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匿名信
第三十四章:匿名信
媒体应当承担时代重托,负起社会责任。
从辽宁一回到清江,杨建明就找到尹桂生,向他详细了解一些写稿的事情,同时和北京的马万里联系,让他在方便的时候给自己点稿件,自己试着写一下。尹桂生二话没说,当即把自己积攒的报刊编辑邮箱、电话、QQ等毫无保留地打印一份送给杨建明,杨建明接过来一看,一个省份的杂志有十多家,报纸差不多有近百家,就问:“桂生,这么多报纸杂志,你都给他们写稿吗?”尹桂生笑着说:“都写哪能写过来呢!主要是投稿有点说道。我写完一篇纪实稿,先考虑两刊一报,就是《知音》、《家庭》和《华西都市报》这三家千字千元的报刊,如果这三家上不了,再找《女报》、《婚姻与家庭》、《恋爱婚姻家庭》等稿费稍微差一些的刊物,如果这样的二流刊物还上不了,那就只有考虑千字一二百元的三流杂志了。纪实稿件主要在杂志上发,有几家报纸有特稿版,但除了《华西都市报》,稿费都非常低,没什么意思。”杨建明问:“这么多刊物,怎么投啊?现在都要求一稿一投,你的稿子给了这家,他们让你等,一二个月后说不行了,你再投另一家,还让你等,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听说纪实稿子时效性很强,在事件发生后短时间内上不了稿,这稿子就有可能废了,而且现在写纪实稿子的人这么多,同一个事件,肯定会有好几个人写,都想尽快发出去,想想都头疼。”
尹桂生说:“现在哪行也不好干,人太多,这个事实谁也改变不了,所以我们只能找窍门。对两刊一报,我一家跟一个编辑,和他们处好关系,发现一个题材,我觉得适合哪家,就马上和哪家的编辑沟通一下。编辑在一个刊物做得久了,一搭眼就知道这个题材适不适合自己的刊物,感觉适合了,就会指导你从哪个角度写,不适合,就会告诉你赶紧和别的刊物编辑联系,基本上不会耽误事。这三家的编辑即使把你的稿子留下来等终审,时间也不长,一般不会超过十天,因为《知音》、《家庭》一个月出三本,《华西都市报》是日报,每天都需要至少一篇纪实稿件。对二流刊物,我也一家跟一个编辑,他们审稿,也是很快的,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月。一篇稿子,如果一二流的刊物上不了,就可以放羊,群发给那些三流刊物和有特稿版的报纸,这样可以增加点收入。但对一二流的报刊来说,你绝对不要一稿多投,否则坏了名声,这些报刊的编辑就会把你列入黑名单,你就自断了财路,因为纪实稿写手主要靠这一二流刊物挣钱,在一二流刊物上发一篇稿子,等于在三流刊物上发十篇稿子。”“那要是撞车了怎么办啊?比如同一个新闻事件,我写了,你也写了,同时给了一家刊物,编辑觉得都可以用。”杨建明接着问。尹桂生说:“不同的刊物,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比如《知音》的编辑,如果他们觉得这几个写手写的水平都差不多,他们就会把这几个写手的稿件综合起来,各取精华,编辑成一篇新的稿件,稿费这几个写手均摊,《家庭》和《华西都市报》等报刊基本上是谁的稿件先到就发谁的。”杨建明叹口气说:“看来这纪实稿件写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在于怎么投。”尹桂生笑着说:“对啊,稿子也是一种商品,我们要善于经营,把它们卖到最值钱的地方,或者多卖几个地方,总之一条原则,就是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对于情感文章、小品文什么的,投稿原则和纪实稿件基本一样,先给《家庭》、《读者》(原创)等稿费高的,用不了再天女散花,给稿费低的杂志和报纸。”
杨建明问尹桂生现在一个月的稿费收入能有多少,尹桂生说和以前差不多,平均也就二三千的样子。杨建明想想说:“看来以写稿为生,也是不容易啊。”尹桂生说:“一些有名的写手,写稿只是他们的第二职业,或者说爱好,他们都有正式工作,比如记者、教师、公务员什么的。”顿了顿,尹桂生问:“杨哥,你也打算开始写稿了?”杨建明叹口气说:“记者站毕竟不是久留之地,我得尽早找好退路。现在看来,做一个自由撰稿人也挺不容易的,真愁人啊!”尹桂生说:“稿子肯定是要写的,不过不一定非要做自由撰稿人,那样太累,也没有保障,我的想法是或者考公务员,或者以稿件作敲门砖,去报社或杂志社做编辑,写稿可以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可以怡情,又能增加收入。”杨建明点头称是。分手时,尹桂生给杨建明找了一些杂志,回去的路上,杨建明又在路边的书摊上买了几本,又到书店,买了有关考公务员的书籍。
晚上七点多钟,杨建明正在研究那些花花绿绿的杂志,苏嫣突然打来电话,说自己现在在省城,问杨建明在哪里,杨建明便让苏嫣打车来到自己单位。一见面,苏嫣就说:“我这次来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本不想和你联系的,没想到见到了几个高中同学,大家多年不见,闹的时间长了,下午就没赶回去,晚上本来还要闹的,我找个借口跑出来了。”杨建明装作不高兴的样子说:“来了也不先打个招呼,实在不得已了才来找我,怎么,你到现在还把我当外人啊?”苏嫣急忙辩解:“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这几天正追着白家明谈离婚的事,不想让他抓住什么把柄。”想到上次和白家明不愉快的谈话,杨建明重重地叹口气说:“这个白家明,还真有些难缠。”苏嫣有些狐疑地问:“你是不是去找过他了?这几天一谈离婚的事,他就阴阳怪气的,说我有外遇,又说知道那个人是谁,白家明在省城有几个狐朋狗友,你以后真要多加点小心。”杨建明笑笑说:“没什么,为了你,我把命搭上都值。”又指了指桌上的杂志和《申论》说:“我准备考公务员,或者到杂志社做编辑,那时我的工作和生活就都稳定了,不用像现在这样整天东奔西跑,就可以天天陪着你了。”苏嫣倚到杨建明怀里,深情地说:“当初因为我父亲,咱俩已经损失了四五年,我现在真的有些等不及了。建明,咱俩共同努力吧!”杨建明紧紧搂着自己心爱的女人,顿感豪情万丈,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
当夜,苏嫣和杨建明一起在套间里睡。第二天早晨四点多,苏嫣忽然被一阵咿咿呀呀的*声弄醒,再看杨建明,也早已醒了,苏嫣有些生气地说:“你们单位这是什么环境啊?”杨建明笑着说:“这声音是从一楼门卫室传上来的,咱们这间套房正好在门卫室上边。”苏嫣问:“那个门卫的老婆常来这里住吗?”杨建明一下子笑出声来,用手指点着苏嫣的额头说:“你真是个傻女人!你听听这*声,这么专业,这么浪,肯定是小姐,哪有女人和自己丈夫在一起时这么叫的?”苏嫣红了脸,拧了杨建明一把说:“那也未必。”杨建明一下子搂过苏嫣,喘着粗气说:“你别总像蚊子似的哼哼,也叫两声让我听听!”苏嫣推开杨建明,光着身子打开套间的门,走到外面办公室的沙发旁,回过头来风情万种地对杨建明说:“你把套间的门关好,我好好给你叫一回!”
虽然和苏嫣缠绵了一个多小时,杨建明依然精神抖擞,心情也非常好,陪苏嫣在单位附近的一家小吃部吃了早餐,又送苏嫣到车站,回来时已经快九点钟了。一进办公室,杨建明就看见郑长征正黑着脸坐在那等他,心想肯定出了什么事,挤出喉咙的几句歌词又被他硬生生地咽了回去。郑长征没说话,只是把一封信递给杨建明,杨建明接过信一看,头一下子就大了。这是一封匿名信,上面写着:
《商品报》驻清江省记者站领导:
你们单位记者杨建明道德品质极度败坏,不仅在采访过程中以曝光相要挟敲诈勒索被采访单位,还和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的两性关系。尤其对口字县防疫站办公室的有夫之妇苏某,杨建明更是多次纠缠、骚扰,挑拨其和丈夫的关系,致使苏某和丈夫的感情趋于破裂。为肃清新闻记者队伍中的败类,挽救贵单位声誉,同时也挽救苏某的家庭,我以一个知情人的身份,向贵单位领导反映这个情况,请你们给予足够重视,教育杨建明不要再做傻事。否则,我将继续向省新闻出版局、省委宣传部乃至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举报!
知情人 某年某月某日
杨建明一看就明白了,肯定是白家明搞的鬼,刚要张口辩白,却发现自己实在理亏,不管怎么样,人家白家明和苏嫣毕竟还没有离婚,自己现在和苏嫣搅在一起,无论如何都是不合适的。郑长征见杨建明不吱声,就黑着脸说:“你尽快把这件事情处理好,否则人家闹到省新闻出版局或宣传部那去,我不但要去给你擦屁股,这个记者站也可能让人家给废了!”
下午,杨建明正神思恍惚地在办公室闹心,手机忽然响了,一看,是个陌生号码,想了想,还是接了起来,白家明讥诮的声音一下子灌满了杨建明的耳朵:“怎么样杨记者,昨晚的感觉不错吧!那个骚娘们,在床上就像条*,很有些味道的,我现在还有些念念不忘呢!看来我得找时间好好温习一下,看看她被你调教得怎么样了……”杨建明忍不住说:“看来你对我真是下足了功夫啊!不过你眼看着我给你戴绿帽子,就一点反应也没有?你还是不是爷们?不亲自来抓,至少也打个110什么的,那效果该有多好啊?”白家明却不恼,悠然地说:“苏嫣这个破鞋,我对她早就没兴趣了,也就你当个宝似的捧着,真恶心!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们领导已经找你谈过话了吧?怎么样,你从记者的角度看看我写的那封匿名信,还有点水平吧?”杨建明不想再和他无聊下去,就说:“你究竟想怎么样?直说吧!”白家明恶毒地说:“我就是要让你和苏嫣做牛郎织女!”杨建明怒吼着说:“你既然已经不爱苏嫣了,就该放了她,你这么做对你有什么好处?简直是变态!”白家明干笑了两声说:“记者的敏感性就是强,不佩服不行!你说对了,我就是变态!你最好好好考虑考虑,离苏嫣远远的,那样咱们就都太平了,而且作为回报,我还会无偿给你提供郭丽的一些事情,保准你感兴趣!”杨建明努力镇定下来,心想现在最好的办法是先稳住这条疯狗,再图良策,就说:“我会考虑你的建议的,不过你得给我点时间。”白家明这回倒很大度,说:“我不着急,可以给你足够的时间,但你别忘了,我不怕你耍花招!只要我愿意,我的朋友隔三差五就会把你一天的生活详细告诉我。你想想,每时每刻,你的身后都可能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你看,那感觉,哈哈哈……”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段时间杨建明的闹心事一桩接一桩。周五,程维打来电话,说口字县那家饮料厂的广告款依然拖着没给,要杨建明周六和他去一趟,杨建明正闹心,就说:“程哥,这两天我挺忙的,恐怕抽不出时间来。”程维有些不高兴,说:“这事是咱俩一起办的,扣除报纸版面的费用,钱基本上也是平分的,所以最好还是咱俩一起去,善始善终嘛!”杨建明知道程维的意思,就是你杨建明也得了钱,凭什么让我一个人跑啊?杨建明想说,这钱反正也是我偏得的,能要来固然好,就是要不来,我也没什么损失,只是你白给人家做了个广告。想想觉得这样闹情绪不好,就用勉强的口气说:“程哥,你不知道,这段时间郑长征对我们这盯得很紧,工作也很忙,明天都不休息,况且咱们周六去,他们要是不上班,咱们找不到人怎么办?”程维说:“我以前和那个张主任联系过,他说他们没有休息日,天天上班。”杨建明不好再推辞,就说:“那咱们周日去吧。”
第三十五章:院长之死
第三十五章:院长之死
穆青说过:“批判是为了进步,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这是舆论监督的目的所在。”
就在一年前,杨建明和郭丽还打算在这个五一结婚的,但时过境迁,一年的时间改变了许多人和事,包括各自对婚姻和对方的看法,因此快到五一时,两人谁也没有主动提,郭丽依旧住在她父母那里,杨建明依旧住单位办公室,平时不见面,只是偶尔通个电话,省去了许多麻烦和尴尬。而时间不等人,转眼间五一就过去了。
长假过后,一切周而复始。上班第一天,郑长征把杨建明叫到他办公室,拿出一份打印的医院收费明细说:“我一个亲戚,前些日子在满月女子医院做了子宫肌瘤手术,住了一周院,感觉那家医院多收她钱了,就找到我,让我看看这份收费明细是否有问题,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