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与陈大人一直都先皇及皇上有偏见;所以这才投入了秦丞相的门下;为他驱策;如今;皇上铲除秦丞相;实现了乾纲独断;真正的亲政;为何还要用老臣与陈大人;皇上难道不怕我们阴奉阳违吗;”程宏希问道;
温瑜心里腻歪了一下;奶奶个小嘴的;老子要不是看你人品端正;虽然投靠在秦老头手下但却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皇家的事;朕会在用你妈;最重要的是;朕知道你有水平;就像陈海华一样;要不是看在陈海华在处理钱粮税收上的绝佳能力;还有梁贤笑和丁子镇资历太浅、能力不够的花;能轮到你们才怪了;
放心吧;你们也呆不了多长时间;等丁子镇和梁贤笑两人资历够了;你们自然会退出去的;到时也不会弄死你们;回家养老去吧;不过;临走前;程宏希;你个老家伙得把女儿留下来;哎呀;坏了;最近忙坏了;忘了和萍儿小姐的赌约了;
温瑜在心底恶心了一下两人;面上却说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丞相谋朝篡逆;自是得不到善终;两位大人虽是秦丞相的人;但并不是他们核心的人员;朕相信你们的能力;也相信你们的人品;大靖朝以后就一个主子;你们不效忠朕;还要去效忠谁呢;难道你们要做一个遗臭万年的叛贼吗;”
“臣等不敢;”两个老家伙急忙躬身说道;之前支持秦丞相;那是因为秦丞相上位以后他们自然可以名正言顺;而现在丞相挂了;他们自然只能效忠皇上;让他们做出叛国或者自行谋反的大事;他们倒是做不出来;
“臣等以后自当为皇上鞍前马后;尽忠效力;万死不辞;”两个老家伙跪下了;真正的臣服了;温瑜心里乐了一下;测试了一下他们的忠诚度;发现两人的忠诚度都由原来的五十涨到了现在的八十;算是比较忠心的了;
搞定了两人以后;温瑜的内阁现在就有了五个人了;等工部尚书刘贺回来后;那就是六个人了;但是现在还缺不少;温瑜得一一遴选;现在是吕国丈总领全局;林云宁负责礼部;林明建负责吏部;陈海华负责户部;程宏希负责刑部;刘贺负责工部;还缺一个兵部的内阁大臣和其他各衙门统领的大臣;
温瑜本打算让郭台铭任兵部大臣的;但是温瑜又的这刚评定秦丞相的叛乱;就让一个有功的边疆大将回京做官;会不会让别人有鸟尽弓藏的意图在里面;实际上;温瑜虽然知道郭台铭很忠心;但是郭家这次立功很大;声望以后将会非常的高;要是都外放边疆的话;即使温瑜信任他们;别人也会说三道四的;
温瑜打算将郭台铭叫过来问问;询问一下郭台铭的具体意见;如果郭台铭愿意入京供职那当然最好;如果不愿意;那就在外放几年;毕竟郭台铭现在可谓是春秋鼎盛时期;五十多岁也正是可以建功立业的时候;温瑜也不打算将一个猛虎圈养着;这是浪费人才;
程宏希和陈海华走后;温瑜便吩咐小静子叫来今年春考分配到翰林院的进士到御书房来;温瑜准备写封赏圣旨了;当然;封赏这件事情;温瑜自己决定也不太好;还是找了吕国丈、林云宁、沈太后一起来商量商量;最终;四个人在御书房一直商量到了傍晚;这才拿出了最终的封赏方案;
方案决定以后;翰林院的进士们开始发挥自己的特长了;一个个把字写得端端正正;磅礴大气;以此来博得温瑜和吕国丈等人的赏识;第二天一早;小静子便率领着各位太监前去通知那些受封赏的大臣到乾安殿等待着;
这次的封赏大部分都是按照温瑜的意思来做的;毕竟温瑜最了解哪个人的功劳最大;哪个的功劳最小;当然;最为马上要正式行驶职权的吕国丈;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否定了温瑜对他的封赏;虽然只是提高爵位和赏赐一些金银财宝;但吕国丈依旧辞退了;
林云宁也辞退了温瑜对他的封赏;按照林云宁的话来说;他并没有做出太大的贡献;等以后他真正地位大靖朝立下汗马功劳时;温瑜的赏赐他也就会欣然接受了;
今日更新的晚了;有点事情;耽搁了;求订阅;求支持啊;;
第144章:有人要杀朕
【大言情http://。dayanqing。 我的随身书包】
乾安殿内聚集了温瑜手下的一众心腹,有郭家的郭台铭、郭俊贤、郭俊奇,吕国丈、林云宁和蒋作云、蒋作强,纨绔四人组,丁子镇,新来的黄伟、刘少洪,牛蛋,夹子,张小木。e3小说当然还有黑龙及一众东安省绿林好汉的头领。
小静子打开圣旨高声宣道: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鉴于郭台铭……”
等到小静子读完所有的封赏圣旨时,乾安殿里已经是一片谢恩之声☆终郭台铭被封三等定武伯,任内阁大臣,主管兵部事宜。封赏郭台铭的圣旨是温瑜和吕国丈、林云宁以及郭台铭四个人共同商量的。郭台铭主动提出留在京城任职,这倒是出乎了温瑜的意料之外,但也让温瑜很是开心。
郭台铭被封三等定武伯,郭俊贤和郭俊奇均被封为二等男爵,郭俊贤被温瑜直接调任兵部任兵部左侍郎,郭俊奇还是外放到边疆任职,初授昭信校尉,去辅佐郭俊儒共同守护边疆。郭俊儒被封为从三品怀远将军,统领镇所宜丰有边疆事务。
吕国丈和林云宁虽然都没有要封赏,但是入了内阁大臣那就是从一品大员了,比各部尚书的二品还高上一级。从今天开始,温瑜不在设各部尚书,六部只有左右侍郎来执行内阁的命令。
温瑜初步设计内阁为九人,九人共同商量关于大靖朝的大事,用后世的举手表决的方式来决定最终的措施。现在,内阁的人员还不够,温瑜需要继续甄选人员。
蒋作云则入京任京城指挥使,初授从三品昭勇将军衔,兼任兵部右侍郎。蒋作强被封为京城指挥使同知,初授从五品武略将军。就连蒋作云的父亲蒋宁武都被温瑜封了个虚职从六品忠显校尉衔。
纨绔四人组,靖若萧因为一心要发展帮派势力,所以温瑜并没有封赏。温瑜准备暗中资助他完成统一京城帮派势力的计划。靖若萧对于做官没有兴趣,现在大功告成,他可以回去发展他的梦想,他非常的高兴。
温庆本来就是侯爷,温瑜给他提了一级,由原来的二等中安侯升为一等中安侯‖时温瑜做了一块令牌给她,逛尽天下青楼均要免费的黄金令牌♀块令牌温瑜还会昭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才有效力的。
张洋也没有封官,温瑜给了他一个令牌,一个可以在任意赌坊兑换一千两银子的黄金令牌v洋拿到令牌以后,眉开眼笑,好像得到了天大的赏赐似的。
最后的梁贤笑,也没有封官。本来温瑜想让他进户部的,但是温瑜又改变主意了,封了他一个中央银行行长的职务♀个中央银行,温瑜把从玉香楼抄来的黄金全部投入了进去,准备搞成一个大靖朝最庞大的古代钱庄。
梁贤笑刚开始对这个职位完全是不理解,后来经温瑜一解释,他可高兴坏了≈里有庞大的黄金储备,想要弄个大钱庄还不小菜一碟。
黄伟和刘少洪就很幸运了,两个直接从地方指挥使直接升到了统领十万人马的大将军□少洪接管了赵明强将军防守的宁会市,手下士兵数量多达十二三万人。而黄伟则要差一点,因为他的脾气太爆,在智慧方面稍差一点,所以只接手了原来白面刘将军的西北同安镇五万人马。
两个人都被封为正四品明威将军,统领宁会市和同安镇所有人马,掌管这两个边疆重镇的所有事务。温瑜现在还没有想好具体的官制改革,所以就暂时先用圣旨授予他们这个权力,等以后改革完成以后,再封具体的官职。
温瑜对牛蛋的封赏,让牛蛋高兴死了。温瑜封了牛蛋一个与蒋作强一样的职衔从五品武略将军。然后下旨让牛蛋前往宜丰镇跟在郭俊儒后面历练历练。蛋是一员战将,他的使命是在战场,放在京城有点浪费了。
夹子的封赏并没有写在圣旨上,而是让夹子等会到御书房详谈。本来夹子就统领温瑜手下的情报人员,温瑜打算把夹子的情报机关浮出水面,成立一个名叫锦衣卫的机构。但是这个机构和温瑜所知的那个明朝的锦衣卫在职能上还是有所却别的。
温瑜的这个锦衣卫的职责主要就是侦探全国官员及各方势力情报的,除了可以逮捕危害大靖朝安全、稳定的罪恶分子,其他像普通百姓和官员的抓捕,他们则无权抓捕♀个限定也就把锦衣卫的权力限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也就不会像明朝锦衣卫那样权势熏天,胡作非为了。
张小木就很幸运了,本来得罪了吕国丈,他就差不多要完蛋了。但是没想到吕国丈竟然不计前嫌地启用了他,而且让他去联系黑龙等东安省绿林好汉,可谓信任至极v小木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温瑜也没有吝啬自己的封赏,直接让张小木入了内阁,具体负责协助林云宁处理礼部的事宜。
相比于张小木的平步青云,作为最早归附温瑜的丁子镇则捞到了户部右侍郎的职位。温瑜本来就打算将户部交给他打理,让他现在右侍郎的位置上适应适应,最终入内阁处理户部的事宜。毕竟,陈海华只能暂时使用,不可以长期担任内阁大臣一职的。
还有那些以前支持温瑜的御史台几位御史大人,全部都调离御史台,在各个衙门授予了实职♀一次大清洗,造成了大量官员的缺失,也就导致了这一届春考的进士们全都非骋运地被授予了实职官位。
像大才子,也就是今年的新科状元吴可子便被温瑜特地召入了内阁,专门负责协助程宏希处理刑部的事宜。榜眼谷峰则也入了内阁,协助刘贺处理工部的事宜。孙小刚则没有入内阁,而是被温瑜直接放入了大理寺任大理寺寺正一职,温瑜准备以后把大理寺交给孙小刚。以孙小刚那刚直不阿的性格,在大理寺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同时,其他进士们都进入了各部及各个衙门供职♀些进士作为天子门生,对温瑜的向心力还是比较强的。他们一直以天子门生而骄傲,在与其他同辈读书人交往中,万万得意洋洋。所以,面对温瑜的信任,他们自当会把自己的忠心奉献出来。
同时,温瑜也对每个任命的人进行了一番测试。发现他们除了那些授职低一些的官员忠诚度在八十左右外,其他所有的人的忠诚度都在九十以上♀也让温瑜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这些人才。
搞定了秦丞相所有的党羽以及封赏了所有有功之人以后,温瑜开始寻找入内阁的其他人选。现在内阁还差三位大臣。现在朝中老一辈大臣已经寥寥无几了,大部分都是温瑜提拔上来的年轻人,可谓一群年轻人掌管着一个偌大国家的命运。
温瑜想到了御史台那个耿直的老御史靖广文。但是这个身体不太好,入了内阁,温瑜怕他的身体吃不消,还是放在御史台出出意见,献献策就行了。
思考到最后,温瑜也一直无法确定最后三个人选。无奈之下,他只好前往慈宁宫去请教沈太后。毕竟他在政治上还是比较稚嫩。而沈太后作为先皇的皇后,在主持后宫之间可是把后宫所有的女人都玩弄于鼓掌之中,她的政治斗争经验比起温瑜来,那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无法相比。
不过,经历了十来年的冷宫生涯,沈太后的锋芒已经完全收敛起来。平常,只要不是什么大事,她一般不会发表什么意见。就像在这次评定秦丞相叛乱的过程中,沈太后坐镇京城,指挥黄伟、刘少洪、牛蛋、张洋几个人接管京城的行动时,可见其老辣之处,几乎温瑜考虑不到的地方她都考虑到了。
天色已经上黑,小皇后已经回了蓝月宫等待温瑜的回去。温瑜则带着小静子前往了慈宁宫。在慈宁宫里,温瑜和沈太后一直谈了两个时辰这才从慈宁宫出来◎太后的主意很简单,既然朝中现在年轻人居多,那多几个年轻人又何妨。意思就是说,只要温瑜你相信谁,谁忠心你,你自然可以把他纳入内阁当中去,别人还能说什么呢?
温瑜现在要的不是能力特别强的人,而是忠心度高的人。只要先把政局完全稳定下来,温瑜才有可能继续甄选真正的有才能的人选入内阁。不过,沈太后还是推举了两个人。那就是现在赋闲在家的原都察院左都御史杨顺杨老大人。此人虽然年纪大了,但能力很强☆重要的是杨顺这个人对先皇非常忠心,现在温瑜稳定了朝廷局面,相信杨顺也会忠心温瑜的。
另外一个人便是现在流放琼州的原温瑜的仕讲老师郑光正。温瑜今天第一次听说自己以前竟然还有一个老师在世,沈太后不说,他毫无印象。不过,既然是自己的老师,那用起来自然毫无顾忌了☆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