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焦点问题:对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探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焦点问题:对话-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笱б糇∪瞬豢赡埽词姑拦鹞艺饧改甓既ス场C磕甓荚谠齑舐ィ炒笱ё罱衷诟愀錾蒲Т舐ィ桓龆嘁凇�
  陈伟鸿:教学的硬件一定要提高。
  许智宏:对!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新的领域在出来,我怎么可能不去造些新的设施呢?而现代的科学研究的确是投入比较多,。中国的科学创新,国家不可能就拿中国科学院作为试点,它不把全国所有的科研单位去做试点,那也承受不了。,我同意,第一期可能国家根据大致的一个估计(给了北大一笔经费),逐步逐步我觉得应该公平,每个大学都去申请。
  陈伟鸿:许校长,我想请教您一下,您一直觉得这个钱,经费,给您的压力特别大。那么到什么时候,您才会觉得这个经费没有压力,就是多少经费你觉得够?
  许智宏:对于北大来说,一年的话,肯定是随着发展,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需求。我想没有哪个大学校长会讲钱够用的,包括外国的大学,即使哈佛,它每年也在继续不断弄更多的钱。
  陈伟鸿:在这个经费的问题我们不妨来发挥一下郑渊洁先生特别强大的想像力。我们来想象一下,因为《对话》节目在经济领域还是比较有影响的,说不定您今天在这儿呼吁了一下之后,很多经济界的人士会愿意伸出自己的援手,来帮助北大解决一些经费上的困难。我们就大胆想象一下,比如说节目一播完,又有18个亿来到了北大的账上,而且这18个亿是可以由校长来支配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不知道许校长会怎么来花这18亿,我们大家也不妨做一下临时校长,你觉得这18个亿花在什么上面才是真正花在刀刃上。
  

我的大学(10)
郑渊洁:我就拿这钱全部来把北大的师资弄成是全世界第一流。
  陈伟鸿:您的当务之急就是在全球招聘最好的老师。
  郑渊洁:都是那种蔡元培、胡适这样的,就是说季羡林这样的,就是真正的大师。
  陈伟鸿:好,都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如果侃侃你现在担任北大的校长,这18个亿你最想为北大做点什么呢?
  茅侃侃:我会请比如说像专门管财务的财务官也好,管教研的,管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把我这些可能平时都是在行政体制下,一个校长该具体去做的事情都分到副校长去做。我可能要么就是去专攻我所期望的这个领域的一个学科的教研,或者说我拿这个18个亿还剩下的一部分钱用来给老师们提高工资,鼓励这些老师们去做一些跟商务领域有关系的这种东西,让老师们把更多的市场上的东西能够带给学生,而不是整天抽出精力去跑项目、跑科研经费。
  陈伟鸿:好,茅校长说完,真正的罗校长可以说一说。如果你是的北大的校长,有这18个亿你要花在哪儿?
  罗晓明:希望花很多的钱去世界一流的大学里面,请几个副校长来做我的助手,那么真正的,因为如果世界一流的校长副校长来了之后,他们能够用世界的眼光能够把世界的人才再引入到这个地方来,所以我的感觉上面可能我们这个钱真需要花在这个地方。
  陈伟鸿:孙老师,如果这个时候您又可以过一把校长瘾的话,这18个亿您觉得咱们北大应该花在什么地方?你最想花在哪里?
  孙东东:第一件事还得继续盖大楼。
  陈伟鸿:这是刚才前面几位校长都没提到的。
  孙东东:因为我们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设施还是50年代的,第二个用这笔钱培养自己的教师,要把引进和培养结合起来,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另外一个第三部分,就要把钱用在教学科研上,我认为重点放在教学上。
  陈伟鸿:好,我们来看看高燃校长,刚才正在冥思苦想该怎么花这笔钱。
  高    燃:我觉得我如果有这么多钱,当然我没看到过这么多钱,如果有这么多钱,我会拿出充足的钱来帮助学生,比如说很多贫困学生,他来的时候买不起电脑、交不起学费,你就给他多一些奖学金或者贷学金,我想如果说北大没有一个人因为没有钱而受不了良好教育的话。那我想我这个校长就当对了。对吗?许老师。
  许智宏:这是我的承诺,我到北大就承诺,向社会,绝对不会由于家庭的困难,考取北大的任何一个学生,不能到北大来或者中途辍学。我们想尽一切办法。
  陈伟鸿:我们也不妨听一听我们真正的校长——许校长,打算怎么来花这笔钱。
  许智宏:实际上当时这个两期的18亿,国家对北大清华,它的做法还是有不同的。第一期我到北大以前,政府已经决定了,第一期实际上比较多地注重,对北大清华整体能力的一个提高。实际上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基建、仪器设备的方面,第二期国家不光给北大清华,可以用相当20%的经费来用到聘人。那么这样对我们就真正以人为本,实际上我们一直希望作为一个大学来讲,肯定希望聘最好的老师。第二期的做法实际上还是以人为本,刚才讲用到学生上,当然我们学生的钱还是要想办法,那通过我们校长另外去各方面来筹集资金了,但是这个钱实际上,第二期国家实际上类似科学院创新经费,这个经费是为了来建设你需要的创新的平台,来提高你的研究的水平的,它是按照项目来评估的,哪个学科,一个学科来评估,其中包括人。第二期应该其中包括了人的,所以这一点来讲,当然我们希望给大学校长有更多的自主权。因为我想,校长最清楚我需要应该哪些方面发展。
  陈伟鸿:其实在今天我们的节目当中,大家看到了许校长说过的几句话,而这几句话都在我们现场引发了非常热烈的讨论,细心的观众一定注意到了,其实今天还有一句许校长的话,还没有和大家见面。我们大家一块来看一看这是什么样的一句话“为我的大学而骄傲”,也许这句话并不是许校长的原版所说,但是和您原来来到我们《对话》时候说过的一段话有关,我记得上一次,邀请您来《对话》的时候,您讲到北大的校长在新生入学的典礼上都会跟所有的新生说这样的一句话,就是今天我们因为你们是北大的学生而感到骄傲。那么明天希望当你们走出大学校园,能够因为自己曾经是北大的学生而感到骄傲。我们想今天把这句话送给所有的朋友,希望所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走出大学校园之后的某一天,都能够非常自豪地说,我为我的大学而感到骄傲。好,非常谢谢所有的朋友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谢谢许校长做客我们《对话》,谢谢大家,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我的大学(11)
(本期编导:杜阳)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社保基金(1)
【背景介绍】
  有百姓“养命钱”之称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战略储备,2000年8月建立以来,截至2006年9月底,基金规模已达2500多亿元。根据专家测算,中国老龄化的高峰期可能在2020~2030年的时候就要到来,根据中央政府的发展部署,在2020年全国实现小康,也就是人均3000美元左右。中国可能在经济还没有充分发达的时候就要面临比发达国家还要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的问题。正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所说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从性质上讲是中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的财力储备,这笔基金是为今后社会老龄化的到来未雨绸缪。对于这笔具有“国家战略储备”性质的基金,其掌控者担负的使命更为严肃和沉重如何管好这笔百姓“养命钱”,又如何能投资好这笔钱。都为本期节目所关注的重点。
  【嘉宾简介】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  项怀诚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  李绍光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  杨燕绥
  主嘉宾介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  项怀诚
  →他,1939年2月生,江苏吴江人,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1960年7月参加工作,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
  →他,1963年1月至1986年6月,在财政部工作,历任副处长、副司长。1986年6月至1992年5月,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92年5月至1994年7月,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他,1993年至1998年5月,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
  →他,1994年7月至1995年1月,任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1995年1月至1998年3月,任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党组书记(部长级)。
  →他,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财政部部长。
  →他,2003年3月,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
  【精彩观点】
  ●社会保险资金它只能有两个用途,一个是存在银行里,一个就是买国债,为什么只规定这两个呢?就是只有这样风险才是最低的。
  ●国家重大的项目拿钱就得拿钱,这个是财政工作的一个,也不是职业病,是一个特点。如果做财政工作的人,成天在那吹牛皮,我有的是钱,你来要吧,那没个好结果是吧?当铁公鸡不错。
  ●《孟子》里边的一句话,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长。”老话是这么说的,我没有想得那么多。想到天下可运于长,没想那么多。但是你把老的问题解决了,把老小的问题解决了,就是一个教育,一个养老,我看中国问题一半解决了。
  ●197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是6个工作的人养活一个退休的老人;到2040年的时候,我国老龄人口是在职工作人的两倍,就是说一个人要养活两个人。养老金的缺口不是一个小数字,是一个5位数的数字,大家就要重视。
  【思想交锋】
  ◆这笔钱究竟有多少
  陈伟鸿:谢谢各位。这里是《对话》节目现场,欢迎各位的光临。如果此刻我要提到养老这个话题的话,可能会有不少年轻一点的观众朋友觉得,这似乎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一件事。但是事实上,每个人都有退休的那一天,都有老去的那一刻,都要面对养老这个话题。而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公报当中我们也看到,养老也是当中重要的一个篇章。在今天节目当中,我们请到的这位嘉宾,他的手中掌握着一大笔钱。这大笔钱确切地说,是事关我们每一个普通中国人未来的养命钱,他将如何用这笔钱,来保障我们大家的未来呢?现在让我们用掌声请出我们今天这期节目的嘉宾,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先生,有请。
  

社保基金(2)
项先生,您好!
  非常高兴我们又一次见面了,第二次握手,这次握手事隔了3年。3年前到《对话》现场的时候,项部长,我们应该这么说。项部长说,他的身体不太好,因为当别人要钱的时候,他的右耳朵就完全听不见,当别人进钱的时候,他的左耳朵就好用一点点,而且他还有一个不舒服的症状,就是脖子不太好,别人说什么他都只会摇头不会点头。
  项怀诚:那个时候工作的性质不同嘛,管钱嘛,各方面、方方面面?很多、很大,都跟你要钱。那么事实上我是一个耳朵聋,一个耳朵好一点,所以他们要钱的时候经常是这个耳朵听就听不见,不止后面那个筋,那也是开玩笑。只是我们的干部都很有水平,骂人都不带脏字的。
  陈伟鸿:真的?
  项怀诚:他说我这个人这个脖子有点毛病,只会摇头不会点头。
  陈伟鸿:刚才我提到了您手中掌管着我们大家的养命钱,我想大家特别关注的就是,这笔钱究竟有多少?
  项怀诚:问我?
  陈伟鸿:问您啊,我们大家都很想知道。
  项怀诚:这笔钱不多。
  陈伟鸿:一听了我心里有点着急。
  项怀诚:到现在为止是2300多亿。
  陈伟鸿:2300多亿。大家听到了又高兴了起来,毕竟还有2300多个亿。
  项怀诚:如果对应的是我们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话,那2300多亿就显得不够了。
  ◆社保基金与社保资金
  陈伟鸿:当然今天我们感觉到您的红光满面,这个身体状况还确确实实是很好,但是后面的这根筋到底状况怎么样,我们还真的不知道。也许待会儿坐下慢慢聊之后,我们还能看出3年前的这个小小的毛病,到现在好了没有。好,来我们掌声请项先生入座。来,有请。刚才我想我们大家提到,项先生手中掌握着我们百姓的养命钱,所以肯定很关注这笔钱。我想问问项先生,最近这段时间是不是您被关注的程度特别特别的高?
  项怀诚:上个月我曾经到四川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