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我右手除了写字什么都不会。”
顾正宇用手肘撞了撞身边的人:“程释,恭喜你终于找到一个同类了。”
——他也是左撇子?
姬菲迎一怔,望向程释的手。果然他也是左手拿筷子。
程释抬了抬眉毛,目光淡淡地在她手上掠过,然后低下头继续吃饭。他的手十指修长,呈淡淡的小麦色,骨节分明,抓筷子的姿势相当优雅好看。
饭桌上的学生开始讨论左撇子的相关问题,姬菲迎被问到几个问题,一一作答,程释也无法幸免,答了一句,所幸同学的好奇有限,不久注意力就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上。
吃完饭后学生照旧上大巴到下一个景点,旅游大巴一直开到山脚下的广场才停下。
半山腰处坐落着几座寺庙,红墙黄瓦,历史悠久,掩映在山间的树林间,更显古老。
学生下车后各玩各的。姬菲迎和余清璇沿着山道一直走到半山腰,进了寺庙群中气势最磅礴的那座游览了一番,后来两个女生也累了,从后院出来,打算到寺庙群脚下的广场休息。
出来的时候遇到顾正宇和程释几个男生。阮承浩问:“你们都看完了?”
余清璇目光迅速在几个男生身上掠过,答道:“没有,我们就去了最中间那家寺庙。你们每一间都进去过了?”
黎墨答道:“刚从最高的那间下来。”
“那里面有什么好看的吗?”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一间小寺庙,你们可以进去上炷香。”顾正宇回答同桌。
“那我们别上去了?休息一下?”姬菲迎听完班长的话,觉得不上去看也可以,便向余清璇建议道。
顾正宇抬高眉,不怀好意地说:“姬菲迎,你不行了。‘十七岁的身体,七十岁的心脏’说的就是你这种人。”
“她今年15岁,比你还小一岁。”阮承浩善意地提醒他。
黎墨清亮的目光掠到姬菲迎身上,问:“姬菲迎,你是不是跳过级?”
“嗯,我小学只读四五六年级。”在故乡的时候,爷爷教了姬菲迎很多知识,她被父母接回身边时,小学的校长直接让她读四年级。
现在不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早点入学接受教育,4班就有好几个学生比其他同学小上那么一两岁。姬菲迎觉得跳级也没什么好提的。
顾正宇点头动作很大,一副“我懂了”的表情:“难怪你缺了正常小学生的那种聪明才智,原来是发育不健全,而且竟然足足缺了三年!”
姬菲迎立即还以颜色:“班长,难怪你没有初三学生的EQ。没经历过中考的人,心智发育跟我们正常人就是有代沟。”
9班的学生都知道顾正宇和程释是Z中初中部直升班的学生,两年学完初中三年的课程,直接保送Z中高中部的。
所有人都笑起来,顾正宇气势立即弱了,索性闭上嘴。
姬菲迎心里突然想到刚才那样说的话也把程释一并算在里面了,转头看向他。他表情淡漠如常,眉眼清峻,并不在意。
于是两个女生跟几个男生一起走下来,沿着山路走到寺庙群脚下的广场休息。在遮阳伞下找了位子坐下聊天,后来于之月也来了加入阵营。
阮承浩不知从哪里摸出一副牌:“不如我们来打牌吧?”
顾正宇兴趣缺缺:“昨晚打了那么久你不累啊?”
黎墨想了一下,提议道:“不如我们来一下脑力开发,玩24点吧。”
大部分人赞同,于是游戏开始。
游戏限定了每人都要作答。姬菲迎一开始想到某个人那种堪比计算机的心算能力,觉得这个游戏简直是完全为他而设的,其他人根本不用玩。然而两局下来见程释都是最后作答,留给其他同学充分作答的空间,也特意放缓了作答速度。
基本每次出牌后都是黎墨和于之月最先说答案,其他人随后说自己的方法。但是遇到比较难的数字余清璇等人就完全没辙,就剩下程释和姬菲迎能各自说出自己的算法。有时余清璇觉得给出的4张牌完全算不出24,但是听他们说出答案立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玩了半个多小时,离集合时间越来越近,学生闲聊渐多,后来不知道谁说了一句“不玩了吧”,于是大家停了游戏继续聊天。
于之月手里拿着一把小扇子轻轻扇着,一边问道:“希腊人,我们等一下是不是就要坐车回去了?”
“先回宾馆拿行李,然后再坐车回学校。”顾正宇回答。
阮承浩叹了一口气,无比惋惜:“时间过得真快,我还没玩够呢,好舍不得这里。”
“那你留在这里慢慢玩吧,我们先回去了,不等你。”顾正宇毫不留情地说。
姬菲迎轻轻一笑,觉得班长今天说话特别有意思。
见扑克牌还散在桌面上,便伸出手去,一张一张收起来。
旁边突然伸出一只手,修长有力,指节分明,指甲修得十分平整,将剩余的扑克牌捋到一起。
她抬起头,落入一双黝黑的眸子里。
正是下午三点多,炽热的阳光从头顶一泻而下,将整座山都笼罩起来,有微风源源不绝地从山间的树林吹过来,轻轻拂起他鬓边的碎发,他的手中还拢着一堆扑克牌,静静地看着她,平日冷峭的黑眸有微薄的暖意渗出来,眼神安谧,清净无声。
突然觉得风好像停了。
广场上有很多遮阳伞,四下都有休憩的游客群,不时有人在他后面经过,好像都成了电影画面里滑过的黑白背景,只有他被定格在画面正中,成为最具观赏性的一幕。
好像很短的一瞬间,又仿佛无尽悠长。
直到程释微微挑了挑眉,询问似的目光直射进她的视线,姬菲迎才收摄心神,伸手接过他手中的扑克牌,“谢谢。”
旅游归来后几天,期中考的各科卷子陆陆续续发了下来,总分排名也在公告栏上贴了出来。
星期二早上第二节是数学课。
唐老师评讲完期中考的卷子,见还剩下几分钟,说:“这次期中考大家发挥得很不错,我们班的平均分比10班高了0。9分,年级三个满分有两个都在我们班,相当不错……大家继续努力。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大家自由下课。”
下课后,姬菲迎给许婷婷讲一道立体几何的题,忽然看到教室外面一个纤细的身影,她立刻站起来,“先等一下。有人找我。”
单琳琳见她出来,走上前挽住她一只手:“师父,明天下午放学后你有没有空?”
姬菲迎搂住她的肩膀,语气掩不住的歉然:“不好意思啊,恐怕没空。周云琦约了我去吃米线。”
单琳琳小脸滑过一抹失望,“明天是姚家俊生日,我们订了一个蛋糕给他庆祝,想叫你到时一起来。”
姬菲迎拍了拍额头:“原来明天是他生日啊?我都不知道……”
“怎么样,你能来吗?”单琳琳重新振作起来,期待地看着她。
“还是不行。”姬菲迎摇头,“周云琦会怨死我的。”
“那也没办法。下次再找机会吧。”单琳琳虽然失望,仍旧体贴地说。
“嗯。下次你们提前通知我,我给他买份礼物。”姬菲迎用手敲敲栏杆上的钢管,十分感兴趣:“你们打算怎么帮他庆祝?”
“我们想利用中午的时间布置一下办公室,下午放学给他一个惊喜……”
“这个主意不错啊!你们想得真周到。”
“不过他中午吃完饭一般都会回办公室,所以我们在想怎么才能让他中午没时间回办公室。”单琳琳有点发愁。
“我有一个办法。”姬菲迎转了转眼珠,漆黑的眸子里仿佛有光华一跃而出:“我来帮你们吧!”
中午放学后,大批大批的学生从教学楼的每个楼梯口涌出来,走向食堂。
姬菲迎随着人潮走到一楼便往校门口的方向走,发现姚家俊早就等在那里了。
她连忙跑到姚家俊面前,不好意思地:“不好意思,迟到了。”虽然平时跟姚家俊关系就不错,但是毕竟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主动约男生一起吃饭,少不了还是有点不自然。
事实上,姬菲迎希望他来得越晚越好,因为她今天中午的任务就是消磨他的午休时间让他没空回办公室。
“没有。”姚家俊十分干脆地回答,微笑着,“请你吃饭,总不能让你等啊!”
姬菲迎粲然一笑:“我今天听到同学说起有家新开的店,刚好你今天生日,想着反正你说过要请我吃一顿饭的,那就趁着今天这个大好时机吃了它吧……就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你跟别人的约会?”
“你算不算那个别人?”姚家俊知道她在说谁,挑眉问道。
不等她回答,又说:“那不算什么问题。我本来就想找个时间跟你一起出去吃顿饭的。”
“送你的礼物。”姬菲迎将手中的礼物递给他。
“还有礼物收?谢谢!”姚家俊笑着伸手接过,低头看了一眼,“我等一下再看吧。现在可以走了吗?”
姬菲迎点点头,“可以啊,走吧。”提起脚步跟他走。
两人在学校附近的一家装饰高雅的北方菜馆吃饭,边吃边聊,提到计算机竞赛,姚家俊说:“上了高三我可能就不参加了。”
姬菲迎一怔:“为什么?”
“要忙学习啊,准备高考。竞赛太费时间和精力了,高三哪还有空参加。”
姬菲迎也理解。
姚家俊属于规划型的人,个人能力非常突出,虽然高二一直在忙学生会的事情,但是学习也没有落下多少。
姚家俊一边吃菜一边继续说:“姬菲迎,你可以继续参加,我觉得你希望很大,应该能进省队。”虽然他不轻易言败,但是对于自己的水平心里很有底。
“进了省队,参加全国的比赛,然后……”
“学科竞赛拿到全国一等奖的话可以保送很好的大学,很多学校都抢着要。”姚家俊想了一下,“像你们班的程释,应该就可以保送A大。”
姬菲迎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学科竞赛保送大学的问题。因为爸爸、伯父和堂哥都是搞计算机的,自己很小年纪就开始接触计算机,加上有兴趣,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学习,所以从初中开始就参加计算机竞赛方面的培训,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以竞赛作为台阶跳进一所好大学。
培训课的时候老师就给他们描绘过省队的生活,跟全省其他参赛选手一起在一个封闭的地方,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对着电脑上机,每天都要面临新的挑战。
姬菲迎心里觉得自己的性格不适合继续搞竞赛,但是半途而废又有点可惜,尤其是在9班,竞赛的氛围非常强烈,周围都是搞竞赛的强人。
索性暂时不理会,轻笑着说:“现在想这些也没用,等出了结果再说吧。”
姚家俊对她这一点非常佩服,笑着附和:“就是啊,现在还早。”
姬菲迎侧头扫了一眼餐厅,结果在收银台附近的一张桌子上看到两抹罕有的身影。
坐在那边的不正是校长和年级主任吗?
“是校长。”姚家俊似是读出了她的心思,沉稳地点点头。
姬菲迎沉吟着:“他会不会误会了?”年级主任已经往这边看了好几眼了。
“应该不至于,但是也有可能。”姚家俊也皱起眉头。
姬菲迎低头思索了几秒,接着抬起头,脸上浮现一抹浅笑,“我想到一个办法。”
姚家俊扬了扬眉,然后微微一笑:“我也想到了一个办法。”
两人站起来,直接走向校长和年级主任所在的桌子,然后停下,“校长好,主任好。”
“你们好。”校长看着两个学生,眼神很温和。
年级主任双眼打量着两个学生,也开口:“姚家俊,姬菲迎,来这里吃饭啊?”探究的目光停驻在两个学生身上。
毕竟两个当事人都是年级主任眼中的优秀学生,马上就要升高三了,他不希望学生分心去想学习以外的事情。
“是的。”姚家俊点头,然后说,“校长,有几个学生反映下午上课的铃声有点刺耳,他们中午在教室睡觉,觉得教学楼的铃声响得有点突然,声音有点大。不知道学校能不能把音量稍微调低一点。”
校长是一个十分民主的人,对于学生的建议自是乐于听从,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校长,还有,我每天中午都在阅览室看书,我觉得阅览室的杂志和报纸各类比较单调,而且关于学习的占了太大的比例,这样反而缩小了学生的阅读面。”
“你经常在阅览室看书?”
姬菲迎点头:“我每天中午都在那里看书。”
“那你觉得应该增加哪方面的杂志?”校长很认真地问道。
“我觉得不妨增加一些科普性的读物,我们两个去年都参加过计算机竞赛,觉得如果有计算机方面的杂志查资料的时候更方便。”
校长十分专注地听完,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