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缺什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穷人缺什么-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起阿Q,都快要砍头了,还一路高唱“手执钢鞭将你打”,眼睛却是在人群里拼命找着吴妈,那骨气多少有些作秀的成分,但也不能不说没有真情实感。阿Q的问题是没有找到组织,结果既没有得到组织的肯定,也没有得到吴妈的芳心,只是感动了自己而已。
  有的人凭着骨气成了英雄,有的人一生骨气却一无所有。就像同样是效忠,有的人是“忠诚”,被请进祠堂供奉,有的却只是“愚忠”,遭人嘲笑同情——穷人多半是后者。
  骨气也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不只需要补钙,还得补脑才行。
  

教育能够改变命运吗
“教育改变命运”是一句流行的口号。但事实上,很多人不仅没有因为受教育而改变命运,反而因教致贫。因为现在整个社会教育的起点提高了,你即使付出很大成本,得到的也只不过是最基础的、基本的、必需的教育。对现在的人来说,受教育已经不是个提高个人档次的问题,而是维持最低生活的问题,是容不得你选择的,你必须接受。
  然而教育却是个昂贵的事。
  五十年代,初中毕业生就算是有文化的人了。“*”中,高中毕业就已经不错。粉碎“四人帮”以后,能考上大学就端稳了铁饭碗,一辈子都不再为吃饭发愁。现在是不仅本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连硕士、博士都有了过剩的感觉。一个贫寒人家,特别是生在农村或者偏远地方的人家,倾其所有让孩子读书,所能上的学校不过是个教室破烂、师资不足,其他教育资源更是严重缺乏的学校,在这样的学校里读书,要想去和城里那些重点学校的孩子竞争,无论如何是很困难的。
  而这些简陋学校里的孩子,他们所花费的学习费用,从绝对值来说也许不多,但相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所占到的比例就非常巨大了。
  对很多家庭来说,倾其所有,只能让孩子勉强接受最基本的教育,这点可怜的教育是不足以改变他们下层人的命运的。但是如果不接受这些最基本的教育,就只能堕落到更下层。
  整个社会的教育层次在提高,逼着你必须受教育,哪怕倾家荡产,哪怕受到的只是一点点必要的教育。
  教育的严重不公,使得人的发展机会从一开始就有了天壤之别。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让权贵更加权贵,穷人更加贫穷。更何况,即使受到同等的教育,不同阶层的子女在毕业之后的发展机遇也是很不相同的。家庭背景越好的学生,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额越高,父母的社会地位越高,拥有的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动员和利用这些资源为其子女求学和就业服务的能力就越强。至于再往后的职业生涯和创业道路,家庭背景往往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教育改变命运”,乍一听,好像平民子弟离“精英”更近了,老百姓的子女成为高等人的希望大大增加。
  但是,精英总是少数,高与低总是相对存在,如果大家都高了,要想高子里面充更高,是不是难度更大呢?实际上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只是构筑了一个更高的平台,把社会人力资源的素质整体抬高了,而个人要想出人头地,并不比从前容易。
  上了这个平台,不等于你就成了高等人。上不了这个平台,你就更惨,因为相对的差距更大了。
  形势逼着你必须上这个平台,但随着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上大学已经不是一件便宜的事,这个平台早已变成一个豪华平台,上去要花巨大代价,结果却很寒酸。代价是多大呢?一般百姓倾其所有,可以供一个孩子读完大学,贫困家庭恐怕就只有靠借债或者卖身了。结果有多寒酸呢?倾家荡产读完大学,说不定连找个饭碗都难。
  成本和利润之间,太不成比例!
  高等教育成了大众化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素质是件好事,但是这件好事的实现是有前提的,就是大众有能力承受。如果掏空了大众的腰包,结果只是让他们从一个山头走到另一个山头——天堂并未出现,那对于勤劳善良的普通百姓来说,就是剥削和欺骗。
  教育本来是实现人类公平竞争,改善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教育改变命运,对很多穷人来说,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但现实往往给他们迎头痛击。
  教育真的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吗?不错,是有几个这样的例子,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你是哪个阶层的,子子孙孙都是那个阶层,很难跳出这个圈子。
  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认为,一个人是穷人还是富人,主要取决于“出身、运气和努力”,而且他着重指出,“这些因素中最不重要的因素就是努力”。虽然很残酷,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那么这个观点和“素质决定人生”“教育是最好的投资”,是不是相矛盾的呢?也不矛盾,想想大量农村的孩子,偏僻小地方的孩子,他们能有多少机会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他们又有多少人确实通过教育实现了这种改变?
  “教育是最大的投资”是从个人策略来说的,“教育改变不了多数穷人的命运”,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说的。
  

跑步进入中产阶级
1949年以后,中国就没有什么中产阶级了,有的只是无产阶级,如果被视为“有产”者,你就惨了。如果非要有一个中等收入阶层,那就是工人阶级。工人收入稳定,没有失业危险,粮食定量供给,医疗养老都有保障,那时候能够进厂当工人,真的是心满意足了。
  现在不同了,失业、下岗,这些城市中最令人焦虑的问题,都落在工人阶级身上。尽管他们也有了彩电、冰箱,也有了存款和股票,新旧对比,收入还是上升的,但再左右一看,就相对贫穷了,心理难免失衡。再让工人阶级来充当原来的类似中产阶级的角色,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一个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可能绝对平均,总存在着贫富两极,而在这两极之间,一定有一个中间地带,那就是中产阶级。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中产阶级是两极之间的平稳地带,没有中产阶级的调节和平衡,两极之间的冲突就会因为彼此的巨大落差和直接碰撞而变得更加激烈。有一个稳定而庞大的中产阶级,社会就有了一个稳定而庞大的经济基础,由此而有了稳定的上层建筑。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这样一个稳定而庞大的中产阶级。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包括所谓的白领,他们的数量确实是在增加,而且增速很快,但相对于庞大的贫困人口,还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这部分人的分布也非常狭窄。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中等收入者已经在形成阶层,因为这些城市的金融、电信、高科技等等行业发达,外国资本也相对集中,白领的生存就有了很好的土壤。但是几个大城市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情况,在广大的中小城市,5000元以上月薪,还是凤毛麟角,10万元年薪就是炒作题材了。
  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形成,这无论对穷人还是富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富人可以期待少一点危如累卵的感觉,穷人则有了更加现实的目标,大家都可以心平气和一些。不管怎么说,当经济学家正在研究中产阶级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力时,穷人最需要做的就是,瞄准机会,跑步进入中产阶级。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穷人更重情
老百姓总爱说为富不仁。什么是仁?简单地说,仁者爱人,为富不仁者,就是富人不爱人也。
  富人其实还是爱人的,只不过他的爱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富人爱人,常常是把人当成资源来爱——人力资源,客户资源,关系资源等等。资源就是财源。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人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所以要以人为本,富人很懂这个道理。
  富人对人的爱,往往与心灵无关。
  老板爱员工,是因为员工能给他创造效益,如果哪天效益降低了,爱也就同比减少;效益消失,就该和员工说拜拜了。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在富人身上尤其如此。
  必须承认,富人都有着极强的物欲,没有物欲,就没有动力,也就没有后面的一切结果。伟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商场如战场,只有见钱眼睛亮,像猫头鹰一样,发现机会,爪到擒来,才能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商人的生命是因为财富而精彩,商人的心灵也因为财富而闪光,内心既已被物质充实,精神也就变得虚无缥缈。据说,举世闻名的温莎公爵,并非真的是不爱江山爱美人,而是另有政治原因。政治的事谁又说得清楚,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国王是为了爱而舍弃江山的,哪怕深情如唐明皇,大难临头,也只有赐杨贵妃一死。纯粹为了爱而爱,对穷人来说有可能,那也是因为不需牺牲太多。
  财富太多,爱就不能随便播撒了,一切都有现实的尺度,视现实的需要而定夺。妇人之仁,历来为英雄所不齿。紧要关头,壮士尚可断臂,多事之秋,富人岂能心软!所以为富不仁,对富人来说也是一种无奈,是对自己负责,对财富负责。
  有了负责精神的富人,事业更成功,更加受到追捧。在一个经济腾飞的时代,财富是最强的主旋律,富人的一切都被美化,说过的话成为格言,做过的事变成时尚,媒体拿去反复翻炒,终于让穷人有了概念,知道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富人的基因就是不一样。
  穷人口服心服了,富人的自信也高度膨胀。
  庙里烧香的人,老弱病残不少,下层人士居多。今生的苦难既是命中注定,也用不着捶胸顿足了,心平气和,多做善事,寄希望于来生。
  穷人财产少些,善心并不缺乏,一方面是对神明有所畏惧,一方面是对未来怀有憧憬,这一切都建立在幻想的基础上,所以穷人往往还能务虚。穷人行善,是不计报酬的,很多时候就是为了善而善,如果说有什么私心,也就是为了内心的愉悦或者为了下世的福报,这些都是不需要说出来,让媒体大张旗鼓宣传的。
  神离开了人的内心,善也就没有了安身之地,都不相信因果报应了,唯一的真理就剩下了战争。
  富人相信铁血胜过相信仁爱,这是现实教给他的真理。
  在一个好人常常没有好报的社会里,富人的仁很多时候就是一种计谋,你看见他在电视上笑眯眯的,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那其实只是一个姿态,表达一种信息而已。
  

穷人富人都要守法
有一部流行小说,描写一个市长的儿子开公司,走私,犯罪,杀人如麻,完全就像黑社会,最后当然是正法了。
  写这样的小说,如果不是作者无知,就是有意媚俗。
  市长的公子是用不着杀人的,他有的是机会可以轻轻松松挣钱。黑社会都是些下里巴人的勾当,杀人可是世界上风险最大的投资,除非是迫不得已,谁愿去干?所以,即使是真正的黑社会,一旦做大了,也往往洗心革面,改做正当生意,既受人尊敬,又减少风险,这才是长远之计。
  一切违法的事都是有风险的,富人是不是合法致富,既是社会公平的象征,也是他自身安全的保障。白粉的暴利那么大,你能说服盖茨去干吗?除非他疯了!真正的资本应该寻找阳光下的事业。
  话虽这么说,非法致富的事还是大量存在。
  中国人向来势利,胜者为王败者寇,人心里多了些实惠,少了些正义,一旦有机会捞一把,谁都不会手软。而对于那些已经捞到了的,旁人多多少少还有些羡慕。特权阶层在中国的存在,不仅有具体的原因,还有无形的基础。
  很多人痛恨社会的不公平,并不是出于道义,而是因为自己处于劣势,自己没有捞上,多少有点酸葡萄心理。
  社会普遍缺乏道德良知,一旦有了“捞一把”的机会,他可能捞得更凶。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上,去实现所谓的社会公平,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越小的地方越不重法,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某个头面人物只要说一句话,就可以把什么都搞定。而大城市,虽然也有头面人物,却不可能事事插手,要保持秩序井然,还得靠规范管理,还得靠法律。
  所以越大的地方越好办事。同样是违反交通规则,哪怕违反的是同一条规则,在北京、上海可能只罚款20元,在一个小城市,就有可能罚你200元。
  人一旦有钱了,总会遇到很多人游说,目的都是想把你口袋里的钱掏出来,不是消费,就是投资。
  招商是很多地方的重头戏,越穷的地方越重视有钱人。为了吸引有钱人,不仅是脸可以不要了,很多规矩也可以不要了,条件开出来相当诱人。
  但是最爱捡便宜的是穷人,因为他不知道“便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