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粮食战争-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格粮食和一整套食物体系。由此,产生对粮食生产国的全面依赖。2006年年底以来的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已经清楚表明了这种依赖性。
  

“食物帝国”背后的“食物巨人”
在美国食物结构巨大变迁的背后,站着为数不多的食物巨人—食品集团。这些食品集团,不断地游说政府,对消费者洗脑,对农业生产者施压,去推动食物的商品化,并从每个消费者的嘴里,聚敛着巨额的财富。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完成之后,它们再进一步通过游说政府,控制市场和更为深入的消费者洗脑,将食物商品化后的贸易范围不断扩充到全地区、全国、全自由贸易区,直至全球。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食物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食物巨人,再看一下这些食物巨人如何强强联合,从而实现由生产投入到食物零售等食物链条各个环节的无缝联合。它们以全面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控制了从基因到超市货架的整个食物体系。
  在行业竞争力研究中,常用4公司市场占有率(即最大的4家公司占全部市场份额的比重),来衡量一个行业的集中度。实际上,这也是垄断度的指标。资料显示,农业食品领域的行业集中度,大到了其他行业难以匹敌的地步(见表2…2)。
  表2…2   部分农业食品的市场集中度(4公司市场占有率,2004年)
  牛肉包装 84%
  猪肉包装 64%
  猪肉生产 49%
  烤子鸡生产 56%
  火鸡生产 51%
  饲料加工 34%
  面粉加工 63%
  豆油压榨 80%
  资料来源:Hendrickson and Heffernan,2005。转引自GDAE Working Paper No。 05…07: Identifying the Real Winners from (作者Timothy A。 Wise),。
  表2…2向我们显示了部分农业食品的集中度。可以看到,销售的肉类集中度,基本上都超过了一半,牛肉包装竟然达到了84%。面粉加工与豆油压榨,集中度达到了六七成,连技术含量不高,投入成本不高,本应十分分散的牲畜饲料加工,也达到了34%。在似乎琳琅满目的食品背后,几乎每一类食品,都是由几个食物巨人生产出来的!
  食物集团的手,不仅停留在加工环节,还进一步伸向投入环节,使得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等多种生产性投入,都一步步走向集中。我们以种子为例来看生产投入环节的集中度(见表2…3和表2…4)。
  表2…3   世界10大种子公司的销售额(2004年)
  公  司 2004年种子销售额(百万美元)
  1。 Monsanto(美国)+Seminis(2005年3月被Monsanto收购) 2 803
  2。 Dupont/Pioneer(美国) 2 600
  3。 Syngenta(瑞士) 1 239
  4。 Groupe Limagrain(法国) 1 044
  5。 KWS AG(德国) 622
  6。 Land O’ Lakes(美国) 538
  7。 Sakata(日本) 416
  8。 Bayer Crop Science(德国) 387
  9。 Taikii(日本) 366
  10。 DLF…Trifollum(丹麦) 320
  资料来源:ETC集团通讯,2005年9~10月,第90期。
  表2…4   孟山都公司的种子全球市场份额
  玉米 大豆 豆类 黄瓜 辣椒 甜椒 西红柿 洋葱
  41% 25% 31% 38% 34% 29% 23% 25%
  资料来源:ETC集团通讯,2005年9~10月,第90期。
  这两个表都表示了在产前投入的主要环节—种子的垄断程度。孟山都等大公司,对种子的垄断,导致了仅有少数经过他们转基因处理的种子,才能得到大面积种植,而自然界里的成百上千种同类型的种子,则被排斥在规模种植之外。从而使得人类的食物,从最初的原材料开始,走向了单一化。不仅是农作物多样性丧失,居民餐桌和营养结构多样性的丧失,而且是人类从食物上更加脱离自然,从而使得各个国家、民族、人民以及文化等,都进一步被食物王国掌控,从而不再具有自生能力,只能沦为资本和强国的服膺(见表2…5)。
  表2…5   全球10大食物零售商(2002~2006年)
  公  司 2002 2006 增长率
  排名 销售额(百万美元) 排名 销售额(百万美元)
  Wal…Mart(美国) 1 246 525 1 312 400
  Carrefour(法国) 2 64 979 2 92 600
  Royal Ahold(荷兰) 3 59 455 6 55 300
  Kroger(美国) 4 51 759 5 60 600
  Metro AG(德国) 5 48 714 4 69 300
  Tesco(英国) 6 40 387 3 69 600
  Costco(美国) 7 38 762 7 52 900
  Albertson’s(美国) 8 35 916   —
  Safeway(美国) 9 34 799   —
  Ito…Yokado(日本) 10 27 606   —
  Rewe(德国)   — 8 51 800
  Shwarz Group(德国)   — 9 45 800
  Aldi(德国)   — 10 45 000
  资料来源:转引自Mary Hendrickson and William Heffernan: Concentration of Agricultural Markets (April 2007);  。
  即使到了食物的销售环节,仍然在大公司的控制之下。由表2…5可见,在全球10大食物零售商中,美国占了一半,其中,沃尔玛(Wal…Mart)又是遥遥领先的(见表2…6)。
  表2…6   美国前5大食物零售商
  (单位:千美元)
  超  市 2006  2005  2004  增长率(2004~2006)
  Wal…Mart  98 745 400  79 704 300  66 465 100 
  Kroger  58 544 668  54 161 588  46 314 840 
  Albertson誷 36 287 940  36 733 840  31 961 800 
  Safeway  32 732 960  29 359 408  29 572 140 
  Ahold  23 848 240 21 052 200 25 105 600
  资料来源:Mary Hendrickson and William Heffernan:Concentration of Agricultural Markets (April 2007); 。
  表2…6进一步显示了美国前5大食物零售商的零售额和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总体而言,大的食物公司销售增幅很大,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升。除第五大公司Ahold外,其他4大公司增长迅速,而且越大的公司,增幅越大。若从更长时期的历史数据看,零售额的集中是十分迅速的。在1997年,前5大公司的零售额市场占有率为24%,2001年提高到38%,2004年为46%,2006年则达到48%。
  这样,由大公司控制的各个食物环节,不断对农业生产者形成合围包抄,致使食物利益的分配结构越来越不利于农业生产者,也不利于消费者。最终,形成了资本化农业对食物链条的全过程控制。  
  

食物的政治化(1)
产业资本,不仅在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面前,显示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娴熟的控制技巧,在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面前,它们同样伸出其强大的手,从而捕获了政府。而被资本绑架的政府,也在国家利益和民主包装的掩护下,力图推动食物的政治化,从而使得食物的本来面貌变得更加模糊不清。
  作为生活必需品的粮食,是人类生存须臾不可或缺的基本品。粮食很早就渗入了政治因素。在中国,早已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军事哲学,更有明成祖朱元璋“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以及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政治哲学。在改革开放时代,“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工程”,以及“无农不稳”、“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农产品公共物品性质认同,也早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在美国,食物作为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生活必需品,其影响力不仅限于中国所谓的征粮派款、租税分成等方面,而是越出了疆界,成为国际间硬实力的一项标志。
  这一标志的成立,先是以粮食的人道主义援助的含蓄方式体现,后伴随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自由化,以更清楚的国家间农产品贸易谈判与开放体现。
  比如,美国在兜售其农业生产体系和食物系统,同时使第三世界的食物系统变得与他们相似(在市场化和食物消费结构方面),也与其形成互补(在农业生产结构方面),其表现是,美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又是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原因就是这些“最强大的国家将建立一个单一的世界粮食系统,由它们进行控制”。可悲的是,多数被控制的国家,既没有驱逐那些统治国家,也没有发明自己的解决办法,反而在刻意地模仿富裕国家的粮食生产系统与食物产供销体系。在美国产业资本的宣传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盲目学习下,美国的食物系统被塑造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系统。孰不知,美国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和食物生产能力,就足以使得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面包篮子”,都成为多余的“面包篮子”。《粮食政治入门》中就描述了美国如何成功地用粮食援助,摧毁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体系,让这些国家的农民失业,沦为附属于美国消费需求的经济作物园工人,让这些国家的农业基因化、石油化、化学化和机械化,从而购买美国生产的种子、化肥、农药、机械,让这些国家自给自足的本地化食品体系瓦解,使得人人成为产业化食品体系的消费者,用更高的价格,买取更低的营养,以至于给这些国家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1)无现金储蓄。产粮农民不得不在收获季节廉价卖粮,而又要在该年后再以昂贵的价格购入,以度过饥荒。
  (2)无粮食储蓄。甚至连谷种都被吃光,通常也不需要自留谷种了,因为都换成了食品集团提供的转基因种子,农耕牲畜也卖掉了。走向不断地以劳动替代资本,欠债度日的恶性循环。
  (3)无安全的土地所有权。商品化和饥荒,成为地主夺取佃农土地的机会。更多失地的农民,又意味着更高的租佃价格和更低的雇用工资。
  (4)无工作机会。虽然粮价可能上涨,但对失去生产资料的佃农而言,这不再意味着收益,而是成本。他们必须买粮,由此竞争十分稀少的工作机会,产生工资的探底竞争。
  (5)无家可归。当自己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已经与自己无关,甚至连糊口的雇用机会都没有时,农民只能流落到城市,成为贫民窟的一员。于是,上演着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悲剧。
  上述问题,带来的是对美国更多的依附,从糊口的粮食,到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整个农业产业体系,都变成了美国的原料提供者和农业投入品消费者,而原本自给自足的食品体系,则换成了昂贵的由美国提供的产业化食品体系。
  资本化的食物集团,当然不满足于只挤压本国的农民、受援助国家的农民,它还要进一步扩张其疆界,将捕获的手,伸向世界各国,伸向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
  作为一个文明发展的基础,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建立了一个立足自主的食物体系。所以,当工业品、投资品全球化大行其道时,食物体系较少涉足。当然,这不符合食物集团的经济利益和美国的国家利益。于是,食物集团的商人,和美国政客们一起,致力于推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并于20世纪90年代成功地将其纳入GATT和WTO体系。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食物的政治化(2)
提出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似乎是为了如下世俗理想:一国可以通过贸易途径,部分或全部解决该国的粮食供应问题,而且世界粮食生产的巨大潜力也为此提供了可能性。但上述结论的成立,暗含着这样两个假设:一是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个没有扭曲的、充分竞争的、跨国界的、完备的粮食市场体系,并且一国粮食贸易量对世界粮食供求的变化有足够的弹性;二是粮食贸易作为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只接受国际上贸易规则的制约,而不受国与国之间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歧的影响。
  但从实际情况看,上述两个假设并不成立。
  在GATT和WTO谈判中,农业可能是最具政治敏感性的领域。农业公司寻求在大众食物、基因资源和农业上的寡头垄断地位,在政府以及全球、地区贸易协定中施加影响,创造让美国倾销其高补贴农产品的基本条件。于是它们通过游说政府,使得国家利益的代表者是它们公司的派出人员。比如,世界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直接与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家食品集团—嘉吉的执行总裁的推动有关。正是他代表公司利益,却出任美国的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美国农业首席谈判代表,极力推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使得农产品自由贸易成为现实。在WTO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框架下,各国要想保持其独立的农业与食物体系,几乎不再可能。这一案例,反映了粮食商品化和政治化的绝佳结合,也使得世界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