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金融危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决胜金融危机-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1每年年初向国会提交上一年的年度报告(需接受公众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及预算报告(需接受美国审计总局的审计);
  12另外,委员会主席还需定时与美国总统及财政部长召开相关的会议并及时汇报有关情况,并在国际事务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历史上,美国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正式的中央银行管理货币和银行。1791年建立的第一合众国银行和1816年建立的第二合众国银行也只是曾经履行了部分的中央银行职能。但是,或许是由于###的缘故,一个正式的中央银行迟迟没有诞生。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金融体系危机不断,许多银行倒闭,并伴随着大批企业的破产和经济的全面衰退。同时,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货币供应机构,当时3700多家国民银行都可以发行自己的银行券,也就是各自的货币。货币供应的混乱加深了自身的经济危机。1907年的金融危机最终促成了国会通过调查和立法建立中央银行。1913年12月23日,为了稳定货币这一公共产品,国会通过《联邦储备法》,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储备系统正式成立。
  美利坚合众国的产生,是北美13个殖民地“协商”的结果。同样,为了能够让联邦储备系统能够被各方“协商”接受,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案力图建立一个高度分散的体系,使中央银行的“中央”最小化。那时候,联邦储备系统似乎更像是银行家的合作企业,即把那些原先是分散的银行准备金集中起来的机构,而不被视为关注高就业和价格稳定等目标的政府机构。因此,有专家指出,事实上,那个时期的美联储确实是一家注册在特拉华州的私人企业。所有的国民银行都必须作为联邦储备系统的会员银行持有联储的股份,一些州银行业也是联储的会员银行。
  宋鸿兵先生在他那本《货币战争》中,提出“美联储是个私人中央银行”的观点,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而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他的那本著名的《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断》里指出:“联邦储备体系的理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所有这7名成员都需经总统提名并由参议院同意任命。很明显,这是一个政府机构。”弗里德曼认为:联邦储备体系实际上是一个政府机构,但在名义上却将自己笼罩在私人拥有的地区银行之烟幕中。
  我们无法用一般意义上的“政府的”或是“私人的”来给美联储贴上标签,或许可以理解为一个具有一般国家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业协会”。
  因此,美联储的主席,就有奉行与政府意志不一定完全一致的“独立货币政策”的偏好。1987年上任,2006年年初退休的格林斯潘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美联储的主席。除了在任上多次降息,以刺激经济发展,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以外,对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格林斯潘也不够严格。因为他相信:如果政府监管者介入衍生品市场,并且试图阻止或减轻衍生品市场的损失,那么,投资者就可能会参与一些更冒险的行为,这将引起市场的不稳定。他说:监管者的职能是确定交易的每一方都了解自己的职责以及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
  2001年的美国经济危机,看似在较短的时期就得到了平息,经济在几年之内又重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但是,人们当时似乎忘记了,由于美联储在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间的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带来的房地产业的高涨,是2001年后这一轮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而这种复苏,事实上是为这次的金融风暴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并终于在2007年—2008年,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而引发了更大的金融海啸。
  

一、看懂中国经济(1)
况杰(普汇创展管理咨询机构高级合伙人)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中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当然,和2007年相比,中国的经济形势是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从中央的经济政策看,2007年,中国经济处在高速发展时期。2007年7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控制通货膨胀,变成了首要的任务。其中,作为控制经济过热发展的措施之一,自2007年年7月1日起,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但是同时,尽管提出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好又快”等方针,2007年的中国经济特征还是“速度大于质量”。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则经历了自2007年初的不到3000点,蹿升至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证券分析师,都在盲目地唱赞歌,预测2008年中国股市可以到达13000点高峰,还有的信誓旦旦地提出所谓“黄金十年”的预测。在那个时候,或许没有人能想到今天的局面。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其《道德经》第58章里写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在老子看来,这个世界是在普遍的矛盾中存在的,没有纯粹的事物,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世间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你认为好的,必然有不利的方面;暂时表现不好的,也蕴含着有利的因素。有利、不利的趋势也随时有转变的可能。
  12008年中国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
  2008年,中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总结起来,影响2008年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特别是石油价格的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8年1—7月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增长80%,而7月份更是同比增长高达1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更是大幅上涨154%。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一般是作为消费物价指数(CPI)的领先指标,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而PPI和CPI直到9月份才有所回落。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企业的运行成本大大增加,效益下滑。
  第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是中国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及CPI上涨的自然要求。
  第三,人民币汇率的上涨。对于占中国经济相当大比重的出口型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型企业来说,这个因素可能是致命的因素,特别又是在2007年下调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之后。
  以上三个因素,应该说,叠加起来,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当成本显著提高,而本身又缺少核心竞争力,议价能力不强的时候,企业所得到的,只能是利润的下降,严重的就是破产倒闭。
  问题是,在这三个因素之外,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
  第四,2008年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年初的一场大雪,影响到整个南方各省的生产;5月的汶川大地震,则更是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也必然影响到全国范围内企业的正常运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看懂中国经济(2)
第五,国际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各国政府正在联手进行全力干预,但直到今天,全球金融风暴仍然处于向深度发展的阶段。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欧元之父”之称的蒙代尔教授认为美国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一旦通过,美国金融危机将在两周内结束,但也只是他个人的一种乐观假设。金融危机到目前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特别是人们担心,由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引起的美国投资银行的危机,会不会演变成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危机,进而导致实体经济出现危机。
  2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
  事实上,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产生了。
  首先就表现在欧美国家的消费下降,进而导致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下降。据报道,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10月15日在广州东莞开幕。东莞大部分酒店的预订情况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两成以上。在上一届广交会上涨幅超过60%的喜来登酒店这次做出了不涨价的决定,富盈酒店订房跟平时一样依然享受折扣。
  因此,2008年的中国经济政策从年初的“两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已经转变为7月份提出的“一保一控”,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而9月17日,香港《大公报》的社论,甚至提出了新的“两防”建议:首先是防范国际金融动荡带来冲击,尤其要防止资金大进大出。第二是防止国际经济放缓浪潮蔓延到中国,并叠加在本身的放缓之上而引发恶性互动。
  我想,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必须要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
  第一,中国经济的发展本身存在严重的不利因素,而这些不利因素的根本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中国经济的特征仍然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掠夺型”,如果这样的产业特征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改进,整体的产能过剩是必然的,效益的提高是难以实现的,证券市场的表现同样也是不容乐观的。
  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有专家指出:全球金融体系流动性不足和信贷零增长,将直接导致实体经济部门的增长率下滑。美国货币当局和政府会通过增加财政赤字来救市,其后果必然是美元的继续贬值。而美元的贬值也就意味着中国手里持有的美元资产的贬值,同时也意味着美国的购买力的贬值。欧美市场的需求下降、资金紧张,必然使其对中国产品的进口下降,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放缓,而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也必然有向中国“转嫁”危机的驱动力——有福不一定要同享,有难必然要同当。无论是基于博弈论,还是基于战略分析,这种判断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金融危机对通信行业的影响
项立刚(通信业专家、飞象网CEO)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科技股大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10月9日一度下跌超过5%,跌至1700点以下。由于市场对华尔街恐慌加剧,美科技股在尾盘由涨转跌,互联网巨头谷歌、雅虎和亚马逊领跌。
  美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引发“次贷”危机以来最严重金融风暴,波及全球。###业不可能只是金融危机的旁观者,危机一定会对###业产业冲击,影响的大小由于现在仍然处于发展过程中,还很难判定。
  金融危机对###业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于中国运营商的经营,暂时不会有特别实质的影响。
  因为金融危机不会导致消费者不再使用通信工具,不再上网,不再打电话。不仅如此,在欧洲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出现财经类媒体销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金融危机的影响,需要更多的通信和交流,这方面未必是不利的因素。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一些大企业会加强成本管理,削减管理费用,会在通信费用的长远支出上加强管理,未来会出现国际漫游电话的费用下降,公务性通信费用的降低。短时间而言,电信运营商的收入不会因为金融危机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大客户对于费用支出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电信运营商的收入。这其中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国际大企业较多的城市影响更大,如北京、上海、深圳。不过总体而言,在电信运营层面而言,###业受到的影响还是相对较小的。
  2###运营商可能会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
  电信重组之后,中国几大运营商都面临了3G时代,都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进行网络建设。资金是一个大问题,金融危机对此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首先,在股市上,###运营商的股价会受到股市大势的影响,从股市上获得资金会有直接影响。其次,增发债券等形式,目前的金融市场情况,也可能有不利的效果。再次,国外运营企业对于###运营商大规模的投资也可能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取消和延迟。第四,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紧缩银根政策,可能造成银行信贷的紧缩,这种情况也使运营商贷款更难。这方面运营商受到的压力是巨大的。
  3跨国制造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对于那些希望在中国取得较大发展的跨国通信业巨头而言,随着金融危机对资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