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云层思念的味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过云层思念的味道-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盯着眼前的化学题,竟是做不下去。思路走到一半就被截断,而化学书已经被她翻了好几遍了。
  对于化学这种偏文科的理科,她向来没法像数学和物理那样学得得心应手。而且姬菲迎发现,转到这个班之后,各科主科的作业的难度系数和题量都在呈直线上升。
  她习惯性地转着笔,目光聚焦在“碳酸钙”三个字上面。
  算了。再想下去估计要走火入魔了。
  姬菲迎叹了一口气,转过身子,坐在她后面的是一个面目清秀的男生,而且刚好在做化学作业。
  ——上天对她真好。
  阮承浩见她转过身来,停下笔望着她,表情有点诧异。
  姬菲迎深吸一口气:死就死吧!总要迈出一步的。
  她举起练习册,迅速地问道:“同学,打扰一下,这两个物质发生反应会生成什么?”
  阮承浩低头看了一眼她的练习册,“这个啊,我给你讲吧。”语毕抓过她的本子,一五一十地开始讲解。
  姬菲迎全神贯注地听着,末了在他“明白了吗”的询问下点点头,“谢谢!”就想转身。
  阮承浩推过自己的作业本:“我叫阮承浩,不叫同学。”说着脸上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姬菲迎也看到他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地写着三个字:阮承浩。
  ——这个人的名字还挺好听的。
  阮承浩又说:“我坐在你后面两个星期了,你竟然连我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他趴在桌子上侧头看着她,右脸几乎贴到桌子上。
  虽然姬菲迎一放学就回家,极少在教室逗留,跟阮承浩也没说过几句话,但是她还是大概知道他的名字的,毕竟他在自己后面坐了一个多星期。
  只不过她习惯一律称呼不熟的人为“同学”,倒被他理解错了。
  姬菲迎忍不住想:要是你坐我旁边我肯定会知道你的大名。如果你把名字刻在自己脸上、或者你像班长顾正宇那样每天到讲台上通知事情,我也绝对会知道你的大名的。
  阮承浩似乎本来就不打算让她说话,自顾自地往下说:“我可是知道你叫什么名字的,你不记住我的名字就对不起我。”
  “好,我尽量。”姬菲迎连忙点头。再说下去她可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这个班的学生都这么能说会道吗?
  许婷婷刚好从洗手间回来,见姬菲迎的表情跟平时似乎有点不一样,问:“你们在说什么?”
  姬菲迎对她如实相告,低声问:“你们班的人是不是都很能说话?”这个同桌几乎就是她了解新班级的窗口。
  许婷婷看了阮承浩一眼,文静地笑了笑:“只不过你刚好碰到一个活宝,也有几个学生很不喜欢说话的。”
  “谁啊?”
  许婷婷坐到座位上,侧头想了想,吐出一个名字:“程释。”
  “你们在说程释吗?”阮承浩从后面探过头来。
  许婷婷朝他点点头:“嗯。她问我们班的人是不是都像你一样很能说话,我说不是,举了一个反面例子。”
  程式——
  姬菲迎听过这个名字,而且次数还不少,甚至是非常多。
  她在脑海中搜索着记忆,高一时就拿下全国物理竞赛和数学竞赛一等奖的学生,在学校大会上表彰过的。
  当时她站在操场上想:这个人的名字也太有数学内涵了,直接叫方程式得了。
  大概每所高中都会有一两个专门为学科竞赛而生的理科尖子生,而这个程释便是Z中的代表人物。
  据闻他在高一过去一年参加全国或省区的各种数理化竞赛,其中数学、物理都获得一等奖,化学则得了二等奖。
  其实Z中作为全国重点高中,生源也是相当优秀,向来不缺各科人才,但是像程释这种理科竞赛全线开花的学生确实算得上百年难得一见,甚至可以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高中学科竞赛需要学生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由于竞争太过激烈,参赛学生的获奖概率很低,往往要到高二高三才能在比赛中拿到好的名次,而像程释这种刚上高一就拿奖的例子并不多,而且竞赛所涉及的考点跨度广难度大,学生参加一科能拿奖已属不易,这个程释是三科都拿了奖。
  那时在全校的颁奖仪式上,当教导处主任接连宣读程释的获奖喜报时,全校学生无不哗然,这件事在当时的校园里传颂了很久。那段期间高一年级不少老师在给自己的学生上课时都忍不住讲起这个传奇学生的事迹,其中就不乏4班的老师。
  姬菲迎之前一直以为这个牛人是10班的学生,原来他跟自己同一个班。
  她真的掉进了一个龙潭虎穴。
  带着好奇与钦仰之情,姬菲迎问:“程式是哪一个啊?”虽然听过他不少事迹,但是她还真没见过他的样子。
  实验班过去一年都在孤岛中生存,虽然两个班都有不少名人,但是年级很多学生都是只闻其名未识其人。
  “就是……就是经常跟希腊人、哦不,跟顾正宇一起的那个人啊!”阮承浩为她解答。
  晕,说了跟没说一样。她又不是班长的粉丝,哪会知道跟班长一起的人是哪一个?
  姬菲迎在心里翻了翻白眼,“好,谢谢。改天我研究一下。”
 

第 3 章   
 
  星期二,早上。
  上完课后,数学老师看看时间还剩下三分钟,从数学书里抽出一张纸,说道:“上个星期的数学竞赛第一次选拔考试结果出来了,我们班有十七个学生通过了第一次选拔的考试。念到名字的同学这个星期五下午放学后到一楼的阶梯教室参加第二次考试:顾正宇、程释、曹芝琪、黎墨、姬菲迎……”
  姬菲迎其实很想举手问老师:念到名字的可不可以不去参加选拔考试?
  上个星期四早上,数学科代表说下午有一个数学竞赛的选拔考试,叫同学中午准备一下,当天下午的自习课,数学科代表拿着一摞试卷走进教室,分给全班同学,随后考试就开始了。整个考试过程考完试姬菲迎都处于后知后觉的状态。
  星期五下午放学后到六点半是年级计算机竞赛小组的培训时间,这个星期小组会继续上个星期的一个活动——成员之间进行比赛。上个星期指导老师这么说过。
  姬菲迎不喜欢这种参加了一半缺席一半的感觉。而且她和姚家俊都觉得那个比赛非常有意思。
  而且她之前以为数学竞赛只参加考试就行了,到了这个星期才发现通过考试要参加年级的培训班的。
  后面传来阮承浩的声音:“下午放学后?考完都几点了?”上次考试用的是9班的自习课时间。
  姬菲迎还没想好,左手已经脱离了大脑的控制自发地举了起来。
  数学老师对姬菲迎的印象很深刻,当即看向她,问道:“姬菲迎,你有什么问题?”
  名字被念到的话是不是一定要去考试?
  姬菲迎眼见自己最喜欢的科目的任课老师期待地看着自己,竟然问不出口。
  唉,死就死吧!
  “老师,”姬菲迎的声音十分清脆,“参加这次考试要不要交报名费?”
  全班学生都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不约而同都笑起来。
  数学老师露出一个“你问的正好”的表情,说道:“不用交报名费。如果进了培训班、以后要参加比赛就要交报名费。”
  姬菲迎只能装作疑难消除的样子点点头。
  “还有其他问题吗?”数学老师环顾全班学生,“没问题的话就下课吧。”
  数学老师一走出教室,阮承浩就忙不迭地问:“姬菲迎,你不是被念到名字了吗?”
  “日行一善,我帮其他同学问问而已。”姬菲迎郁闷极了。
  阮承浩的同桌曹芝琪打量着姬菲迎的神情,有几分诧异地问:“姬菲迎,你不想参加数学竞赛的选拔吗?”
  “呃,有点。”姬菲迎坦白相告。
  现在再仔细回想刚才数学课的事,她承认自己有点冲动、不顾后果,不过她内心深处对选拔考试并不在乎。
  “为什么?你数学不是学得很好吗?”阮承浩不解地追问。
  “我没想过参加。”姬菲迎思索着措辞。
  阮承浩想起那天跟顾正宇聊天的内容,问道:“姬菲迎,你知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转来我们班?”
  “不是说期中期末考排在年级前80名就可以转到9班或者10班吗?”姬菲迎理所当然地回答。
  阮承浩摇摇头,表示她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不止这么简单。除了要年级前80名以外,还有一个条件。”
  姬菲迎摆出“愿闻其详”的表情向他虚心请教:“呃,是什么条件?”
  阮承浩答道:“必须要有学科竞赛的经历才可以转班。”
  姬菲迎一愣,还是没有完全听懂。
  阮承浩初次看到平时精明的她露出这么迷糊的表情,于是好心地向她解释:“就是说必须参加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或者计算机也行——你不是拿过计算机能力竞赛一等奖吗?”
  姬菲迎这次总算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他们这6个插班生确实都是参加过学科竞赛的。
  年级主任还真是把他们这些学生当成拿奖的机器了。
  “如果我有参加学科竞赛,但是成绩不够优秀呢?”她抬高眉毛,问。
  顾正宇之前过来跟曹芝琪商量一些事情,已经站在旁边听了两人的对话好几十秒,这时直接替阮承浩回答:“那就只能继续留在你原来那个班级读书。”
  他突然发现,跟其他5个插班生相比,这个女生可能对转到实验班没什么兴趣,更留恋旧班级——因为她似乎对数学竞赛并不怎么上心,跟旧班级的同学的关系也非常好。
  虽然姬菲迎打算继续参加明年的计算机能力竞赛,还是忍不住问:“可是如果我上了高二不再参加计算机能力竞赛……”
  “不用担心,还有数学竞赛等着你。”顾正宇冲她笑了笑,是属于典型的笑里藏刀的那种。
  年级主任还真是奸诈啊。
  姬菲迎心里只剩下这句话了。
  “你也真是的,数学竞赛多难得啊,干嘛不想去考?”周云琦一边吃饭一边口齿不清地问。
  虽然4班有几个学生都参加了年级化学竞赛、物理竞赛或者机器人比赛的培训,但是周云琦对学科竞赛或课外竞赛的一点了解仅限于姬菲迎高一所参加的计算机竞赛,除此以外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我觉得没什么希望。”姬菲迎低头专心对付饭菜。
  “上学期期末考试你数学不是考了一百分吗?”周云琦觉得她很欠扁,数学明明学得那么好,每次期中期末考不是99分就是100分,竟然还说“没希望”。甘老师如果听到最得意的女徒弟说这种话一定会气疯的。
  周云琦是一个典型的文科女生,数学远没有语文学得好,有时看同桌每次数学测验都考那么高的分数心里不是不自卑的,后来也逐渐坦然了——毕竟数学这门学科还是讲天分的,而她的天分都集中在文科上了。后来姬菲迎经常给她讲数学,她的数学进步了不少,姬菲迎语文和政治学得很一般,周云琦也给她讲习题,这样下来两个女生的情谊渐长。而且两人性格比较相似,相处起来特别轻松——周云琦是一个很看重感觉的人,对这一点特别在乎。
  “那是普通的考试,题目都很中规中矩,即使我碰到不会的题用歪门邪道也能蒙出正确答案。我现在那个9班里有一堆数学竞赛保送上来的人,我哪里考得过他们啊?”姬菲迎一直觉得自己的数学造诣有限,最多只能做期中考期末考那种难度的题型,虽然她在4班的时候数学考试从来没有跌出过第一名。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已经参加了计算机竞赛,不知道到时自己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兼顾数学竞赛。
  “听你这么说好像有点道理。”周云琦想了想点点头,“不过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我觉得你还是很有希望的。”
  “嗯,选拔赛还是要去的。不会做的话大不了瞎蒙几个答案。”姬菲迎放下筷子,掏出纸巾擦嘴。
  “加油啊!要是你进了决赛我们就去吃桂林米粉吧?”周云琦已经开始想念桂林米粉的味道了。
  中午,9班的教室里有十来个人左右,一部分是走读生,还有几个则是连中午的休息时间也拿来学习的勤奋型学生。
  姬菲迎走进教室,抬头看了一眼悬挂在后面墙壁上的钟:快两点了,马上就上课了。
  时间刚刚好。
  经过两周的适应期,她已经计算好从阅览室回到教室所需要的时间,而且精确到了“秒”的单位。
  正准备收回目光,就看到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从教室的后门走了进来。
  这是一个相当英俊的男生,足以带给人视觉上的震撼。
  他的轮廓很好看,一双细长深邃的眼睛略微带了几分秋日午后的闲适与慵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