这么爱这功夫茶,头杯便与你饮了吧!”



黄锦赶忙接过,轻轻一嘬,chún上一点儿水分都没有,一滴不剩全进了口中。



闭上双目,就这么端着杯,开始回味功夫茶的点滴。含在口中,久久不忍下咽,仿佛这是什么人间顶级美味似的。



管事又与其他人递上新斟的茶汤,桔黄sè的茶汤,sè彩很重,仿佛这茶真变了汤似的。



有黄锦的表现,其他人自然纷纷饮下。



一真的饮了,便试出了味道。文人出身的还好,硬咽了下去。



四位武人则直接吐了:“这什么茶?怎么这么苦?都能苦死人了!”



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抹舌头,也不嫌手脏,只为了手中的盐味中和下自己的味蕾。



“水,水。不要那什功夫茶!”他们怕了。



黄锦不屑道:“哼!不懂得享受,这茶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当今……每日都要饮上这么一壶。”



哪怕他说这是皇上喝的,他们也不敢领教,太苦了。



宁采臣也觉得苦,只是没表现出来罢了。后世时最多喝喝茶饮料,哪儿试过这么苦的茶。



四个人一挑头,正好,他也可以不喝了。



不放下杯子,拿在手中。却看到钱县令他们也是手拿杯子,里面早一干二净,却不放下来。看来,他们也是不想喝,只是顾虑黄锦,没有放下来罢了。



官家每天都要喝的东西,官员们哪敢说不好。



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卷四:序战第177章、再见鱼娘



更新时间:20127421:36:18本章字数:8663



“列位,你们怎么不吃啊?可是这茶不和口味?”黄锦不仅光注意了自己带来的人,同时还在看各位大人。



“和,和。这茶入口虽苦,却是回味无穷。”



“苦茶,苦茶,茶苦,才是好茶。”



这不是卖管事的面子,也不是黄锦的面子,而是那一位。



听过列位官员的说词,他又转向宁采臣他们。



宁采臣知道若不说些什么,看来是对付不过去了。“我非品茶之人,这茶对我太苦了。”



“是啊,是啊,太苦了!”王复立即附和。



黄锦笑了,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道:“果然是无yù则刚。因为无所求,所以才说实话。”



这话说得钱县令他们大为尴尬。



黄锦没有取笑他们,反而大手一挥道:“好了,既然都喝不惯,便收拾了吧!总不能所有人只陪我一个。”



事只得收了一应器物。



她从闽地出来已多久了?可惜仍然没几人欣赏她的茶艺,她也不得不从一艘花船到另一艘花船。今儿好容易来个识货的,却为其他客人所不喜,还是不得不撤了。她就怕在这船上,也干不长远。



端着器物出来,正看到船娘在把小舸系牢,她便想和她说说话。



船娘是看她来了,只是不想理她。



“呵呵,还生气呢?”



“哼!”船娘用鼻子做了答。



“唉!”她坐了下来,“不是我多管闲事,而是不忍心看你后悔。”



“后悔?我才不会后悔呢?”船娘不满道。



“你会后悔的。咱们姑娘家最重要的便是身子。没了身子,咱们还有什么?到时他若不要了你。你还会有什么?”



“不会的。姑娘都说了,宁相公是个好人。”



“可那更是个文士,文士都是不注重女人的人。”看来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屋外谈说着人生经历,屋内也没闲着。



一名女子从内屋走出,这女子脸带面纱,看不出美丑,但是所有人都盯着她的面纱在看,恨不能动手取了下来。



女子落座,同时有人捧上古琴。



轻轻拨弄。便有如珠玉落盘,水滴轻测。清晰悦耳。



黄锦倾听着。感慨不已:“好曲,好曲啊!可惜有曲无诗,一大憾事。”



黄锦这样一说,弹奏的女子便停了下来。



以为是言语得罪了这女子。却不想这女子莲步款款向宁采臣走来。“素闻公子诗词双绝,今日有曲无词,还请公子赠上一首。”



“哈哈!难怪有曲无词,仙芝,原来是冲你来的。”说笑后。钱县令又向黄锦解释宁采臣在姑娘们中的影响力。



黄锦听了之后。也立即催促宁采臣做诗,或赋词一首,也见识下他这大才子的功底。



不说他们的催促。自从那女子走过来,宁采臣便不断打量着她。



走得近了,面上薄纱又哪儿挡得住面貌。这女子竟然是多日不见的鱼娘。



实在是想不到这是她的船。“你想干什么?”宁采臣小声问道。



“向你道歉啊!上次的事,我实不知太子会那样做。”小声解释完,又大声了道,“多谢公子,我这就取来文房四宝。”



听上去,好像是宁采臣答应了,她随后去取似的。



面对她的做法,宁采臣实在无法理解,抓住机会小声问道:“你到底想做什么?”



“不是说了,向你赔罪吗?”



“向我赔罪,怎么还要我写诗文?哪有这样的道理?”



鱼娘,不做解释,而是说道:“公子,墨磨好了。”



逼人上轿。笔往前一送,宁采臣是不接都不行。



好在来之前,宁采臣便早有准备。落笔写道:涨西湖、半篙新雨,麴尘bō外风软。



写是写了,却不忘逼问鱼娘:“鱼娘,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鱼娘说:“公子,你就别问了。到时,奴什么都告诉你。”



宁采臣信了她。



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nèn寒轻暖。



帘半卷。



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



莺jiāo燕婉。



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



边上研墨的鱼娘看了,轻声说:“公子,你还是有怨的吗?”



宁采臣看了看自己写的,他也不知为什么写这首,或许真有怨。



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



如今游兴全懒。



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



君不见。



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



斜阳又晚。



正落絮飞花,将春yù去,目送水天远。



笔锋一转,他想到初次吃花酒的姑娘,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也不知她现在过得好不好。



那时的自己要比现在活得有滋味的多。



钱县令与众官员观看宁采臣的诗文,他的字,他们是没什么好说的。钱县令低吟着诗,皱眉道:“仙芝,你这诗写得可不如词好。来,仙芝,我也写上一首。”



此话一出,其他官员立即眼前一亮,群情振奋。本朝官家是什么人,那是顶爱诗词的一个人。只要自己的诗作传入他的耳中,那便是简在帝心了。



而黄锦这么个既能为他煮茶,又能下来传旨的太监,还有比他更好的传递人吗?



众官员立即冥思苦想,以求得一两佳句,这可是关乎仕途的大事,自然没人会不经心。



钱县令最是自得,因为这两日,他正好得了个好句子。现在派上了用场。



钱县令写他的,黄锦却已拿起了宁采臣的诗文,不禁叹道:“宁相公还记得往年旧人。”



“见景生情。旧人离散,倒让员外见笑了。”



“不。不!好,好,好啊!”黄锦连连叫好,“不忘旧人,也不枉她帮你谋划一番。有此诗足矣。这趟没白来,没有白来啊!宁相公,这诗文可否赠于我?”



“员外想要,拿去便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