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原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区域经济学原理-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相对连续性。产业带强调产业活动的连续性、密集性和相互关联性,但并不意味着整个〃地带〃是一片连绵不断的城市工业集聚区。许多产业活动(尤其工业、商业和服务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各个城市,呈断续相连的状态,其间有大片的农田、森林和空地等,一般沿着生长轴(交通运输干线)呈〃点…轴〃带状分布,或围绕多核心出现,呈多角形分布。
   (5)内部通达性。产业带内部各经济中心之间要求保证通达性,通常由各种交通运输线路贯通,由线状基础设施相联结,组成〃点…轴〃系统。
   (6)动态性。产业带的形成是产业空间运动长期演化的结果。产业在一定边界内,不断进行生存发展所必须的新陈代谢,乃至经历包括积极的创新和恶性的病变等变异过程。
   (三)区域产业带的基本类型
  按照地跨行政区域空间尺度的不同,可将区域产业带分为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产业带、省级行政区内跨次级行政区的区域产业带等多种类型。如:沿长江干流产业带即为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产业带;江苏沿沪宁铁路产业密集带、湖北十堰…襄樊…随州…孝感…武汉汽车产业带即为省级行政区内跨次级行政区的区域产业带。
  按照形成机理的不同,可将区域产业带分为:①资源开发促进型产业带。在资源富集区,由资源开发而形成的产业带。②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型产业带。受中心城市的吸引、产业高度集聚于大城市和城市群的经济密集地带。③交通轴线引导型产业带。产业在空间上沿交通干线集聚和扩散所形成的经济带。
  按照发展轴线的不同,可将区域产业带分为:①沿江河产业带。以江河干流为发展轴线的产业带。②沿海产业带。以沿海港口为增长极、以沿海航线为发展轴线的产业带。③沿陆路通道产业带。以铁路、公路干线为发展轴线的产业带,如沿陇海…兰新铁路产业带。④沿综合运输通道产业带。以多种交通方式为依托,以多条运输通道为发展轴线的产业带。此类通常拥有高度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优势明显,经济吸引和辐射能力强大。世界日本沿太平洋沿岸产业带、德国沿莱茵河产业带即属此类。
  此外,还有其它一些分类方法。如:按照产业类型,可分为单一产业带和综合产业带;按照发展水平,可分为发达型产业带和发展型产业带等。
   (四)区域产业带的形成过程
  产业带的形成一般遵循以〃点〃带〃面〃的非均衡路径,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此消彼长的力量对比变化,以及极化过程和扩散过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
  在产业带形成的初始阶段,极化过程促使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信息流等各种生产要素向一些区位条件较好的地点流动,产业在原料产地、交通枢纽、生产要素集中区和主要市场节点上集聚,通过循环累积过程取得增长动力,积累有利因素超前发展,形成大小不等的集聚中心。在产业极化效应发挥到一定程度后,扩散过程(梯度扩散、等级扩散、位移扩散等)进一步强化,使产业集聚中心逐渐向外迁移,形成次级中心,并拓展其产业腹地。扩散强度和方向多沿交通干线为主的线状设施束延伸,在空间上形成〃点一轴〃带状结构,各主中心与次级中心之间通过交通路线等相连接,形成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带。在区域经济水平提高,特别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前提下,扩散效应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不断缩小产业带内部差异,城乡之间出现空间一元结构,城乡融合体系逐渐形成,传统产业带开始向新型产业带过渡。
   (五)区域产业带的边界划分200
  1.区域产业带边界划分的基本原则
  产业带的边界划分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最重要的两大原则是:
   (1)以企业联系和经济关联为主要依据。产业带的范围界定不应有排他性,即不能单纯地按行政区界线或某一产业的空间组织地域来划定。相反,它是多个产业部门和企业在地壳表面的自由延伸,应根据这些产业部门及企业关联度的高低来界定产业带的地域范围。产业带一般可分为核心带、过渡带及外围带,这些不同地带的划分是根据一定地域内各要素(产业、企业)的关联度来区分。
   (2)保持经济网络的顺畅性。产业带内部各种强烈的物质联系、信息联系、服务联系和人员接触等,一般都要通过各种基础设施网络来实现,如交通运输网络、电子通讯网络等。因此,产业带边界划分应根据各地的不同条件,在现状分析与未来规划相结合的基础上,保持产业带内外经济联系网络的顺畅,使产业带保持一个合理的长度。
  2.区域产业带边界划分的主要指标
  产业带的边界划分需要选取一系列指标评价。较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包括:
   (1)反映企业联系的指标。如:物质联系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专业化协作等数量和流向;信息联系包括电话、电报、通信、广告、商品贸易会等的流量与流向;服务联系包括教育、技术指导、商业、金融、维修、就业人员等的主要来源及数量。
   (2)反映运输联系的指标。基于客观条件,考虑交通线路的性质、货流量与方向及公路客运流量与流向等。
   (3)反映商业联系的指标。如选择主要百货公司的商品批发额及批发方向。
   (4)反映企业组织空间扩展行为的指标。主要考虑企业集团或大型多厂公司的成员厂的数量、地理分布及其空间联系的数量与方向。
   (5)反映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如:工业产值密度、工农业总产值密度、国民生产总产值密度、工业固定资产值密度 (万元/km2 )、全部职工人数密度和人口密度(万人/km2 )等。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区域三环同心圆产业结构模式;区域产业结构配置;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性产业;产业链; 产业集群;产业带
  2。 简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标准。
  3。 简述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定量分析方法。
  4。 简述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主要定量分析方法。
    5。 简述区域产业链的基本类型和功能。
  6。 简述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因素和动力机制。
  7。 简述区域产业集群的组织特征。
     8。 简述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开放性讨论题
 1。 比较分析区域产业经济活动中的〃优势产业〃、〃潜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一组概念的区别和关联。
   2。 如何理解迈克尔·波特倡导的〃所有的产业集群都是好的〃这一论断。
  3。 如何运用公共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知识产权法学等学科理论分析区域产业品牌的〃俱乐部型公共产品〃、〃共有产权〃、〃共享型知识产权〃等属性;如何规避区域产业品牌共享利用中的〃公地悲剧〃现象。
   4。 如何认识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的〃产业链规划、产业链招商热〃现象。
   5。 如何认识区域产业集群演化的生命周期、区域产业集群风险现象。
   
   参考文献
  1.刘再兴,等,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2。 刘再兴,等。 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3。 陈栋生,等。 区域经济学'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4。 魏后凯,等。 现代区域经济学'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 郝寿义,安虎森,等。 区域经济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 郝寿义,安虎森,等。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7。 安虎森,等。 区域经济学通论'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8。 杜肯堂,戴士根,等。 区域经济管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黄培,陈俊芳。 赢利定律:商业模式的理论、方法与实践'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11。李小建,等。 经济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2。李小建,等。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李凯 ,李世杰。 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14。蔡宁, 吴结兵。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资源-结构〃观的分析'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15。马建会。 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6。陈文华。 产业集群治理研究'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17。徐康宁。 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18。江激宇。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9。鲁开垠。 增长的新空间…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研究'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0。吴翔阳。 产业自组织集群化及集群经济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1。朱英明。 中国产业集群分析'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22。许继琴。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3。张元智 马鸣萧,等。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空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4。张辉。 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5。徐康宁。 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6。吴德进。 产业集群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7。林竞君。 网络、社会资本与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8。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9。王珺。 集群成长与区域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0。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31。魏江。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2。王缉慈,等。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3。仇保兴。 小企业集群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4。芮明杰,刘明宇,任江波。 论产业链整合'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5。郁义鸿,管锡展。 产业链纵向控制与经济规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6。MICHAEL  E  Porter。 petitive Advantage'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5;'美' 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M'。 陈小悦;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7。 Michael  E  PORTER 。 The 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90;'美'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M'。 李明轩,邱如美,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8。 MICHAEL  E  PORTER。  On petition'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美'迈克尔?波特。 竞争论'M'。 高登第,李明轩,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9。陈朝隆,陈烈。 区域产业链的理论基础、形成因素与动力机制'J'。 热带地理,2007(2)。
40。 陈剑锋,万君康。 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24(5):60…63。
  41。陈军,陶永宏。 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比较及启示'J'。 企业活力,2006(3)。
  42。池仁勇,王会龙,葛传斌。 英国企业集群的演进及分布特征'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
  43。费洪平。 产业带边界划分的理论与方法:胶济沿线产业带实例分析'J'。 地理学报,1994(3)。
  44。符正平。 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 中国工业经济,2002(10)。
  45。郭振淮,金陵,李丽萍。 论产业密集带'J'。 经济地理,1995(3)。
  46。龚勤林。 产业链接通的经济动因与区际效应研究'J'。 理论与改革,2004(3)。 
  47。蒋国俊,蒋明新。 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1)。
  48。刘大可。 产业链中企业与其供应商的权力关系分析'J'。 江苏社会科学,2001(3)。
  49。刘刚。 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1)。
  50。刘青林,谭力文。 基于波特理论的产业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