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社会深刻变迁的进步产物,其领导地位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鉴于此,###一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以###为核心的新一代国家领导人也不断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每一个朝代的灭亡都是因为逆历史潮流而行,最后失去了民意、民心,也就得不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就是共产党得以永葆青春的秘诀。
  对一个企业来说,尽最大的创新能力去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法则。
   。。

第二章 组织创新(1)
  第二章 组织创新:成为自动成长的生命体
    创新是组织的日常生活、日常行为
  不管我们如何地重视创新对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我们最终都要把它落实到具体行为上来,只有如此,创新才能真正地对组织和企业产生意义。否则,“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没有实践的创新只能叫做理论,理论再先进,如果不能应用于实际,还是没有任何意义。
  本书之所以在上面的一章把创新提升到一个必须被重视的高度,是因为我们以前对创新太过于忽视。以中国企业而言,多年来模仿、复制国外企业的经营模式;贴牌生产;用市场换技术,用土地换资金……为了和国外企业进行竞争,中国企业想尽了一切办法,唯独没想到创新,或者是想到了也不愿去做。结果是,国外的技术壁垒越来越让中国的企业缩手缩脚。因为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我们只能看别人的脸色做事。
  中国共产党从自身的发展壮大经验明白,只有创新才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因此提出了“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口号。创新一时成为人们嘴角冒出的最频繁的词汇。一时间,企业家们在经过愿景、战略、目标管理、项目管理、企业文化的“熏陶”之后,猛然发现创新才是个好东西,可以解决企业的根本发展问题。于是,创新又被企业家们提升到了一个其他管理理论难以超越的地位,被奉为可治企业百病的灵丹妙药。
  过度的崇拜容易扭曲一件事情的本意。因此,在这儿,我们要让创新回归本意。创新并不是高高飘在天上的旗帜,它是我们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为的关注和重视。
  1996年,一位四川农民投诉海尔洗衣机排水管老是被堵,服务人员上门维修时才发现,这位农民不是用洗衣机来洗衣服,而是用洗衣机来洗红薯。由于红薯的泥土多,洗衣机的排水管当然容易堵塞。好笑之余,服务人员帮助顾客加粗了排水管。农民非常感激,说如果能有洗红薯的洗衣机就好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农民无意中的一句话,却点醒了海尔的创新思维。经过调查,海尔了解到,红薯在加工成薯条前要先把红薯洗净,但红薯上沾带的泥土洗起来既费时又费力,于是农民就用洗衣机洗。海尔觉得能够洗红薯的洗衣机是个市场,于是不久之后,“洗地瓜的洗衣机”就在海尔诞生了。
  当创新理念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它其实就是组织的日常生活、日常行为。并非斥巨资、大研发才叫创新。一件小小的事情,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为,有时就是创新。
  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壮大,不是因为它把创新理论时刻挂在嘴上,而是因为它把创新行为贯穿在了它的日常生活当中,把创新当成了它的成长方式。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自动自发的行为,不需强调它就已经将之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常有人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职工,能创出什么新?”这就是对创新的认识误区。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国民革命再到抗日战争,直到建国后作为执政党能够创造出众多的理论路线,是广大党员献计献策的结果,而绝不是一两个人一拍脑袋突然冒出来的念头。企业同样如此,创新决不是企业领导一个人的事情。何谓创新?大的、全的、高科技的就是创新吗?张瑞敏做出了回答:“创新不等于高新,创新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因此,创新显然不只是企业决策班子的专利,它更是每个管理者、每个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
  创建创新型企业,就应让创新成为企业每位员工的习惯,使之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只有把每个人的创造力都调动起来,引导员工培育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与主动求变的意识,让员工做工作的有心人,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改变工作的环境或工作的方法做起,才能创造一个适合创新的企业氛围。
  那么,如何才能使创新成为组织或企业的日常生活、日常行为呢?
  首先要对创新本身有一个明确地认识。目前国内外企业对于创新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常常把创新和创造力、创新和创意、创新和发明以及创新和研发混淆在一起。如果不能理清这些概念,那么在实施创新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问题。
  创新混同于创造力。
  的确,创造力对于创新非常关键。没有创造力,创新就是无源之水。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创造力仅仅是创新活动的其中一个要素。很多公司并不缺乏富有创造力的想法,问题在于这些企业是否能贯彻实施。仅有创造力的想法,如果不能成功实施,就称不上创新。要真正实现创新还需要其他要素的配合,如创新管理流程体系、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人对创新的重视和投入、奖励创新的业绩评估方式等等。
  

第二章 组织创新(2)
创新和创意不分。
  创意主要是在广告产业中使用,更多是指广告创意。近年来其概念也已经扩展到产品概念的创意,但是却有人对创意产业的范围划分过宽。如果说把设计、广告、点子策划类公司归为创意产业还算中规中矩,可是研发设计也被创意产业的专业人士收入囊中,实在有些牵强。
  创新就是发明。
  不要以为这种认识误区只是在国内才有,就连美国政府也会犯这种错误。商业周刊网站上曾刊登过一篇文章以此调侃布什总统,“今年世界经济论坛上经常重复的一个信息就是发明不等于创新。得有人告诉布什总统和他的顾问们这一点。因为白宫为提高国家竞争力所出台的一些重大举措都是要加大在科学和技术上的投入……美国的未来并不是仅仅依靠科技来和印度、中国及俄罗斯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来竞争,真正的竞争力来自于创意带来的创新以及创意赖以产生的流程。” 简而言之,创新不都是发明,但是发明都是创新。因为除了产品创新以外,创新还包括其他几种形式。即使是产品创新,发明和创新之间也存在一个滞后期。比如第一项关于电视机的专利发明是在1885年,而现在意义上的电视机的真正创新实现是在1936年。
  创新就是研发。
  我们已经说过创新除了产品创新,还包括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即使是产品创新,研发投入也不必然产生产品创新。有部分国外企业,研发费用高居不下,却没有带来相应的创新成果,这已经成了CEO们的一块心病。其实,不断增加的研发费用并不会自动地提高创新的成功率。相反对于有些企业来说,削减内部研发费用,利用全球化的网络,在全球范围寻找低成本的技术供应商,效果反而会更好。比如近年跨国公司开始重视开放式创新,把部分研发活动外包给印度、中国的公司。创新也不等同于技术创新。过度追求技术的创新往往会忽略客户的需求,功能强大复杂,但是不能做到简单易用。而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却常常可以创造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
  其次,要在组织或企业内部进行文化熏陶。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公司可以通过讨论转变观念、创新制度的实施,提倡认真做事、踏实做人,为企业的不断创新提供观念方式、价值观念、工作创新等方面的帮助,使创新成为一种日常行为。在构成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对此要有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第三,要建立一个自我突破机制。为发挥员工首创精神而不断前进的激励机制,一是实行情感激励,管理者多关心员工的创造性工作,多向其吹些催人奋进的“耳边风”,多送温暖,以情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达到潜移默化的功效,让员工主动树立起“我要创新”、“创新有我”的理念;二是精神激励,鼓励员工自主决策及发挥创造性,从提高效率着眼,鼓励员工不断做新的尝试,在各类场合对员工的成绩适时给予精神褒奖;三是实行成果激励,可设立各类鼓励创新、鼓励科技发明的奖项,对员工的创新成果进行重奖,从而营造全员创新的向上氛围。
  当创新成为了组织的日常生活、日常行为,从某一个意义上来说,创新也就使组织成为了自动成长的生命体。就如同日常吃饭、日常睡觉可以保证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一样,一旦创新成为组织的日常行为,其也就决定了组织的成长方式。
    创新是组织的核心价值
  “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是毛泽东1939年5月20日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发出的号召。也正是在这一次讲话中,毛泽东就组织学习对共产党的意义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我们要建设一个大党,不是一个‘乌合之众’的党,而是一个独立的、有战斗力的党,这样就要有大批的有学问的干部做骨干。”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在这次讲话中分别从意义、可能性、成绩、持久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架构。通过《改造我们的学习》这样的名篇,我们不难看出共产党对组织学习以及如何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思考和措施是相当成熟的。即使在今天,“学习型组织”已日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情况下,我们再来审视共产党当年的思想、政策和举措,仍然发现它们并没有因为数十年的时光流逝而“落伍”。共产党在组织学习方面取得的成就,至今也没有任何组织能够超越。
  即使以微软在技术上的领先和组织上的庞大,在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上也没有达到共产党的高度。微软认为“世界已经进入学习型组织的时代,真正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才是最有活力的企业。”微软人为此制定了自己的战略,通过自我批评、信息反馈和交流而力求进步,向未来进军。
  

第二章 组织创新(3)
不难发现,毛泽东认为要建立一个“有战斗力”的党需要学习,而微软则认为学习是为了使企业“有活力”。“有战斗力”和“有活力”显然不是一个层次,有战斗力的组织一定是有活力的组织,有活力的组织却不一定具有战斗力。
  其次,毛泽东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不光是党的干部要学习,政、军、民、学的干部也要学习。这种要求全面性的学习,也并没有在微软的文化里体现出来。
  然而,学习能力不代表着实践能力,只有具备了从学习能力到实践能力的跨越,组织才能够真正的发展。
  很多人都以为,一个人的书本知识增多了,特别是上了大学,成了硕士、博士,那么他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创新能力,自然就会相应地同步提高,自然就会很强。实际情况并不见得一定是这样。且不说书本知识本身并非都是真理,并非全都可靠,即使所学习的都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科学知识,也还得看学习的人是否能正确、有效地加以应用。
  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这种力量要想成为现实力量,还需要我们正确、有效地使用它。我们不能因为谁读的书多,知识丰富,谁的力量就大,创新能力就一定强。举个极其简单的例子,比如解一道几何题,哪怕你把有关的几何定理全都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如果不会应用,那你还是解不了这道题。这表明,你虽然已经掌握解答这道题的“知识”,但还并不具有解解答这道题的“能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知识可算相当丰富了,单是茴香豆的茴字,他就知道有四种不同的写法,可他仍然连最起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