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真剑侠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玄真剑侠录-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抚仙湖湖底整个好似腐肉深渊一般骇人。

长钧子心中有数,他不必亲眼所见,也能将方才水底下发生的情形猜个七七八八。这数千具守护小天境阵门的yīn煞寒尸,虽然不是出自他的大手笔,但却被他掌握了指示尸群的机窍。当他潜入仙府小洞天中寻找仙人遗蜕时,这些在yīn煞沉水中浸泡了不知多少年代的上古寒尸,便会为他守住水底阵门。

只见他的天魔法身化作一道黑线,分开湖水与碎尸,朝湖面直shè而去。几十丈外,元曦也化作了一道青蓝sè的火线,在后面紧追不舍。

“蓬”的一声水响,长钧子撞破了湖面。抬头就见天上有团金光坠下,一方只有巴掌大小,刻着天心五雷灭魔大真符的金文玉髓符印,挟着百丈雷火,直朝长钧子当头砸落。

长钧子早算到湖面上必定有人等他出水,于是也不慌乱,天魔法身一震,柳真仙子的云纹银棺便飞了出来。

这银棺一显身出来,就从棺盖上飞出了三条细若发丝的紫光。这些紫sè的光华当空一震,竟然破碎了虚空,探进了那混沌莫名之处,卷着一青二红的三点魂魄光,摄回了云纹银棺中。从南帝冢中出来之后,长钧子就一直在为柳真仙子寻回失散的三魂七魄,这时借着仙人遗蜕洞彻三界的法力,柳真仙子以大神通将最后的一道地魂和气、jīng二魄召回。当下魂魄齐聚,便能将仙人遗蜕真正炼成法身。

再看这具云纹银棺上放出仙光万重瑞气千条,有道道紫霞符箓缭绕。银棺轻轻一跃,便挡在了长钧子头顶,与灭魔玉符撞在一处。

“叮”的一声如玉磬鸣,雷火熄尽,那方金文玉髓符印就倒飞了回了天上。天顶乱云中有数道人影闪动,其中有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显身出来,把手一招,便摄回了玉符。元曦也冲出了水面,脚踩离火焰光一转,便落到了这位老者的身后。

“这是上清紫真大道炁,你这魔头,与终南道宗有何干系?”

“兀那符津小道士!你也忒地难缠了,我且来问你,我长钧子做过何等伤天害理之事,让你这般不依不饶的追着我打杀?”

“化外天魔食人魂魄,蛊惑人心,为大道所不容。我辈正道之士自当替天行道,斩妖除魔!何况水下那数千具yīn煞炼尸,谁知是不是被你抽魂炼形,藏入湖底的?”

话说这显身出来的老道士,倒也不是旁人,他正是南海海外长空洲的岛主,一身机关奇术能有造化之妙的符津真人。

说起符津真人与长钧子的一番渊源,倒还是因俞和而起。

那时在南海寻药合丹,俞和年少执拗,非要独闯天涯海眼,想争一份大功劳回山,好在师兄弟面前扬眉吐气。符津真人拦他不住,就命火灵机关人元曦陪伴俞和去探这南海禁地。可在海眼之下,俞和撞进了方十七等人布下的地火阵,元曦为了护住俞和周全,以身躯挡住了地火洪流,结果耗尽了灵元,却正好被长钧子当做躯壳,躲开南帝冢中的镇魔符箓,和俞和一起逃了出来。等俞和回到净阙岛,把元曦交还给符津真人时,符津真人却发现元曦曾被一尊道行高深的天魔寄身,当时以为俞和也着了道,还折腾出一场差点用灵丹把俞和活活撑死的闹剧。

后来等到南海诸事平息,符津真人便按照自己的承诺,为罗霄剑门的宿老金晨子远赴西南,寻找一位名叫虞琰的人。结果符津真人到了西南之后,却偶然察觉到了一丝外化天魔的气息,望气寻踪之下,发现正是曾经寄身于元曦的长钧子。老道士那古板的xìng子发作起来,就一路紧追着长钧子不放,直到了这量水川抚仙湖。

“被数千寒尸团团围住的滋味,可还好受?”长钧子桀桀一笑,“你个小道士莫要在这里信口开河,端这个血盆子到处乱扣。凭你这身修为,也不算个雏儿了,眼光不至于差到那个地步吧,居然说那些尸体是我长钧子藏在湖底的?我又来问问你,你将那数千具尸体尽都打碎了,那么这些炼尸的由来,多少总能瞧得出一点端倪。光看那抽魂填煞的手法,你自己会相信那些几万年前的炼尸,是我放下去的吗?”

符津真人被长钧子拿话一挤兑,老脸发红,轻轻咳嗽了几声,沉声斥道:“外化天魔之属,就是诡言善辩,最能迷惑人心。”

“道长此言差矣。”从长钧子身边的云纹银棺中,忽然传出一道听起来软糯糯的女子声。

长钧子一听银棺中居然有人开口说话,登时他那凝如实质的无相天魔法身,整个炸散成了一团黑烟。这祭炼万年的天魔法身,只被湖面上的微风一吹,竟然摇摇摆摆的再聚不成形。

“真儿,可是你在讲话么?”长钧子心绪大乱,那原本铿锵若金铁的声音,竟然变得颤抖扭曲起来。他天魔法身所化黑烟,急扑到银棺上,将这口云纹银棺团团裹住。

“咔嗒”一声轻响,六环盘龙棺钮弹开,一只莹白如玉的手从银棺里面推开了棺盖。有个身披月白锦缎松纹滚边书生氅,肩头搭着白布书袋,头扎银丝青云巾,腰系玉环丝绦的书生,从银棺中一步踏出。这书生脸似银盆,脸上全无血sè,当他嘴角勾起一丝笑意,把双眼睁开时,乾坤天地中登时有道明光一闪,周围的青山碧水都恍若凭空多添了几分颜sè,变得愈发明艳了。

一道若有若无的仙家高手气势,从这白面书生的身上升起。他只是一个眼神向天上抛去,竟能迫得符津真人倒退了数丈。老道士脸上变sè,沉声喝道:“地仙道果?”

从天顶乱云中冲出了一道赤霞和一道金光四shè的剑芒,落到符津真人身后,化成一男一女两位修士。这三位真人一齐展开了本身气机,这才堪堪抵住了那白面书生的庞然气势。

“还不速去换尊法身,你这副样子行走九州,真不知要无端端的惹出多少是非!”这白面书生虽是一具男儿身,可讲话的时候嘴唇丝毫不动,发出来的声音竟是一道细软温糯的女儿声。他朝长钧子化成的黑烟一瞥眼,那眼神中也尽是女儿家的风情,妩媚动人。幸好这白面书生也生得是一副细致俊俏的好面相,不然这情形当真是有些诡异。

“真儿,你等我!”长钧子喜孜孜的应了一声。眨眼间,那团团黑烟就全冲入了银棺中,棺盖自行合拢,有道道奇光在云纹银棺上来回流转不休。

这白面书生手扶银棺,身上气势一敛,变得好似个凡俗举子般。他抬起头,冲着头顶上的符津真人等三位修士举手一揖道:“道长既然认得上清紫真大道炁,可是与终南道宗有故?”

方才这白面书生展现出来的修为深不可测,虽然是男子身发女子音,但观其气相中冲平和、堂堂正正,绝没有半分邪魔诡相。人家彬彬有礼,符津真人也不好再黑着脸,连忙抱拳还礼道:“贫道最喜结交同道,故而在终南道宗中,也有不少位真人与贫道乃是知交好友。”

“敢问道长,可认识终南山的惠丰、慧远两位真人?”

“慧丰、慧远?”符津真人沉思了半响,摇了摇头道,“贫道却是从未听过这两位的法号。”

那白面书生似乎很有些遗憾,想了想又问道:“历文权、洪文山、冯文英、诸葛文杰、董文平、司马文馨这六人,道长可有所耳闻?”

符津真人把这六个名字念了好几遍,识海中灵光一闪,猛然间想起一桩自七八千年前流传下来的终南旧事。这事本该也算是终南道门的秘辛,但时rì隔得久了,也就慢慢的流传了开来,成了一段修真界的传奇故事。而早在符津真人还是个小道童时,这段传奇故事在师长们茶余饭后闲聊中,已被人们反复品评得了无趣味了。

这段旧事,近几百年中,已再人提起过了,可符津真人突然听到洪文山和诸葛文杰的名字,他才从久远的记忆中,又翻出了这段传奇故事。他细看了白面书生一眼,追问道:“阁下所问的人名中,可有洪文山与诸葛文杰?其中洪文山是不是一位身高逾八尺的昂藏男子?”

那白面书生露出一片喜sè来,接口道:“身高八尺,那可不正是文山师侄么?道长可认得他二人?”

符津真人苦笑一声道:“我若能认得他们两人,这身子只怕早就烂的连骨头都没了。文山师侄?我倒要问问阁下,你是何人?与终南道宗到底有何干系?问及那二人又是所为何事?”

第一百七十七章显身份,化干戈

“原来文杰却做了终南道宗的掌教上天师,但文山却始终没能抛下心底的仇恨,最后堕入魔道,两人在终南山山巅大战三天三夜,双双不知去向,想来是悟通了那最后一层玄机,执手羽化而去了。犹记得那时文山与文杰两人入门不久,都是一股顽劣的xìng子,夜里去偷理正师弟的酒吃,结果一齐醉倒在酒窖门口,被师弟抓了个正着,说要拿法棍责打他们。文山力大如牛,扛着文杰,逃进后山,却被碧火金睛兽吓得大哭。面壁思过了三个月后,这两个人从此就好得浑似一个人般”“。”

柳真仙子似乎沉入了久远的回忆中。而符津真人等人,看着手里那片雕着终南山太乙峰的五sè石符,全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片石符是柳真仙子抛出来证明身份的,令符津真人震惊的,不仅是柳真仙子那终南山上清殿首席真传弟子的身份,更因为这五sè石符的背面左下角,赫然刻的着“四九”两个阳文小字。

这个数字代表着石符主人在终南道宗的辈分。如今终南道宗新入门的弟子,当排到第八十二代,而与符津真人平辈论交的宿老高人,也不过是七十八代或七十九代的弟子。可这位“柳真子”,却是第四十九代的首席传人,这辈分可着实差得太过悬殊。论资排辈下来,在场所有真人都得管柳真仙子叫一声“祖师前辈”。

四十九代首席真传弟子,若是这位柳真仙子重回终南山,按照道门礼法,只怕除了当代掌教天恒真人之外,其余满门修士都得在山门前跪迎法驾。

一会儿是个道行通天的无相天魔,一会儿是位万年前的道门正宗修士,此事委实太过离奇。故而符津真人依旧揣着颗戒备的心,他不敢靠近过来,挥出一道罡气,刚五sè石符送还给柳真仙子,然后恭恭敬敬的一抱拳道:“柳真前辈……”

“莫要叫什么前辈了,听着古怪得紧。你我道友相称就是。”柳真仙子一摆手,截住了符津真人的话,“你可是要问那无相天魔之事?”

“正是!柳真道友出身名门正宗,自然懂得道魔殊途,怎会与一尊无相天魔为伍?”符津真人语气虽然谦和,但话里的斥责之意,却是毫没掩饰。

“金刚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又说‘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观道友一身道行,离证得玄珠道果,也不过是半步之遥,为何还在执着于区区外相?”柳真仙子并没有答符津真人的话,反倒向符津真人抛出了一道叩问。

符津真人一撇嘴,不为所动的道:“符津鲁钝,还需听道友分说。”

“何须与这老道分说!法相如衣服,我长钧子爱穿哪件,便穿哪件,也轮不到这个疯癫道士在那边横加指摘,若是真儿心烦,我这就打发他们去见三清道祖。”

只听见“蓬”的一声大响,那云纹银棺的棺盖猛然掀开,棺中腾起万丈仙霞,有个身材高瘦、面皮蜡黄的道人,脚踩一朵紫云,自片片云霞中显身出来,指天喝道:“兀那老道,你不是要斩妖除魔么,长钧大爷在此,你等只管放胆过来斗上一场就是!”

这长钧子,短短数息间便把仙人遗蜕炼成了他的另一尊法身。自棺中飞出时,毫不掩饰那一身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望他周身气机,比柳真仙人出棺时更盛了数分。周遭数十里的天地元气,尽被他呼吸所摄,烈烈罡风横扫四合,那抚仙湖的水面上,翻卷起了一丈多高的巨浪。

符津真人等飞退了数十丈,天上一重青光庆云罩下,里面也不知站了多少位有道真修。其中有人发动一座极其宏大的剑阵,就看从那庆云中垂落下九柄百丈长的巨大剑影,每一柄都似乎是以天上星河凝聚而成,剑身中有亿万点星光闪烁,剑锋直指长钧子。

长钧子也不示弱,他伸手一招,那天魔法身竟然化成了一柄黑漆漆的七尺长刀,刀背上有一百只金sè的眼瞳逐一睁开,shè出道道奇光。

眼看此时,若是长钧子挥刀暴身而起,两边当下就是一场剧斗。可柳真仙子忽然飘身到了长钧子背后,就好像长姊教训顽劣的幼弟一般,抡起白玉似的手掌,在长钧子脑后轻轻一拍,打得他把脖颈一缩。长钧子回头看柳真仙子面罩寒霜,他扁了扁嘴,把那百眼天魔刀随手一抛,这口狰狞的长刀就化成一片黑烟散去。

方才还睥睨群修、不可一世的地仙高手,这时就好像是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对着柳真仙子讨好的笑了笑,低头垂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