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直非常依赖本田公司,这种局面持续到1993年被宝马这个德国公司收购时才结束。
1971年,冯·金海姆最终把卢茨从通用汽车公司挖走。对亚当·欧宝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震动,当时这个公司已经为这个年轻人做好了设计。欧宝的创记录(Rekord B)当时正在法国的尼斯发布。在演示的第一天,记者们鱼贯进入大厅,欧宝总裁亚历克斯·坎宁安(Alex Cunningham)……后来他成为通用汽车公司副董事长……神情紧张,他在奥地利资深记者乔治·奥尔(Georg Auer)旁边坐下。
〃希望这次演示能成功,〃他小声说,〃今天早晨,鲍勃·卢茨从我宾馆房间的门缝下面塞进来一封信,信上说,'很抱歉,我先走了,我要去慕尼黑,从明天开始,我就是宝马公司的销售副总裁了。'〃
坎宁安不得不找欧宝意大利分公司的总裁来做这次演示。卢茨曾不满于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者对待欧宝的方式。他觉得,这个德国汽车品牌急需投资和技术,以与德国汽车不断提高的性能水平齐头并进。
同时,早在吕塞尔斯海姆(Russelsheim)就职的时候,卢茨就很向往宝马。有一次在慕尼黑,他开始为该公司推出的轻便灵敏的跑车进行形象设计。当冯·金海姆因为使宝马的发展锦上添花而受到大多数人的赞扬时,卢茨也出现在这次转变的过程中,这并非偶然。而且,卢茨让宝马走上了一条在美国获胜的决定性道路。
卢茨所采取的第一次行动中,有一件事是取消一项改变宝马蓝白两色螺旋桨车标的计划。在那之后,他很快就勾勒出一款新车型,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宝马6系列单排座轿车。如果在1971年冯·金海姆没有聘用卢茨,那么宝马这个名字将不会如此广泛、如此迅速地传播开来;而如果卢茨在慕尼黑的时候没有如此大的权力和热情,他在福特、克莱斯勒以及最后的通用汽车都将不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实际上,在他职业生涯的最后时光,卢茨将开始考虑将宝马的经验传授给通用汽车公司。很长时间以来,通用汽车公司都在使用餐前苏打水和洗发香波经销商来调整其汽车的品牌吸引力,卢茨打算改变这种做法。他不仅吸收了冯·金海姆的品牌专长,还弄懂了亨利·福特二世的财务纪律和艾科卡的营销技能。
在行业领导者中,鲍勃·卢茨是自本田宗一郎以来最狂热的汽车热衷者。但是,他还是一个伟大的组织者。卢茨在克莱斯勒的团队将工艺、设计、生产、财务和营销等结合起来,通过装配线,从一张白纸上产生概念。这一过程加速了新车型的开发过程,提高了效率。
克莱斯勒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在艾科卡和卢茨的领导下,公司学习、分析并采用了本田的超高频率汽车制造体系。卢茨让一个名叫弗朗科伊斯·卡斯塔因(Francois Castaing)的法国工程师负责组建本田风格的团队。然后,他让卡斯塔因手下一个名叫汤姆·西德里克(Tom Sidlik)的前福特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实施一套成本控制体系,这套体系是根据福特公司的精明小子〃红宝书〃(叫红宝书是因为它的三环封面活页是红色的)制定的。在这一体系下生产出来的汽车非常成功,克莱斯勒因此而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车制造商。
1971年,34岁的费迪南德·皮耶希正在找工作。尽管皮耶希在保时捷公司名噪一时,他使公司的赛车项目重新焕发出生机,但他仍被敕令退出这个家族企业。皮耶希和他的兄弟姐妹以及表兄弟姐妹为争夺跑车公司而争吵不休,家族首领费里·保时捷(Ferry Porsche)和皮耶希的妈妈路易丝(Louise)出人意料地决定,任何家族成员都不得在公司担任管理职务。(本田宗一郎也曾在20世纪60年代做出过同样明智的决定,本田一直是保时捷和皮耶希家族的楷模。)
1971年初,费迪南德·皮耶希已经成为公司的技术负责人,而现在他退出了。他曾经希望自己能为自己的家族公司奉献终生,但是,如今他处在了一个要做出重大抉择的关头。
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老板乔基姆·赞(Joachim Zahn)邀请皮耶希到斯图加特,讨论一项咨询性的工作。皮耶希建议设计一款5缸柴油发动机。该项目在6个月的最后期限内完成了,于是,赞让皮耶希取代汉斯·谢林博格(Hans Scherenberg),担任梅赛德斯的开发负责人。当赞提及研发预算不会很大时,皮耶希立即答复他说:〃如果是这样,那么,你找错人了。〃
在找工作的时候,皮耶希非常想从事一份与性能车和赛车无关的工作。大众公司在意大利非常有影响力的经销商格哈特·理查德·岗普特(Gerhard Richard Gumpert)为皮耶希安排了一次在意大利设计中心的短暂逗留,这是一个刚成立不久的独立设计中心,其负责人是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吉尔盖多·乔治亚罗(Giorgetto Giugiaro)。在皮耶希来到位于都灵的意大利设计中心时,该公司刚刚完成第一代高尔夫(Golf)和豪华海风(Scirocco)单排座轿车的设计。皮耶希在这里绘制了多种机械设计的技术图纸。乔治亚罗每次走进他的办公司,皮耶希都会跳起来立正站好……像士兵在将军面前那样,乔治亚罗觉得皮耶希并不需要这样,原因在于,皮耶希比自己还大一岁。每次这位设计者跟皮耶希说话的时候,他都会记录好几次,〃直到我能完全领会,〃皮耶希说。
第1章 发令枪(5)
皮耶希在1972年8月进入奥迪NSU,负责管理特殊项目部。3年后,在1975年,他被任命为奥迪研发负责人。
在皮耶希加盟奥迪的时候,奥迪似乎只是另外一个在战前还算有名、但是已经挺不到21世纪的品牌。他在技术方面盲目的狂热是他的力量之所在,但这也将他带入了歧途。
6人当中,皮耶希是最有魅力的一个,尽管说不上迷人。他的古怪让很多有才华的工程师和经理不堪忍受而辞职,其数量之多超过了其他几人的总和。他对呈报给他的每一个构思提出质疑。他将恐惧和威胁作为工具……这经常对他自己造成不利。但是,他找到的帮手跟本田宗一郎一样多。
现代汽车业的顶端只有很小的空间,这6人不得不经常侵占彼此的领地,而结果往往都是爆炸性的。他们互相聘用、彼此解雇,也给彼此以鼓舞。有时,他们对待彼此的方式完全不顾情面。福特一手把艾科卡扶植起来,又把他炒掉;卢茨费尽心机进入福特、克莱斯勒、通用和宝马等公司内部;艾科卡对接替自己的卢茨不屑一顾。同时,他们彼此也互相钦佩,表现的形式是提出并购对方的公司。
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越来越多的经济性和法规性问题面前,国际汽车业充满了各种问题。在70年代末,当怒气冲冲的艾科卡走出亨利·福特二世的办公室、房门重重地关上时,能够解答这些问题的领导集体就产生了。
第2章 清理门户(1)
到1943年夏天,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sevelt)和战时制造业管理委员会的高官都对福特公司失去了耐性。问题的起因是,福特公司位于密歇根州柳木厂(Willow Run)的B…24轰炸机工厂经营地非常糟糕,而几个月之前,这个工厂还被大张旗鼓地宣扬是美国民主政府军火库最重要的标志。1942年9月,罗斯福视察过这个工厂……这是世界最大的轰炸机工厂……以鼓舞盟军的士气。
但是,威罗·兰在全国人面前丢了脸。它所制造的飞机只达到承诺产量的一小部分,而其他飞机生产厂却在以每小时一架的速度制造战机,包括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对福特公司和美国政府来说,威罗·兰都是一个耻辱。主要问题是,已经80岁高龄的亨利·福特一世……因为两次中风和神情恍惚,他已经残疾了……仍然掌握着自己在40年前创办的这个公司的大权。威罗·兰的问题突出了福特汽车公司内部更加严重的危机。亨利·福特一世的儿子埃兹尔(Edsel)是公司的总裁,他在那一年初夏因胃癌去世,所以,老福特这个创始人重新担任了公司的总裁职务。罗斯福当局决定,这个糟糕的问题只有一个根本性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海军少尉亨利·福特二世……老福特的名不见经传的25岁的孙子。当时他正在位于芝加哥附近的五大湖区海军培训站接受训练,等待接受出海执行任务的命令。
政府安排小亨利离开海军回家。7月,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Frank Knox)给这位少尉写了一封信,信上说:〃你在海军的服役已经结束,请即返回福特汽车公司工作。〃亨利·福特二世8月10日到达迪尔伯恩,开始了他在这个公司的职业生涯。当时福特公司在美国全国拥有13万名雇员,其中迪尔伯恩荣格河工厂有7万5千名雇员。但是,在取得控制权之前,他将不得不一直与黑暗势力做斗争,这些黑暗势力已经将他的家族公司劫持为人质。未来两年内都不会进行最后的交战,但是,一旦交战发生,小福特就是已经准备好了。他发起进攻的日子是1945年9月21日,这一天,他就任公司总裁和首席执行官,开始清除阻碍公司发展的恶势力。
担任总裁以来,小亨利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端掉哈里·贝内特(Harry Bennet),这个打蝴蝶结领带的人在他还小的时候就开始保护他。对这个缺乏经验的年轻实业家来说,所面临的第一次严峻考验就是清除他祖父身边这个居心叵测的随从,当时他年迈的祖父老亨利已经几乎管不了公司的事了。贝内特以前曾经是好斗的拳击手,还当过海员,当时他已经掌握了福特汽车公司的控制权,如果把通用汽车公司比作是纽约市的一个区,那么贝内特就是这个区的黑帮老大。亨利二世在1945年秋天干脆利落地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如果说这次调整是一次人事改组,倒不如说这是一次类似联邦调查局精心策划的倒反行动。亨利二世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来准备这次进攻行动,行动的目的是要铲除由暴徒、流氓等勾结形成的同盟,在贝内特的教唆下,这些人正在从根本上一点点地侵蚀这个昔日强大的汽车制造商。像他对当前时局感到性急一样,老亨利似乎已经认定,公司不会比自己活更长的时间。他正在扼杀自己的公司,就像当年创办它那样。但是,亨利二世决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他的使命是要使公司复苏,恢复往日的辉煌。如果一个工业王国第三代的继承人立志要开始一次伟大的行动,那么很难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他。
这次著名的行动让这个27岁的家族后代获得了终生受用的权力和家族威信,这使他在33年之后能够压倒李·艾科卡,以及所有敢于跟他作对的人。对福特家族第三代的其他成员来说,亨利二世已经成为跟他的祖父一样了不起的传奇……因为从灭亡的边缘将公司拯救出来,他得到了跟老亨利同等的荣耀。
40年来,亨利·福特二世在美国汽车业将一直拥有发言权,他在公众当中的知名度远远高于通用汽车那些年迈的管理者。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来源于他打破老的福特汽车公司,建立了一个新的福特。哈里·贝内特组织了一个由3 000人组成的〃服务部〃,多年来,这支安全部队一直在恐吓福特雇员。久而久之,工人都养成了吃午饭时绝不出声的习惯,他们害怕如果有人看到自己闲谈或抱怨,就会报告服务部,然后自己会遭到惩罚。
为了给服务部配备人员,贝内特笼络了一些刑满释放的罪犯、粗暴的运动员和各种各样的亡命徒。在这个大公司找到庇护所之后,这些流浪人员如今的任务就是破坏工会活动、维持工人秩序。
贝内特的耳目无所不在,他们充斥在公司每一个角落和缝隙里。在贝内特当权的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福特雇员都非常小心地避免被人看到三五成群,甚至不敢说话。工程师们在经常移动的桌子上吃饭。〃那是一种极其野蛮的管理,〃多年后,克林顿·约克(Clinton York)在接受行业杂志《汽车新闻》采访时如此说,当时他是密歇根迪尔伯恩的荣格河工厂的装配工人。〃工头非常凶,他们总在你身边,如果看到你去厕所,他们就会拦住你,让你回去干活。〃1946年,年轻的李·艾科卡进入福特之后,感受到了贝内特的统治。当时他刚离开普林斯顿,去荣格河工厂接受培训,戴着一枚写有〃管理〃字样的徽章。对装配线工人来说,这枚徽章意味着他是监工。艾科卡来的时候,贝内特已经离开了,他的随从也基本上都被驱散了,不过还有一些又潜回到公司里,对这些潜藏在暗处的打手,装配线的工人仍然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