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纽约股票交易所内阴云密布,一片紧张气氛。各种股票价格纷纷疯狂下跌,当时价格变动是如此之快,使得联系交流的电话机都不够用了,电脑屏幕上显示的速度跟不上市场实际变化,《纽约时报》惊呼“一切都失去了控制”。就在这一天,当时世界头号首富萨姆?沃尔顿就损失了21亿美元,丢掉了第一的宝座。更悲惨的是那些将自己一生积蓄投入股市的普通民众,他们本来期望借着股市的牛气,赚一些养老的钱,结果一天工夫便在跌落的股价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3与1929年危机的不同与“幸运”
与1929年全民大炒股不同,这次危机,没有全民性的疯狂投入,但在危机爆发前,却同样是大量的热钱涌入。20世纪70到8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1982年开始,股指便一直上扬,到1987年,股市一派繁荣景象,这种繁荣吸引了大量游资,这些游资逐利而来,在股市上疯狂抬高股价,一个虚假的大泡沫又开始制造起来。与1929年一样,过度的炒作造成的泡沫必然会破裂。
比1929年幸运的是,当时美国经济确实保持着比较高速的增长,股灾爆发只是对于投机炒作的一种调整,并没有导致整体的经济危机。事实上在股价狂跌不久,一些效益好的公司开始回购其股票,股价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稳定。但其打击却仍然巨大,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经济的一段长时间的停滞。
三、1987年美国金融危机(2)
4昔日的“股灾”与今天危机之比较
1987年的金融危机,和这次的由“次贷”引起的金融危机有相似之处,因为都是抱着投机目的的大量投资者,造成证券市场的虚假繁荣,使得证券资产严重高估,大大超出了其所代表的真实资产。1987年股灾前市场上风靡的走势买卖(pattern trading)和这次的所谓次级抵押贷款,都是金融世界里,人们不懈地追求高回报过程中的例子。资本涌向某一类大家以为是高回报的资产,结果只能证明这是高风险的投资。《华盛顿邮报》在一篇文章里写道:金融界的巫师们人为地把这些按揭债务集中起来,再将它转换成可以买卖的证券,然后把它切割成小块,让投资者们可以选择自己愿意承担多大的风险。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化解这些债务本身的资信问题。这样的逻辑就像是,一大筐不良的债务比个别的不良债务更加安全。
5认识“垃圾债券之父”米尔肯
1987年的金融危机时,最知名的人物,除了当时刚刚上任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以外,大概就是大名鼎鼎的“垃圾债券之父”——迈克尔?米尔肯了。
1968年米尔肯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他就已经对信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米尔肯在研究了数千份公司财务报告后发现,审计数字不能充分反映一个公司的真实价值。这时候他开始怀疑父亲曾经对他的教导:永远不要忘记,生意场上信誉第一,而信誉的创建是从财务报表开始的。
1971年,已经获得沃顿商学院MBA学位的、年仅25岁的米尔肯发起了一场“金融革命”,提出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所沿用至今的确定贷款或投资对象的传统标准需要更新,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现实和新的市场发展趋势。从此,开始了他的“垃圾债券”之路。
所谓“垃圾债券”,是指级别很低(一般都在BB级或以下),风险很高的债券。
1977年到1987年的10年间,米尔肯筹集到了930亿美元,德雷克斯公司在垃圾债券市场上的份额增长到了2000亿美元。这时,米尔肯已成为真正的垃圾债券大王,他所就职的德雷克斯公司债券买卖部成了完全意义上的美国低级债券市场。他也曾一度得到56亿美元的交易佣金,成为美国薪水最高的“白领”。
但是最终,因为被法庭判定有“掩盖股票头寸,帮助委托人逃税,隐藏会计记录”等罪行,米尔肯被判处10年监禁,赔偿和罚款11亿美元(其中罚款2亿美元,民审赔偿金额为5亿美元,向政府补纳税款4亿美元),并禁止他再从事证券业。
当年的“垃圾债券”,是不是和如今的“次级贷款”债券,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呢?只是,如今的次贷债券,CDO、CDS什么的,可否比当年的垃圾债券更会“包装”啊?
四、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况杰(普汇创展管理咨询机构高级合伙人)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前,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已经连续10年高速增长。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些国家的银行信贷额以更快的速度增加,短期外债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相当部分投向房地产。投资的增加导致资产价格膨胀。此外,汇率制度缺乏弹性也使得大量外债没有考虑汇率风险。这些都为危机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危机首先从泰国爆发。自1997年年初起,泰铢受国际投机者的攻击,不断走软,最终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造成泰铢狂跌。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3国的货币也狂跌。货币贬值影响到股市,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股票市值至10月底都下跌了20%以上。
1997年第三季度台湾和香港的金融市场也被攻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迅速采取了有力的调控措施,成功地捍卫了港元联系汇率制。但香港股市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16800多点跌至9000点左右。
而从10月底起,韩元持续下跌,股市跌幅也超过40%。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1。在金融危机中,韩国的大企业纷纷遭殃,又连累了一大批为其生产配套设备的中小企业。企业的大量倒闭使韩国银行呆账和坏账剧增,信誉大幅度下降,同时,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
1亚洲金融危机的特点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巴瑞?易臣格瑞在其《金融危机的防范与管理》一书中写道:
危机的发生是金融市场运行中不可避免的。金融市场是信息的市场,信息的本质是不对称性和不完整性。信息的到来无法预期,一旦信息到来,市场必须做出反应。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在这样大量的不对称信息和不确定因素直接触发下爆发的。在全球范围内大量的流动国际资本,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而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同时,这些国家本身存在一定的内结构性缺陷。如外债结构不合理,中短期债务较多,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
在韩国,财阀制度造成了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一旦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既拖垮了银行,又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在日本,当作为生产和货币供应量平衡因素的利率所具有的国民经济功能被剥夺后,信用膨胀会导致货币供应过多,进而造成不动产和股票贬值。1985—1990年,东京的地价翻了一番。投机活动,特别是用贷款的投机活动,也变得非常有利可图。在最景气时期,有超过一半日本大企业是通过投机获得了一半以上的利润。
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之后,西方各主要国家纷纷提高利率进行应对,日本却在国内资金极为富裕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超低利率水平,使其股票价格总额在两个月后达到世界股票价格总额的42%。
2致命问题的暴露
发生在1997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次金融危机反映了世界和各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包括某些一度被认为成功、成熟的金融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却暴露出致命的问题,也说明了出口导向的加工贸易和资源掠夺型大企业制度的不足之处。
为了拯救亚洲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正在崛起中的中国,也担负了一个大国应该起的作用。可以说,通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政府和人民更有信心战胜这次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
五、2001年美国经济危机和美联储(1)
况杰(普汇创展管理咨询机构高级合伙人)
1新经济的泡沫
2001年美国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新经济的泡沫造成的。当缺少实体经济支撑,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一时无法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找不到赢利模式的时候,过高估值的虚拟经济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
在《资本战争》一书中,彼得?马丁、布鲁诺?霍尔纳格描写了2001年新经济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危机的状况。
没有人关心新公司及其管理是否具有实现其新计划的能力了。投资者不考虑这些新概念、新理念或企业计划的承载能力;重要的是同富有希望的“新经济”有点关系就可以了。
在2000年4月9日到14日的这一个星期里,纳斯达克指数从444675点跌到了332127点,下跌了惊人的112518点,跌幅为253%。
2000年6月,一则消息把整个股市闹得天翻地覆,许多股票交易商可能早就知道这则消息,但是直到6月才向他们透彻地解释这则消息的内容:许多公司正面临资金枯竭的危险,一批网络股如果不注入新资金,很有可能度不过年底。
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2008年10月接受专访时表示:这次的金融危机之所以发展到目前阶段,与美国政府没有很好处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有关。他认为,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却创造一个更大的问题。“当时泡沫破裂美国经济就应该陷入衰退,但那次衰退很短。为什么那么短?因为美联储用降息来刺激房地产经济。”
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当时备受推崇,现在看来,也只是将矛盾推迟到今天爆发,因此,他饱受争议。
2为什么格林斯潘有这么大的权力?
因为他是美联储主席,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Fed)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这个系统是根据《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于1913年成立的。这个系统主要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等组成。
这个系统的主要职责是:
1制定并负责实施有关的货币政策;
2对银行机构实行监管,并保护消费者合法的信贷权利;
3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
4向美国政府,公众,金融机构,外国机构等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务。
联邦储备系统的核心机构是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Board),简称美联储;它的全称,即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也可以称之为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它是一个联邦政府机构,其办公地点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该委员会由七名成员组成(其中主席和副主席各一位,委员五名),须由美国总统提名,经美国国会上院即参议院批准方可上任,任期为十四年(主席和副主席任期为四年,可连任)。
美联储的主要职能是:
1通过三种主要的手段(公开市场操作,规定银行准备金比率,批准各联邦储备银行要求的贴现率)来实现相关货币政策;
2监督,指导各个联邦储备银行的活动;
3监管美国本土的银行,以及成员银行在海外的活动和外国银行在美国的活动;
4批准各联邦储备银行的预算及开支;
5任命每个联邦储备银行的九名董事中的三名;
6批准各个联邦储备银行董事会提名的储备银行行长人选;
7行使作为国家支付系统的权力;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五、2001年美国经济危机和美联储(2)
8负责保护消费信贷的相关法律的实施;
9依照《汉弗莱?霍金斯法案》(Humphrey Hawkins Act)的规定,每年2月20日及7月20日向国会提交经济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报告(类似于半年报);
10通过各种出版物向公众公布联邦储备系统及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详细的统计资料,如通过每月一期的联邦储备系统公告(Federal Reserve Bulletin);
11每年年初向国会提交上一年的年度报告(需接受公众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及预算报告(需接受美国�