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版神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合并版神医-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级,每级再划分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

按保障区域和规模大小分为三级十等,三特医院为最高级,最权威医院,其次是三甲、三乙、……

新标准目前尚未出台,随着医院的发展,现在部分等级区分界限逐渐变得不明显。

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中对医院等级划分作如下规定:

根据医院任务和功能的不同,把医院分为三级,即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10万)的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在我国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障”全球目标的基层医疗机构,譬如像四川省内的各乡镇卫生所就属于一级医院。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其半径人口一般在10万以上)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卫生机构,是三级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中间层次,像成都市金牛区中医医院就属于二级医院。

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譬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属于三级医院。

每级中相对优秀的医院为甲等,似乎没有乙等,说出来也不好听。比如不是三级甲等的医院,又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就只是三级医院。

三级甲等是最高等级医院,相当于五星饭店。

但同样是三甲,差距也会很大,而且医院这种地方都是讲主攻方向的,北京到处都是三甲,等级几乎没有意义了。

二、医生职称级别

从小到大分别是: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到头了。每5年晋升一级。

专家是指再某个领域有专长,比较突出,并没有评定标准的,比如很多小医院的专家可能就根本比不上一个大医院的主治医师,主治医师很少能出专家门诊的。

教授、副教授是一种教学上的称谓,如果在医学院的医院里工作,到了一定级别可能参评教授什么的,要不是医学院的医院的话本领再好也做不上教授。

主任医师=副厅级待遇(文件明确规定)

教授和副教授只有在教学医院即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才有这样的称谓,在职称上: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生的级别: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专家不是级别,但最起码是主任医生才能被评为专家。

最底层——实习医生,确切的说这还不是一个职业或者工作,至少人事科不把他们当工作人员——没有工资,他们只能算是学生,实习医生就是读医学院的最后一年(也有两年甚至更多的)这是指在中国,要是换了在美国,实习医生已经从医学院毕业了,实际上是工作的第一年,也是有工资的,而且做的很多复杂、繁重的工作,收入不菲——个人认为似乎美国的更加合理。详见美剧《实习医生格蕾》

第二层——住院医师,在中国,这应该算是正式职工了,至少是合同工,是医生工作的最初阶段,住院医师就是一个职称,理论上和大学助教、工厂里助理工程师平级,这个阶段大概要持续至少三年以上直到升任主治医师,而一个住院医生过多少年能做到主治医师,取决于你进医院时的学力、学位以及医院的政策,我们医院的政策就是本科毕业六年以上,很多医院更长。如果你时间熬到了,又通过全国统考,又被医院所认可,那么恭喜你快混上中级职称了;

第三层——主治医师,这个职称相当于大学讲师、工厂里工程师,这个职称说明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实践经验、水平,尤其是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或者常规手术的操作上。这个阶段如果你是本科学士你要至少呆5年、硕士至少四年,博士在短一点。但我说的是“至少”。如果你年资熬到了,又通过了全国统考,而且又符合医院的具体标准和条件(往往很苛刻而且繁多),那么恭喜你,快看见太阳了

第四层——副主任医师:这个职称相当于大学副教授、工厂里高级工程师。在很多医院里,尤其是中等规模的市级医院里,这个职称是很多人退休时候的职称,有了这个职称,这个医师可以做很多事了,或者说可以担任很多职责和职务了,而且从技术水平上,应该是很够用了,但是你如果足够上进,那你肯定不满足,那么还有最后一级你可以努力——

最高级——主任医师,这个职称相当于大学教授,工厂里几乎没有对应的职称,除非他们有“教授级工程师”(不是每个工厂都有)。主任医师,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升到的,一方面要升到也要参加全国统考(这个考试的通过率是有限制的),另一方面,对于学术论文、工作成绩的要求还是相当高的,这也是很多副主任医师头大的地方。

医生的等级有两种体系:临床体系和教学科研体系,在不同体系下,职务或职称也不同。

临床体系:刚毕业的医学生为住院医师,工作3-4年后要担任半年至一年的住院总医师,而后约在第5-6年升为主治医师,再以后是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晋升职称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

教学科研体系:这不是所有医院都有的体系,只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或与医科大学有教学合作关系的医院才拥有这套职称体系。它包括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教学科研体系的晋升职称一般较临床体系更严格、更困难。

两种体系并非完全平行,但大致对应关系如下:主治医师-讲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一位医生可以同时拥有两个职称,一般说来,教学科研体系的职称比临床体系的职称获得的晚一些。例如,身为主任医师,他可能是教授,也可能是副教授,有可能一直到退休也未获得教授职称。

(一)主治医师

1医学中专毕业,在县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医师工作不少于七年;

2医学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医师工作不少于六年;

3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医师工作不少于五年;

4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与医学有关的第二学士学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医师工作不少于四年。

(二)副主任医师

1医学大学专科毕业,在县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七年;

2医学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五年;

3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四年;

4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二年;

5临床医学博士后人员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动站前。

(三)主任医师

医学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学士以上学位,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不少于五年。

(四)符合下列有关条件,经考核合格,可认定主治医师任职资格:

1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从事医师工作不少于三年;

2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五)符合下列有关条件,申报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任职资格不受上述学历和任职年限的限制:

1获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主要完成人;

2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及以上奖的主要完成人。

第十条申报人应当符合下列外语能力的要求:

(一)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要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通过临床医学专业外语职称等级考试,取得相应级别的合格证书。

(二)长期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人员,外语的要求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放宽。

   

医术升级设定

医术升级设定:

白手:入门级,现实中大多数医生都处于这一境界,如实习医生、住院医师、主治医师,普通的中医等等。

妙手:世俗中的专家级别,如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学院派的副教授、教授,一些民间中医高手等等。

济世:达到此境,足以成为一方名医,高超的医技能普济众生,如宫廷首席御医、民间国手、历代著书立说的大医、诸子百家之医家传人,等等。

心壶:医术入化,心有药壶,只有极少数的绝代名医,如张仲景、孙思邈、葛洪、李时珍、仓公等等,才能到达这一境界。

医灵:医术通灵,超凡脱俗。只有传说中的人物,如神农氏、黄帝、扁鹊、华佗等,才能勉强触摸到这一境界。

通天:医术达到极致,能生死人肉白骨,起死回生。

(每一境界内,又分初阶、中阶、高阶)

治病救人可获医灵值,任务、试炼也可获医灵值。

   

传说中的名医

神农氏和黄帝

神农氏尝百草,当为第一。不过据野史记载,传说黄帝的广成子也善养生之术,两人年代不相上下。

黄帝之所以被当成名医,是因为有部《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扁鹊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内邱县),战国时代名医。又家于卢国(今山东长清一带),因名之曰卢医。《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相传扁鹊曾医救虢太子,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于今永济市清华镇东。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

华佗

华佗,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但不能说,他的医学经验因此就完全湮没了。因为他许多有作为的学生,如以针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把他的经验部分地继承了下来。至于现存的华佗《中藏经》,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当时尚残存的华佗著作的内容。

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用针刺治疗时,也只针一两个穴位,告诉病人针感会达到什么地方,然后针感到了他说过的地方后,病人就说“已到”,他就拔出针来,病也就立即好了。另外,他创用了夹脊穴,“……点背数十处,相去一寸或五寸……灸处夹脊一寸上下”。

如果有病邪郁结在体内,针药都不能直接达到,他就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祛除病患。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这种全身麻醉手术,在我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创举。华佗在诊断上,善于望诊和切脉,并依此能正确判断出疾病的预后。在医疗体育方面也有着重要贡献,创立了著名的五禽戏,华佗还善于应用心理疗法治病。

   

令人蛋疼的中西医之争!

自从百多年前,中西医碰撞之后,就有了这种争论,延续至今。最近,我的朋友圈子里又兴起了这股令人蛋疼的中西医之争!

有朋友说,争这个的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等你生命垂危的时候,还哪里管它中医西医,哪个能活命就看哪个!

反对中医的名人:

鲁迅:“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鲁迅1922年和1926年写的《呐喊?自序》、《父亲的病》中对中医进行严厉的批评批评,用辛辣的笔墨嘲讽了中医存在的弊病:故作神秘和玄虚、拼命捞钱、草菅人命的恶劣职业道德。并发誓‘决不看中医’。

梁启超:被割错肾还为西医叫好

1926年,梁启超因患尿血病,到北京一家著名西医院治疗。医生诊断说是肾脏的毛病,需要作肾切除。本来,梁启超的一位朋友认为不必割肾,劝他服用中药,但梁启超坚信西医。结果,在右肾被切除之后,他的病情仍无好转。医生于是又诊断说,病因在牙。在拔掉七颗牙齿之后,病情依旧。梁启超三年后死此病。即使在他明知自己被误珍误医之后,他怕因此影响西医在中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