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的圣经·职场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求职者的圣经·职场篇-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挑选,这样才有利于企业更广泛地选拔人才。
  对于目前的种种就业歧视,学者们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求职者维权意识淡漠固然是导致就业歧视泛滥的原因之一,但法律制度设计的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对于就业平等,我国相关法律已有明确规定。如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益保障法中也有类似的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相关法律条文往往没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导致就业歧视愈演愈烈。因此,要消除就业歧视,需要加快立法,将有关法律中反就业歧视的宣示性条款变成更具操作性的规范。
  殷谦后话:
  对于就业歧视现象,我们当然就不应仅仅局限于道义的声讨,还要看就业歧视之所以存在的现实基础,以及当下是否具备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现实路径。从立法上铲除就业歧视,已是中国的当务之急。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保护的公民最重要的基本权利,是基本的*构成要件之一。应在《宪法》中增加反就业歧视的内容,并制定独立的《反就业歧视法》,同步制定《促进就业法》和出台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和企业多雇佣员工的减税政策等是更加重要的事情。这当然需要国家财政为解决就业问题开道。
  如此,我们方能摆脱“血汗工厂”式的恶性就业增长方式,也才能更大程度地实现就业的和谐。
   。。

外国人在中国的生存现状调查(1)
随着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和积极的招商引资,来中国做生意、或者长久居住的老外越来越多。现在已经不是当年的《北京人在纽约》,更多的是韩国人、日本人、欧美人在中国,青岛是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外,外国人最多的中型城市。据《青岛晚报》,2006年底,在青岛的韩国企业已经超过6000多家,现居住在青岛市的外国人中韩国人占八成以上,其总数超过10万,其次是日本人、欧美人。跟以前人们在街上看见操外国语言的老外们就感觉十分新奇不同,现在的青岛人对于身边走过的金发碧眼的老外们已经见怪不怪。
  韩国人在青岛“乐不思韩”
  在青岛城阳区、崂山区、以及香港中路韩国人聚居的地方,触目可及的韩国料理、健身房、酒吧、洗浴中心都是用韩文标示,屈指可数的汉语也都是充满了韩国风情。这让许多韩国人生出感叹:这是一座不需要汉语就能做生意的城市。青岛常住的韩国人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是丈夫在韩企工作,妻子持家或工作的同时学习汉语,孩子在青岛的中小学校上学。
  金辰珠是随着自己所在的公司来到青岛的。起初,公司只是在青岛设置了一个办事处,到现在已经全部搬迁到青岛。她非常喜欢青岛这座城市,气候跟韩国接近,交通十分便利。在青岛和韩国之间往返的客机每天在10架以上,到仁川的轮渡每周至少也有4班,青岛距离韩国首府首尔的飞机航程也就一个多小时。她觉得自己在青岛的生活十分方便,因为韩国客户很多,这一切都让她经常觉得并没有离开祖国多远。金辰珠像青岛当地人一样,都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而奋斗。只不过,在这里她远离了韩国的高消费和高压力,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她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工作之余,她可以去青岛高档的购物场所消费,比如阳光百货、麦凯乐、佳世客,如果在韩国,要去同等水平的购物场所,就她的收入来说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还有一位尹在原,他今年26岁,2002年来到青岛,在一家电子制造企业从事工程师的工作4年后,最近一年他就在中国各地旅游,日子过得十分悠闲。他说,目前还不想工作,要好好的享受生活,等找到合适的工作再说。像金辰珠、尹在原这样的韩国人很多,享受着青岛的种种优越条件,很多韩国人已经是“乐不思韩”。
  奔波忙碌的日本人
  由于具有与日本相近的人文地理气候优势,青岛与日本的文化经济交流往来频繁,青岛和下关是友好城市,和福冈、神户是经济友好合作城市,特别是近年来青岛政府日益加强和日本的经贸合作,不断优化适合日本人创业生活的条件。因此,除了韩国人之外,在青岛常住的日本人也不在少数。
  许多日本知名纺织和电子产品厂家纷纷集聚青岛,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在一家日本针织公司担任课长的小林三郎说,以前来中国的日本人大多是会说汉语的“中国专家”,而现在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越来越多,很多人因为文化的不同感觉到很疲劳,日本人在青岛的生活并不很轻松。据我了解,位于日本本土的企业总部在对中国经济环境并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制定出超高的业绩指标,管理者和员工都不得不超负荷的工作,再加上文化差异和韩国等其他国家的企业在这一地区的竞争,导致许多日本人或多或少的都有抑郁症或者环境适应障碍症等。据小林三郎说,在日本谈生意信奉的是“高尔夫文化”,而中国的“餐桌文化”、“酒文化”让他们疲于应付。日本留学生在常住人口中占的比例也较大,他们中也有些人有沟通方面的障碍。跟韩国人不同,日本人举家搬迁的人很少。

外国人在中国的生存现状调查(2)
来青岛寻找梦想的欧美人
  来自欧美的外国人虽然没有我们一衣带水的亚洲邻居那么多,但是近年来,欧美的老外们也渐渐走进这座开放的城市,当地人对于金发碧眼的路人不再报以好奇的眼光,而是以友好的“Hello”打招呼,甚至可以用流利的外语交流。
  现年31岁的Estelle来自法国,在青岛某语言培训机构教法语已经3年多了,她坦言十分喜欢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也很享受现在的工作。她父亲早年来过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也感染了整个家庭,父亲对宏伟的万里长城、神奇的“龙”以及大红的中国结的描述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就扎下了根。在她眼中,中国是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那里有久远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秀美的自然风光,她心中充满了向往。
  在法国里昂一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Estelle在《费加罗报》作了3年我,因为厌烦了繁忙而快节奏的工作,正踌躇是否转行时,正好有位朋友刚从中国旅游回来,跟她大谈特谈中国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伟大的历史遗迹,Estelle儿时的记忆又重新鲜活起来,她收拾行囊来到中国。起初,只是打算来旅游,到了青岛后竟然爱上了这座城市,托人把旅游签证换成工作签证,办了就业证和居留证,开始了她在中国的教师生活,开明的父母虽然想念在远方的女儿,仍然很尊重她的决定。
  “有人说中国是亚洲的法国,法国是欧洲的中国,就是说这两个国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东方的文明又不同于西方,游走于其中,我有时候会觉得眩晕,每天,我都会有新的发现,这种感觉很好。同时,我喜欢让更多的人了解法语,会说法语,我也很愿意跟中国的学生交朋友,他们很活跃,跟他们在一起,我感觉很年轻。在课余时间我们组织很多活动,看法国电影,表演话剧,当然我们也开party,非常热闹。”Estelle说起她在青岛的生活,就十分开心,“我的月工资有将近10000块,虽然没有我在法国时挣的多,但青岛消费低,我可以过的很富足。在阳光百货,我可以买到很多自己在国内时熟悉的品牌,没有什么不适应,而且青岛的海太美了!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在青岛安家。”
  采访过程中,我发现并不是每个外国人都过得很惬意,有些人为了生计同时打好几份工。美国女孩Vera就是其中之一,她本来是来中国旅游,后来决定在青岛常住,为了房租和日常生活开支,她不但在西餐厅作服务生,还兼职带家教,由于她没有学位证书,又不会说汉语,只能说英语,所以选择范围很小,钱还是要计算着花。
  外国人缘何青睐青岛?
  对于韩国人和日本人来说,相近的气候环境,便利的交通,以及青岛政府积极的招商引资都吸引了大批的韩日企业来青岛投资,进而带来一批在青岛常住的韩国人和日本人。
  日本、韩国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疲软,而隔海相望的青岛在此时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日韩企业投资办厂。青岛积极优化开发区、城阳区、南村工业园等地的投资环境,提供减税政策,为日韩企业在青岛更好地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在行政部门的设置上,专门配有至少一条韩语专线直通市政府有关部门,部分医院还推出韩式服务;现在青岛办有一份韩语报纸,一套韩语电视节目。青岛政府不但为日韩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同时也给其常住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比如,筹办日本文化周、韩国文化周,大力协助其成立韩国人、日本人学校,给他们提供母国文化滋养。

外国人在中国的生存现状调查(3)
其次,据经济学家谢国忠的观点,韩国人大规模移居青岛,可以称为“生活成本套利”。所谓“生活成本套利”,是指发达国家的生活成本高,如果相对欠发达的国家工作机会很充裕,住在高成本地方的居民就会想移民到低成本的地方。具体来说,假如现有一套处于城市CBD(中央商务区)区域的80平米的房子,在首尔可能值280万元,在青岛就是180万元或许更少。选择在青岛买房子就比在首尔便宜100万元,而这剩下的100万元你完全可以用于其他消费。对于韩国人来说,青岛就业机会比国内多,物价比国内便宜,环境相宜,离韩国又很近,随时可以往返,他还有什么犹豫的?
  青岛对欧美人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青岛政府巧妙利用本市的德式、欧式建筑文化,以及别有风情的海滨城市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通过承办多种多样的文化节、国际比赛而使青岛在欧美国家的知名度日益提高,例如,国际帆船赛、国际啤酒节、海洋节等等。许多欧美人慕名来到这座近代历史上知名的海滨城市,更有一些德国人来青岛搜寻自己熟悉的建筑和历史,这其中的一些人就像Estelle一样;被深深地吸引并最终决定留下。
  土著居民和外来人口之间
  青岛本地人对韩国人的态度分为两派:其一,哈韩族,认为韩版的服饰和饰品就是新潮和流行的代名词,痴迷于韩剧,赞赏他们爱用国货,认为那是爱国的表现;其二,厌恶他们的优越感,认为他们太抱团,并且认为由于他们的到来,青岛房价物价一路飙升。
  青岛一网友说:“仿佛一夜间,韩国人占据了青岛的每一寸土地,公交上,商场里,社区里都充斥着韩语。我逛街淘来的衣服细细一看全是韩版,连以前用的大品牌化妆品都改成了韩国的地摊货,竟然用的还津津乐道。而每到周末一定是冷面拌饭,我这是怎么了,周围的人又是怎么了,为什么突然间青岛的土地成了韩国人的乐园?”
  这是当地人对日益庞大的韩国人群涌入青岛的典型反应。诚然,在城阳区,韩国人聚居的悦华园环境是数一数二的,在市南区,他们也都是集中在香港中路等繁华的区域。有人不无担忧地说,“青岛的房地产在打了‘奥运牌’后,又打‘韩国牌’,前一段时间,又有很多韩国人来看房了,青岛房价看来又要涨了!”
  还有人说韩国人优越感很强,很多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刚解放时,认为韩国是发达国家,根本看不起中国的产品。比如一盒青岛产的香烟在韩国餐厅土大力要卖15块,在普通便利店就只要5块,他们却都愿意在土大力买。也有人因此很敬佩他们,觉得他们很爱国。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青岛普通民众对日本人少有好感,特别在“9·18”期间,许多餐馆都拒绝日本人进入。小林三郎表示对自己的国家以前在青岛以至全中国的令人发指的暴行而忏悔,同时,他说其实大部分的日本民众也并不愿意看见战争和硝烟,只是有些执政党人居心叵测,他对中日未来的关系还是抱有良好的期望。
  而在欧美人和青岛人之间,多的是一些文化差异的摩擦,比如Estelle就说过一些让她记忆很深的事。她刚搬到青岛西部老城区居住的时候,邀请邻居来做客。有一个中年妇女就指着她墙上挂的一幅中国画“虾”,惊喜地问她是不是齐白石画的,在得到否定答案后,那个邻居说:“我看也不是,这幅画很一般,你花多少钱买的?别被骗了。”她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