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真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石油真相-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发现前方有战机飞来的雷达预警。美国空军以为伊拉克战机来截击吓得快尿裤子。美军紧急进行标识确认和通讯联系,发现原来是法国战机投完炸弹返航向没有到达作战空域的美国战机迎面飞来。真危险!顽童当时听此故事自觉汗毛倒立,以此来诠释美欧合作的龌龊真相,为列位看官加点佐料。
  4、国际油价将进入熊市对俄罗斯的影响何在?
  俄罗斯凭借其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的地位,希望学着美国的超级经济体系SuperEconomy,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基础,倡导与美国抗衡的新的石油天然气交易计价体制系。向美国英国所掌握的WTI和BRENT定价计价体制发出挑战。但是,这一历程必将是困难重重的。在URALS尚不成熟,俄罗斯还没有能力干涉到计价权时,美国完全有可能通过其超级经济体系的实力借着金融海啸的势头压低油价,倘若油价大幅降低,俄罗斯的石油收益也将受到影响而降低,俄罗斯就没有实力再与美国抗衡。
  8月8日,纽约商交所的国际油价跌到了每桶美元,下跌了将近5美元,与7月11每桶147美元的创纪录高价相比,跌幅超过20%。一时之间,有关油价将进入熊市的说法此起彼伏。如若按照以往专家大腕的解读,说是战争热点地缘政治推高油价,这显然是难圆其说。但要是我们从美国以油价牵制俄罗斯复兴的角度来思考,一切似乎就明朗起来了。
  俄罗斯全球化和社会运动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科尔塔少夫2008年10月7日撰文:金融海啸将引发石油价格进一步下跌,但世界工业大幅度缩减规模后,油价将加快降低;由金融海啸引发通货膨胀和失业增长,进一步把油价压低。顽童参与了石油行业讨论,认为进入2009年石油价格回落50美元,甚至四十美元石油可能的。
  俄罗斯经济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油价走低将搅乱普京的帝国大梦,油价回落70…80美元之下俄罗斯原材料行业的整体融资还贷能力将丧失。原来的俄罗斯资源纳税大户将变成政府补贴对象。由于对石油价格的低预期,俄罗斯石油公司已经调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规模。
  5、俄格冲突将拖累俄罗斯经济
  战争是消耗真金白银的,直接的军事消耗和补偿冲突造成的损失,将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战争损失的评估在130亿到200亿卢布之间。从车臣重建的经验来看,这个数字很可能会增加,南奥塞梯的重建经费可能会达到400亿万卢布,左右约合15亿美元。
  此外,由于俄罗斯卷入战争冲突,国内的投资环境受到了不良影响。外国投资者像对待不稳定的国家那样纷纷将资本撤离俄罗斯。位于冲突地区附近的新罗西斯克港和图阿普谢港是俄罗斯出口石油的重要枢纽,而将来举办冬奥会的索契离可能的战区仅30公里。投资者表示不愿意与具有侵略性的当局打交道因为这种当局不尊重法律,会为达到某些短期目标而破坏规则。这已经导致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在开战两周内减少了160多亿美元。这些都使俄罗斯企图重新称霸世界的雄图存在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也体现在了金融的透支上,金融海啸已经重创了俄罗斯经济,股市暴跌外资撤离所衍生的进一步灾难远未见底。
  格鲁吉亚所处的高加索地区,顽童把它叫做掌握俄罗斯之柄,它同时是未来世界的火药桶,但愿导火索永远不要点燃。世界在经历了这样一轮冲突和较量之后将何去何从?油价是不是会像顽童预测的趋势发展?大家拭目以待吧。
  

第一节 高油价下中国的尴尬处境(1)
一、脱不开的石油干系
  目前,在我国的石油行业中存在诸多不利于行业发展的因素。
  首先,由于长期以来,前瞻性、建设性、创新性和时间性的理论研究没有充分展开,在石油石化行业中的的国际学术冷饭被大肆炒作,致使很多领域都产生了基本概念的混淆现象。比如,在石油产品的诸多属性上就出现了成品油、燃料油、耐用油等之间存在交叉模糊不清的概念,顽童建议将其直接应该界定为原油和石油产品两个概念,按照其功能属性在进一步明确划分为汽油、柴油和润滑油等。此外还有储备观念也十分容易混淆,这些顽童都在前面的章节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二,在勘探开发方面,目前还没有多元化创新的有效的使用外援,没有通过多元化技术服务外包等形式引进国际勘探强手,真正的与国际上最先进的勘探技术接轨。全方位的整合主权资源和非主权资源的开放思维急待提倡。打破原有的生产分成的国际勘探合作模式,利用金融海啸的成本降低趋势,用合理的国际成本引进国际高科技高工艺勘探开发人才和团队的形式参与国际救市方案,结合中国自己的经验和实践对主权地质资源进行勘探开发。中国不是缺少石油天然气,是高科技高工艺的勘探开发力度和投入不够。 中国体育界花大钱引进外“员”和洋教练,同时输出海外兵团为繁荣中国的体育届,提高中国和世界的运动水平贡献可圈可点。体育界的成功经验完全可为石油石化行业所借鉴。
  第三,由于信息化力度的不足,国内石油行业信息严重不对称,常常会由此引起所谓的“油荒”,这种地域性的个别品种的供需矛盾,在信息建设完善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第四,在石油的物流上,我国自主旗证的原油海洋运输能力力目前还不到所有进口石油需要运力的10%,这不仅影响石油贸易,更直接影响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和安全。金融海啸使钢铁等原材料大幅降价,正是入市造船提高主权旗证超级油轮船队的的良机。以现存经济和金融实力为依托,中国以此可以负责任的拯救世界经济参与救市。
  第五,在经纪体系的不健全,信息的不对称也大大阻碍了石油物流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的石油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严重脱节,管理外汇资源的机构没有有效地介入石油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去, 用美国印发的美元买入美国引发的债卷,再用美国设计的风险管理体系去管理这些有价证卷“纸张”的风险,多么期盼“石油资源六元素”中的金融因素成为中国金融资源增值的有效因素。中国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婚礼何时举办,顽童将高歌把酒,庆祝终生。
  第六,中国的石油进口物流通道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中国石油进口原产地域对中东的依赖,为中国的石油能源安全提出的挑战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事实。完全可以效仿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援助英国的“租界法权”,向面临破产危险的友好邻邦巴基斯坦租借连接伊朗的土地修建石油天然气管道建立国际能源大通道整合非主权相对资源为可控制的绝对资源。创新一定会有风险,为了创建创新国家和创新社会,该是到了对创新的失败实践宽容一些的时候了。这一点需要对我们中国在对待创新的态度上“胜者王侯败者贼”的文化进行世纪反思的时候了。树立对于自己创新药勇敢承担风险、对于别人创新遭遇的失败要宽容大度的风气。反之,顽童认为创新将无从谈起。

第一节 高油价下中国的尴尬处境(2)
二、油价波动下难独善其身
  油价波动的冲击对我国的影响正日渐显露,在油价带动下资源的涨跌使国内的企业受到牵连。
  国外媒体纷纷称,油价冲击意味着中国存在破产风险。由于我国的制造业革命是建立在过去10年廉价的交通设施基础之上。亚洲内部的贸易模式是一种李嘉图式的网络,商品被运来运去以赚取比较利润。GDP中20…25%的物流存量意味着产品和服务大量的时间在路上和仓库里。国际外包安排大量产品零部件运往我国进行最后的组装,然后再次被运往西方市场。其中的问题显而易见。自油价上涨以来。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从上海运到鹿特丹的价格曾经上涨3倍。摩根士丹利货币部门负责人史蒂芬·耶恩说:“油价里程碑式的增长成为亚洲‘改变棋局的关键因素’。”亚洲的贸易模式将经受到压力的考验。能源补贴掩饰了这一损失。虽然2007年初以来全球煤价上涨了3倍,但中国控制通胀压低了电价。亏损行业正在显现。麻烦这不过是被推迟到来。耶恩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补贴渐渐难以维持,石油冲击的真正影响便会慢慢显露出来。”由于以能源作为支撑的物流是需要成本递增的,油价的上涨更加大了这一成本。中国目前正受到三重因素的打击:商品成本提高、工资水平上涨20%和欧美进口需求减少。
  在这场油价涨跌的风暴中,作为世界石油的主要的消费国之一,中国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上现在对中国的石油产品特别是汽油和柴油的价格管制政策越来越关注。就如美国把人民币汇率当成是美国贸易赤字的替罪羔羊一样,中国的成品油管制也很容易成为西方国家的靶子。事实上中国成品油的价格管制并不是国际油价狂飙突进的主要因素。中国仍然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消费能源的国家。而近年来对石油需求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全球化制造产业列车所导致外包增多带来的需求增长的结果,由油品价格扭曲而导致的需求增加是有限的。但是,中国面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却显得十分被动。作为主要的年进口量超逾亿六千万吨的石油消费大国,我们却对石油的定价权没有相应的控制力。
  2008年9月10日,国家统计局披露了2008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8月CPI 同比上涨,PPI 则同比上涨。而2008年此前几个月CPI 同比上涨的数据如下:7月上涨了,6月上涨了,5月上涨了, 4月上涨了,3月上涨了,2月上涨了,1月上涨了。而进入9月以后,由于金融海啸的影响,中国的CPI也跌入了下滑通道,出现明显的回落。9月份CPI上涨,比上月下降个百分点。10月的CPI数值则回落至。而10月PPI同比上涨,也在9月之后再次回落。
  三、石油价格波动“###”再起
  借着高油价的东风,###的散布及对中国市场经济的质疑则一度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就在中国成功举办的奥运会受到全球瞩目的时候,“###”又在一些西方媒体上冒出头来。美国有影响的《华盛顿邮报》刊登的题为“中国的真正威胁”的评论文章大谈中国经济发展将会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威胁,称将造成世界经济动荡。这篇文章还被登在了美国《新闻周刊》的网站上,美国《福布斯》网站上也进行了转载。
  文章宣称,中国毫无疑问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这不是威胁所在。“中国变富有,不会使美国变贫穷。来自中国真正威胁是,中国将令世界经济动荡”,“它将扭曲贸易,造成巨大的金融失衡,触发对稀缺资源的竞争。不稳定的征兆已经浮现,如果情况恶化,所有人都可能受苦。”简直胡说八道,信口雌黄,恶人告状先。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罗伯特·萨缪尔森,他1969年起在《华盛顿邮报》供职,后来成为自由撰稿人。他定期为《新闻周刊》和《华盛顿邮报》撰写专栏。他说,中国会奋力锁定石油、天然气、铜等核心原材料的供应。“至于其他国家受难,那可管不着”。下面的话尤其道出了强盗加混蛋的逻辑:“美国和中国都是利己主义的。但美国把全球经济繁荣视为扩张势力的手段。”似乎美国做同样的事情也比中国“更有善意”。真是岂有此理!
  其实这种渲染###的杂音并不新鲜。然而,就所谓“争夺核心原材料”这一点,顽童一定要请大家注意,中国的石油消耗占世界消耗量的7%至8%,而美国消耗的则是世界上25%的石油。。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中国的人口是美国人口的四倍多。更重要的是美国人的消费习惯使他们消耗了更多的石油和其他资源,美国人买大排量的汽车一点儿也不心疼油钱,他们更是认为超大的房子“才像个家”。 有科学家认为世界如果要按照美国的生活标准生存和发展需要九个地球的资源支持。然而这些却很少被拿来说事儿,他们更多的是盯住中国的石油消耗不放。
  在高油价的冲击之下,中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做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中国必须应该有所作为,那么中国又应该怎么做呢?
  

第二节 宏展中国作为(1)
中国做为负责任的世界共同利益相关者,应在这全球资源革命的前夜有所作为——宏展中国作为,以避免有可能发生的混乱局面危害中国和世界。然而,只有具备了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