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明天当主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假如你明天当主管-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小事也要大老板过问,并且亲自动手,岂不把他累死?可就是这样一个大老板,现在已拥有1370家连锁店、两万名员工,2002年的销售额高达26亿欧元。维尔纳也是同行业中最富有的,2003年年初时他的个人财产达到9。5亿欧元。维尔纳解释他注重细节的用意时说:“这样做给人留下的印象远比下达批示深刻得多。当然,我不可能每天到所有的分店跑一圈,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但是,‘商业教皇’布鲁诺蒂茨说得对:‘一个企业家要有明确的经营理念和对细节无限的爱’。” 
  作为一个主管,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亲躬,但一定要明察秋毫,能够在注重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周密,做到能够细致,像维尔纳那样,在某一细节的操作上做出榜样,使员工有效法的标本,并形成一种威慑力,使每个员工都不敢马虎,无法搪塞。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 
  管理也要注意细节 
  一般人认为,企业的管理者不应关注细节问题,而只需把握企业的主干——生产、经营和销售等方面的大原则就可以了,各种具体的细节问题应完全放手让部属干即可。其实这是一种欠妥的管理方法,卓越的领导人从来不会对细节问题撒手不顾,反而会在适当之时对它追根究底。 
  《执行》的作者拉里博西迪在GE工作过20年。全球500强企业里,有220个CEO是从通用电气里出来的。拉里博西迪认为,在通用,CEO的工作关注两个要素:人和资源。结果要做到最好,就要在过程中对细节疯狂的追求。战略也好,理念也好,最后要达成的成果也好,都要落到实处,步步为营。你追求细节有多深入、多执着,执行力就有多好。 
  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行政负责人哈罗德吉宁就是这么一个杰出的管理者。他在美国管理界颇负盛名。他的名字常与“天才的、雄心勃勃的、坚韧不拔的、强有力的、苛求的和成功的”这样一些词连在一起。 
  “苛求的”吉宁对力求掌握事实几乎达到了着魔的地步,这恰是他的管理方法的基本内核和他取得成功的关键。他有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速读能力,能完整准确地回忆起几年前下属提出的一项资本要求和预定目标。吉宁喜欢亲手掌握原始数据,不愿让他的职员把材料提得太精炼。他曾经说:“有许多事不需要我知道,可是事后我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吉宁发现问题时,会很快地行动起来并要求下属介绍详细情况,以便及时解决。他的一位行政主管说过:“在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由吉宁一手解决的问题——有许多是小问题——比其他任何一家大公司都要多。” 
  也许有人要说这种管理方法太婆婆妈妈了,其实不然。正是由于吉宁对“确凿事实”持之以恒的追求、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细致的办事原则,才使该公司在他的领导下,由1959年的年销售额7.65亿美元发展成1977年年收入超过118亿美元,并且在全世界93个国家拥有员工35万人。这些功绩虽然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但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吉宁严谨细致的管理方法。他不仅把公司规模扩大了10倍,而且把它变成了一台协调有效的机器。 
  诚然,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和管理者,宏观调控固然需要,但微观掌握更不可少。只有对细节问题疯狂追求,对细节追根究底,才能掌握全部的真实,才能让细节发挥效应,提高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细节来源于“用心” 
  我们要求把事情做细,关注每一个细节,做起来也简单,只有两个字,“用心”。“把事情做细,注意细节”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能力,是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而这种培养是必须用心去浇灌的。曾有一位医学院的教授,在上课的第一天对他的学生们说:“作为一名医生,最要紧的就是你要胆大心细!”说完,便把一只手指伸进桌上一只盛满尿液的杯子里,接着再把手指放进自己的嘴里。随后教授将那只杯子递给学生,让学生们也学着他的样子做。每个学生都把手指探入杯中,然后再塞进嘴里,并强忍着呕吐。看着这种情况,他微微笑了笑说:“不错,不错,你们每个人都够胆大的。”但接着教授难过起来:“只可惜你们看得不够心细,没有注意到我探入尿杯的是食指,放进嘴里的却是中指。” 
  在工作中有很多情况都是如此,你不用心去做,即使你想把事情做细做好,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细节需要的是用心。 
  用心去做才能做细做好还有一个有名的例子。加加林是全世界第一个太空人,然而在入选之前有20多个宇航员候选,他的脱颖而出靠的就的他的用心做细。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航天飞船的主设计师罗缪夫发现,在进入飞船之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因为加加林留心到座舱就算是平时训练也是需要保持清洁的。就是这个细小的举动一下子赢得了罗缪夫的好感。加加林通过一个细节,表现了他珍爱他人劳动成果的修养和素质,使他成为遨游太空的第一人。 
  细节成就执行力 
  世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完美,但应该有一个追求完美的心态,并将其作为工作习惯。目前,很多企业虽然有远大的目标,但在具体实施时,由于缺乏对完美的执着追求,事事以为“差不多”便可,结果是:由于执行的偏差,导致许多“差不多的计划”到最后一个环节时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企业经常面对的是看似琐碎、简单的事情,却最容易忽略这些事情。其实,无论企业也好,个人也好,无论有怎样辉煌的目标,但如果在每一个环节连接上,每一个细节处理上不能够到位,都会被搁浅,而导致最终的失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与魔鬼在细节上较量,才能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沃尔玛是世界〃零售第一巨头〃,他们对服务细节的完美追求让人瞩目。            
  就拿员工微笑的标准来说,沃尔玛规定,员工要对3米以内的顾客微笑,甚至还有个量化的标准:“微笑时要露出8颗牙〃;为提高服务水平,还规定员工回答顾客提问时,永远不要说“不知道”。沃尔玛曾经以天天平价著称,但今天我们真正去买它的东西时发现其实也便宜不了多少,今日强大的沃尔玛帝国的成功,就是因为它注重了一些人微的小事和细节。 
  但现实中有诸多的管理者对细节不够深人,不够执着,对细节欠缺强而有力的执行力度。要么是对细节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从不细究,要么是想到了却敷衍了事,不能养成一种习惯。 
  其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往往就取决于企业要素中最薄弱的细节,也就是所谓的木桶理论。企业要想做好、做强,必须从产品设汁、价格政策、渠道建设、品牌培植、技术开发、财务监控、员工培训、文化理念、战略定位等各方面一一做到位才行,任何一个细节的薄弱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的最终失败。 
  企业只有在细节上不断磨练,才能使产品更贴近消费者,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以戴尔为例,直销、低成本、供应链管理是其制胜的法宝。但它却难以复制,戴尔管理模式难以复制的根源也是在于细节管理上。比如戴尔公司在每个媒体上所刊登的电话都不同,目的在于要从电话打入量上,来检验媒体的传播率,从而选择在那些最有效的媒体上进行持续广告刊登。再如公司内部的每条记录都包括四项以上的数字,这些数字使戴尔的成本降得不能再降。这些精细化管理,是戴尔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成长为IT界巨擘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未来市场的竞争将是细节的竞争,企业只有注意细节管理,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用足工夫,才能使企业和产品充满活力、青春。 
  成与败就差在细节上,有时并不是差很远,更多时候就只差那么一点点,甚至近在咫尺,绝对能看得见、摸得着。不过,就是这—点,却是要经过非凡的努力,要靠智慧和勤奋才能获得。 
  不要小看细节的作用。日本的丰田汽车构造、性能跟美国同型的汽车几乎是一样的。可是丰田汽车在世界上却是销量第一的,原因是它比其他同类汽车的密封系数高1%,省油1%,噪声小1%。可能许多人认为实际上没差多少,但这就是距离。正是因为这么一点点距离,1%的距离,从而就有了成功与失败的反差。 
  细节造就完美的执行力,我们追求细节有多深入、多执着,执行力就会有多好。               
  军队不能够仅靠指挥官冲锋陷阵来获取胜利,一个企业仅靠领导者的个人能力也无法成功。这正是每一个现代企业都要强调“团队精神”而不提倡“单兵作战”的原因。 
  ——斯蒂芬罗宾斯 
  纪律 
  纪律是管理的依据,如果没有纪律的约束,整个团队就毫无生命力可言。团队绩效要靠纪律来保障。 
  当艾柯卡接管克莱斯勒的时候,发现纪律的缺乏使这个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各行其是。指挥无效正是导致公司濒临破产的根本原因。而在他采取了强化公司纪律的有力措施之后,这种情况就开始好转起来。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它的企业中。詹尼1959年在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的时候,ITT公司是由分设在49个国家的分公司组成的一个大企业。不仅在公司总部的工作人员毫无生机,那些主管海外事业部的人更是整天无所事事。经过整理小组的调查之后,詹尼决定从严明纪律着手,在所有分公司负责人参加会议的工作上,他宣布了三条新的工作纪律,所有人都必须遵守,否则将严厉查处。这三条纪律如下:一是每一个分公司,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总公司的命令;二是每个分支机构必须按月向总公司汇报自己的财务状况,包括预算、营业收入和支出情况;三是每个分公司必须定期向总公司报告自己的经营环境、面临的竞争对手和市场情况。为了保证纪律的顺利实施,又宣布,当总公司派出的监督人发现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不称职或者不服从命令的时候,有权撤换。在此期间被解雇的人,一律不发退休金。经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行,迅速使得ITT走上了正轨,再加上其它的经营之道,ITT恢复了昔年他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艾柯卡认为,一个团队不能离开英明的纪律。所谓纪律激励法就是用纪律和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执行者和操作者的行为的激励方法。它是一种负激励法,表现为只罚不赏。因为遵守纪律是理所当然的。而不遵守纪律应当受到制裁和处罚。艾卡柯认为,要发挥纪律的作用,要做到下面两点: 
  第一,纪律是多数人都能够遵守得了的,即纪律要合情合理。反之,如果纪律不够合情合理,不仅不能够起到遵守纪律的目的,而且可能使职工产生对立情绪,出现负面效应。 
  第二,只罚不赏。由于所定纪律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合情合理的,因而大多数人都能遵守。这时,如果对遵守者都给予奖励的话,就违背了奖励的差异性原则,达不到激励的作用。 
  所以,作为主管,要想管理好企业,首先就要检查企业是否有严明的纪律以及是否在实际管理中严格实施。 
  后进分子 
  一个团队是由很多个水平不同的人(这几乎是一定的)组成的,决定其团队成绩的并非是水平最高的那个人或者全队的平均水平,而是取决于水平最低的那个人。要想提高整个团队的成绩,最重要的不是要加强提高水平高的队员,而是要努力让水平低的队员的业务水平提高,这就需要主管重视“后进分子”的问题。 
  或许,我们管理者可能会说,既然是作为“后进分子”,还不如将这些人从团队当中辞退出去,这样一了百了,简单又省事。从表面上看,这样的做法肯定是一个省事的做法。但是,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这并不见得是一个最适宜企业长远发展的方法。因为对于企业来说,团队里面每一个人都是企业的一笔财富,是属于企业的资源。每一个人都蕴含着无穷的潜力,只是需要管理者去开发出来。任何一名员工的离去,对于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另一方面,如果管理者轻率地把员工辞退了事,对于其他员工来说,这也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将会对其他的员工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他们也许会产生“伴君如伴虎”的感觉,其他员工会认为这个管理者做事情太不留余地。这样一来,管理者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而且管理者的威信也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