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没有城墙,更没有传说中的城门和卫兵,只有着简单的几条街道,零星的散落着一些商店。
王石紧紧的跟随着父亲和叔叔,直接到了收购野味和兽皮的商店。商店连名字都没有,只是在门上挂了一张兽皮,提示过往的行人商店的性质。
老板是个温和的中年人,看样子和王平、王虎很熟悉,三人熟络的开着玩笑。老板明显对王石很感兴趣,兴致勃勃的过来和王石聊了几句,不过无非就是几岁了,会做什么之类的客套话,王石随便的应付过去,好奇的打量着父亲所谓的“城”里的街道。
街道的路面是土质的,不过大概是行走的人较多的原因,路面被踩得非常结实。路面不宽,也就四五米左右,没有马车之类的交通工具,只有来来往往的行人,这宽度倒也够用。路边便是一座座的民居,间或坐落着几个商店,看起来商业气氛不是太浓。
虽然只是大山旁边的一座小镇,但是仍然让王石非常失望。从小镇的情况可以大概判断出异世界的社会情况。没有电、没有机器,没有任何机械文明的样子,所有的迹象表明,这还是一个极为落后的世界。唯一让王石稍感安慰的是,异世界的生活看起来还不错,至少在巨石镇来讲,王石还没有看到有人面黄肌瘦的样子,行人脸上都泛着健康的红晕。
因为是老客户的缘故,价格等都是按照老规矩来,王平和老板的交易很快就结束了。三人告辞了老板,向另一条街走去。
王石紧紧跟着父亲,有些疑问:“爹,这就是你说的城市?怎么这么小,就这几条街?”
“嘿嘿,这叫什么城市,就是一个小镇而已,只是比咱们村子大多了,村里人都习惯把来这里叫做进城。怎么了?失望了?没事,等你将来长大了,自然有机会到黄石城去看看,那绝对会让你大开眼界的。”王平看到儿子一脸的失望,连忙解释道。
王虎在旁边看侄子的表情,有些好笑:“啧啧,石头,你生下来才看到过几个人,这镇子人不比咱们村子人多多了?你还嫌少啊?”
王石没有理会叔叔的嘲笑,接着问父亲:“那镇上的人靠什么过日子啊?也上山打猎吗?”
“哪能啊!猎人很少的,这行当是个技术活,而且又辛苦,远远不如种地舒服,所以像咱们家靠打猎过日子的人很少的,基本上都是种地为生,其他人都是做些小买卖之类的。”王平随口的答道。
“种地?种地的人过的比咱们好吗?”王石锲而不舍的问道。
“种地不错啊,种子往地里一抛就不用管了,来年就能收获,轻松的很。而且种地收成还高,一坪地可以养活一家人。”王虎看哥哥和侄子爷俩聊的热闹,也忍不住插嘴。
“哪有那么容易的?没地的话就要租种别人的,要掏租金的!而且还要加上税金!一坪地哪里会够?还是咱们打猎来的轻松自在!”王平看弟弟对种地有些羡慕,立马反驳道。
“一坪地能收多少粮食?能养活一家人?”王石听了叔叔的话,有些不太相信。一坪地王石知道,换算成前世的单位也就一亩多些。一亩地养活一家人,难道这里的农业技术非常发达不成?
“收的粮食可不少,如果风调雨顺一亩地能收上十几袋,够三四口人一年的吃嚼的。”王虎又插嘴说道。
“十几袋,如果是租的地,至少要给主家交上三分之一,如果是自己的地,税金也要占三分之一呢。”王平看样子好像对种地很有意见,对弟弟的一脸羡慕有些看不惯。
王石听了两人的话,连忙低头走路,以掩饰脸上的震惊。王虎所说的一袋,指的是装粮食的一种麻布袋子,大概一袋能装一百斤左右的粮食。一坪地能产十几袋粮食,也就说亩产能够达到千斤以上,这个产量可比前世都要高许多了。
可这个世界农业技术有那么高吗?
随即王石就明白过来了,既然这个世界有灵气这么神奇的东西,粮食产量高一些又有什么奇怪的?灵气能够滋润人体,自然也能影响动物和植物。
想到这里,王石也就释然了。笑着对叔叔说:“二叔,你是不是想去种地啊?”听王虎的口气,对种地似乎十分羡慕。
“你叔叔就想当个农民!哼!总觉得没有打猎那么辛苦。他也不想想,租种别人的地有那么简单吗?上交的粮食多,主家有活了你也要去帮忙,能轻松多少?而且还要看别人的眼色过日子,哪像咱们现在,过的轻松自在。”王平很看不惯弟弟的表现,没好气的数落着。王石看的出来,父亲主要是对看别人眼色过日子有些不满。
王虎尴尬的笑了一下,不敢反对自己的哥哥,低头走路。倒是王石接着追问:“那咱们打猎的就不用交税吗?”
“怎么不用?打猎也要交税的!不过咱们村子人少,路又太远,税务官都不愿意去,就这么年年的逃了过去,要不一年的收获至少要交上三分之一才行!”说到这里,王平有些得意,又斜眼瞧了一下弟弟王虎。
看着父亲的表情,王石很是有些好笑。不过通过这次对话,倒也对异世界有了初步了解。至少农民的日子还是挺好过的,这粮食产量太高了!即使交了地租,一亩地也能够养活一两个人,难怪叔叔有种地的心思。另外就是收税并不高,只有三分之一,这个比例应该说是可以接受的。
“看来这个世界的底层人民生活也不算太差嘛!”王石了解以后心里很是松了一口气。生活不差就说明社会矛盾不会太深,阶级对抗就不会太激烈,自己将来出来混的时候至少不会碰到农民起义这么狗血的情节,毕竟安定的社会环境对于王石这个“现代人”来讲非常重要。
购置了一些日常用品,三人没有再巨石镇多呆,就直接回家了。只不过让王平和王虎有些纳闷的是,小小的王石一点也没有初出大山的兴奋,反而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石头,想什么呢?“除了巨石镇,王虎忍不住开口问道。
忍不住回头瞥了一眼身后的”城镇“,王石微微一笑答道:”没想什么,只是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去爹爹说的黄石城去看看。世界那么大,外面肯定有着无数的精彩!
第二十一章黄石城
2010…12…2314:01:45字数:3572
黄石城,是离石人山最近的一座大城。说是大城,其实人口也并不太多,只有大概一百来万。当然这个人口不多的标准是对王石而言的,毕竟他来自京城这个超级大都市。而在这个世界,夏兰王国的都城,也不过五百多万人而已。
黄石城的建立者黄石大公,乃是夏兰的开国功臣。在夏兰王国建立时随太祖四处征战,立下了不世功勋,被赐下黄石城作为封地。不过当时的黄石城只是一个小镇,因为黄石大公是开国公爵,爵位和封地得以一代代的传了下来。经过了数百年的传承,城市规模也随之不断的扩大,如今已是西南道的几个大城之一了。
黄石城城墙足有三丈来高,是城市第五次扩建后的新城墙,建成才不过十多年。城门共有四个,每个城门也有两丈来高,厚实的铁木裹着黑幽幽的铁皮,看起来甚是气派。
这天一大早,西门外来了两个人,等着城门开启。两人都背着大大的包裹,衣服和脸上沾满了灰尘。两人看样子是父子俩,一个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高大结实,脸上布满了岁月的风霜。一个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个子不高,与父亲差了半个头。
虽然个子不高,但是少年的块头却不小,浅灰色的麻布衣服被撑的高高鼓起,显得很是壮实。半人多高的包裹被他轻松的背在肩上,似乎没有重量一般,看不到一点吃力的样子。
少年的脸肉呼呼的,淡淡的眉毛下面是一双小眼睛,太阳照射下眯成了一条缝,皮肤很是细嫩,与饱经风霜的中年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不是穿着麻布衣服,肯定会被当做一个有钱人的少爷,而中年人不过是个管家或者随从。
这两人正是王平和王石父子俩,两人正对着缓缓打开的城门感慨不已。只不过王平感慨城门的高大与华丽,而王石却在感慨城门的笨重与落后:这么重的玩意儿居然要靠人力开启!
王石今年已经十五岁了!十五岁对夏兰的少年人来讲是个分水岭,王平和吴兰不得不考虑他的将来了。
异世界的大部分人会在十五岁的时候开始学习一门手艺,作为自己今后谋生的手段,王石也不例外。虽然王平对儿子当一个猎人很满意,王石也表现出了自己打猎的天赋,随父亲和叔叔进山几次都表现的极为出色,但是培养儿子成为一个出色猎人的计划却遭到全家的反对。
作为一个穿越者,王石当然不愿意在大山里过一辈子。而其他家人反对的原因却有些好笑:居然是怕王石找不到老婆!王家所在的村子极小,这几年又迁走了几户人家,人也越来越少,只剩下几户猎户坚守。村里没有和王石同龄的姑娘,山外的姑娘们又不愿意嫁入这个小山村,如果留在山里做个猎人,吴兰怕儿子要孤独到老了。
不留在山里,自然只能出去,考虑来考虑去,王平和吴兰决定把王石送到黄石城去。少年人学艺一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拜师学艺,比如村里李叔的侄子,随黄石城的郑铁匠学打铁。另外一个便是到黄石城这样的大城里来,进入专门的学校进行学习。为了儿子,王平舍下脸来,央同村的李叔帮忙。通过李叔侄子的关系,联系上了黄石城的郑铁匠。
郑铁匠年龄大了,早已不再亲自动手打铁了,这几年基本上都是在带徒弟,只要有人愿意学倒也来者不拒。于是王平和郑铁匠见了一面之后就把拜师的事情定了下来。
吴兰虽然不舍得儿子离开自己,不过为了儿子的前途,也不得不同意。一番依依惜别之后,王平带着王石来到了黄石城。
走进了高大的城门,王石不由得心生感慨:重生十五年,总算是见到一座像样的城市了!黄石城和前世现代化的城市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至少是经过规划建立起来的,宽阔平整的马路,鳞次栉比的商店以及熙熙攘攘的人流,无不展示着城市独有的热闹与喧嚣。
王石极有兴趣的四处张望,观察着自己来到的第一座异界都市。王平显然也很少来到这样的大城市,进城之后和王石一样,四处张望着,十分好奇。
城里的建筑有些像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风格,让王石看了有些亲切。天气虽然还是很热,但是街道上却是人流如织,路边到处是卖小物件和吃食的小摊,商店也基本上都大开大门。伙计们的吆喝声和小贩们的揽客声响成一片,展示着城市的活力。
赶了半天的路,两人早已饥肠辘辘,随便在路边找了一个小摊,坐了下来。此时时到中午,正是生意好的时候,老板手忙脚乱的招呼着客人。王平随意的点了两碗粥,要了两份小吃,没两分钟,老板娘便给端了上来。
王平和王石两人慢慢的吃着,仔细的观察着周围的人群。小摊的生意很好,桌子边上坐满了人,不过与王家父子两人慢条斯理的吃相不同,几乎所有人都急匆匆的吃着,不停的有人站起来离开,空出的位子马上被下拨人补上。
“看来黄石城的经济还是挺发达的,至少这些人都有活干。”王石一边吃饭,一边细细的思量着。
很快,这顿饭就吃完了,结账的时候,比巨石镇贵上一倍的价格让两人颇为心疼。为了送王石来上学,王平把家里多年积攒下的金币全部带了过来,也不过才七十多枚,如今吃了顿早餐就花掉了两个铜子,这让王平心疼的直咧嘴。
一路打听着,两人来到了郑氏铁匠铺。郑氏铁匠铺虽然在黄石城的名气极大,但是并没有坐落在城市中心最繁华的街道上,而是在城东的一条小巷子里。周围的环境非常安静,巷子里种满了高大的阔叶树,把整条巷子都庇护在树荫之下,与刚刚走过的喧闹街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铁匠铺的门脸明显要比周围的店铺大了许多,虽然没有招牌,但是门前竖着一把巨大的长剑,远远的望去极为醒目。
王平和王石刚走进巷子没多远,就听到了铁匠铺里的人声。店里的生意看起来极好,铺内挤满了客人,人头攒动。伙计们和客人的交流声、砍价声混杂在一起,显得很是热闹。
王平见人实在太多,就对王石说:“石头,人太多了,你就先别进去了,在外边看着包裹,我先进去看看再说。”
王石点了点头,接过父亲手中的包裹,找了一处树荫坐了下来。此时已是下午了,天气仍然十分燥热。王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看着热闹的铁匠铺有些心烦:“这鬼天气,还这么热!”
与前世不同,王石的身材有些胖,极其怕热,刚刚又背着一个大包跑了半天,出了一身的汗,这会儿坐了下来才发现身上的衣服已经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