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中义一和财部彪在1907年主持制定的《帝国国防方针》开始,日本把美国正式作为假想敌,而美国把日本作为假想敌要更早一些。早在1904年开始制订的“橙色计划”中,为了防卫从1899年开始正式领有的殖民地菲律宾,日本就已经被认为是美国在远东最危险的敌人。1921年,华盛顿海军军备会议的结果,使得美国对日本的海军军备优势有了法定的10:6,美国就开始细化橙色计划,但这个橙色计划不是一个进攻计划,而是一个想定在遭到日本攻击时的防守计划。
1934年日本宣布废弃华盛顿条约以后,美国立即开始了第一次卡尔?文森法案的执行,这个法案的全名是《有关建造达到华盛顿及伦敦条约海军船舶的法案》,由众议员卡尔?文森和参议员帕克?特拉梅尔联合提出。法案的内容是建造航空母舰黄蜂号以及1艘重型巡洋舰,5艘轻型巡洋舰,64艘驱逐舰,26艘潜水艇,共计97艘21万吨的大扩军计划。
说这个计划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开始计划了的、由于华盛顿条约而终止了的丹尼尔斯计划的重现也可以,当年的海军部长丹尼尔斯制订的这个计划是在三年里建造10艘科罗拉多和南达科他级的战列舰,6艘巡洋舰来和日本的八八舰队相抗衡。
美国人没有违反过自己参与签约的国际条约,即使在华盛顿条约保证了美国对日本拥有10:6的优势以后,美国从来没有用满过自己的配额,这就是当年加藤友三郎能够接受这个看起来有点屈辱的条件的原因——如果真要竞赛军备,日本不是美国的对手。
两年后的1936年,第二次文森法案的内容是3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2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为主体,46艘26万吨,费用达10亿美元的大计划,基于此法案制定的是《1938年海军扩张法案》。
接下来是1940年的第三次卡尔?文森法案,这个法案提出来的时候由于欧洲形势的变化已经过时,海军部长斯塔克在这个法案的基础上直接弄出来了《两洋舰队法》,一下子就建造了包括爱荷华级战列舰、埃塞克斯航空母舰在内的总共135万吨的舰队,而当时日本海军的总吨位是147万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最后的天佑(5)
德意日三国防共协定在1937年成立以后,美国开始再次检讨原来的橙色计划,到1939年干脆放弃了橙色计划,开始制订新的彩虹计划。彩虹计划共有五个方案,第一、第三、第四是美国单独作战,第二和第五是美国和英法结盟作战计划,最后彩虹第五方案成为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基本战略。
但是说英美两国到那时为止的所有战略重点是针对纳粹德国的,日本被放在次要的地位,美国没有打倒日本帝国的准备。这句话的意思不是美国人有多么喜欢日本人或者喜欢太平洋和平,而是实际上没有打倒日本帝国的战争力量。就连上面列出的所有计划所需的战备力量的完成也要等到1943年7月以后,这个时候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利益的维持只能寄希望于太平洋舰队以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可以说是贫乏的陆军力量,所以美国在远东只能采取防守姿态。在英美参谋联合会议上,大家甚至认为,为了集中精力对付纳粹德国,万不得已只能暂时放弃菲律宾、关岛和威克岛,到秋后再来算账。
但这种“不得已”中不包括夏威夷。放弃了夏威夷,就没有了“秋后算账”的机会。所以夏威夷的防守问题在美国军方看来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夏威夷地区的防守原来是由陆军主管的,1940年夏威夷美国海军方面提出了强化防卫的建议。1941年1月,海军部长诺克斯对陆军部长史汀生提出了夏威夷海军基地极易受到突然袭击,为此需要举行旨在加强防卫的陆海军联合演习的建议。史汀生在2月7日回答的题目是《夏威夷珍珠港的防守》,内容包括夏威夷防守的地位和对夏威夷陆军指挥官和海军加强协作的指示。
1941年1月27日,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在发给国务院的电报中有这样的内容:“日本军方似乎正在计划在美日失和的时候袭击珍珠港”,这个信息引起了陆军部和海军部的重视,研究的结果表明袭击珍珠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4月1日,总参谋长马歇尔在情况判断中表明:“日本帝国在过去的战争行动中没有发布过宣战书……对夏威夷的袭击应该是由在高速巡洋舰支援下的航空母舰进行的高速入侵”。在此之前,根据2月7日史汀生的指示,夏威夷陆军司令官肖特中将和海军第十四军区司令布洛克少将在3月28日制订了《夏威夷沿岸前线共同防守计划》;4月9日,夏威夷海军航空兵司令贝林杰少将和陆军航空兵司令官马丁少将也制订了《陆海军共同航空作战协定》。
这个《陆海军共同航空作战协定》太邪门了。这个协定所想定的情形是:进攻的日本航空母舰是6艘,时间在一个星期天的拂晓——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一模一样。
所以,珍珠港受到了袭击,对美国陆海军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经预想到了珍珠港可能受到袭击。
根据这些资料,“罗斯福的阴谋”是不存在的,除非阴谋论者们把所有美国军方都算成阴谋的参加者。
那么,珍珠港怎么就被日本人干了呢?而且还挺狠。
从根本上说,美国在珍珠港的遭遇和当年俄国人一样,根子在当年白种人那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上。从理智上,他们知道日本人会动手,但从感情上他们又不肯相信黄面孔的日本人敢动手同时挑战英美两大国。
除了这种原因之外,到那时为止,全世界所有海军所信奉的大舰巨炮主义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不知怎么的,大部分海军军官在明知可以空袭珍珠港的同时,就是相信日本海军要进攻夏威夷也应该是联合舰队全体出动才对。而日美之间真的发生战事,日本的主攻方向应该在马来、荷属东印度方向,联合舰队分不出兵力来进攻夏威夷。
还有一条就是英美军队所信奉的战争哲学始终不认为一场突然袭击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他们认为战争的结果取决于国力的强弱,开战时的突袭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优势,但对整个战争的走向不会有什么影响。这种战争哲学基本上是正确的,比如日本军队虽然在甲午和日俄战争开始时都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战术,但最后日本在这两场战争中取胜其实和开战时的突然袭击并没有什么关系。
1941年10月,东条英机内阁成立,11月,美国向日本递交赫尔备忘录以后,在陆军部、海军部、陆军作战部、海军作战部、海军情报部、夏威夷陆军司令部、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之间有大量信息交流。12月4日,海军作战部甚至向关岛的海军指挥官下达了烧毁机密文件和密码的指令,但所有人就是没有认真认为日本真的要向珍珠港进攻了。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阴差阳错,大家都已经取得共识了的东西最后根本就没人过问的情景是常见的,不只是珍珠港。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只有人才会犯这种事后无法解释的错误。
如果罗斯福真要借题发挥,他也不敢用整个太平洋舰队作赌注,要知道以当时的常识来看的话,美国太平洋舰队是已经被日本机动部队全歼了的。至于侥幸逃脱的3艘航空母舰的价值,在1941年12月8日当天可没有现在那么值钱,和被炸沉的战列舰根本不能相比。不管后来主流常识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时的所有人都认为:海军就是进行海战的军种,海战的主力是战列舰,而航空母舰只是配合舰种。用航空母舰恰巧不在港内来说明珍珠港事件是罗斯福等人导演的阴谋,只能说明对当时海军常识的无知。
再者说来,罗斯福也不需要押上太平洋舰队这么豪华的赌注。只要有一颗炸弹落到了夏威夷,只要有一个美国人在本土被入侵的日本人杀了,在号召力上和一万个美国人被杀是同样的。所以罗斯福真的能够确认日本人会来奇袭珍珠港,他完全可以严阵以待,设下圈套以后关门打狗,既不受损失,美国人也会照样群情鼎沸,同仇敌忾地去和日本人德国人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人玩命。
所以,在奇袭珍珠港这件事上,日本人是确确实实成功了,美国人则是失败了。但无论是什么原因,结果都是同样的,日本人还是炸来了。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早晨6时,东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时,从位于北纬26度1分,西经157度1分,夏威夷瓦胡岛以北230海里的机动部队的6艘航空母舰起飞的第一波攻击部队183架各种作战飞机,黑压压地朝珍珠港扑来。
飞在最前面的,是赤城号飞行队长,空袭总指挥官渊田美津雄中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珍珠港的天空和海面(1)
赤城号航空母舰上有三名飞行队长,他们是渊田美津雄中佐(海兵52期),板谷茂少佐(海兵57期)和村田重治少佐(海兵58期)。
是不是有点不对头,52期的中佐怎么和57、58期的少佐一起混。原来这是在降格使用三航舰航空参谋渊田美津雄,推荐的是渊田的同期同学,一航舰航空参谋源田实中佐。打大仗时降格使用是日本军队的传统,日俄战争时曾任陆军大臣、台湾总督的儿玉源太郎就去满洲军给大山岩当参谋长,现在渊田美津雄担任飞行队长也没什么希奇。
渊田亲率的是水平攻击队,由49架乘员三人的97式舰上攻击机组成,各自携带一颗800公斤八零番五号穿甲航空炸弹,负责对战舰进行攻击。
水平攻击队的右面高度略微偏低一点的是由赤城号飞行队长村田重治率领的40架97式舰上攻击机,各自携带一颗800公斤航空鱼雷组成鱼雷攻击队。
水平攻击队左侧高度略微偏高一点的是俯冲攻击队,由翔鹤号飞行队长高桥赫一率领51架乘员两人的99式舰上爆击机,各自携带一枚二五番250公斤陆用炸弹,没有穿甲能力,目的在于人员杀伤。
三个编队的上空是赤城号飞行队长板谷茂少佐率领的43架零式舰上战斗机,负责护航警戒。
渊田在珍珠港上空举着望远镜一遍又一遍地数着:“内华达,亚利桑纳,田纳西,西弗吉尼亚,马里兰,俄克拉荷马,加利福尼亚,宾西法尼亚”,太平洋舰队8艘战列舰全在了,但是看不到航空母舰的身影。
虽然渊田从前天起就已经知道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空母舰都不在珍珠港,但仍然抱着一线希望,如果贪图享受的美国人赶在昨天星期六晚上回到了珍珠港呢?
“公牛”哈尔西带着以航空母舰企业号为中心的第八特遣舰队(TASK FORCE)去往威克岛给海军陆战队送12架F4F野猫,列克星顿则作为第12特遣舰队的中心正在送18架飞机去往中途岛,值得指出的是,这两艘航空母舰的行动都不是像阴谋论者所说的“正好碰巧不在珍珠港”。这两艘航母的行动都是根据WPPac…46计划而行动的,WPPac…46是作为彩虹计划…5一部分的太平洋舰队的作战计划。
东京时间12月8日凌晨3时19分,夏威夷时间12月7日早晨7时49分,渊田中佐向后方座席上等待着命令的电信员水木德信一等飞行兵曹作了个手势,水木立即按下了电键,向全部队发出了命令:“TO…TO…TO…TO”,托字连发,意思就是“全军突击”。
太平洋战争开始了。
几分钟过去了,没有看到任何地面战斗机起飞,也没有看到地面高射炮火的闪光,渊田坚信:袭击珍珠港已经成功了。
渊田再次向身后的水木兵曹作了个手势,水木毫不犹豫地又敲开了电键,这次敲出来的是:“TORA,TORA,TORA”,三次“虎”,意思是“我军奇袭成功”。
这是东京时间3时23分,夏威夷时间7时53分。
“虎虎虎”信号被已经解除了无线静默的赤城号强力放大中转,其实不需要中转,东京的大本营、广岛的联合舰队司令部全都直接捕捉到了这个电波。这个电波传到了马来、菲律宾、香港、文莱、关岛、威克岛……传遍了全世界。
发出了告捷电以后,渊田带领水平轰炸队转向东北,在领先爆击向导机的引导下,朝轰炸目标的战列舰群扑去。
投弹完毕的飞机陆续踏上了归途,渊田还在战场上空盘旋,观察攻击战果,集合分散了的战斗机并引导它们归舰,同时等候第二波攻击队的到来。
珍珠港的天空和海面(2)
早晨8时30分,渊田从无线耳机里听到了第二波指挥官岛崎少佐的突击命令,不久就看到了浑身漆得彤红的指挥机正带领第二波攻击部队从东海岸飞了过来。岛崎亲率的水平攻击队由54架97式舰上攻击机组成,每机携带两枚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